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PCT)指导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数字随机法抽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我院重症监护室 (ICU) 接收并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 80 例,将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的 39 例作为对照组,将在 PCT 指导下应用抗生素的另 41 例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WBC、CRP 水平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P< 0.05);但两组治疗后的WBC、CRP 水平对比无统计学的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 PCT 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 PCT 指导下应用抗生素治疗重症感染的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 降钙素原;重症感染;抗生素;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阿卜力克木·阿卜力米提 , 帕提古丽·麦提库尔班. 降钙素原指导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意义[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3):148+150.
0引言
重症感染是 ICU 常见现象,合并感染的患者,不仅会给治疗增加难度,而且还会危及到患者生命;抗生素是临床控制和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抗生素种类较多、剂量无法把控,致使细菌的耐药率较高 [1]。PCT 作为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一般而言,PCT 血清的浓度在 0.5μg/L 之上即可判断为感染;而通过监测 PCT 浓度变化情况,不仅能够确保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且还能够缩短抗菌的疗程。本次主要就我院 PCT 指导下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的意义进行研究,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数字随机法抽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我院 ICU 接收并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 80 例,将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的 39 例作为对照组,本组男 24 例,女 15 例;年龄在55-83 岁,平均(67±1.58)岁;其中,腹部手术 15 例、多发性创伤 9 例、重症肺炎 9 例、其他 6 例。将在 PCT 指导下应用抗生素的另 41 例作为研究组,本组男 23 例,女 18 例;年龄在54-82 岁,平均(68±0.41)岁;其中,腹部手术 14 例、多发性创伤 10 例、重症肺炎10 例、其他 7 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 其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 > 0.05,可深入对比、研究。
1.2入组标准。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 研究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得到患者及(或) 家属的签字同意。研究均无合并恶性肿瘤者,无入组前使用过其他免疫抑制剂者,无合并甲亢、甲状腺肿瘤者,无处于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患者。
1.3治疗方法。对照组仅根据抗生素应用指南和临床经验进行给药,治疗 10-14 d;研究组则在 PCT 指导下应用抗生素; 抽取治疗第 1 d、3 d、5 d、9 d 空腹静脉血 2 mL,离心分离血清后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 PCT 水平;对于PCT 水平在 0.25 μg/L 以上的患者,则采用抗生素治疗;若PCT 水平不足 0.25 μg/L 时,应立即停药;对于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者,须及时更换抗生素的种类或治疗的方案。
1.4评定标准。抽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 3 mL,检测患者白细胞计数(WBC)、C 反应蛋白(CRP) 水平以及研究组的 PCT 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病死率等。
1.5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版本是 SPSS20.0 版,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计量资料,采用( ±s)进行表述和统计;而涉及到的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述和统计,对比差异显著且 P < 0.05 时,方具备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对比治疗前后两组 WBC、CRP、PCT 水平。两组治疗前 WBC、CRP 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的意义
(P > 0.05),两组治疗后的 WBC、CRP 水平均明显下降, 较治疗前(P < 0.05);但两组治疗后的 WBC、CRP 水平对比无统计学的意义(P >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 PCT 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 <0.05),见表 1。
2.2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研究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9.11±0.52)d、(13.69±2.28)d,对照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2.95±2.54)d、(15.96±1.09)d,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 < 0.05)。
2.3对比两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病死率。41 例研究组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 3 例 (7.32%)、病死 1 例 (2.44%),39 例对照组多重耐药菌感染 11 例 (28.21%)、病死 8 例 (20.5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0.05)。
3讨论
细菌的耐药性已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中之重,加之,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抗生素种类越来越多,滥用情况也越来越严重,给临床治疗重症感染增加了难度,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生命 [2]。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PCT 指标逐渐应用于临床指导药物用药中,这是由于 PTC 很难在健康人体的血清中发现,而一旦机体出现炎性反应或遭遇细菌入侵后,PCT 会随其产生,且患者血清中 PCT 的浓度在 0.5 μg/L 以上时,即可判断为感染;但若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时,PCT 的水平则会随之降低[3-4]。除此之外,PCT 检测的方法比较简单、快捷,只需取患者静脉血 2 mL 分离血清即可检测出 PCT 的含量 [5-7]。本次研究中,研究、对照两组治疗后的 WBC、CRP 水平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P< 0.05);但两组治疗后的 WBC、CRP 水平对比无统计学的意义(P> 0.05);由此表明,PCT 检查不会对患者机体内的白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水平造成影响,且能够进一步明确患者 PCT 水平;此外, 研究结果还显示,在 PCT 指导下进行抗生素治疗的研究组, 其治疗后的 PCT 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与孙泰等 [8] 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证实,PCT 指导下应用抗生素治疗重症感染能够有效控制抗生素使用的剂量和实践, 进而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更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PCT 指导下应用抗生素治疗重症感染,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并减少抗生素应用的时间,进而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几率和病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董俊林. 血清降钙素原指导神经内科 ICU 重症患者抗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1):134-134,136.
[2]李文秀. 血清降钙素原危急值在抗菌药物对心血管内科感染重症患者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36.
[3]翟福英 , 潘旭萍.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重症感染肺炎早期诊断的应用探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43-45.
[4]余绍驰 , 刘欢 , 莫松, 等.ICU 床旁连续性肾替代治疗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 [J]. 医疗装备 ,2017,30(10):98-99.
[5]邓佳, 陈红 , 唐永江 , 等. 降钙素原指导ICU 重症感染抗生素应用的Meta 分析[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1,10(2):176-180.
[6]瞿嵘 , 罗裕锋, 梁小仲, 等. 降钙素原监测在重症胰腺炎患者抗生素治疗中的指导价值[J]. 中国医药,2014,9(10):1498-1500.
[7]梅蕊, 王东升, 葛平. 血清降钙素原指导神经内科ICU 重症患者抗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2,52(9):46-48.
[8]孙泰, 龚涛. 重症感染儿童抗生素治疗前后降钙素原及白细胞水平变化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 ,2018,33(6):1305-1307.
《降钙素原指导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意义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15/2018111505244429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