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氨甲环酸对单髁置换术患者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4-08-29 14:12: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单髁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黄山新晨医院收治的58例单髁置换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0)。观察组给予TXA,对照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出血量、术后2 d、4 d、6 d的贫血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周围皮下瘀斑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4 d、6 d,两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水平均升高,观察组Hb、H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中使用TXA能减少患者出血量,改善贫血指标,且不会增加下肢DVT发生风险。
 
  【关键词】单髁置换术,氨甲环酸,出血,血栓

        随着膝关节置换技术的成熟,单髁置换术在单纯膝关节病变中的应用逐渐广泛,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相比,其只在膝关节一个间室中操作,创伤更小,且不破坏膝关节的本体感觉,更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1]。然而单髁置换术手术创伤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机体纤溶系统并导致其异常激活,从而增加出血风险及输血率。研究证实,输血可诱发发热、溶血反应等多种并发症[2]。因此,如何有效减少单髁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为赖氨酸合成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纤维蛋白溶解和止血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骨科手术患者临床治疗中,且经临床实践证实可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降低输血率[3-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单髁置换术中使用TXA对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黄山新晨医院收治的58例单髁置换术患者。纳入标准:(1)均首次行单髁置换术治疗;(2)临床资料完整,ASA分级为Ⅰ级、Ⅱ级;(3)术前下肢彩超检查无异常。排除标准:(1)合并外周血管病变;(2)凝血功能、神经肌肉功能障碍;(3)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损伤;(4)合并骨恶性肿瘤;(5)TXA治疗禁忌证或过敏;(6)精神异常,服从性差。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男11例,女17例;最小53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60.33±2.09)岁;体重指数18~28 kg/m2,平均体重指数(25.02±1.05)kg/m2;患肢:左膝13例,右膝15例。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最小55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60.51±2.05)岁;体重指数18~29 kg/m2,平均体重指数(25.07±1.10)kg/m2;患肢:左膝12例,右膝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单髁置换术。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团队完成,选用单髁膝关节系统(沃尔德马林克有限两合公司),术前常规使用止血带[压力:300 mmHg(1 mmHg=0.133 kPa)],全身麻醉后,以膝前髌旁内侧入路做一切口,以标准方法对胫骨近端、股骨远端进行截骨,选择合适型号假体及活动半月板垫覆,安装假体后,逐层关闭切口。
 
  观察组给予TXA。在松止血带前30 min经注射器向关节腔内注射30 mL TXA(生产厂家:赤峰源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137,规格: 100 mL),术前30 min,术后2 h内各静滴1次100 mL TXA。
 
  对照组不使用TXA,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膝关节周围皮下瘀斑面积(术后1周评价)、住院时间。(2)出血量: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及隐性失血量。术中出血量:浸血纱布总重量与干纱布重量的差值;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与显性失血量差值。(3)贫血指标:比较两组术后2 d、4 d、6 d贫血指标。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5 mL,以离心半径15 cm,离心速度3 000 r/min,分离血清10 min,取上清液;采用ADVIA 212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德国Siemens公司)检测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水平。(4)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比较两组术后1周下肢DVT发生率。行双下肢彩超检查,记录下肢DVT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膝关节周围皮下瘀斑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2.3两组不同时间点贫血指标比较
 
