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加减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AP )的临床疗效, 以及对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CRP )、降钙素原(PCT )、 白细胞介素 -6(IL-6 )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苏州市吴江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 的 60 例 AP 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液体复苏、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解痉镇痛、营养支持 等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减大柴胡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5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缓解 时间,治疗前及治疗 2 、5 d 后血清 CRP 、PCT 、IL-6 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体温恢复时间、腹痛 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更短;与治疗前比,治疗 2 、5 d 后两组患者血清 CRP 、PCT 、IL-6 均呈降低趋势,且不同时间点研究组 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 联合应用加减大柴胡汤可缓解 AP 患者临床症状,并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控制病情进展,治疗效果 显著。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胰腺内胰酶被激活而发生胰腺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化学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主要有恶心、呕吐、上腹痛等,轻者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重者则可伴器官功能衰竭。目前西医治疗 AP 仍以液体复苏为主,同时予以抑制胰酶分泌、营养支持等,治疗效果明显,但在治疗过程中腹痛缓解较慢,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较长。在治疗 AP 方面,中医药显示出了其独有的优势,通过多靶点治疗 AP,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AP 在中医学中并没有明确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腹痛”“脾心痛”等范畴,该病病变部位主要涉及肝、胆、脾、胃,多合并阳明、少阳病变,以肝胆湿热、腑实内结为主。大柴胡汤以疏泄少阳、清泄阳明为功用,加减大柴胡汤在此基础上去生姜、大枣,加丹参、桃仁、木香、厚朴、生山栀,加强了清热解毒之效,增加了行气活血之功,以疏解少阳、内泻瘀热为主要功效 [1]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内服加减大柴胡汤治疗 AP 患者,探讨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苏州市吴江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60例 AP 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19、11 例;年龄 29~84 岁,平均 (55.43±16.94 )岁;入院时 Glasgow 评分 [2] 0~4 分,平均 (2.00±0.98)分。研究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2、8 例; 年龄 26~83 岁,平均(51.47±16.90 )岁;入院时 Glasgow 评分 0~4 分,平均(1.93±0.94)分。两组患者上述一般 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 入标准: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3] 中的相 关诊断标准,临床上符合以下 3 项特征中的 2 项即可确 诊:①与 AP相符合的腹痛;②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 酶活性高于正常上限值 3倍以上;③腹部影像学检查符 合 AP 影像学特征。符合《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意见(2017)》[4] 中“腹痛”及《伤寒论讲义》 [5] 中少阳阳 明合病证的诊断标准,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 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 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首次发作的初治患者;年 龄 20~85 岁者等。排除标准: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急 性加重者;重要器官损伤者;伴有感染性疾病者等。研 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 意书。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抑制 胰酶分泌、液体复苏、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解痉 镇痛、营养支持、器官功能支持及加强监护,必要时给予 抗生素治疗 [6] 。基于上述基础上,研究组患者联合加减大 柴胡汤内服,主要药物有:柴胡、大黄、厚朴各 6 g,黄芩、枳实、半夏、白芍、丹参、桃仁、木香、生山栀各 10 g。中药由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苏州市吴江区第二 人民医院)中药房提供,取 1 剂加水煎至 400 mL,早晚 温服,2 次 /d,1 剂 /d。疗程为 5 d。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标 准参照《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5], 分为痊愈(疗效指数≥90%)、显效(60% ≤疗效指数 <90%)、有效(30%≤疗效指数 <60%)、无效(疗效指数 <30%),将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根据无、轻、中、重度进行 分级计分,其中主症腹痛、腹胀、大便未解分别计 0、2、 4、6 分,次症胸胁胀满、恶心呕吐、发热分别计 0、1、2、 3 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 =(治疗 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 × 100%。总有效率 = 痊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 解时间。包括体温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 复时间。③比较两组患者炎症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 2、 5 d 后晨起空腹状态下采血(5 mL),离心(3 000 r/min, 15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 C-反应蛋 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 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均经 K-S 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 x±s) 表示,两组间比较行t 检验,多时间点间比较采用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SNK-q 检验;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行χ2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临床 总有效率 [73.33%(22/30 )vs 96.67%(29/30 )] 比较, 研究 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研 究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3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 2、5 d 后 两组患者血清 CRP、PCT、IL-6 均逐渐降低,且与对照组 比,不同时间点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均P<0.05),见表 3.
