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二甲双胍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分析(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9-14 17:52: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2 月至 2017 年 11 月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38 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9 例,对照组采用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肝功能改善情况及 BMI 指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3.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ALT、AST 分别为(45.9±13.2)U/L、(44.5±13.8)U/L;BMI 指数为(24.2±1.2)kg/m2;对照组ALT、AST 分别为(76.1±20.6)U/L、(79.2±18.8)U/L;BMI 指数为(26.3±1.7)kg/m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二甲双胍;还原性谷胱甘肽;非酒精性脂肪肝

本文引用格式:王艳菊, 李立新, 沈维,等. 二甲双胍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9):142.

\

0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该病主要指非饮酒因素导致实质细胞脂肪性病变 [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我院 2017 年 2 月至 2017 年 11 月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17 年 2 月至 2017 年 11 月收治的非酒精性
脂肪肝患者 38 例,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脂肪肝相关诊断标准,经临床 B 超检查等诊断明确诊断。排除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药物性肝病患者、酗酒史患者、病毒性肝炎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19 例,男 12 例,女7 例;年龄 28~55 岁, 平均(37.2±3.3)岁;其中肥胖患者 8 例,合并糖尿病患者 5 例,合并高血脂患者 3 例;对照组 19 例,男 13 例,女 6 例;年龄 25~53 岁,平均(36.7±3.5)岁;其中肥胖患者 7 例,合并糖尿病患者 6 例,合并高血脂患者 3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等措施;对照组给予患者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每次 1 片,每日 3 次;观察组给予患者二甲双胍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还原性谷胱甘肽和对照组用法相同,同时给予患者 0.25g 二甲双胍口服,每日3 次;两组疗程为 6 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比疗效。

1.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根据患者症状及检查结果进行判定。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患者血脂恢复正常,经检查显示脂肪肝图像消失;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肝功能明显恢复,血脂明显改善,脂肪肝图像基本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改善,肝功能有所恢复;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 + 治愈)/ 所有患者 ×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取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采取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卡方检验,当 P<0.05 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愈 3 例,显效 6 例,有效 7 例,无效 3 例,效率为 84.2%;对照组治愈 2 例,显效 5 例,有效 5 例,无效 7例,总有效率为 63.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肝功能及 BMI 指数对比
治疗前,观 察组 ALT、AST 分别 为(152.5±25.7)U/L、(133.6±21.5)U/L;BMI 指 数 为(28.2±1.9)kg/m2;对照组ALT 、 AST 分 别 为(153.4±24.8)U/L 、(132.8±22.4)U/L;BMI 指数为(28.1±1.8)kg/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 疗 后 , 观 察 组 ALT 、 AST 分 别 为(45.9±13.2)U/L 、(44.5±13.8)U/L;BMI 指 数 为(24.2±1.2)kg/m2;对 照 组ALT、AST 分别 为(76.1±20.6)U/L、(79.2±18.8)U/L;BMI指数为(26.3±1.7)kg/m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该病主要为一种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和遗传易感性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该病长时间未得到治疗,不仅损伤肝脏,出现肝衰竭、肝癌等疾病发生,同时出现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该病主要有三次打击 [2],第一次打击为患者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使脂质在肝蓄积,导致疾病发生,多数患者均存在肝胰岛素抵抗;第二次打击为肝细胞出现胰岛素抵抗和甘油三酯不足出现应激反应,导致肝细胞蛋白质变性;第三次打击导致肝脏细胞外基质合成超过讲解,出现纤维化。还原性谷胱甘肽是一种代谢调解物, 该药物能够参与患者体循环和糖代谢,促进蛋白质、脂肪和糖代谢,对自由基攻击起到对抗效果,保护肝细胞膜,使患者肝内酶的活性得到恢复,有利于达到保护肝脏的效果;二甲双胍是临床上常见的胰岛素抵抗药物,该药物能够减少肝内糖的产生,促进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该药物能够对脂肪脂解进行抑制,减少游离脂肪酸的释放 [3],改善肝功能,恢复胰岛素分泌,达到良好的效果;另外,二甲双胍的半衰期短,在体内无蓄积,代谢不经过肝脏,对肝脏无损伤。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3.2%;观察组 ALT、ASTBMI 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二甲双胍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承军 . 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21(3):77-78.
[2]黄炜燊 , 王威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基本管理 [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0,26(2):156-159.
[3]唐国文 , 曾盛 , 林世泳,等. 二甲双胍联合谷胱甘肽治疗 2 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J]. 中国现代医生 ,2012,50(4):96-97.

《二甲双胍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分析》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14/2018091406031510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