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学指标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28 14:44: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干扰素 α-2b 联合更昔洛韦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儿肝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 素 -4(IL-4 )、白细胞介素 -5(IL-5 )、肌酸激酶( CK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淮安市洪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60 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各 30 例。两组均行保肝、营养心肌、 退热等对症处理, 对照组患儿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联合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 α-2b 治疗, 均给予为期 10 d 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 [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丙氨酸氨 基转移酶(ALT )、总蛋白 ] 及血清 IL-4 、IL-5 、CK 、CK-MB 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 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升高, 肌酶恢复正常 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退热时间、肝脾回缩时间、咽扁桃体炎消失时间、异型细胞比率恢复正常时间均缩短;治疗后两组患儿血 清 AST 、ALT 及 IL-4 、IL-5 、CK 、CK-MB 水平与治疗前比均降低,且组间对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两组患儿血清总蛋白水平均升 高,且组间对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均P<0.05 )。 结论 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有效缩短患儿临床 症状的改善时间,促进肝功能改善,减轻患儿的炎症反应,改善心肌酶谱,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更昔洛韦,重组人干扰素α-2b,肝功能,炎症因子,心肌酶谱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由于感染人类疱疹病毒 所导致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病,患儿通常会伴有发热、咽喉 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多种症状体征,对患儿的身体健 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属于自限性疾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可自己逐渐缓解并自 愈,因此临床常通过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以促进临床症 状的快速改善。更昔洛韦属于抗病毒类药物,被机体吸收 后可生成三磷酸盐,降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聚合 酶活性,并对病毒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产生抑制作用,进而 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但儿童的免疫力普遍较低,可 能出现复发的情况 [1] 。重组人干扰素 α-2b 属于免疫调节 因子的一种,可通过增强单核细胞与吞噬细胞的活性,发 挥免疫调节作用,促使机体免疫功能显著提升,在病毒性 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 [2]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重 组干扰素 α-2b 联合更昔洛韦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 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淮安 市洪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60 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中男、女患儿分别为 18、12 例;病程 1~8 d,平均 (4.76±1.21 )d ;年龄 2~15 岁,平均(7.14±2.07)岁。观 察组中男、女患儿分别为 17、13 例;病程 1~9 d,平均 (4.81±1.17 )d ;年龄 1~14 岁,平均(7.22±2.11)岁。两 组间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组间可比。诊断标准:参照《儿科感染性疾病诊疗规 范》 [3] 中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①人类 疱疹病毒 DNA检查结果显示呈阳性;②血常规检查显示 异型淋巴细胞、白细胞类淋巴细胞异常;③鼻咽拭子人类 疱疹病毒抗原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④存在颈部淋巴结肿 大、发热等临床症状体征;满足以上 3 种及以上者即可确 诊。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年龄 1~15 岁者; 近 3个月内未使用免疫调节剂者;心、肝、肾等重要脏器 均无异常者等。排除标准:伴有巨细胞、肝炎病毒等感染 性疾病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伴有血液系统相关疾病者 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法定监 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行保肝、营养心肌、退热等 对症处理,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另给予更昔洛韦注射 液(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3088. 规格: 10 mL ∶0.5 g)静脉滴注,使用剂量 5 mg/kg 体质量,1 次 /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 干扰素 α -2b(浙江北生药业汉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 S19990025.规格: 300 万 U/ 剂) 300 万 U+ 生理盐水 2 mL 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持续 3~4 min/ 次,2 次 /d。两组 患儿均给予为期 10 d 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依据《儿科感染性疾病 诊疗规范》 [3] 评估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患儿的肝脾 肿大、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异型细胞比 率 <5% 且治疗后 3 d 内体温恢复正常为显效;患儿的肝 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异型细胞比 率 <5% 且治疗后 3~5 d 内体温恢复正常为有效;患儿的 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无好转,异型细胞比 率 >5% 且治疗后 5 d 后仍未退烧为无效。总有效率 = 显 效率 + 有效率。②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肌酶恢复 正常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退热时间、肝脾回缩 时间、咽扁桃体炎消失时间、异型细胞比率恢复正常时 间。③肝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患儿空腹状态下采 血(5 mL),离心分离血清,转速和分离时间分别设置为 3 000 r/min、15 min,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桂林优利 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型号:CA-640A)检测血清天冬氨 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 白水平。④血清学指标:血液采集和血清制备方法同③,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4(IL-4)、白 细胞介素 -5(IL-5 )水平;应用速率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经 S-W 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采用t 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儿 临床总有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 表 1.


