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 Scarf 截骨术 +Akin 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以及其对患者的足功能与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 性分析嘉峪关市中医医院 2019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收治的 40 例中重度拇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 据治疗方式是否合并 Akin 截骨术将其分 为对照组( 20 例, Scarf 截骨术治疗)与联合组( 20 例, Scarf 截骨术 +Akin 截骨术治疗) ,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 术前与术后 6 个月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VAS )、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AOFAS )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胫侧籽骨位置, 第 1 、2 跖骨间角 ( IMA ),拇外翻角( HVA ),远端关节面固有角( DMAA ),以及骨代谢指标 [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PINP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 β 特殊序列(β‐CTX )、骨钙素( OC )] 水平变化; 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 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 VAS 评分、胫侧籽骨位置、 IMA 、HVA 、DMAA 均显著降低, 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AOFAS 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均显著升高, 且联合 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 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血清 PINP 、β-CTX 水平均显著降低(均 P<0.05 );而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 6 个月的 PINP 、β-CTX 、OC 水平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Scarf 截骨术 +Akin 截骨术在中重度拇外翻 治疗中拇趾纠正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拇趾外翻情况,并改善患者足部功能,减轻患者疼痛,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及对患者骨代谢的 影响,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Scarf截骨术,Akin截骨术,拇外翻,足功能,骨代谢
拇外翻是常见的一种足部畸形,主要由遗传因素与 长期的不良穿鞋习惯等因素造成,使患者出现拇趾向足的 外侧过度倾斜,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拇囊炎等症状,严 重影响其日常生活。目前,对于轻度拇外翻患者,临床常 采取穿戴拇外翻护垫以缓解患者疼痛,但对于绝大多数中 重度拇外翻患者,仅行保守治疗无法改善其临床症状,因 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1]。Scarf 截骨手术是目前常用的手 术方式,其能够改变拇外翻患者足部骨性结构,且其固定 稳定性较好;但相关研究表明,单一的手术方法往往不能 达到理想效果,且多数患者会存在术后拇趾仍有残留外翻 现象 [2] ;而 Akin 截骨术是通过近节趾骨的外翻截骨来增 加拇外翻的矫正力,但单独使用并不能矫正跖骨内翻,因 此,常与其他截骨术联合使用 [3] 。目前关于 Scarf 截骨术 联合 Akin 截骨术与单纯 Scarf 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的对比 研究尚不多见,基于此开展本研究,旨在探讨 Scarf 截骨 术联合 Akin 截骨术对中重度拇外翻患者足功能与骨代谢 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嘉峪关市中医医院 2019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收治的 40 例中重度拇外翻患者的临床 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0 例)与联合组(20 例)。对照组患者中女性 11 例,男性 9 例;年龄 36~70 岁, 平均(50.46±1.56)岁; 病程 9~47 个月,平均 (25.35±2.47)个月。联合组患者中女性 10 例,男性 10 例;年龄 35~69 岁,平均(50.47±1.54 )岁;病程 10~46 个月,平均(25.34±2.46)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 符合《拇外翻治疗专家共识》 [4]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经 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拇外翻者;拇外翻角度在 20°~40° 者等。排除标准:合并手术禁忌证者;外伤性因素导致的 拇外翻者;二次足部手术者等。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 会审核批准。
