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6 月该院收治的 121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情况,采用 Logistic 回 归分析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后患者是否发生早期神经 功能恶化分为恶化组 37 例和非恶化组 84 例;恶化组合并糖尿病、责任大血管闭塞、白细胞计数 >9.15×109/L、治疗前 NIHSS 评分≥ 12 分、昏迷、合并吞咽障碍、心源性脑栓塞占比均高于非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合并糖 尿病、责任大血管闭塞、治疗前 NIHSS 评分≥ 12 分、昏迷、合并吞咽障碍、心源性脑栓塞、白细胞计数 >9.15×109/L 均为影响急性脑梗 死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OR>1. P<0.05)。 结论: 合并糖尿病、责任大血管闭塞、治疗前 NIHSS 评分≥ 12 分、昏迷、合并吞咽障碍、心源性脑栓塞、白细胞计数 >9.15×109/L 均为影响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 危险因素。
【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神经功能恶化,影响因素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cerebralinfarction after reperfusion
LIANG Yan, CHEN Jing, ZHANG Jiacheng, QI L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the 7th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reperfusion.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21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April 2021 to June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incidence of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these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reperfusion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reperfusion. Results:According to whether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occurred i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reperfusio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deterioration group (37 cases) and non-deterioration group (84 cases). The proportions of the patients with combined diabetes, responsible large vessel occlusion, white blood cell count>9.15×109/L, NIHSS score ≥ 12 before the treatment, coma, combined dysphagia and 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 in the deterior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deteriora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combined diabetes, responsible large vessel occlusion, NIHSS score ≥ 12 before the treatment, coma, combined dysphagia, 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 white blood cell count>9.15×109/ L were all risk factors for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reperfusion. Conclusions:Combined diabetes, responsible large vessel occlusion, NIHSS score ≥ 12 before the treatment, coma, combined dysphagia, 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 white blood cell count>9.15×109/L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reperfusion
【Key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Reperfusion;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常采用再灌注治疗,通过 溶栓药物、介入治疗使完全闭塞的血管重新开通, 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 [1-2]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是 脑梗死发病后疾病进展现象,可导致致死率、致残率增高,5%~40% 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 24 h 内可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3]。本文分析急性脑梗 死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 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121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 料。纳入标准:参照《脑血管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实例图示》中的急性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 [4], 经 CT 检查确诊;发病 4.5 h 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 栓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颅内动脉瘤; 凝血功能障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对阿替 普酶过敏;近 1 年内有颅脑手术史,伴有感染情况 发生。其中男 74 例, 女 47 例; 年龄 60~72 岁, 平 均(66.20±3.15) 岁; 发病至入院时间 2~4 h, 平 均(3.25±0.31)h。
1.2 方法 入院时登记患者信息,包括性别(男、 女)、合并糖尿病、饮酒、吸烟、心肌梗死、高脂 血症、昏迷、吞咽障碍、心源性脑栓塞、责任大血 管狭窄程度(闭塞、狭窄、正常) 、治疗前美国国 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 12 分、 <12 分) ,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 (>9.15×109/L、≤ 9.15×109/L)。
1.3 观察指标 (1)统计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 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情况。(2)急性 脑梗死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 单因素分析。(3)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急性脑梗 死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 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多因素分 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 恶化的发生情况 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发 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37 例,设为恶化组,未发生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84 例,设为非恶化组。
2.2 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发生早期神经 功能恶化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性别、年龄、饮酒史、 吸烟史、合并高脂血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恶化组合并糖尿病、责任大血管闭塞、 白细胞计数>9.15×109/L、治疗前NIHSS评分≥12分、 昏迷、合并吞咽障碍、心源性脑栓塞占比均高于非 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3 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发生早期神经 功能恶化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再灌注治疗患者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作为因变量(“发 生”=1.“未发生”=0), 将表 1 中 P<0.05 的变 量作为自变量,赋值见表 2;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责任大血管闭塞、治疗前 NIHSS 评分≥ 12 分、昏迷、合并吞咽障碍、心源 性脑栓塞、白细胞计数 >9.15×109/L 均为影响急性 脑梗死再灌注后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 因素(OR>1. P<0.05)。见表 3.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 药物使血栓溶解,达到血管再通的目的 [5] 。再灌注 治疗是否能改善早期神经功能,主要取决于血管是 否再通,侧支循环血供是否恢复,但部分脑梗死患 者再灌注治疗后会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增高病 死率,故分析影响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发生早期神经 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尤为重要 [6-7]。
