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探讨胱抑素 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 )评分与急性脑梗死患 者预后的相关性,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5 月至 2023 年 7 月辽宁电力中心医院收治的 300 例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根据改良 Rankin 量表( mRs )得分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0~1 分, 238 例)与预后不良组 (2~6 分, 62 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 CysC 、Hcy 水平、 NIHSS 评分;分析血清 CysC 、Hcy 水平、 NIHSS 评分与急性脑梗 死患者预后情况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 料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治疗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 CysC 、Hcy 水平、 NIHSS 评分均较预后良好组更高; 经 Pearson 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血清 CysC 、Hcy 水平、 NIHSS 评分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 果显示,血清 CysC 水平高、Hcy 水平高、NIHSS 评分高均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114 、1.137 、1.139 ,均 P<0.05 )。结论 血清 CysC 、Hcy 水平及 NIHSS 评分高均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可围绕上述因素给予患者针对性 的干预措施,改善临床预后。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急性脑梗死是一类致病因素较为复杂的脑血管疾病, 好发于老年群体,动脉粥样硬化为其主要的病理机制, 患者发病后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存在一定的脱落风险, 可导致血管闭塞、痉挛等,对其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为 有效控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展,临床应做到早发 现、早诊断、早治疗,而明确各项临床相关指标与急性 脑梗死病情发展的关系可为后续诊断、治疗措施的制定 提供依据。有研究表明,胱抑素 C(CysC)、同型半胱氨 酸(Hcy)、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 分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存在紧密联系,在为 患者进行相关治疗的同时着重检测上述指标水平可明确 患者病情 [1]。其中 CysC 是存在于人体的一类重要的组 织蛋白酶抑制剂,可有效调节机体中淀粉样蛋白的表达, 以此干预神经再生、变性、细胞凋亡等;Hcy 是一种含巯 基氨基酸,体内的 Hcy 含量过高,则会对血管内皮细胞 造成严重的损伤,促进血管平滑肌增殖分化,影响血液 中纤溶酶原活性, 促进血栓的形成;NIHSS 评分是临床 中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状态的常用标准,其可收集患者各项临床体征表现,并依据评分中的相关标准评估 其神经功能状况,故 CysC、Hcy、NIHSS 评分在急性脑梗 死患者预后评估中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现阶段,临 床为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有效评估,已对多项相关 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但关于 CysC、Hcy、 NIHSS 评分对其预后情况的综合影响研究相对较少, 缺 乏针对性、可参考性。基于此,开展本研究,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5 月至 2023 年 7 月 期间辽宁电力中心医院收治的 30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 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后的改良 Rankin 量表(mRs)[3] 得 分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238 例) 与预后不良组 (62 例) 。纳入标准:⑴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均符合《中 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4] 中的相关诊断标 准;⑵不存在其他类型脑部疾病;⑶年龄 >50 岁。排除 标准:⑴伴恶性肿瘤疾病;⑵伴脑出血;⑶伴有呼吸道疾病或代谢性疾病。本研究经辽宁电力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 员会批准。
1.2研究方法 采集所有患者治疗后的清晨空腹静脉血 约 5 mL,并通过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长沙湘智离心机 仪器有限公司,型号:TDZ4-WS)进行血清的分离,离心 标准为 10 min、3 000 r/min,取上层血清,分别采用微粒子 增强比浊法、循环酶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 CysC、Hcy。 依据 NIHSS 评分对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 估, 总分为 0~42 分, 其得分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 正比 [5]。
1.3观察指标 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包括年龄、 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BMI、吸烟史、饮酒史等。⑵两 组患者血清 CysC、Hcy 水平、NIHSS 评分比较。⑶分析血 清 CysC、Hcy 水平、NIHSS 评分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情 况的相关性。⑷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 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行χ2 检验或 Fisher 精确检验; 计量资料经 S-W 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 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 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血清 CysC、Hcy水平、NIHSS评分比较 治 疗后, 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 CysC、Hcy 水平、NIHSS 评分 均较预后良好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见表 2.
2.3血清 CysC、Hcy水平、NIHSS评分与急性脑梗死患者 预后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经 Pearson 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 血清 CysC、Hcy 水平、NIHSS 评分均与急性脑梗死患 者预后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见 表 3.
