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时效性激励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在 2 型糖尿病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28 15:18: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时效性激励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该院收治的 274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37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时效性激励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两组均护理 2 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 [ 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 血糖(2hPG)] 水平、自我效能 [ 慢性病自我效能感量表(SECD-6)] 评分、依从性、生命质量 [ 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 评分 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 FPG、2hPG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观察组 SECD-6 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观察组依从率为 97.08%(133/137), 高于对照组的 88.32%(121/1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观察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精力、一般健康状态等 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r<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8.54%(135/137), 高于对照组的 89.78%(123/1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结论: 时效性激励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 2 型糖尿病患者可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自我效能感、依从性、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效果 优于常规延续性护理。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ntinuous nursing under timeliness incentive mod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mellitus

  LIU Huanhuan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of Huaihe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ntinuous nursing under timeliness incentive mode in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274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8 to December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137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ontinuous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ntinuous nursing under timeliness incentive mode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2 months. The blood glucose index levels [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hPG)], the self-efficacy [chronic disease self-efficacy scale (SECD-6)] score, the compli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36)] score,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After the nursing, the levels ofFPG and 2hP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SECD-6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complia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08% (133/137), which was higher than 88.32% (121/137)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scores of SF-36 dimensions such as physiological functi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emotional function, mental health, physical pain, vitality and general health statu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Further,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54% (135/137), which was higher than 89.78% (123/137)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Conclusions:The continuous nursing under timeliness incentive mode in th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an reduce the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improve the self-efficacy, the compli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continuous nursing.

  【Key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ntinuous nursing; Timeliness incentive; Self-efficacy; Compliance; Quality of life; Nursing satisfaction

  2 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和健康行为管理 可控制病情进展,但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因此产励、超前激励、滞后激励,可改善患者消极的心理 状态,提升其自护积极性 [2-3]。本文观察时效性激 励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274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中相关诊断诊断 [4] ;空腹血糖(FPG)> 7.0 mmol/L, 餐后 2 h 血糖(2hPG)>11.1 mmol/L;认 知正常,可配合研究;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 存在视听障碍;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合并全 身感染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严重糖尿病并 发症。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 意书。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137 例。对照组男 68 例, 女 69 例; 年龄 39~75 岁, 平均(57.31±8.69) 岁; 病程 1~9 年, 平均 (5.24±1.65)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 35 例, 中专或高中 68 例,大专及以上 34 例。观察组男 71例,女66例;年龄40~73岁,平均(56.78±8.13) 岁; 病程 1~10 年, 平均(5.76±2.02) 年; 受教育 程度:初中及以下 32 例,中专或高中 70 例,大专 及以上 3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有可比性。
\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患者出 院时,向其发放糖尿病健康管理手册,指导其自主 学习糖尿病护理知识及并发症预防措施, 告知饮食、 用药的正确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时效性激励模式下 的延续性护理。(1)组建时效性激励模式下的延 续性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5 名具有 3 年以上护理经验的护士为组员,由组长向组员进 行时效性激励模式、糖尿病护理等相关知识培训, 组员均考核合格后上岗。(2)实施时效性激励模 式下的延续性护理。①超前激励:患者出院前,与 其面对面沟通,了解其性格、家庭环境、生活习惯 等基础信息,并结合病情确定其护理需求,制订个 性化护理方案。告知患者合理用药、饮食、运动对 血糖控制的作用,并列举成功案例,增强患者康复 自信, 提高其依从性。②及时激励:出院前组建“降糖联盟”微信群,邀请患者加入,并指导其关注科 室公众号,公众号每周五晚更新 2 型糖尿病疾病、 护理相关知识,患者出院后监督其学习并以评论的 方式进行打卡。护士及时回复患者评论,并对坚持 打卡患者予以表扬。月末邀请糖尿病护理专家和心 理学专家举办线上知识讲座,讲解 2 型糖尿病患者 饮食管理、体质量管理、并发症预防、用药护理和 负性心理调节等知识,讲座结束后指导家属监督患 者自我管理行为, 并给予表现良好患者鼓励、支持。 ③滞后激励:每两周举办 1 次线下激励活动,主题 包括心理座谈会、才艺表演、自护经验分享等。存 在负面情绪的患者可分享情绪应对方法,便于其他 患者借鉴学习;患者可自主准备团体或个人才艺表 演,便于丰富日常生活,保持积极心理;血糖控制 效果良好、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患者可分享血糖控 制方法和自我护理经验,护士可将其作为优秀病例 分享于群内,方便大家沟通学习。两组均护理 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 水平。采用血糖仪检测 FPG、2hPG 水平。(2) 比 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评分。采用慢性病自我效 能感量表(SECD-6)评估, 共 6 个问题, 采用 1~10 分的评分法,总分 0~60 分, 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 能感越强。(3)比较两组依从性。采用本院自制 依从性调查量表评估,包括饮食、用药、并发症预 防、公众号打卡、线下活动参与 5 项,每项 0~20 分, 总分 100 分。71~100 分为依从性好;51~70 分 为依从性一般; ≤ 50 分为依从性差。依从率 =(依 从性好 + 依从性一般)例数 / 总例数 ×100%。(4)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健康状况调 查简表(SF-36)评估,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 职能、精神健康 8 个维度,每个维度 0~100 分, 得 分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好。(5)比较两组护理满 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总分 100 分。>90 分为非常满意;70~90 分为满意; <7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 =(非常满意 + 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前, 两组 FPG、2hPG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两组 FPG、2hPG 水平均低 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 。见表 1.
 
