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脑动脉硬化性眩晕行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脑血流状况的影响。 方 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行氟桂 利嗪治疗 2 个月)和联合组(行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 2 个月) ,各 50 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 状、生活质量评分及脑血流指标。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 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右 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在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的治疗 中,实施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方案,可更显著提升患者脑血流量,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提升生活质量,达到更佳的治疗 效果。
【关键词】脑动脉硬化性眩晕,强力定眩片,氟桂利嗪,脑血流,生活质量
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是一种多发于老年群体的脑血管 疾病,目前医学界认为该病是因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或生理自然原因引发的脑动脉血管壁出现脂质及血小板 沉积,形成动脉硬化性改变、狭窄造成的脑供血不足,从 而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患者主要表现为眩晕,可伴有 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且疾病不仅会显著增加患者的 卒中风险,同时可能促进患者原发疾病的发展,对于患者 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关于脑动脉硬化性眩晕 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一般建议以抑制脑动脉血管硬化,并 改善患者的脑血氧供应为主。氟桂利嗪属于选择性钙离 子拮抗剂,其可通过拮抗血管平滑肌的钙离子摄入与内 流,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并使其保持舒张状态,增加 脑血流量;同时氟桂利嗪具有保护脑组织,提升脑组织 与神经组织缺氧耐受度的作用,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 症状,但是单一应用氟桂利嗪仅能起到拮抗血管收缩,缓 解症状的作用,对于脑血管持续的脂质、血小板沉积问 题,并无明显的改善效果,因此需要联合其他的药物以 更好地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 [1] 。中医学将脑动脉硬化性 眩晕归纳为“眩晕”“冒眩”范畴,认为该病发生多与风 火痰虚相关,风邪、气血两虚以至脑络阻滞,治疗当以 熄风活血为主 [2] 。强力定眩片具有熄风补虚、益气活血之 效,是临床上常用于高脂血、动脉硬化造成眩晕的治疗药 物 [3]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对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实施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现报道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脑动脉硬化性 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 年龄 57~75 岁,平均(63.81±6.43 )岁;女性 22 例,男 性 28 例;合并高血压 21 例,糖尿病 20 例,高脂血症 20 例,冠心病 18 例;病程 8~46 个月,平均(18.97±5.63) 个月。联合组患者年龄 55~74 岁,平均(62.81±5.84 ) 岁;女性 23 例,男性 27例;合并高血压 22 例,糖尿病 19 例,高脂血症 20 例,冠心病 17 例;病程 7~48 个月, 平均(19.31±5.3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西 医《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 [4] 中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 诊断标准,符合中医《中医内科学(第 2 版)》[5] 中“眩 晕”的诊断标准者;经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者;患者可耐 受本研究应用药物;患者在入院前 1 个月内未接受调脂、 抗血小板治疗等。排除标准:患神经或精神疾病,存在认 知损伤者;合并有心、肝、肾严重脏器功能损伤,恶性肿 瘤、全身感染及其他急需治疗的疾病者;合并有癫痫、脑 梗等其他影响结果分析的疾病者等。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入组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均自愿签署知 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 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30003.规格: 5 mg/ 粒)治疗,5~10 mg/ 次,1 次 /d,5 d/ 周。联合组患 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强力定眩片(陕西汉王药业股 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61020139.规格: 0.35 g/ 片),1.4 g/ 次,3 次 /d。两组患者均持续给药 2 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后参考患者 的症状及影像学结果评估,将其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脑动脉流速显著增加,接近正常, 眩晕、耳鸣、神经功能紊乱、头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可正 常生活及工作;有效:治疗后脑动脉流速有所加快,眩 晕、耳鸣、神经功能紊乱、头痛等症状减轻,患者自觉不 适性显著降低,且发生频率降低,可正常生活及工作;无 效:治疗后未见脑动脉血流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未见明显 改善或加重,仍然影响生活和工作 [4] 。治疗总有效率 = 显 效率 + 有效率。②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 参考《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6] 评定患者的耳鸣、听 力障碍、眩晕、平衡障碍、头痛、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每个症状 0~3 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的症状越严重。治疗 前后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7] 评价患者的生 活质量,满分 100 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③脑血 流指标。使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 号:resona7)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右椎动脉、 左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χ2 检验;使用 S-W 法检 验证实计量资料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采 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 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 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 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联合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3两组患者脑血流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 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 血流速度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均P<0.05),见表 3.
