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ICU危重患者抗凝治疗中降钙素原对细菌感染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抽选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接受抗凝治疗的细菌感染ICU危重患者63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3组,脓毒症组(21例)、严重脓毒症组(21例)、脓毒性休克组(21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2次/d,剂量一次5kU),对3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对三组患者PCT水平展开对比,三组组间PCT水平均具有显著差异,脓毒性休克组最高、脓毒症组最低,P<0.05。结论抗凝治疗ICU危重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测定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防评估的有效诊断依据,实用性与灵敏性较高,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降钙素原;抗凝治疗;ICU危重患者;细菌感染
本文引用格式:熊辉,杨隆秋,温汉春.降钙素原对抗凝治疗ICU危重患者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177.
0引言
抗凝治疗的ICU危重患者是细菌感染的高危群体,同时严重细菌感染是引起ICU危重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感染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病情进展迅速,因此针对细菌感染患者而言早期准确诊断极为重要[1]。相关研究显示,发生严重细菌感染患者体内降钙素原存在显著升高的表现,可将降钙素原作为一项炎性反应指标,其在细菌感染危重患者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与白细胞计数、包细胞介素-6等标志物相比,更具诊断意义[2]。临床应用抗凝治疗ICU危重患者较多,通过对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分析其对抗凝治疗ICU危重患者细菌感染严重程度评估效果,本文特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就诊的细菌感染患者63例展开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接受抗凝治疗的细菌感染ICU危重患63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3组,脓毒症组(21例)、严重脓毒症组(21例)、脓毒性休克组(21例)。其中脓毒症组男女患者比例12:9,年龄分布区间38-62岁,均龄(52.36±3.27)岁。严重脓毒症组男女患者比例13:8,年龄分布区间41-65岁,均龄(52.46±3.31)岁。脓毒性休克组男女患者比例11:10,年龄分布区间40-67岁,均龄(52.64±3.28)岁。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计算,差异小P>0.05,以下研究数据可进行有效对比。纳入标准:(1)结合感染症状定义的相关标准,APACHEⅡ评分、血气分析、凝血指标等,根据病情分组;(2)给予常规抗凝药物治疗;(3)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备案。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脑损伤者;(2)研究2个月内存在抗凝药物应用史;(3)血常规检查结果异常者;(4)妊娠哺乳期女性。
1.2方法
患者入住ICU病房后,对其生命体征、凝血指标、C反应蛋白、相关器官衰竭评分等进行评价记录,于入住24h内、住院期间抽取患者每日静脉血,血液标本收集后做离心处理,并置于零下70摄氏度环境下保存,采用PTC测定法通过专业试剂盒检测对两组患者的PCT水平进行测定[3]。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PCT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以观察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分别使用均数(±s)和例(n)、百分率(%)录入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 24.0软件中进行T值和2检验,以P<0.05为参照标准判定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三组PCT水平评价经统计学对三组患者PCT水平展开对比,三组PCT水平组间均具有显著差异,脓毒性休克组最高、脓毒症组最低,P<0.05,见下表1。
3讨论
降钙素原属于降钙素前肽物质,其可以在不同细胞、组织中表达,如肝脏、神经元、血液中性粒细胞等,尤其在ICU危重细菌感染患者中存在较为明显的表达,脓毒症患者、感染患者体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升高,相关研究表明,与白细胞计数、乳酸盐、白细胞介素-6等指标相比,降钙素原对危重感染性患者诊断及预测性更好,PCT水平可作为细菌感染严重程度预测及预后的重要诊断依据。随着对炎性反应的深入研究,实施抗凝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但目前对抗凝治疗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的有关报道相对较少[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经统计学对三组患者PCT水平展开对比,三组组间PCT水平均具有显著差异,脓毒性休克组最高、脓毒症组最低,P<0.05。同时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其与患者预后具有紧密的联系,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可对各个器官功能障碍情况给予以反映,在本次研究中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抗凝治疗中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脓毒性休克症患者PCT水平最高,原因在于抗凝治疗对患者机体炎症反应介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减轻炎性反应对器官功能的损伤[5]。
综上所述,降钙素原可以对抗凝治疗ICU危重患者细菌感染严重程度进行有效反映,同时可用于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伟钦.降钙素原对抗凝治疗ICU危重患者细菌感染严重程度评价及预后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283-284.
[2]潘继钊,黄海深,朱苑霞.血清降钙素原指导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抗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5,26(4):103-104.
[3]位松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5,8(13):84-86.
[4]李永生.血清降钙素原评估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246-247.
[5]牛毅.降钙素原在重症监护患者细菌感染的预后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8):5252-52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