1.2手术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 Scarf 截骨术治疗,患 者入院后需进行常规检查,测量拇外翻角(HVA)、第 1、 2 跖骨间角(IMA)及胫侧籽骨位置,记录美国足踝外科 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 [5] ,并在患者检查 无异常情况后安排患者次日手术。取患者仰卧位,行全 麻或椎管内麻醉,常规消毒后,在第 1、2 跖骨位置处作 一 2 cm 纵向切口,找出拇收肌止点并将其切断松解,并 将第 1 跖趾关节外侧关节囊及籽骨间韧带纵行切开,后将 拇趾内翻,松解外侧关节囊。而后在第 1 跖骨内侧再作一 约 7 cm 纵行切口,暴露关节囊,在保护趾背内侧神经的 基础上“L”形切开关节囊,并切除跖骨头内侧骨赘。而后行 Scarf 截骨,在第 1 跖骨内侧沿跖骨干纵行作“Z”形 截骨,并在两侧横行截骨,将跖骨远端向外侧推移并旋转 以减小跖骨间角,在跖骨背侧中线斜行向位于跖侧方向的 骨块中置入导针,并经 X 线透视下确认置入角度是否满 意,满意后打入 2 枚双螺纹加压螺钉固定,并将内侧多余 骨质切除,透视及外形均满意者可直接冲洗并缝合切口。 联合组给予 Scarf 截骨术 +Akin 截骨术治疗。Scarf 截骨术 方式同对照组,若 Scarf 截骨术后透视拇趾仍存在外翻现 象,行 Akin 截骨,其需向远端延长切口,并将第 1 近节 趾骨基底充分暴露,在平行趾骨基底进行近侧端截骨,后 在拇趾跖趾关节面 6~8 mm处横行截断趾骨,保留外侧骨 皮质,第 2 次截骨约平行拇趾甲缘,去除楔形骨块,骨 块基底 2~3 mm,并尽可能将外侧骨皮质保留,后在患者 远侧切下三角形薄骨片(内宽外窄),在闭合截骨处利用 1 枚双螺纹加压螺钉进行固定,并经过 X 线检查,保证固 定位置满意后将切口逐层关闭。术后随访 6 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术前与术后 6 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量 表(VAS )[6]、AOFAS 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胫侧籽骨 位置,VAS 评分总分为 10 分,分数越高,痛感越强烈; AOFAS 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总分为 100 分,分数越高, 足部功能越好;分别于术前与术后 6 个月行患足负重正侧 位 X 线检查,记录胫侧籽骨位置,其中胫侧籽骨位于第 1 跖骨中轴线的内侧且不与其接触为 1 级,胫侧籽骨的外 侧缘刚好与第 1 跖骨中轴线接触为 2 级,介于 2 级与 4 级 之间的为 3 级,胫侧籽骨刚好被第 1 跖骨的中轴线平分 为 4 级,介于 6 级与 7 级之间的为 5 级,胫侧籽骨内侧缘 刚好与第 1 跖骨的中轴线接触为 6 级,胫侧籽骨位于第 1 跖骨中轴线的外侧且不与其接触为 7 级 [7] 。②术前与术 后 6 个月的 IMA、HVA、远端关节面固有角(DMAA ),均采用患足负重正侧位 X 线检查统计。③术前与术后 6 个月骨代谢指标,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 5 mL, 以 2 500 r/min 离心 10 min 提取血清,均采用电化学发光 法检测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PINP)、Ⅰ型胶原羧基 端肽 β 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OC)。④统计两组 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跖骨头缺血坏 死、术后感染、截骨延迟愈合等。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 数据,计数资料采用 [ 例 (%)] 表示,行 χ2 检验;经 K-S 法检验证实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两组 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 VAS、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及胫 侧籽骨位置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 VAS 评分、胫侧籽骨位置均显著降低,AOFAS 踝与后足评分系 统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较对照 组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 IMA、HVA、DMAA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 IMA、HVA、DMAA 均显著降低,且联合 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见表 2.
