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18 13:42: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血糖、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 以随机数字 表法将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12 月收治的 120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60 例,二甲双胍治疗) ,研究组(60 例, 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格列醇治疗), 均治疗 4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血糖及 24 h 尿蛋白、肌酐、尿素氮指标变 化, 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总有效率(83.33% 对比 96.67% )比, 研究组更高;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 组血糖及肾功能各项指标降低, 且研究组上述指标降低幅度更大(均 P<0.05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67% 对比 3.33%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可降低血糖, 改善肾功 能,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米格列醇,血糖,肾功能

  2 型糖尿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患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 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且该病病程较长,患者 需要长期服药以控制病情。二甲双胍是 2 型糖尿病患者常 用的降糖药物,该药物通过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减 少肝糖生成,从而帮助糖尿病患者充分利用内源性胰岛 素,降低空腹及餐后高血糖,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但其单 独用药疗效有限,因此临床上常将其与其他药物联合治 疗,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1] 。米格列醇可以通过降低 肝脏的糖原合成,提高骨骼肌细胞的糖原储备,从而降低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2] 。同时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 治疗 2 型糖尿病,可以通过降低患者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 水平,调节能量代谢并促进脂肪分解,减轻体质量,改善 机体代谢状态,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3] 。基于此,本研 究选取 120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研究,旨在探究米格 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 民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12 月收治的 120 例 2 型糖尿病患 者分两组。对照组(60 例)患者中男、女性分别为 35、25 例;年龄 42~80 岁,平均(65.31±5.51)岁。研究组(60例)患者中男、女性分别为 37、23 例;年龄 47~83 岁,平 均(65.21±5.29)岁。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可比。纳入标准:符合《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 指南(2017 年版)》[4] 中标准;无严重糖代谢紊乱;无凝 血功能异常;近 3 个月未接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排 除标准:合并严重感染或应激情况;妊娠期或哺乳期女 性;合并严重精神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疾病;合并急、慢 性炎症性疾病;存在本研究药物过敏史或伴有影响药物 吸收疾病;合并有严重传染性疾病。苏州市相城区第三 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 意书。

  1.2治疗方法 均给予患者饮食运动干预。对照组患者 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 H13020734.规格:0.25 g/ 片),0.5 g/ 次,3 次 /d,进餐 时服用。基于上述基础,研究组患者口服米格列醇片(山 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83446.规格: 50 mg/ 片),50 mg/ 次,3 次 /d,进餐时服用。两组均治疗 4 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患 者空腹血糖≤6.4 mmol/L,餐后 2 h 血糖≤7.8 mmol/L, 为显效;空腹血糖 ≤ 7.8 mm ol / L ,餐后 2 h 血糖 ≤ 11.1 mmol/L ,为有效;血糖指标均未见降低,甚至升高,为无效 [4] 。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血糖指 标。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和餐后 2 h 静脉血各 5 mL ,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公司,型号:AU480) 检测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采用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 分析仪(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型号:GH-900Plus)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 于治疗前后空腹状态下采血(5 mL),离心(3 000 r/min , 10 min),取血清,检测肌酐、尿素氮,测定方法全自动 生化分析仪;收集患者治疗前后 24 h 的尿液,测定其中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同上。④对比组间患者不良反应 发生率。统计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肝功能异常等发生 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 生情况)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治 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 24 h 尿 蛋白、肌酐、尿素氮指标)经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治疗 总有效率 [83.33%(50/60)对比 96.67%(58/60 )] 比较,研 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糖指标较治 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

 
  2.3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肾功能各指 标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均P<0.05),见表 3.


\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与研究 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67%( 1/60)对比 3.33%(2/60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4.


