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短期内再入院的现状调查、影响因素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28 10:09: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短期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以降低短期内再入院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曲周县医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1个月后是否再入院,将其分为A组(非再入院患者,69例)和B组(再入院患者,31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并分析,对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AECOPD患者短期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B组中呼吸困难、吸烟、未规律用药、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COPD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30分、未康复锻炼的患者占比及首次入院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的比值(hs-CRP/PAB)均高于A组,血清前白蛋白(PAB)水平低于A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困难、吸烟、未规律用药、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CAT评分≥30分、未康复锻炼,以及首次入院时血清hs-CRP及hs-CRP/PAB比值升高、血清PAB水平低均是AECOPD患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82、1.842、1.300、2.373、8.971、1.870、1.824、1.694、2.028)(均P<0.05)。结论AECOPD患者短期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有呼吸困难、吸烟、未规律用药、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CAT评分≥30分、未康复锻炼,以及首次入院时血清hs-CRP及hs-CRP/PAB比值升高、PAB水平降低,临床应根据上述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实施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以降低短期内再入院的风险,改善预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再入院;影响因素;干预策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属于多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不仅病死率较高,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指患者的病情在短期内出现恶化,降低患者生存质量,AECOPD通常需要住院治疗,而AECOPD患者出院后,仍会发生继发性加重风险。此外,AECOPD患者病情易受到感染、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肺部受到刺激产生炎症,进而病情加重、反复发作,导致患者在住院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再入院风险[1]。有研究显示,患者出院后30 d再入院的发生率高达22.6%左右[2]。此外,AECOPD患者呼吸症状急剧恶化还会使患者额外的治疗费用增加,因此AECOPD患者反复再入院,不仅威胁患者预后,还会使患者疾病负担增加。因此,早期对AECOPD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有利于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分析AECOPD患者短期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短期内再入院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曲周县医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1个月后是否再入院,将其分为A组(非再入院患者,69例)和B组(再入院患者,31例)。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3]中AECOPD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预期生存期>1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肺部炎症性疾病;②合并恶性肿瘤;③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本研究方案已经通过曲周县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部门详细审核,并在批准通过后实施。

  1.2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收集并分析。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呼吸困难(有、无)、吸烟情况(有、无)、污染接触史(有、无)、规律用药(是、否)、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1次、≥2次)、COPD疾病评估测试(CAT)[4]评分(≥30分、<30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症状越严重)、康复锻炼(是、否)。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前白蛋白(PAB)、hs-CRP/PAB比值、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采集所有患者首次入院时的空腹状态下肘静脉血3 mL左右,离心(3 500 r/min、10 min)制备血清,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血清hs-CRP水平进行检测,使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PAB水平进行检测,并计算hs-CRP/PAB比值;另采集3 mL空腹肘静脉血,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北京宝灵曼阳光科技有限公司,型号:BM21 B)对RDW进行检测,使用魏氏法对ESR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①单因素分析。对所有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②多因素分析。将AECOPD患者短期是否再入院作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AECOPD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经S-W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AECOPD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影响AECOPD患者再入院的单因素分析B组中呼吸困难、吸烟、未规律用药、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CAT评分≥30分、未康复锻炼的患者占比及首次入院时hs-CRP、hs-CRP/PAB比值均高于A组,PAB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短期内再入院的现状调查、影响因素论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短期内再入院的现状调查、影响因素论文

  2.3影响AECOPD患者再入院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困难、吸烟、未规律用药、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CAT评分≥30分、未康复锻炼,以及首次入院时血清hs-CRP及hs-C RP/PA B比值升高、血清PA B水平降低均是AECOPD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1.782、1.842、1.300、2.373、8.971、1.870、1.824、1.694、2.028,均P<0.05),见表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短期内再入院的现状调查、影响因素论文