3 讨论
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发生主要来源于神经缺氧性损 伤, 当患者存在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时, 其脂代谢处于异常状态,且高血压、高血糖等情况会损伤 血管内皮,脑动脉血管多处于平滑肌紧张或收缩状态,脂 类物质的沉积与血小板黏附聚集的进展速度超出患者的自 我调节能力,随着脑动脉血管内壁积蓄物质增加,血管管 腔愈发狭窄,患者的脑血流量也随之持续降低,导致脑组 织与神经组织血氧供应不足,致使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胶 质细胞增生,最后产生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的综合征。患者 早期以头晕、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症状,随着病 情进一步加重,将出现眩晕,并伴有恶心呕吐现象。因此西医关于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以 改善脑血液,提升脑血流供应量。
氟桂利嗪是目前针对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常用药, 该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组织过量钙离子内流,解除 血管痉挛,使血管平滑肌处于舒张状态,扩张血管,增加 脑动脉血流量,从而缓解因脑部血流供应不足、脑细胞缺 血缺氧所导致的眩晕,但有相关学者报道,单纯的应用盐 酸氟桂利嗪对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效果并不太明 显 [8] ,应选择中医药进行联合治疗,从而提高效果。
祖国医学认为,脑动脉硬化性眩晕因络脉瘀阻、阻滞 脑窍而致, 老年患者五脏之气渐衰, 肾精不足, 脾失健运, 痰浊渐生,痰瘀交阻,引起气血不足,经络阻塞,蒙蔽清 窍,进而发生眩晕症状, 故治疗应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为 主。强力定眩片是一种中医药制剂,其中天麻息风止痉、 祛风通络;杜仲叶降压、补肝肾;杜仲补益肝肾、调理气 血、调理冲任;野菊花疏风散热、清热解毒;川芎活血祛 瘀、祛风止痛,诸药共奏熄风补虚、益气活血的功效 [9] 。 本研究中,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总有 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更低,表明 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可改善患 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眩晕与脑动脉硬化密切相关,脂类代谢障碍及脑动脉 内膜细胞反复受损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致使脑血流 循环障碍,颅内缺血、缺氧,且脑缺血、缺氧后 β 内啡肽 浓度将随之增高,也可引起眩晕,因此检测患者脑血流指 标可反映患者大脑整体血流供应情况,了解患者疾病严重 程度。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芎中的川芎嗪能够抑制血 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扩张血管,从而增加动 脉血流, 改善大脑缺血症状, 促进病情好转 [10];杜仲中木 脂素类成分能够抑制磷酸二酯酶,舒张血管,并促进血液 循环和新陈代谢, 具有抵抗眩晕与记忆力衰退的功效 [11] 。 强力定眩片和氟桂利嗪可从不同的机制促进患者的脑组织 血氧供应,促进脑血流,可形成互相促进的效果,提升治 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脑血流速度 快于对照组,表明在氟桂利嗪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可有效改善脑血流状况,促进 患者病情恢复。
综上,在脑动脉性硬化性眩晕患者的治疗中,实施强力 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方案可更显著提升患者的脑血流量, 继而促进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退,提升生活质量,达到更佳 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红亮 . 强力定眩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 晕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 16(19): 10-13.
[2] 尚建华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 疗效及对脑血流状况的影响 [J].血栓与止血学 , 2021. 27(5): 732-733. 736.
[3] 杨东锋 , 李传侠 , 王义义 . 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 硬化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J]. 现代药物与临床 , 2020. 35(8): 1553-1556.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眩晕诊 治多学科专家共识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 2017. 50(11): 805-812.
[5] 周仲瑛 . 中医内科学 [M]. 2 版 .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7:297-303.
[6] 王耀山 , 王德生 . 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 [M].北京 : 军事医 学科学出版社 , 2004: 166.
[7] 王坤 . 健康状况调查简表 (SF-36)[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2012.28(6): 571.
[8] 胡献荣 , 王生江 .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性眩晕 60 例的 回顾分析 [J]. 医药论坛杂志 , 2015. 36(3): 122-123.
[9] 杨茜 , 范卫兵 , 蔡丽 , 等 . 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 硬化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血流的影响 [J]. 临床合理用药 杂志 , 2022. 15(27): 24-27.
[10] 王世龙 , 林原 , 唐泽耀 . 川芎嗪在各类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保护 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 2010. 26(4): 438-442.
[11] 胡杨 , 李先芝 , 刘洋 , 等 . 杜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 进展 [J]. 亚太传统医药 , 2022. 18(2): 234-2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7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