\

 
  3 讨论

  2 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为胰岛素 β 细胞功能异常、胰 岛素抵抗等导致的餐后血糖迅速升高,因此临床上主要采 用口服药物来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 的。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是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 的常用药物之一,该药物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抑制肝 糖原的生成, 促进胰岛素的利用, 有效地降低了血糖水平。 但单独用药对患者胰岛功能的改善效果欠佳,且长期服用 二甲双胍可能造成维生素 B12 的流失,对于 2 型糖尿病患 者,维生素 B12 的缺乏会加速神经系统病变,使多种糖尿 病并发症提早发生 [5] 。因此,临床多进行联合用药来提高 治疗效果。

  米格列醇也是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一种口服药物,其 属于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对双糖、多糖、复合糖水 解形成抑制,阻碍吸收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米格列醇通常不作为一线用药,而是在 一线用药效果不佳时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使用。同时,使用 米格列醇治疗时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目前,米格列醇多与二甲双胍、磺 酰脲类、胰岛素等其他口服药或胰岛素联合使用,可有效 降低患者血糖水平 [6-7]。在二甲双胍基础上联合米格列醇用 药结果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研究组各 项血糖指标均更低,说明采用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临床效果显著。 分析其原因,在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可抑 制肝脏对葡萄糖的生成,降低胰岛素抵抗水平;而米格列 醇能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减缓血糖的上升 速度,保持血糖相对稳定,两者协同作用,控制血糖更为 有效 [8]。

  血糖过高会损伤肾脏系膜细胞、足细胞,促进血管Ⅱ 大量释放, 导致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 进而提高肾小球内部压力,加快纤维化进程,损害肾脏功 能。 24 h 尿蛋白、肌酐、尿素氮均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 在2 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时, 其水平异常升高 [9]。对比两组肾 功能指标显示, 相较于治疗前, 两组患者治疗后 24 h 尿蛋 白、肌酐、尿素氮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降低幅 度更大,均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 治疗 2 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究其原因可 能在于,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可以减 轻肾脏的负担,降低尿蛋白水平。米格列醇可以降低肾小 球滤过率和尿蛋白排泄率,从而改善肾功能;而二甲双胍 也可以通过降低血压和血脂等作用,间接地改善肾功能。 两药联合互补作用,可改善患者肾功能 [10]。

  通过观察两组安全性发现,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67%( 1/60)对比 3.33%(2/60 )] 比较,差异不显著,提示二甲双胍联合米格列醇治疗,不 良反应未明显增加,证实了米格列醇对于 2 型糖尿病的辅 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米格列醇的安全性表现在其代谢不 经过肝脏,口服后经尿排出体外,与磺酰脲类及双胍类药 物相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同时由于该药只延缓单糖 在肠道中的吸收,并无抑制淀粉酶的作用,所以在肠道中 不会残留未被吸收的寡糖,进而消除降糖药物可能产生的 肠道不良反应 [11]。

  综上,采用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 可降低血糖,改善肾功能,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建 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侯丕秀 . 不同糖苷酶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血糖 指标、不良反应及预后分析 [J].糖尿病新世界 , 2021. 24(23): 60-62. 71.

  [2] 王桂霞 . 米格列醇对糖尿病患者血浆 TNF-α、IL-6 水平的影响及其肾脏保护机制 [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 2015. 13(1): 42-45.

  [3] 邢立勇 , 张静静 . 对比米格列醇和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 对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J]. 糖尿病新世界 , 2020.23(10): 59-61.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7 年 版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2018. 38(4): 292-344.

  [5] 李凤丽 , 康志强 , 罗方 , 等 . 米格列醇联合维格列汀治疗 2 型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J]. 实用糖尿病杂志 , 2020. 16(2): 15-16.

  [6] FORSLUND K, HILDEBRAND F, NIELSEN T, et al. Disentangling type 2 diabetes and metformin treatment signatures in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J]. Nature, 2015. 528(7581): 262-266.

  [7] MEARNS E S, SOBIERAJ D M, WHITE C M, et al. 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tidiabetic drug regimens added to metformin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network meta-analysis[J]. Plos One, 2015. 10(4): 2591-2593.

  [8] 周蓓 , 潘婷 , 陈俊 , 等 . 利拉鲁肽联合米格列醇治疗肥胖 2 型糖 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J]. 药物生物技术 , 2020. 27(3): 236-239.

  [9] 姜亚平 , 刘宝贵 , 庞洋 , 等 . 米格列醇、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 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J]. 临床 医学研究与实践 , 2021. 6(18): 57-60. 69.

  [10] 钟时嘉 . 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单药方案治疗 2 型 糖尿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J].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 16(16):6-9.

  [11] 廖文清 , 肖建彬 . 联用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效 果分析 [J]. 黑龙江医药 , 2023. 36(1): 128-1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145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