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纤支镜治疗需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24 14:08: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纤支镜对需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炎症指标、血气指标、肺静态顺应性( Cst )及痰 液黏稠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5 月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 60 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 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基础组( 30 例,实施床边纤维镜吸痰、抗感染、祛痰等基础治疗)和吸入组( 30 例,基础治疗联 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 ,均治疗 7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 5 天炎症反应指标水平、痰液黏稠度及血气分析指标水平, 对比治疗前及治疗第 5 、6 天 Cst 。结果   与治疗前比, 治疗第 5 天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 WBC )、中性粒细胞计数( NEUT )、降钙素 原( PCT )水平均降低,吸入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第 5 、6 天两组患者 Cst 均升高(均 P<0.05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治疗前比,  治疗第 5 天两组患者Ⅰ度痰液黏稠度患者占比升高,   吸入组Ⅱ度及两组Ⅲ度痰液黏稠度患者占比降低,  且吸入 组Ⅰ度痰液黏稠度占比高于基础组,Ⅱ、Ⅲ度痰液黏稠度占比低于基础组;与治疗前比,治疗第 5 天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 PaO2 )、 血氧饱和度( SaO2 )、氧合指数( OI )水平均升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血乳酸( LAC )水平均降低,且吸入组 SaO2 、OI 水 平高于基础组,  LAC 水平低于基础组(均 P<0.05 )。结论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纤支镜吸痰治疗可减轻需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 机体的炎症反应,降低痰液黏稠度,改善血气指标,提高 Cst ,促使患者病情转归。

      【关键词】重症肺炎;  乙酰半胱氨酸 ;  雾化吸入 ;  机械通气 ;  纤支镜吸痰 ;  炎症反应 ;  血气指标

       重症肺炎主要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在感染肺部后 未获得及时或正确处理所致。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菌 药物治疗该病,重症患者还需接受机械通气、纤支镜吸痰 等辅助治疗,虽然可减轻患者的肺部炎症损伤,清除感染 病灶,但对于部分病情较重、痰液粘稠程度高的患者,仍 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1] 。有学者指出,为此类患者使 用粘液溶解剂可有效缓解其痰液粘稠症状,并提高纤支镜 吸痰治疗效果 [2] 。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强效粘液溶解剂, 可有效溶解包括痰液在内的粘稠分泌物,同时还可清除部 分氧自由基,且对呼吸道刺激小、安全高,通过雾化吸入 的方式可直接送达病灶,发挥抗菌、抗病毒作用 [3] 。基于 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纤支镜对需 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炎症指标、血气指标、肺静态顺 应性(Cst)及痰液黏稠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5 月 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 60 例重症肺 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基础组 (30 例)和吸入组(30 例),基础组中男性患者 21 例,女性患者 9例;年龄 58~82 岁,平均(71.65±8.42)岁;单  肺叶浸润 7 例、多肺叶浸润 23 例。吸入组中男性患者 20   例, 女性患者 10例; 年龄 59~85 岁, 平均(72.29±9.52) 岁;单肺叶浸润 6 例、多肺叶浸润 24 例。比较两组患  者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  识》[4]  中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②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③呼吸频率≥30 次 /min;④血尿素氮≥20 mg/dL;⑤血  小板计数(PLT)<100× 109/L ;⑥中心体温 <36 ℃;⑦低血  压需液体复苏。排除标准:①合并老年痴呆等认知障碍或  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②治疗期间存在过敏反应;③合并  免疫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④合并呼吸道畸形或气  道梗阻;⑤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存在过敏现象。本研究符  合《赫尔基宣言》中的相关要求。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包括:为患 者静脉输注抗菌素抗感染及输注盐酸氨溴索祛痰治疗、呼 吸支持,同时使用床边纤支镜进行吸痰治疗,以保障其呼 吸道通畅 [5] 。吸入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吸入用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海南斯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83005,规格: 3 mL  ∶0.3 g)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将3 g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与 1 mL 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 雾化吸入治疗,2 次 /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1 周。

       1.3    观察指标  ①炎症指标。于治疗前、治疗第 5 天抽取  患者的外周静脉血 2 mL,以 3 500 r/min,时间为 10 min, 取上层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另取   2 mL 静脉血,采用细胞检测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 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②呼吸力学监测指标。应用 德尔格呼吸机 [ 德尔格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型 号:Evita 4] 测定治疗前及治疗第 5、6 天两组患者潮气量 (VT)、吸气末平台压(Pplat)、PEEP 及内源性呼气末正  压(PEEPi),计算 Cst,Cst=VT/(Pplat -PEEP -PEEPi )。 ③痰液黏稠度。治疗前及治疗第 5 天,将患者痰液黏稠度 分为Ⅰ ~ Ⅲ度, Ⅰ度:痰液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管内壁  上无痰液滞留;Ⅱ度:痰的外观较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 液在内壁滞留,但容易被水冲净;Ⅲ度:痰的外观明显 粘稠,吸痰管内壁上常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 [6]。 ④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前及治疗第 5 天,使用雷度血气分 析仪 [ 雷度米特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Radiometer), 型号:ABL9、ABL90] 对患者的动脉血进行检测,包括动脉  血氧分压(PaO2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SaO2 及氧  合指数(OI),同时检测血乳酸(LAC)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经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 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 用χ2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第 5 天两组患者 WBC、NEUT、PCT 水平均降低,吸入组低于基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
 
