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宫腔镜电切术和诊断性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 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92 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分 为对照组(45 例,采用诊断性刮宫术)与观察组(47 例,采用宫腔镜电切术) ,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 效、围术期指标,术前与术后 3 个月临床指标 [ 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失血图( PBAC )评分、血红蛋白(Hb)水平 ] 及性激素 [ 促黄体 生成素(LH )、促卵泡生成素(FSH )、雌二醇(E2 )] 水平。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更高,手术、住院时间均 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与术前比,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PBAC 评分及血清 LH 、FSH 、E2 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上述 指标降低幅度均更大;Hb 水平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均P<0.05 )。 结论 与诊断性刮宫术比,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 宫出血疗效更加显著,能够缩短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能够降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机体 Hb 水平及性激素 水平。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 宫腔镜电切术; 诊断性刮宫术; 性激素; 子宫内膜厚度; 血红蛋白
异常子宫出血是指源自子宫腔但与正常月经不同的 出血,临床常见症状有正常月经之间阴道大量出血或点滴 出血、月经不规律、月经过多、非月经期间存在出血症 状等,安全、有效、及时的治疗方案是改善患者预后、减 少并发症的保障。目前,临床常用诊断性刮宫术治疗异 常子宫出血,该术式可通过清除子宫组织来治疗异常子 宫出血,但诊断性刮宫术属于盲视下操作,手术效果取 决于主刀医师经验,易导致误诊或漏诊,且操作过程中 易损伤子宫正常组织结构 [1] 。宫腔镜电切术可在宫腔镜 的引导下,直观地了解患者病灶情况,有助于提高临床 病因诊断准确率,且不会对机体子宫正常组织结构造成 损伤 [2]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 和诊断性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92 例异常子宫出 血患者分为对照组(45 例)与观察组(47 例)。对照组 患者年龄 33~70 岁,平均(47.82±10.57 )岁;病程 2~13 个月,平均(6.95±1.37)个月。观察组患者年龄 33~69 岁,平均(48.08±10.34 )岁;病程 2~14 个月,平均(7.13±1.31)个月。两组患者上述年龄、病程一般资料对 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 符合《现代妇产科学》 [3] 中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标准;符 合宫腔镜电切术、诊断性刮宫术的手术指征;不接受药物 治疗或疗效欠佳;近期未服用激素类药物;病情稳定,依 从性高。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尿路、盆腔感染;子 宫畸形;子宫内膜癌前病变;非子宫来源性阴道出血;合 并心、肝、肾、脑等严重损伤。研究经盐城市亭湖区人民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对本研究手术方法及相 关并发症均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诊断性刮宫术治疗:指 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仰卧于床上,常规腰麻,麻醉起效 后,术区常规消毒铺巾,采用窥阴器暴露宫颈组织并对宫 颈、宫颈管进行消毒处理,宫颈钳固定前唇,以子宫探针 仔细探查患者子宫深度,扩张宫颈并选择合适的刮匙刮取 宫颈、宫腔各壁内组织,尤其注意刮宫底及宫角处,直至 有粗糙感,检查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现象,手术结束后将刮 取物送病理检查。
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指导患者取膀 胱截石位仰卧于床上,常规腰麻,术区常规消毒铺巾,扩 张患者宫颈后置入宫腔镜,再将膨宫液注入,注入速率为 200~250 mL/min,宫腔压力维持 80~100 mmHg( 1 mmHg=
0.133 kPa)。在宫腔镜视野下仔细观察宫腔、子宫内膜、 宫颈管、输卵管口等情况,设置手术电极参数为电切电流 功率 80 W、电凝电流功率 60 W、速度 0.5~1.0 cm/s,以子 宫后壁为起始点;使用环状电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进行 全面切除, 最终在宫颈内口上 5 mm位置停止, 同时控制电 切深度(深度以子宫内膜基底层与下方浅肌层组织为宜) 以免伤及大血管,活动性出血点电凝止血,术后将刮取物 送病理检查。术后均随访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显效为术后 3 个月患者月 经恢复正常,经宫腔镜检查无宫颈管、宫腔粘连;有效 为术后 3 个月患者月经趋于正常,经宫腔镜检查无宫颈 管、宫腔粘连;无效为患者月经不规律,经宫腔镜检查 可见宫颈管、宫腔粘连 [3] 。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 ②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 ③临床指标。分别于术前和术后 3 个月采用超声彩色多普 勒诊断仪(飞利浦超声股份有限公司,型号:EPIQ7C)检 查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于术前和术后 3 个月采用月 经失血图(PBAC)评分 [4] 对患者月经恢复情况以进行评 估,其中 PBAC 评分 >100 分为经量过多,25 分≤PBAC 评分≤ 100 分为经量正常,PBAC 评分 <25 分为经量过 少;分别于术前和术后 3 个月采集两组患者空腹外周静脉 血 5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佳能医疗系统株式会 社,型号:TBA-FX8)检测血红蛋白(Hb)水平。④性激 素水平。采血方法同③,血样室温静置 20 min 后放置于 离心机中,离心处理(转速:2 500 r/min,时间:5 min ) 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 (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经S-W 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采用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总有 效率比较(77.78% vs 95.74%),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 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 3 个月两 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PBAC 评分均降低,Hb 水平上升, 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 与术前性激素指标比, 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各项性激素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 下降幅度均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 表 4。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疾病,多因排卵功能障碍、 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肌瘤等因素导致,出血过多可引起患 者不同程度的贫血, 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临床以止血、改善临床症状、恢复月经正常为主要治疗原则,临床常用 的诊断性刮宫术可达到止血效果,但由于其是处于盲视下 的操作,多依赖术者的临床经验,主观性太强,且盲视 下操作易增加子宫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 受限 [5]。
