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别使用免疫比浊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研究两种方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 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00名糖尿病患者,分别使用免疫比浊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结 果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虽然低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但两组结果无差异(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线性回归相关 系数为0.986,线性良好,两种检测方法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结论两种方法的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均能够满足临床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需求, 免疫比浊法更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比浊法
本文引用格式:张丽霞.两种方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229,231.
0引言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葡萄糖同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与血 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成正比。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不可逆的,其浓 度与红细胞寿命(平均120天)和该时期内血糖的平均浓度有关, 不受每天葡萄糖波动的影响,也不受运动或食物的影响,所以糖 化血红蛋白检测不仅与抽血时间、受检者是否空腹没有联系,而 且还可以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糖 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标准,其水平对患者血糖总体 控制与明确治疗方案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目前,美国已将糖化 血红蛋白纳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在我国,由于各地检测糖化 血红蛋白方法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尚未将其纳入糖尿病诊断标 准内。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时,临床上常用免疫比浊法、HPLC、 亲和层析法、酶法等。其中,免疫比浊法应用最广。为了比较免 疫比浊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本文分别 从我院选取2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00名糖尿病 患者,分别使用免疫比浊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 白。其中,男性患者114例,女性患者86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 30岁,最大年龄为81岁,平均年龄为(48.1±2.1)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标本均采用免疫比浊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具 体步骤为:清晨护士使用EDTA抗凝管,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2 毫升并轻轻颠倒混匀,送检验科⑴。(1)免疫比浊法:使用全自 动生化分析仪(罗氏Cobas c501)、罗氏配套试剂进行测定。罗 氏试剂溶血剂在仪器上自动稀释全血,充分溶血后仪器自动检 测。(2)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日本东曹 G8)直接对全血进行检测。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分析处理两组数据。
2结果
两种方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如表1所示,免疫比浊法的 检测结果虽然低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但两组结果无差 异(
户>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糖化血红蛋白与人体内血糖浓度存在较大的关联,糖化血红 蛋白水平可以保持2个月左右,将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糖尿病的 检测中,可以减少受试者生活习惯、饮食对结果造成的影响,能 够使糖尿病患者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因此,国外有专家建议将 糖化血红蛋白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内⑷。通常情况下,空腹血糖 结果极易波动,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较为稳定,是评定患者药物治 疗疗效的指标。此外,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增加和患者伴有 的并发症与合并症密切相关,尤其是糖化血红蛋白>8%的患者, 其周围神经病变、脂肪肝、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发生率高于 W 8%的患者,可见采取有效治疗方法,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 W8%,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与合并症发生率。综上所述糖化血 红蛋白检测不仅在糖尿病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还用于观 察和评价患者病情进展情况,是诊断和辅助治疗糖尿病的有效 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检测糖化血 红蛋白的金标准,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是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最理想的方法。免疫比浊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试剂与血样混 合后会与抗体发生反应,产生一定结构的免疫复合物,将其与糖 化血红蛋白含量同时测定可以获得糖化血红蛋白比率⑸。本文 采用线性回归方程进行线性检验验证两种方法检测糖化血红蛋 白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线性回归分析将两种方法检测值进行 对比,发现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为0.986,线性良好。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免疫比浊法的检测结果虽然低于高效液 相色谱法检测结果,但两组结果比较无差异(
户>0.05),没有统计 学意义。同时两种方法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均能够满足临床检 测糖化血红蛋白的需求。但是,液相色谱法仪器昂贵,耗材也不 便宜,一般基层医院经济条件不允许,购买困难。而免疫比浊法 只要在普通生化分析仪器上就可以开展,不需要购买专用仪器, 试剂价格又便宜,所以开展起来比较方便。这样只要基层医院 有全自动生化仪,就可以开展糖化血红蛋白,这样就可以满足临 床和患者的需求,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红霞,张秀明,温冬梅,等.糖化血红蛋白不同测定方法的可比性研 究 J|.临床检验杂志,2016,34(2):147-151.
[2] 贾连玲,王欣茹,邓龙华,等.糖尿病合并贫血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的临床意义皿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7(1):51-53.
[3] 李俊敏,杨莹,董旭婉,等.两种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方法的比 较皿现代食品科技,2016⑴:284-289.
[4] 郭喜,廖远泉,沈继龙.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检测技术及方法学进展皿
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19(6):646-650.
[5]李新华,魏芳,赵珂,等.两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的方法学比对和 偏倚评估[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10):895-8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