3 讨论
AP 为常见急腹症之一,其发病急、进展快,且病因 较多,主要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相关研究发现,AP 患者的血清蛋白酶浓度升高, 并激活其他相关酶, 胰腺周围血管受损,发生出血、水肿,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和生命安全 [7] 。西医治疗 AP 仍以液体复苏为主,但疾病 进展快,单纯西医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对于胃 肠功能恢复、腹痛缓解等方面,效果欠佳。
现代中医学中将 AP 归属于“脾瘅”范畴, 饮食不节、 过度饮酒、情志刺激、六淫内邪、蛔虫内扰等因素所致腑 气不通、肝胆失疏、脾胃升降失常,湿、郁、热、结阻于 中焦,酿生热毒、血瘀,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留瘀化热,热 瘀化毒, 从而加重热毒、血瘀, 反复循环。腑气不通是 AP 发生的基本病机,故通里攻下应贯穿该病治疗的始终,瘀毒 内蕴是该病复杂多变、危重难治的关键病机,故在治疗中 采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法,亦可取得较好疗效。《医 宗金鉴》云: “虽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剂也”,大柴胡汤 由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既有疏肝理气、和 解少阳之功,又有泻下内腑积滞之力,适用于 AP 早期实 证期。加减大柴胡汤是在大柴胡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由 柴胡、黄芩、大黄、枳实、半夏、白芍、丹参、桃仁、木 香、厚朴、生山栀组成。方中以柴胡为君药, 配臣药黄芩和 解清热, 以除少阳之邪;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 气消痞,亦为臣药;白芍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 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 半夏和胃降逆,以治呕逆不止;丹参、桃仁活血化瘀,配 伍木香、厚朴以行气活血;生山栀清里热,与大黄合用, 将里热从阳明而泻,诸药合用共奏疏通脏腑气机、通泄实 热之邪,理气活血,能够明显缓解腹部症状,阻止病情恶 化 [8] 。通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发现,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各项症状缓 解时间均更短,提示加减大柴胡汤可有效缓解 AP 患者临 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炎症级联反应是AP 患者机体内最突出的病理特征,也 是造成患者多器官发生损伤的关键病理因素。CRP 属于非 特异性急性期反应蛋白, 其水平高低与AP 的严重程度、坏 死及其预后呈正相关;PCT 属于感染的特异性标志物,正常 机体血清中 PCT 含量较低, 在 AP 早期患者血清中 PCT 水 平异常升高,且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预测病 情和死亡率的独立因素;IL-6 作为细胞促炎因子,可诱导及 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系统激活,在AP 病情进展及继发感染 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 血清 PCT、CRP、IL-6 均随 AP 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提示各指标水平可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病情 [9]。AP 以发病48 h 内是否存在器官功能衰 竭及持续情况将其分为轻症 AP、中度重症 AP、重症 AP, 故发病 48 h 内的治疗为决定疾病转归及预后的关键, 疾病 疗效判定标准以 120 h 后症状、体征是否消失评定有效、无效,故本研究选取治疗后48、120 h 两个时间点对疾病进行 动态监测。本研究中, 与治疗前比, 治疗 2、5 d 后两组患 者血清 CRP、PCT、IL-6 均呈降低趋势, 且不同时间点研究 组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加减大柴胡汤可缓解AP 患者临床症 状,并能够减轻炎症反应, 控制病情进展。现代药理学研究 表明,丹参、桃仁对于胰腺组织微循环具有良好的改善作 用,可降低血液的黏度,使胰腺组织局部的血供得到有效 改善,进而促使胰腺组织缺血情况改善[10-11];大柴胡汤可改 善胰腺血流循环,促进坏死组织和炎症的吸收,并能够促 进肠蠕动,减少肠道菌群移位,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 进而减少肠道功能衰竭及其继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 衰竭 [12]。
综上,加减大柴胡汤可缓解 AP 患者临床症状,并能 够减轻炎症反应,控制病情进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 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文杰 , 陈亚峰 , 高磊 , 等 . 中药治疗急性胰腺炎机制的研究进 展 [J]. 中成药 , 2019. 41(8): 1932-1935.
[2] 张杨 , 杨琰 , 曹钧 . Ranson 评分与 Glasgow 评分对急性胰腺炎 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对比分析 [J].腹部外科 , 2016. 29(6): 431-434.
[3] 王春友 , 李非 , 赵玉沛 , 等 .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2014)[J]. 中国 实用外科杂志 , 2015. 35(1): 4-7.
[4] 张声生 , 李慧臻 . 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2017)[J].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17. 32(9): 4085-4088.
[5] 梅国强 . 伤寒论讲义 [M].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3: 265-296.
[6] 王兴鹏 , 李兆申 , 袁耀宗 , 等 .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2013 年 , 上海 )[J]. 临床肝胆病杂志 , 2013. 29(9): 656-660.
[7] 姜晓玲 , 童晨曦 , 宋银宏 . 急性胰腺炎的免疫发病机制 [J]. 中国 免疫学杂志 , 2019. 35(4): 496-499. 504.
[8] 解淑萍 , 张新 , 曹志群 , 等 . 大柴胡汤加减联合醋酸奥曲肽注 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41(6): 540-542.
[9] 李小梅 , 鹿伟 . 大柴胡汤加减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 疗效观察 [J]. 世界中医药 , 2017. 12(3): 547-549.
[10] 张妍妍 , 韦建华 , 卢澄生 , 等 . 桃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 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22. 40(1): 234-241.
[11] 成鹏, 黄帅, 杨宇, 等 . 网络药理学挖掘丹参-苦参药对提取物的 抗炎药效及分子机制研究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 2021. 37(2): 270-276.
[12] 胡晓光 . 大柴胡汤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J]. 临床 医学研究与实践 , 2021. 6(20): 136-1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