本研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 尿病、责任大血管闭塞、治疗前 NIHSS 评分≥ 12 分、昏迷、合并吞咽障碍、心源性脑栓塞、白细胞 计数 >9.15×109/L 均为影响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 后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原 因:(1)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液黏稠度高, 导致血管脆性增加,增加梗死后出血风险,且血糖 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增加氧自由基的生成,导致微 血管炎症,促使神经功能恶化 [8-9] 。建议尽早控制 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以降低再灌注治疗后早期神 经功能恶化的风险。(2)责任大血管闭塞。大血 管闭塞可造成急性脑灌注不良,脑组织完全闭塞 5 min 以上,即可造成细胞凋亡和坏死,随着时间 延长,梗死区域面积逐渐增大,增加神经功能恶化 风险 [10] 。建议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采取再灌注治疗 前,应检查责任大血管狭窄程度,采取针对性扩血 管治疗。(3)白细胞计数 >9.15×109/L。白细胞可 促进炎性因子的聚集而引起应激反应,降低血液循 环的通畅性,阻碍脑组织血液循环,抑制侧支循环 的有效建立, 对全身血液循环再通产生负面影响 [11]。 建议临床应在灌注治疗前检查患者机体是否处于炎 症状态,若炎性因子水平过高,不易再灌注治疗。 (4) 治疗前 NIHSS 评分≥ 12 分。NIHSS 评分与神 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NIHSS 评分≥ 12 分提示神经功能损伤严重,溶栓再通率较低,可引发早 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 [12]。临床应在再灌注治疗前 通过 NIHSS 评分评估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对于评 分较高者,应静脉滴注脑保护药物,以降低早期神 经功能恶化发生率。(5)昏迷。昏迷患者通常神 经功能损伤更严重,多为大血管栓塞,其进行再灌 注治疗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风险较非昏迷患 者高 [13-14] 。建议临床对昏迷患者暂停溶栓,给予醒 脑治疗,根据临床适应证再考虑是否进行再灌注治 疗,以降低神经功能恶化风险。(6)合并吞咽功 能障碍。脑梗死患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是因支配延 髓后组颅神经的上级受到损伤,导致患者焦虑、抑 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不利于病情恢复,易引发早 期神经功能恶化 [15]。建议临床开展心理护理, 进行 针对性的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 降低神经功能恶化的可能性。(7)心源性脑栓塞。 心源性脑栓塞是心脏内附壁血栓脱落,并随血流进 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易引发大血管闭塞,增加早 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 [16-17] 。建议治疗前排除是 否为心源性血栓堵塞,尽快予以静脉溶栓治疗,必 要时可采用冠脉介入治疗,再灌注治疗后根据病情 制订短期或长期抗血小板治疗计划,遗留后遗症者 应长期持续治疗。
综上所述,合并糖尿病、责任大血管闭塞、治 疗前 NIHSS 评分≥ 12 分、昏迷、合并吞咽障碍、 心源性脑栓塞、白细胞计数 >9.15×109/L 均为影响 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 化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吴川杰,马青峰,陈健,等 . 用组织窗代替传统时间窗指导 急性脑梗死的再灌注治疗 [J]. 中国卒中杂志, 2018. 13(8) : 846-852.
[2] 温宏峰,王瑞彤,李继来,等 . 静脉充盈早现现象对急性脑 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J]. 中风与神经疾病 杂志,2018.35(10):889-892.
[3] 严洪新,罗建华,余练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 治疗时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J]. 血栓与止血学, 2018.24(1):17-20.
[4] 何志义 . 脑血管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实例图示 [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8-11.
[5] 郭宇闻,杨登法,杨铁军,等 . 扩散张量成像联合美国国立 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价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价值 [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20(10):1054-1057.
[6] 徐芳,黄海滨,刘学春 . 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神 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研究 [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 48(9):1050-1052.
[7] 胡岩芳,赵杨,李喜朋 . 高龄轻型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发 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 [J]. 广西医学,2021.43(9):1069-1073.
[8] 金雨来,曹莉 .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 危险因素分析 [J]. 海南医学,2021.32(17):2186-2188.
[9] 袁长红,吴晓宇,陈长春,等 .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 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分析 [J]. 临床内科杂志, 2021.38(6):396-398.
[10] 潘晓帆,秦琳,韩杨,等 .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早 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26(2):140-142.
[11] 董琳琳,姜丽杰,刘莹,等 . 急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 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研究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38(3):224-228.
[12] 郑晶,杨斐斐,占茂芳,等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 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研究 [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 杂志,2020.47(3):272-276.
[13] 严洪新,罗建华,余练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 治疗时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J]. 血栓与止血学, 2018.24(1):17-20.
[14] 蔡俊秀,樊露,张伟晴,等 .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早期神 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21(8):852-855.
[15] 郭洪权,李华,谢怡,等 .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 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7.14(1):15-19.
[16] 张瑜,程曼,姚源蓉 . 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 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实用医学杂志, 2016. 32(7) : 1037-1040.
[17] 陈敏,冯灵,涂双燕,等 .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 管再通治疗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J]. 河北医 学,2021.27(11):1801-18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9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