\

  2.2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护理 前,两组 SECD-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两组 SECD-6 评分均高于护 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2.
\

  2.3 两组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依从率为 97.08% (133/137), 高于对照组 的 88.32%(121/1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

  2.4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SF-36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两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精 力、一般健康状态等 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4.
\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8.54%(135/137),高于对照组的89.78%(123/1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5.
\

  3 讨论

  2 型糖尿病患者因缺乏糖尿病自我护理知识, 出院后遵医行为较差,常发生血糖控制不良情况, 降低生命质量 [5-6]。常规延续性护理虽能在一定程 度上加深护理人员与患者的联系,但患者的自护积 极性仍有待提高 [7]。时效性激励模式下的延续性护 理通过把握激励的有效时机,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 积极性,进而改善预后 [8-9]。

  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观察组 FPG、2hPG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ECD-6 评分和依从率均高于 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时效性激励模式下的延续性护 理于患者出院前即开始实施超前激励,可提高患者 出院后的治疗信心;通过对坚持打卡及自我管理良 好的患者进行及时激励, 能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其长期保持良好自我管理行为,提高依从性和 自我效能感;此外,定期举办线下激励活动,可丰富患者日常生活,同时可激励患者持续保持积极乐 观的精神状态,促使其保持健康行为,进而提高血 糖控制效果 [10-11]。
\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生理职 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 躯体疼痛、精力、一般健康状态等 SF-36 各维度评 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时效性 激励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中护理人员通过把握激励 时机,通过不同的激励形式促使患者改善自我管理 行为,可有效提升其生命质量,进而提高护理满意 度 [12-13]。

  综上所述,时效性激励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应 用于 2 型糖尿病患者可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自我效 能感、依从性、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 常规延续性护理。

  参考文献

  [1] 郭英,李敏,古丽娜孜·吐尔逊 . CICARE 沟通模式在 2 型 糖尿病患者延伸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2.45(5): 569-574.
  [2] 陈燕,王莉,唐莎,等 . 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 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临床护理,2021.13(12): 753-755.
  [3] 谢洪泼,林弟,车亚静,等 . Neuman 系统模式下时效性激 励干预对甲状腺消融术患者的影响 [J]. 齐鲁护理杂志,2021. 27(16): 8-10.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10(1): 4-67.
  [5] 王瑞,宋丽娜,洪英霞 . 慢性病管理模式结合自我效能提升 干预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2.28(7): 103-106.
  [6] 高岩,尹淑环 . 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 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 244-247.
  [7] Verma S,Mazer CD,Yan AT,et al. Effect of Empagliflozin on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The EMPA-HEART CardioLink-6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Circulation,2019.140(21): 1693-1702.
  [8] 张艳,惠蓉,王丹,等 . “1+N”延伸护理模式对 2 型糖尿病 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J]. 中华现代护理杂 志, 2019.25(29): 3788-3792.
  [9] 叶爱兰,钱霞萍,王晓云,等 . 社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延伸 护理服务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24(21): 94-96.
  [10] 王鑫,任维英,董丽华 . 时效性激励联合持续的饮食指导对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 响 [J]. 系统医学, 2020.5(2): 168-170.
  [11] 张思圆,张琴,蔡宗钰 . 时效性激励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药导报, 2021.18(31): 180-184.
  [12] 刘璐 . 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中的 应用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15(16): 48-50.
  [13] 周丹 . 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J]. 中国临床护理, 2021.13(3): 176-1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810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