2.3两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水平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血清 PINP、β-CTX 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 6 个月 PINP、 β-CTX、OC 水平及手术前后两组血清 OC 水平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目前, 临床常用的拇外翻截骨术有很多种, 其中 Scarf 截骨术是一种“Z”形截骨,可在三维空间内通过旋转或 平移来矫正畸形,其截骨面比较宽阔,且稳定性较好,但 单一 Scarf截骨可能会出现矫正不充分、拇趾长度长于第二 趾等现象,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术者可根据患者的 具体症状表现,采用多术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8]。
Akin 截骨术可在增大 DMAA 的同时轻度纠正跖骨近 端关节面固有角;当患者在进行 Scarf 截骨术期间,完成 第 1 跖骨截骨治疗后并未获得满意的理想效果时,则可进 行 Akin 截骨术, 其通过楔形截骨基底大小 2~3 mm,同时 在截骨时保留趾骨外侧皮质骨,从而增加截骨稳定性,且 截骨位置距跖趾关节面远端 6~8 mm,安全性较高 [9] 。本 研究中,术后 6 个月联合组患者 VAS 评分、胫侧籽骨位 置、 IMA、HVA、DMAA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OFAS 踝 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从而证实了 Scarf 截骨术 +Akin 截骨术较单一 Scarf 截骨术,可提高对拇 外翻患者的纠正效果,从而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足部 功能。
PINP、β-CTX 可反映骨丢失状态, OC 是骨形成的特异 性指标, 其水平可直接反映骨形成和骨更新状态 [10] 。本研 究中, 与术前比, 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血清 PINP、β-CTX 均显著降低, 但两组患者术后 6 个月的 PINP、β-CTX、OC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术式均会在一 定程度上抑制患者的骨形成能力, 但联合Akin 截骨术并不 会增加抑制作用, 这可能是由于, Akin 截骨术是在近节趾 骨进行的, 因此其对血运的影响较小, 且本研究在行 Akin 截骨术与 Scarf截骨术联合治疗时, 多注意第 1 跖趾关节外 侧关节囊松解及切断拇收肌时血运的保护, 以及暴露 Akin截骨部位时周围软组织的保护,从而减少对骨代谢的影响, 同时也避免出现跖骨头缺血坏死或截骨延迟愈合等并发症 的发生。故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也进一步证明了 Scarf 截骨术 +Akin 截 骨术的安全性。
综上, Scarf 截骨术 +Akin 截骨术在中重度拇外翻治疗 中拇趾纠正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拇趾外翻情况,并 提高患者足部功能,减轻患者疼痛,此外,还不会增加并 发症且不影响患者的骨代谢水平,安全性良好。但本研究 样本量较少,且为回顾性研究,建议临床增加样本量进一 步深入研究,以证实本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 顾晓晖 , 毕擎 , 夏冰 . 第 1 跖骨基底 Chevron 截骨矫形治疗中重 度踇外翻 [J]. 浙江临床医学 , 2017. 19(7): 1248-1250.
[2] 李晓东 , 江汉 , 江毅 , 等 . Akin 截骨术联合 Scarf 截骨术治疗中重 度外翻 [J]. 天津医药 , 2016. 44(6): 780-783.
[3] 王力民 . 中重度拇外翻采取 Scarf及Akin 截骨术联合治疗的效果 分析 [J]. 中国伤残医学 , 2021. 29(6): 55-57.
[4]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足踝专业委员会 , 中华医学会骨科 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 . 拇外翻治疗专家共识 [J].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97(35): 2726-2732.
[5] 严广斌 . AOFAS 踝-后足评分系统 [J/CD].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 电子版), 2014. 8(4): 557.
[6] 孙兵 , 车晓明 . 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 28(6): 645.
[7] 丁徐 , 赵毅 , 黄涛 , 等 . Scarf 截骨联合微型钢板内固定与 Ludloff 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的比较 [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 杂志 , 2021. 36(8): 876-879.
[8] 袁毅, 瞿刚波, 罗兵, 等. Scarf联合改良Mcbride 截骨术治疗中重 度拇外翻疗效分析 [J]. 重庆医学 , 2018. 47(14): 1900-1903. 1907.
[9] 周黎辉 , 王徐灿 , 欧阳连 , 等 . Scarf截骨术联合Akin 截骨术治疗 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研究 [J]. 中国全科医学 , 2017. 20(15): 1849-1853.
[10] 彭琪 , 周龙 , 黄丽先 , 等 . Scarf 联合 Akin 手术治疗拇外翻的疗 效 [J]. 西部医学 , 2022. 34(8): 1157-11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8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