2.4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多因素 Logistic回 归分析 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 CysC 水平高、Hcy 水平高、NIHSS 评分高均为影响急性脑 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表 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急性缺血性 脑血管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 饮食行为习惯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该疾病的发病率仍呈现出持续升高趋势,成为临床中待解决的一类重要 疾病。因该疾病发病机制较复杂,其病情进展又受多种因 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治疗难度,故应对与其预后关系较 为密切的指标进行筛选,以此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诊治 措施。
血清 CysC 主要作用于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半胱氨酸蛋 白酶,通过对两种酶的活性进行调节,能够降解细胞外基 质,重构血管壁,对参与免疫过程的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 能有显著的影响,进而参与体内的炎症反应;而急性脑梗 死患者体内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大量炎症因子 异常聚集,活性氧随之生成,对患者动脉内膜造成不同程 度的损伤,进而诱导患者体内低密度脂蛋白生成,促进巨 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引发动脉内壁重塑,进一步增加 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风险 [6]。现临床认为, 造成急性脑 梗死患者发病的主要起始环节则为 Hcy 水平异常升高所致 的内皮细胞损伤,其可造成内皮功能紊乱;而 Hcy 在代谢 过程中可分泌活性氧,对内皮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使机体出现一定的氧化应激反应,进一步加重内皮功能的 障碍程度;另外, Hcy 还可诱导血管平滑肌出现增生, 此类 因素可导致患者体内血管活性物质分泌、释放不平衡,进 一步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7]。本研究中,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血清 CysC、Hcy 水平高均为影 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且与急性脑梗死 患者预后 mRs 评分呈正相关, 提示血清 CysC、Hcy 水平与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密 切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CysC、Hcy 水平, 并根据其水 平变化情况实时调整治疗方案,若其水平出现异常升高则 需立即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及时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改 善预后。血清 Hcy 含量过高,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严重 的损伤,使血小板聚集速度加快,促进血管平滑肌增殖分 化, 使血液凝聚加快,促进血栓形成,对动脉粥样硬化起 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急性脑梗患者神经功 能缺损;而血清 CysC 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促进因子, 能够 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促进急性脑梗的发生、发展, 导 致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 [8]。
NIHSS 评分可用于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 损程度,属于目前临床上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 度的代表评分, 急性脑梗死患者 NIHSS 得分越高则提示患 者神经功能的损伤就越严重,致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就 越低 [9]。本研究中, 治疗后预后不良组 NIHSS 评分均较预 后良好组更高;NIHSS 评分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呈 正相关;NIHSS 评分高也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 的危险因素, 提示 NIHSS 评分越高, 代表患者神经功能缺 损程度越高,治疗后患者的恢复也越不理想,日常生活质量就会越低。据此,临床应尽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神 经功能测定, 并及时对 NIHSS 得分较高的患者进行治疗, 如遵循个体化原则,进行针对性体能和技能的训练等;同 时密切观察其病情状态,尽量减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避 免梗死灶进一步扩大,改善预后 [10]。
综上,血清 CysC、Hcy 水平、 NIHSS 评分均与急性 脑梗死患者预后呈正相关,且上述指标及评分高均为影响 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可对患者 血清 CysC、Hcy 水平、NIHSS 评分进行监测, 进而明确患 者病情状况,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预后。另 外,本研究所分析相关指标相对较少,且病例均为单中心 所选,研究内容及相关数据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续可 进行多中心选例,选取多项指标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为 后续诊治措施的制定、实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峰 .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 水平 与急性脑梗死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短期预后的关系研究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2019. 27(6): 24-29.
[2] 王新华 , 杨庆峰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 C 水平与急性脑梗 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 34(8): 900-903.
[3] 孙冲 , 徐迪荣 , 李碧磊 . 改良 Rankin 量表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长 期生存的预后价值 [J]. 医学研究杂志 , 2012. 41(12): 179-182.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 学组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J]. 中华神经科杂 志 , 2018. 51(9): 666-682.
[5] 胡雪峰 , 李娜 , 张世璇 , 等 . 急性脑梗死 NIHSS 评分与血管闭 塞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J]. 中国实验诊断学 , 2017. 21(4): 649-651.
[6] 郑静静 , 张燕娇 , 徐雪霞 . 血清瘦素、脂联素和 RBP4 水平与急 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J]. 临床和实 验医学杂志 , 2021. 20(15): 1593-1596.
[7] 董屹 , 鲍勇 , 胡承志 , 等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 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影响因素及血清胱抑素 C 水平对预后预测 价值 [J]. 临床军医杂志 , 2023. 51(4): 404-407.
[8] 白显树 , 王海丽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 2021. 41(12): 2481-2484.
[9] 徐雨羽 , 项万林 , 袁明 , 等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IMA、Hcy、 LP-PLA2 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 [J]. 心电 与循环 , 2023. 42(3): 250-253.
[10] 栗丽娜 , 温春丽 , 董宏强 , 等 . 不同证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Hcy、IMA 水平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短期预后的关系 [J]. 世 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21. 16(2): 330-3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