\

 
  2.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观 察组患儿肌酶恢复正常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退 热时间、肝脾回缩时间、咽扁桃体炎消失时间、异型细 胞比率恢复正常时间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

 
  2.3两组患儿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 AST、ALT 水平与治疗前比均降低,且组间对比,观察组 降低幅度更大;两组患儿血清总蛋白水平均升高,且组间 对比,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

 
  2.4两组患儿血清 IL-4、IL-5、CK、CK-MB水平比较 治 疗后两组患儿血清 IL-4、IL-5、CK、CK-MB 水平与治疗前 比均降低,且组间对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4.


\

 
  3 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通过接触口咽部分的分 泌物进行传播,随着血液循环系统逐渐对机体其他器官造 成损伤,病情严重或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者可能对神经系统或其他重要脏器造成损伤,出现脾破裂、爆发性肝 炎、喉梗阻等,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常用的更昔洛韦药 物属于抗病毒核苷酸类似物,主要通过对多聚酶的活性产 生抑制作用,阻断病毒的增殖和复制过程,进而达到治疗 效果,但持续用药可能出现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影响 预后 [4]。

  病毒感染极易造成患儿免疫功能紊乱的情况,对病 毒的抵抗逐渐减弱,加重肝功能的损伤。AST、ALT、总 蛋白是评估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可反映患儿肝功能受损程 度 [5] 。重组人干扰素 α-2b 可通过增强机体内 NK 和 T 细 胞的活性,发挥较强的抗病毒效果,且可通过诱导细胞合 成释放抗病毒蛋白,发挥较强的诱导分化作用,有利于清 除病毒,促进患儿临床症状快速改善;同时该药物可对单 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产生抑制,有效阻止病毒的感染 和侵袭,降低对机体肝功能的损伤,促使肝功能显著改 善 [6-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各临床症 状的改善时间均缩短;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 AST、ALT 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血 清总蛋白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表明干扰素联 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有效缩短患 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促进肝功能改善。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可 刺激机体 IL-4、IL-5 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对机体组织器官 造成损伤,导致心肌内的各种酶进入血液循环,使 CK、 CK-MB 异常升高[8]。重组人干扰素 α-2b 可诱导翻译抑制蛋 白的产生,促进相关蛋白的翻译,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和 增殖;雾化吸入的方式可将药物有效送入至支气管和肺泡 中,相比较肌肉注射具有较广泛的扩散效果,可发挥更高 效的药物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该药物可增强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的功能, 使机体免疫力显著提升, 进一步发挥杀死病毒的效果,有利于降低炎症因子的释 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心肌酶谱的显著改善 [9] 。通 过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清因子水平发现,治疗 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血清 IL-4、IL-5、 CK、CK-MB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有效减轻患儿的炎症 反应, 改善心肌酶谱, 临床效果显著, 与汤磊 [10] 研究结果 一致。

  综上,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可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促进肝功能 改善,减轻患儿的炎症反应,改善心肌酶谱,临床效果显 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忠玉 , 孙莉 , 张晓军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 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力影响分析 [J]. 陕 西医学杂志 , 2018. 47(10): 1334-1336.

  [2] 熊寿贵 , 余更生 . α- 干扰素与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疗效比较 [J]. 儿科药学杂志 , 2016. 22(1): 31-33.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 儿科感染性疾病诊疗规范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4: 112-114.

  [4] 成海鱼 . 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 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 2020. 20(23): 4001-4003.

  [5] 邓胜勇 , 蒲向阳 . 干扰素 α1b 不同给药方式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症的疗效比较 [J]. 儿科药学杂志 , 2019. 25(8): 10-13.

  [6] 程波利 , 刘崇海 , 许玉霞 , 等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治疗儿童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评价 [J].重庆医学 , 2018. 47(15): 2083-2084. 2087.

  [7] 戴莎莎 , 周凯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辅助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疗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2020.22(9): 953-957.

  [8] 崔强华 , 孙莉 , 吴琳 . 干扰素 α-1b 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 EB 病毒复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儿科药学杂志 , 2017. 23(11):20-22.

  [9] 毕晶 , 夏明倩 , 王冬萌 , 等 . 干扰素 1b 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研究 [J].河北医药 , 2019. 41(11): 1609-1613.

  [10] 汤磊 . 重组干扰素 α-2b 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 [J]. 新乡医学院学报 , 2018. 35(7): 588-5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98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