  术后2 d、4 d、6 d,两组Hb、HCT水平均升高,观察组Hb、H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2.4两组下肢DVT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0,对照组下肢DVT发生率为7.14%(2/28);两组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单髁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本体感觉好,截骨量少等多种优势,在膝关节病变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且备受关节外科医生和患者青睐[5]。但仍有研究表明,单髁置换术出血量可达200 mL,出血原因主要与下肢血管突然扩张,导致血管内皮释放大量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亢进有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术后康复效果[6]。由此可见,加强单髁置换术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对降低患者出血和输血需求,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TXA是一种经典的抗纤溶类药物,可通过抑制纤溶酶原的活性,阻断其分子赖氨酸结合位点,进而发挥良好的抗纤维蛋白溶解和止血效果,同时还具有稳定血小板、改善血小板功能的作用[7]。另外,也有研究表明,TXA对纤溶蛋白溶解的抑制作用还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高剂量的TXA在提高抗纤溶效果、减少失血量及输血率等方面更具优势[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术后2 d、4 d、6 d,Hb、H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岳聚安等[9]研究显示,TXA应用于贫血患者膝单髁置换术中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可有效减少显性、隐性失血量。一项关于单髁置换术中应用TX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也显示,单髁置换术中局部应用TXA能有效减少围手术期出血,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10]。以上研究均支持本研究论点,分析原因在于:较高浓度的TXA可直接作用于关节腔创面,增加了出血部位血管和局部组织对TXA药效的吸收,通过与局部纤溶酶充分结合,抑制纤维蛋白溶解,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DVT形成是单髁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机制主要与局部血流速度缓慢,血管内皮及凝血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11-12]。袁宇飞等[13]对175例初次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应用TXA治疗在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率的同时,无DVT形成。王伟等[14]也在研究中表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滴注TXA对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无明显影响,且不会增加DVT形成的风险。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两组DVT发生率比较无差异,支持TXA在单髁置换术中使用的安全性,考虑原因可能与TXA在发挥抗纤溶蛋白溶解作用的同时,不会增加纤维蛋白的形成,故对全身纤溶系统影响小[15-16]。
 
  综上所述,单髁置换术中使用TXA能减少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改善贫血指标,且不会增加下肢DVT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韦朝喜,李富明,彭伟秋,等.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和全膝置换术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5):4-7.
 
  [2]褚亚明,宋洋,张金庆,等.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输血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49(4):472-474.
 
  [3]袁俊,杨家福.局部氨甲环酸浸润在非骨水泥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止血效果的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25(6):873-877.
 
  [4]赵泓,张敬堂,张斌斌,等.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静脉注射不同剂量氨甲环酸效果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7):4180-4183.
 
  [5]冯帅.膝关节单髁置换在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中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关节相关参数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14):9-13.
 
  [6]杨美平,陈伯健,许树柴,等.机器人辅助单髁置换术后并发症单组率的Meta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2,24(10):862-868.
 
  [7]NUTBEAM T,ROBERTS I,LAURENB W,et al.Use of tranexamic acid in major trauma:a sex-disaggregated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Randomisation of an Antifibrinolytic in Significant Haemorrhage(CRASH-2 and CRASH-3)trials and UK trauma registry(Trauma and Audit Research Network)data[J].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22,129(2):191-199.
 
  [8]王金军,邓增发,刘康,等.全膝关节置换静脉滴注氨甲环酸联合含氨甲环酸鸡尾酒局部应用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25(9):1356-1361.
 
  [9]岳聚安,张启栋,郭晓忠.贫血患者膝单髁置换术氨甲环酸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0,28(15):1345-1349.
 
  [10]赵士清,郭青,孙权,等.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在单髁置换术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3,40(3):350-360.
 
  [11]张麟,凃峰,吕龙,等.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不同使用策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诱发因素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0(5):640-644.
 
  [12]刘亚枫,李建军,杨军,等.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伴发症状性及无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2,51(6):524-528.
 
  [13]袁宇飞,江仲超,任志鑫,等.多剂量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止血效果的临床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5):1730-1734.
 
  [14]王伟,平伟,宋巍,等.术后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2,45(6):502-505.
 
  [15]BELK J W,MCARTY E C,HOUCK D A,et al.Tranexamic acid use in knee and shoulder arthroscopy leads to improved outcomes and fewer hemarthrosis-related complications:a systematic review of levelⅠandⅡstudies[J].Arthroscopy: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ic&Related Surgery: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rthroscopy Association of North America and the International Arthroscopy Association,2021,37(4):1323-1333.
 
  [16]高丰禾,陈桐莹,林杰彬,等.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在原发性全膝及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25(15):2453-2460.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8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