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比较新生儿换血前后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评价换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2 年 1 月至 2015 年 1 月在我院住院并进行换血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32 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及换血前后血常规、血生化的结果,对换血前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经换血治疗后,总胆红素换出率为 53.5%,间接胆红素换出率为 49.3%。换血后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Bilirubin/Albumin,B/A)较换血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换血疗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肯定,能有效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风险。同时, 因为换血疗法对血液内环境的变化有影响,换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应严格控制换血指征,换血后需严密监测各项指标。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内环境;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杨蛟, 贺金峰, 沈军刚.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对新生儿内环境的影响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69):77-78
0引言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有:Rh 溶血病、ABO 溶血病、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败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头颅血肿等 [1],严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换血的临床病例,以了解换血疗法对新生儿机体内环境的影响,为换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 2012年1 月至 2015 年 1 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并进行换血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32 例。
1.2方法
观察指标:换血前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电解质、肾功、血气分析。
计算公式:胆红素换出率 =(换血前胆红素值 - 换血后的胆红素值)/ 换血前胆红素值 ×100%。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以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2 检验, 以(%)表示,P<0.05 提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换血前后观察指标变化
换血疗效的分析见表 1:所有患儿均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进行换血。换血前后比较:①总体组(全部换血患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总胆红素 / 白蛋白、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钙、钾、血糖水平换血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胆红素置换率为 53.5%,间接胆红素置换率为 49.3%;② Rh 溶血病组(Rh溶血病患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总胆红素 / 白蛋白、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钙、钾、血糖水平换血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胆红素置换率为 49.6%,间接胆红素置换率为 46.5%;③ Rh 溶血病组与总体组比较,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换血前和换血后水平均较总体增高,且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置换率较总体略低;④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换血不良反应
本组研究中,换血后发生不良反应患儿共 108 例,占全部患儿81.8%,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86 例(79.6%),其次为高血糖 77 例(71.3%),低血钙 65 例(60.2%)及低血钾 60 例(55.6%)。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大部分新生儿黄疸较轻微,可自行消退,但部分黄疸较重,可发展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升高对脑细胞有毒性作用,可致胆红素脑病,引起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2]。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有效方法,需要应用换血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以 ABO 和 Rh 溶血病为主,还有 G-6-PD 缺乏症、感染等 [3]。我院换血患儿的主要疾病是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占 84.7%。
本研究显示换血可引起高血糖、酸中毒、低血钙、低钾血症,对钠、氯、肾功无影响。换血过程中出现高血糖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血源保养液中含有葡萄糖液;②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对胰岛素存在拮抗作用有关。新生儿显著高血糖或高血糖持续时间长可发生高渗血症、高渗性利尿,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所以换血中和换血后应避免输入高渗糖,且换血后数小时内需检测电解质、血气分析及血糖变化,防止因新生儿高血糖未及时处置造成严重后果 [4]。低血钙考虑可能是由于血液中存在的抗凝剂枸橼酸钠与患儿体内的钙离子结合形成络合物,容易造成患儿体内血钙的降低 [5]。一般认为库存血血钾偏高,换血易导致高钾血症,但本组换血后血钾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可能与大量稀释血液 换入体内后引起稀释性低钾外,还与高血糖使胰岛素分泌增多,葡萄糖转换成糖元过程中需要钾离子参与消耗了血清钾有关。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要特别注意经动脉抽血是可能损伤动脉,影响局部血供的情况。本研究中发现有 1 例患儿在换血时发生血管痉挛,局部发白、肢凉,立即给予停止换血,患肢给予酚妥拉明湿热敷并静推 654-2,经上述处理后患处很快恢复血运不影响肢体功能。
综上所述,换血疗法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肯定,能有效地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风险。但换血对患儿血液生化代谢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突出表现在血小板减少、高血糖、低钾血症及低钙血症,故严格控制换血指征,如必须换血主张应用新鲜血液换血,换血后适量的补钾,换血后有必要常规补钙,注意纠酸,避免输注高渗糖液,同时监测血生化、血常规、血糖、血气等指标,及时纠正其紊乱,对于避免换血疗法的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斌. 控制成分输血输注速率提高新生儿换血疗效[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5,30(1):30-34.
[2]邵肖梅 . 实用新生儿学 [M].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3]《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 ( 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 )[J]. 中华儿科杂志 ,2001,39(3):184-185.
[4]马曙轩 , 田军 , 薛晖 , 等 . 新生儿换血治疗 49 例分析 [J]. 临床血液学杂志 ( 输血与检验 ),2010,23(5):588-590.
[5]董小玥 . 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图的制备及早期预测高胆红素血症的初步探讨 [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0,5(3):180-18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对新生儿内环境的影响》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05/2018090507232252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