       2.2    两组患者 Cst 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第 5、6 天 两组患者 Cst 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第 5 天两组患者Ⅰ度痰液黏稠度患者占比升高,吸入组Ⅱ度 及两组Ⅲ度痰液黏稠度患者占比降低,且吸入组Ⅰ度痰液 黏稠度占比高于基础组,Ⅱ、Ⅲ度痰液黏稠度占比低于基 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
 
       2.4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与血乳酸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 比,治疗第 5 天两组患者 PaO2、SaO2、OI 水平均升高, PaCO2、LAC 水平均降低,且吸入组 SaO2、OI 水平高于基 础组, LAC 水平低于基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
 
       3  讨论

       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复杂且进展迅速,其炎症反应并不 会仅局限于呼吸系统中,还会诱发全身炎症反应,通过积极治疗部分患者病情可得到良好改善,若控制不及时不仅会 导致其病情持续进展,还会增加死亡风险。临床上多采用抗感染、机械通气、静脉应用化痰药等方式治疗该病,可 获得积极效果,通过肺泡灌洗将患者呼吸道中粘稠痰液不 断实施冲洗操作,使呼吸道中粘稠痰液得到稀释、排出, 从而保证其呼吸道通畅,但常规治疗抗感染效果不佳,后 期会导致耐药菌产生 [7]。

       乙酰半胱氨酸可通过自身携带的巯基基团与痰液中黏 蛋白二硫键进行结合,使其发生裂解,由此降低痰液的黏 稠度,使痰液可以更加顺利地被患者咳出体外[8]。重症肺炎 患者受呼吸功能受限及呼吸道炎症反应所致,机体内二氧 化碳及 LAC 水平会出现升高趋势, 影响其机体健康 [9]。乙 酰半胱氨酸具有祛痰、消炎效果,使患者保持良好呼吸道 通畅且能够消除呼吸道炎症反应,可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 呼吸功能, 使其气血指标得到改善 [10]。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基础组比, 吸入组Ⅰ度痰液黏稠度占比及 SaO2、OI 水平 升高, Ⅱ、Ⅲ度痰液黏稠度占比及 LAC 水平降低, 提示乙 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重度肺炎患者,可改善患者痰液 黏稠度,调节血气指标,降低 LAC 水平。

       WBC、NEUT 及 PCT 均为重症肺炎患者常规检测指 标,其中 WBC、PCT 水平升高代表患者存在细菌感染, 而NEUT 水平可反映出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程度, WBC、 NEUT 及 PCT 水平升高表示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加重 [11]。乙  酰半胱氨酸吸入体内后可以湿化气道,增强气道纤毛运动, 使痰液变得稀薄,确保充分吸出痰液,有利于减少气道内  分泌物的蓄积,减轻气道感染程度,进而降低炎症因子水 平;且乙酰半胱氨酸属于强化氧化剂,可清除重症肺炎患 者体内氧自由基,避免气道黏膜上皮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增强对细菌的吞噬效应, 也可减轻炎症反应 [12]。本研究结 果显示, 与治疗前比, 治疗第 5 天两组患者 WBC、NEUT  及 PCT 水平降低,且治疗后吸入组患者 WBC、NEUT 及 PCT 均低于基础组, 提示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重度 肺炎患者,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促使病情转归。

       综上,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联合乙酰 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降低其机体炎症反应、痰 液粘稠程度及 LAC 水平, 改善血气指标和 Cst,使患者获 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熊波 , 刘静 . 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对 ICU 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因子及呼吸力学的影响 [J]. 反射疗法与 康复医学 , 2023, 4(7): 109-112.

       [2]    闫登峰 , 朱春雨 , 胡淼 . 血必净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 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J]. 安徽医药 ,2020, 24(4): 759-762.

       [3]   韩婷 , 苏应菊 , 莫逊 , 等 .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在重症肺炎并 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临床合理用药 , 2023, 16(14):14-17.

       [4]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  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 共识 [J]. 中国急救医学 , 2016, 36(2): 97-107.

       [5]    卫钰琳 , 马珺 , 毛晓娟 , 等 .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配合乙酰半胱氨 酸溶液局部注入对重症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 影响 [J]. 临床合理用药 , 2023, 16(8): 157-160.

       [6]    姚欢 , 张静萍 , 董裕康 , 等 . 气道湿化后不同痰液黏稠度下吸痰 对患者循环呼吸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 2016, 13(6): 752-754.

       [7]   刘朝兴 , 张宪超 . 吸入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 洗方案治疗 98 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J]. 中国保健营养 ,2021, 31(35): 31.

       [8]    宋超 , 于红蕾 , 王妍 , 等 .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吸入用乙酰半 胱氨酸溶液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 [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 2021,49(4): 449-452.

       [9]   姚晓燕 , 丁武君 , 杨戎威 , 等 .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局部注 入乙酰半胱氨酸及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效果对比 分析 [J]. 中国医药导报 , 2018, 15(12): 90-93.

       [10]  丘灿明 , 郭萍萍 , 廖珍珠 . 盐酸氨溴索配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 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 APACHE Ⅱ评分及氧合指数的 影响 [J]. 中外医疗 , 2022, 41(17): 95-98, 108.

       [11]  徐英 . 吸入性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纤支镜痰液引流在重症肺炎患 者治疗中的效果 [J]. 中国保健营养 , 2022, 32(8): 124-126.

       [12] 孙凤娇 , 马卫武 .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 溶液对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J].  中华养生保健 , 2023,41(19): 8-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36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