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利拉鲁肽,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等指标的影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18 13:42: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利拉鲁肽、甘精胰岛素联合使用对 2 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指数、血糖指标、血脂指标的影响,以及治疗期间不 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将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7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分 组原则分成对照组(35 例, 使用甘精胰岛素治疗) 和研究组(35 例, 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 ,两组患者均连续 治疗 6 个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相关指标、体质量指数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 生情况。结果 相比治疗前,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更低;与治疗前 比, 治疗 3~6 个月后, 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 且治疗 3 、6 个月后, 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研究组患 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经统计为 31.43% ,高于对照组的 20.00%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甘精胰岛素的治疗基础上联合 使用利拉鲁肽可改善 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有效调控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且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2 型糖尿病,利拉鲁肽,甘精胰岛素,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不良反应

  2 型糖尿病是因胰腺 β 细胞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而 导致的血糖水平异常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据有关研究指 出,近 40 年来,中国糖尿患病率从 0.67% 提升到 10.9%, 且以 2 型糖尿病居多 [1]。2 型糖尿病具有的慢性病性质使 得患者必须通过长期服用降糖药物,将血糖维持于合理范 围。甘精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蛋白水解,抑制脂肪细 胞内的脂解,以及促进蛋白质合成,还可抑制肝糖原的产 生降低血糖,达到调节糖代谢的目的,但部分患者注射甘 精胰岛素后很容易出现低血糖情况,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 限性 [2] 。利拉鲁肽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的胰高血糖素 样肽 -1 类似物, 具有促进胰岛细胞再生、降血糖、减轻 体质量及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 [3]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 了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于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收治的 70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利拉鲁 肽、甘精胰岛素联合使用对患者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详 细结果、数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于广州市 番禺区中心医院诊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70 例),以随机 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35 例)年龄 55~70 岁,平均(63.50±2.12)岁;男、女患者分别为 19、16 例;病程 4~12 年,平均(8.00±2.32 )年;合并高血压 24 例,合 并高血脂 23 例,合并冠心病 9 例,合并其他疾病 4 例。 研究组患者(35 例)年龄 56~70 岁,平均(63.50±2.14 ) 岁;男、女患者分别为 20、15 例;病程 3~12 年, 平均 (7.51±2.21)年;合并高血压 23 例,合并高血脂 27 例, 合并冠心病 7 例,合并其他疾病 5 例。比较年龄、性别、 病程、合并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 组间比较。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内科与内分泌疾病诊 疗》 [4] 中 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未合并糖尿病急性并 发症;③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无过敏性反应,耐受良好; ④无其他内分泌疾病。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不 全;②恶性肿瘤;③ 1 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或其他特 殊类型糖尿病。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 准本研究,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 赛诺菲 安万特(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20201000.规 格: 3 mL ∶300 U/ 笔芯 ] 治疗,于睡前进行皮下注射,剂 量为 0.2 U/kg 体质量。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生活情况和入 院首次血糖水平及血糖改善程度,向患者提供针对性的饮 食、生活及运动等方面的指导。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 [Novo Nordisk A/S,注册证 号 S20160004.规格: 3 mL ∶ 18 mg(预填充注射笔)] 治 疗,于睡前进行皮下注射,初始剂量控制为 0.6 mg/d,后 续逐步增加至 1.2 mg/d,最大不超过 1.8 mg/d。两组患者 均连续治疗 6 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血糖。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 疗 6 个月后空腹及餐后 2 h 静脉血(各 5 mL ), 以 3 500 r/min 的转速离心 15 min 后,得到血清进行检测,以 葡萄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 2 h 血糖,以放射免疫疗 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②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血脂相关指 标。空腹采血、离心方式同①,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 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然后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 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 = 空腹血糖 × 空腹胰 岛素 /22.5);以甘油激酶法检测三酰甘油,以氧化酶法测 定总胆固醇。③体质量指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3、6 个月的体质量指数。④不良反应。统计比较治疗期间 两组患者低血糖、上腹部疼痛、胃肠道应激、肢体水肿。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体质量指数均属于计量 资料,先经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 示,采用 t 检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属于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比较 相比治疗前,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更低,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

 
  2.2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血脂相关指标比较 相 比治疗前,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 甘油、总胆固醇水平降低,且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更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

 
  2.3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 3~6个月后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逐渐下降,且治疗后各时间点研究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不 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2 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由多病因导致患 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因而出现 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当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情况下, 会出现大血管病变、微血管冰雹、神经病变等,进而对心脏、肾脏、眼睛等器官造成损害。防治 2 型糖尿病已成为全 球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在患病率日益增长且呈疾病年轻 化态势发展趋势下,如何为患者提供长期有效且安全的治疗 方案,成为临床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及重点问题 [5]。

