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脑钠肽、肾功能指标变化及其意义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09 10:52: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脑钠肽(BNP)、肌酐(Scr)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GFR)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万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组;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Ⅱ级组(67例)、Ⅲ级组(64例)、Ⅳ级组(69例);依据GFR值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58例,GFR>90 mL/(min·1.73 m2)]、轻度损伤组[78例,GFR为60~90 mL/(min·1.73 m2)]、中度损伤组[64例,GFR<60 mL/(min·1.73 m2)]。另回顾性分析200例同期院内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TNF-α、IL-6、CysC、BNP、Scr、GFR水平。比较慢性心力衰竭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以及不同肾功能损伤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分析上述指标水平与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肾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慢性心力衰竭组研究对象血清TNF-α、IL-6、CysC、BNP、Scr水平较高,GFR较低;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与肾脏损伤程度加重,患者血清TNF-α、IL-6、CysC、BNP、Scr水平逐渐升高,GFR逐渐降低,且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Ⅳ级组间两两比较,肾功能正常组、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NF-α、IL-6、CysC、BNP、Scr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r=0.794、0.498、0.586、0.486、0.449)、肾功能损害程度(r=0.569、0.398、0.396、0.422、0.511)均呈正相关;GFR与NYHA心功能分级、肾功能损伤程度呈负相关(r=-0.526、-0.428)(均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IL-6、CysC、BNP、Scr水平异常升高与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肾功能损伤程度均呈正相关,而GFR异常降低与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肾功能损伤程度均呈负相关,临床可将上述指标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诊断与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肾功能;炎症因子;相关性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通常在遭受不良刺激的情况下发生,主要原因在于动脉灌注不足,静脉血管发生瘀血,且小动脉收缩会导致血管阻力增加,加重炎症反应,严重者会丧失泵血功能,进而影响心功能。有研究证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能够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其水平在疾病进展与肾脏损伤中异常表达[1]。另有研究发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可能对于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敏感性较高[2]。脑钠肽(BNP)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已经明确,其水平能够反映患者心脏情况。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反映肾脏滤过功能的最佳指标及肾功能分期的主要依据[3]。慢性心力衰竭在引起心脏功能异常的同时,还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因此对肾脏指标进行监测可以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ysC、BNP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万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组;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3]将患者分为Ⅱ级组(67例)、Ⅲ级组(64例)、Ⅳ级组(69例);依据GFR值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58例,GFR>90 mL/(min·1.73m2)],轻度损伤组[78例,GFR为60~90 mL/(min·1.73m2)],中度损伤组[64例,GFR<60 mL/(min·1.73m2)]。另回顾性分析200例同期院内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中男性97例,女性103例;年龄53~73岁,平均(60.38±1.61)岁;病程4~9年,平均(6.38±1.01)年。对照组研究对象中男性99例,女性101例;年龄52~74岁,平均(60.15±1.51)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符合《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4]中诊断标准;未合并恶性肿瘤者;入组前未接受心脏介入治疗及心脏移植手术者等。排除标准:合并感染性疾病者;先天性心脏病者;原发性肾脏疾病者等。本研究已通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检测方法采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第2天及健康体检者入院当天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 mL,离心(3 000 r/min,15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6、CysC、Scr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BNP水平,使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CKD-EPI)公式[5]计算GFR值。

  1.3观察指标①比较慢性心力衰竭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以及不同肾功能损伤患者血清TNF-α、IL-6、CysC、BNP、Scr水平及GFR。②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肾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经S-W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各指标与NYHA心功能分级、肾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慢性心力衰竭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各指标比较与对照组比,慢性心力衰竭组研究对象血清TNF-α、IL-6、CysC、BNP、Scr水平更高,GFR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脑钠肽、肾功能指标变化及其意义论文