近年来随着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宫腔镜为主 的微创术式在妇科应用广泛,适用于异常子宫出血、宫腔 粘连、子宫肌瘤等疾病的诊治,宫腔镜电切术能够直观地了 解患者病变位置与程度,可准确切除患者子宫内膜组织, 解除肌层内腺体等对子宫的刺激,诱导闭经,以达到止血 目的, 具有创伤小、预后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6]。通过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围术期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 率更高,手术、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提示 与诊断性刮宫术比,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 疗效更加显著,能够缩短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 出血量。究其原因,宫腔镜电切术应用电切环可有效去除 机体子宫角、子宫底部位的病灶,与诊断性刮宫术比较, 清除更彻底,且电切环切除的部位可迅速愈合,形成瘢痕 化,相较于诊断性刮宫术,宫腔镜电切术对患者创伤小, 能够减少手术出血量,效果确切 [7]。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发现,与术前比,术 后 3 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 PBAC 评分均降低, Hb 水平上升,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更大,提示采用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能够降低患者子宫内膜厚 度,改善机体 Hb。究其原因,常规刮宫治疗对术者经验 要求高,为了避免刮取力度过大导致子宫穿孔,在经验式 操作时力度普遍较轻微,刮除组织较薄;宫腔镜辅助电切 操作,则能精准化操作,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 清除增厚内膜,且电切热效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内 膜,抑制内膜增生,故治疗后厚度更薄,在精准治疗后, 促使内膜组织正常转化,能够有效止血并减少经期出血, 从而避免贫血,促进 Hb 水平恢复 [8]。
异常子宫出血与机体性激素水平关系密切,若机体性 激素水平异常,会导致机体内分泌失调,引发基质中血管 通透性降低,影响物质交换,使局部子宫内膜组织缺血、坏死、脱落,导致子宫出血,且性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子 宫内膜增生,进而加重患者异常子宫出血症状 [9] 。通过对 比分析两组患者性激素指标发现,与术前性激素指标比, 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各项性激素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下 降幅度均更大,表明与诊断性刮宫术比,宫腔镜电切术治 疗异常子宫出血,其血清中性激素水平恢复更好。究其原 因可能为,相较于诊断性刮宫术,宫腔镜电切术在宫腔镜 的引导下,可精准切除患者宫腔病变部位组织,通过电热 效应凝固肌层血管,抑制再生内膜的血液供应,抑制子宫 内膜增生,调节机体性激素水平恢复至正常。此外,宫腔 镜电切术中未被切除的健康组织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性内 分泌功能,机体子宫内膜下肌层功能蛋白受体能够发挥正 常反馈、调节作用,维持卵巢功能,保持机体性激素水平 稳定 [10-11]。
综上,与诊断性刮宫术比,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 常子宫出血疗效更加显著, 能够缩短患者手术、住院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并能够降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机 体 Hb 水平, 且其血清中性激素水平恢复更好, 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秦妍婷 . 宫腔镜下电切术及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 果及病因检出率分析 [J]. 中国妇幼保健 , 2017, 32(19): 4874-4876.
[2] 龙梅 .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 观察 [J].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 15(20): 85-87.
[3] 陈长英 . 现代妇产科学 [M]. 长春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2:207-210.
[4] 张瑞琪 . 优思明联合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PBAC 评 分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 [J].赣南医学院学报 , 2018, 38(8): 782-784.
[5] 赵勇 , 郭艳霞 . 诊断性刮宫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J]. 中国 实用医药 , 2020, 15(31): 67-69.
[6] 梅静波 . 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观察 [J]. 中国医学工程 , 2019, 27(8): 95-97.
[7] 刘文静 , 黄钰华 .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比较 [J]. 海南医学 , 2017, 28(8): 1347-1349.
[8] 张美兰 , 邓小凤 , 王梅 . 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 的临床价值 [J].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 17(33): 8-10.
[9] 顾素亚 , 董美娟 , 陈素玲 , 等 . 宫腔镜手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 效果 [J]. 中外医学研究 , 2021, 19(30): 117-120.
[10] 胡丽丹 , 艾婷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性激素 及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与复发的关系 [J]. 浙江创伤外科 , 2023,28(5): 843-846.
[11] 刘芸 . 宫腔镜电切术与刮宫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月经期及经 量的影响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18, 22(13): 117-1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0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