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应用中医温阳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0-22 17:17: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应用中医温阳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147 例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 随机分组,对照组(73 例)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74 例)行中医温阳健脾法 + 西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在空腹及餐后 2h 血糖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值、体重指数以及疗效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中,采用中医温阳健脾法+ 西药治疗不仅能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体重指数,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医温阳健脾法;西药

本文引用格式: 陆媛媛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应用中医温阳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1):203,211.

0引言

2 型糖尿病(T2DM)是临床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为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同时,患者会出现精神不振、视力下降等情况,对生活质量构成重大影响 [1]。本次研究中,本院采用中医温阳健脾法对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实施治疗,分析其疗效,具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 147 例,收治时间在 2016 年 7 月 9 日至 2018 年 2 月 9 日期间,其中,男、女分别为 85 例、62 例,年龄  56-77 岁,平均年龄(66.5±7.5)岁, 病程 2-8.9 年,平均病程(5.4±2.5)年。147 例患者均被确诊为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精神异常患者,随机分组。
研究组(74 例):男、女分别为 43 例、31 例,年龄 56-75 岁, 平均年龄(66.2±7.3)岁,病程 2-8.3  年,平均病程(5.2±2.4) 年。
对照组(73 例):男、女分别为 42 例、31 例,年龄 57-77 岁 , 平 均 年 龄(66.7±7.6) 岁 , 病 程 3-8.9 年 , 平 均 病 程(5.5±2.7)年。一般资料上,147 例患者的数据无差异,可比较。本次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西医治 疗,患者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 1 片(500g),1 次 /d,饭后服用,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调整药量,但每天的最大剂量小于 4 片。
研究组:中医温阳健脾法 + 西药治疗,西医治疗参见对照组,中医温阳健脾法,则为患者水煎服温阳健脾汤,1 剂 /d,分 2 次服用。药剂成分:5g 炙甘草,6-12g 干姜、制附子,10g白芍、赤石脂、防风、云苓,20g 党参,30g 炒白术、车前子。
治疗期间,指导控制患者饮食,督促患者运动,治疗 8 周。

1.3观察项目
检测、记录患者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的情况。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检测、记录糖化血红蛋白值、体重指数。
观察、记录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 =( 每组总人数 - 无效人数 )/ 每组总人数 *100%。

1.4数据处理
采用 SPSS17.0 软件处理数据 , 空腹血糖情况、餐后 2h 血糖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值、体重指数均用( ±s)表示,采用 t 检验,反生率、总有效率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 检验,P<0.05,对比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空腹、餐后 2h 血糖情况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空腹、餐后 2h 血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1。

\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出现嗜睡、头痛、恶心的患者分别为 2 例、1 例、2 例,对照组分别为 2 例、1 例、1 例,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前者为 6.76%,后者为 5.48%,两者数据差异不明显,比较无意义,=0.1043,P=0.7467。

2.3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体重指数比较
干预后,在糖化血红蛋白值、体重指数的比较上,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

2.4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无效、有效、显效的患者分别为 6 例、28 例、40 例,对照组分别为 15 例、37 例、21 例,在治疗有效率的对比上,前者为 91.89%,很明显高于后者的 79.45%,=4.6442,P=0.0312。

3讨论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病理生理状况,主要为在胰岛素生理作用中,胰岛素效应器官对其不敏感,从而降低胰岛素作用[2]。临床表明,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患者极易出现蛋白质、水、电解质、脂肪等代谢紊乱,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高深昏迷、酮症酸中毒 [3]。有研究显示,约 90% 的 T2DM 患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故,在治疗 T2DM 中,研究胰岛素抵抗,控制血糖有着重要的意义 [4]。

二甲双胍缓释片是一种降糖药,能够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增加葡萄糖的利用率;对肝糖原异生作用有着抑制的作用,从而减少肝糖输出;对肠壁细胞吸收葡萄糖有着抑制作用 [5]。该药剂单独治疗 T2DM 时,患者一般不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同时,对正常人而言,该药剂降血糖作用不明显 [6]。在中医领域中,T2DM 于消渴症范畴内,属于肺脾气虚的情况。温阳健脾法具有益气补中、扶阳固本的功效,其中,防风、炒白术、赤石脂、车前子有着调节脾胃的作用,炙甘草、制附子、党参、白芍等有着补益脾气、温养健脾的作用 [7]。在 T2DM 治疗中,该药剂对患者的血糖、免疫力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在空腹及餐后 2h 血糖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值、体重指数以及疗效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在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治疗中,采用中医温阳健脾法 + 西药疗法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糖化血红蛋白值及体重指数,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向芬 , 郑承红 . 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改善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 Meta分析 [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7):757-761.
[2]秦晓东 , 魏芳晶 . 血清抵抗素、可溶性 P- 选择素与 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5(88):17-20.
[3]肖姗 , 梁菁 , 蔡志敏 .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探究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9(4):66-68.
[4]宋郁珍, 李争, 杜鸿瑶, 等. 清热益气法对初发 2 型糖尿病病人胰岛功能的保护机制研究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5(21):2663-2666.
[5]程雅洁 , 温建艳 , 田晓利 , 等.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炎性因子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6):72-73.
[6]孙涛 , 张熊 , 张涛 . 血清 chemerinmRNA 和 TRB3mRNA 检测在 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16(19):1922-1925.
[7]白秋芳 . 西格列汀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疗效分析 [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20(1):102-104.
[8]李霞 .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分子量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C 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31-32.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应用中医温阳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22/2018102205221755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2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