  降糖控制是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核心和首要任务。既往 临床大都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2 型糖尿病,虽有一定的治 疗效果, 但对于部分血糖检测水平较高、缺乏用药自主性, 以及对口服降糖药耐受性差的患者而言,口服药物难以满 足其治疗所需,因此现阶段临床针对上述患者均提倡接受 胰岛素联合药物治疗方案 [6] 。甘精胰岛素和机体胰岛素效 价相等,属于长效的人胰岛素相关类似物,作为基础类胰 岛素, 可有效控制血糖。利拉鲁肽作为胰高血糖素样肽 -1 类似物, 是新型降糖药物, 与机体高血糖素样肽 -1 有着较 高的序列同源性,其在提升控糖效果、保护胰岛 β 细胞功 能、改善体质量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越性,为安全、有效 地治疗 2 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选择 [7] 。本研究中,与对照 组比,治疗后研究组血糖指标均降低,表明利拉鲁肽与甘 精胰岛素联合治疗方案,有利于调节患者血糖水平至正常 范围。究其原因在于,利拉鲁肽借助机体内天然胰高血糖 素样肽 -1 的高度相似同源性, 经注射后可以有效激活胰高 血糖素样肽 -1 受体, 改善葡萄糖依赖性, 并积极刺激胰腺 β 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发挥抑制胰高血糖素作用,可安 全稳定地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8-9]。

  2 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两个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胰岛 素抵抗与胰岛细胞功能紊乱,其也是导致 2 型糖尿病患者 出现脂代谢紊乱的中心环节,胰岛素抵抗或敏感性降低可 抑制葡萄糖转化为脂肪,使脂肪动员及分解加速,肝脏合成 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 同时受葡萄糖毒性抑制脂酶活性、外周组织对游离脂肪酸 的利用减少等的影响,也会导致紊乱脂代谢。本研究中, 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总胆 固醇水平与治疗前比均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比,研究组 更低,提示利拉鲁肽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 2 型糖尿病, 对胰岛素抵抗发挥纠正作用,也会改善血脂指标。利拉鲁 肽、甘精胰岛素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机制,降糖效 果增强,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对氧化应激起到调节 作用,负反馈调节胰岛素分泌,平衡脂质代谢紊乱,减轻 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胰岛功能 [10]。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较对照组降低,表 明利拉鲁肽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 2 型糖尿病,可减轻患 者体质量。究其原因在于,利拉鲁肽可以延迟胃排空,减 轻内脏脂肪组织及激活下丘脑中枢的胰高血糖素样肽 -1 受体,负反馈抑制食欲,使患者可以除正常一日三餐之外 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摄入,与甘精胰岛素稳定的降糖效果联合,可以改善血糖和血脂,进而降低体质量指数 [11-12]。本 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和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基于研究组不良反应统计结果, 建 议临床采用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时,应加大用药监督力度, 全面了解患者用药情况,积极预防不良反应,尽可能地提 升其治疗安全性。

  综上,针对 2 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利拉鲁肽联合甘精 胰岛素治疗,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同时有助于调节血脂并减轻体质量,且未显著增加不良反 应。但本研究由于例数较少,观察周期较短,无法评估患 者经长期治疗后的远期获益,因此需要继续完善 2 型糖尿 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研究方案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波 , 杨文英 .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及预防展望 [J]. 中华糖尿病 杂志 , 2019. 11(1): 7-10.

  [2] 吴霞, 严仍娜, 蔡玲, 等. 无针注射甘精胰岛素对血糖控制不佳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2023.39(5): 415-420.

  [3] 李婧波 , 何静 , 张春辉 , 等 . 利拉鲁肽治疗 2 型糖尿病降糖效果 及对血脂指标、IMT 的影响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 2022. 42(16):3916-3918.

  [4] 王宏伟 . 临床内科与内分泌疾病诊疗 [M]. 北京 : 科学技术文献 出版社 , 2019: 175.

  [5] 赵维纲 . 《中国老年 2 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 (2022 年版 )》解 读 [J]. 协和医学杂志 , 2022. 13(4): 574-580.

  [6]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基层糖尿病防治学组 . 基层口服降糖 药物联合及起始胰岛素治疗 2 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 [J]. 国际 内分泌代谢杂志 , 2022. 42(4): 316-326.

  [7] 石敏 , 王琼 , 李文娟 , 等 . 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及二甲双胍治疗 初诊 2 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 Hcy、CysC、hs-CRP 水平 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J]. 海南医学 , 2022. 33(15): 1914-1917.

  [8] 王芳 , 赵静 , 王梦莹 , 等 . 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 2 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J]. 临床误诊误治 , 2023. 36(2): 123-127.

  [9] 卓雅芬 , 孙志纯 , 洪真真 , 等 . 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 新诊断 2 型糖尿病患者长期临床缓解的疗效观察 [J]. 中国糖尿 病杂志 , 2021. 29(10): 733-737.

  [10] 陈彦平 . 利拉鲁肽与胰岛素治疗 2 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J].贵州 医科大学学报 , 2017. 42(6): 741-744.

  [11] 陈松锦, 张秀薇, 陈伟坤, 等. 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首诊 2 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J]. 医学临床研究 , 2019. 36(3): 534-536.

  [12] 徐子奇 , 田丰秋 , 谢万均 . 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 2 型糖 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效果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 [J]. 中国现代药 物应用 , 2022. 16(21): 125-1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145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