  3讨论

  AECOPD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引起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且该疾病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为肺部过度充气、气道阻力增加等,上述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出现病情反复急性发作的情况,致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故在出院后易反复再住院,对患者的预后及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分析AECOPD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并给予有效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本研究中发生再入院患者31例,再入院率为31.00%,相较于李文娟等[5]学者研究中15.44%(90/583)的再入院率明显较高,分析可能受到本研究所纳入样本量较小因素的影响,后续临床上可通过增加多中心、扩大样本量等方式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更加明确影响患者再入院的高危因素。另外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呼吸困难、有吸烟、未规律用药、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CAT评分≥30分、未康复锻炼,以及首次入院时血清hs-CRP及hs-CRP/PAB比值升高、血清PAB水平降低均是AECOPD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这与张瑞等[6]研究结果相似。究其原因在于,发生呼吸困难者可伴随着气道阻塞、气流受限的特征,提示患者肺功能损伤更严重,随AECOPD患者症状加重易导致气体交换受限,进而发生再入院,临床上针对此类患者需给予早期的吸氧、卧床休息及心电监护;另外,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在治疗前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甲泼尼龙等药物以改善呼吸困难情况。吸烟者所吸入的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能够通过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气道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过程参与AECOPD,会使患者肺部受到损伤,继而出现气体交换障碍、气流受限等,使病情加重,进而增加再入院的风险,对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将吸烟的危害告知患者,辅助其戒烟,以避免发生再入院。因AECOPD属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肺功能会逐渐下降,未规律用药患者可能出现症状加重,且可出现气流受限、肺通气功能改善不佳等问题,无法及时控制病情进展,进而导致再入院,故对于AECOPD患者需给予长期规律性用药以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为患者普及规律长期用药的重要性并告知家属予以督促,以降低患者再入院的风险。患者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表示患者肺功能进一步恶化,免疫防御机制的衰弱,增加急性加重再入院的风险及死亡风险,CAT评分≥30分表示患者病情严重,对健康、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巨大,且未康复锻炼不利于呼吸功能提升,进而使再入院率提升[7-8]。因此需对患者进行用药知识及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提高用药依从性,使治疗效果提升,并加强腹式呼吸、呼吸操等康复训练,提升呼吸功能,降低再入院率。

  hs-CRP能反映机体炎症反应严重程度,其水平升高表示患者炎症反应加剧,PAB能反映患者营养状况,其水平降低表示患者营养不足,易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使机体感染的风险增加,加重病情,从而使患者再次入院率提升,其均可作为预测患者再入院的有效指标[9-10]。临床上可定期监测AECOPD患者上述指标变化情况,必要时可适当应用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药物以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再入院发生风险。

  综上,AECOPD患者短期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有呼吸困难、有吸烟、未规律用药、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CAT评分≥30分、未康复锻炼,以及首次入院时血清hs-CRP水平及hs-CRP/PAB比值升高、PAB水平降低,临床应根据上述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实施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以降低短期内再入院的风险。但本研究还存在不足,后续可进一步增加其他血液指标的检测,以期为临床诊治及预后改善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延一,杨俊华,叶丹,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8,13(1):81-84,88.

  [2]陈晓灿,霍建民,胡古月.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再入院风险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20,25(2):293-297.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4]张勃,白吉明,王少飞,等.戒烟对COPD患者肺功能、CAT评分和急性发作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9,48(9):1527-1530.

  [5]李文娟,周宇麒,杨海玲,等.AECOPD住院患者3个月内再住院相关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J].国际呼吸杂志,2019,39(5):350-354.

  [6]张瑞,吴珍珍,常艳,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0天内急性加重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1,20(7):457-464.

  [7]聂晓红,李雪梅,赖晓蓉,等.体质指数对AECOPD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8):1366-1371.

  [8]周寅川,荣蓉,黄祎丹,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出院后30 d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分析及Nomogram模型构建[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8):57-63.

  [9]杨艳霞,顾馨雨,龚浩,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出院后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3,37(8):1426-1430.

  [10]丁瑞阳,张谷香,杨文柱,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30日再入院的预测价值[J].临床内科杂志,2022,39(7):468-4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63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