  2.2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各指标水平比较与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组比,Ⅲ、Ⅳ级组患者血清TNF-α、IL-6、CysC、BNP、Scr水平更高,且Ⅳ级组高于Ⅲ级组;Ⅲ、Ⅳ级组患者GFR更低,且Ⅳ级组低于Ⅲ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不同肾功能损伤程度患者各指标水平比较与肾功能正常组患者比,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患者血清TNF-α、IL-6、CysC、BNP、Scr水平均更高,中度损伤组高于轻度损伤组;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患者GFR更低,且中度损伤组低于轻度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各指标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肾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NF-α、IL-6、CysC、BNP、Scr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r=0.794、0.498、0.586、0.486、0.449),肾功能损伤程度(r=0.569、0.398、0.396、0.422、0.511)均呈正相关,GFR与NYHA心功能分级、肾功能损伤程度均呈负相关(r=-0.526、-0.4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脑钠肽、肾功能指标变化及其意义论文

  3讨论

  即往临床主要通过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重构与心功能,但由于心室重构同时也与神经、内分泌机制有关,因此超声检查结果并不全面[6]。随着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多种生物分子标志物不断被激活,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重要预警作用。

  TNF-α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当机体组织受到损伤时其水平异常升高,且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加快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细胞的异常增生,损伤心肌血管,加重炎症反应[7]。IL-6会促进心肌纤维因子的表达,诱导心肌纤维多样化,影响患者心功能。CysC通过抑制内源性基质降解蛋白酶,破坏血管壁、细胞外基质产生与降解的动态平衡,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从而促进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进展[8]。BNP水平升高会导致神经介质异常释放,导致心功能不全,使肾血管持续收缩,进而会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影响心脏及周围脏器的供血。Scr存在于血液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异常Scr的排出量就会减少,导致Scr水平升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输出量减少,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肾灌注减少,血管紧张素水平升高,从而导致肾血管收缩,肾血管异常收缩会造成肾脏缺血、缺氧的现象,引发肾组织细胞死亡和纤维化,进而会降低GFR。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TNF-α、IL-6、CysC、BNP、Scr水平较高,GFR较低;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与肾脏损伤程度加重,患者血清TNF-α、IL-6、CysC、BNP、Scr水平逐渐升高,GFR逐渐降低,提示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进展,各指标变化越明显;本研究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6、CysC、BNP、Scr水平与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肾功能损伤程度均呈正相关,GFR与其均呈负相关,说明临床可将上述指标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诊断与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究其原因,心肌功能受损后会加重肾功能障碍,降低对利尿剂的敏感性,因而会进一步增加心脏负荷,加重病情;且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释放会促进心肌重塑,加速心功能的病变[9]。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CysC、Scr浓度升高,抑制心肌组织蛋白酶B的活性,使得心肌中积聚大量的骨桥蛋白,加速原纤维胶原蛋白的降解,影响心脏收缩、舒张,造成心肌纤维化,从而参与心室重构。当慢性心力衰竭发生时,心功能降低,从而导致心脏泵血能力变差,增加心脏负荷,因此BNP水平升高,导致心功能不全,上调神经介质的释放量,持续收缩肾血管,引发肾脏缺血、缺氧,肾组织细胞纤维化,降低GFR水平[10]。

  综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IL-6、CysC、BNP、Scr水平异常升高与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肾功能损伤程度均呈正相关,而GFR异常降低与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肾功能损伤程度均呈负相关,临床可将上述指标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诊断与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颜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XCL16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D].衡阳:南华大学,2018.

  [2]李丽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2018.

  [3]王晖霖,谢登荣.探讨特殊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方案[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4):55-56,59.

  [4]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9):714-720.

  [5]欧阳秀梅,周巧云,利璟施.CKD-EPI公式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适用性[J].吉林医学,2022,43(1):38-41.

  [6]任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中的检测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85.

  [7]陈柳.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TNF-α、sTWEAK与其心功能的关系[J].现代实用医学,2019,31(5):594-595.

  [8]王瑜.血清hs-CRP、Cys-C、IL-6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9):3589-3590.

  [9]刘悦晴,黄淑顺.血清脑钠肽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22(6):805-808.

  [10]李沛.血浆BNP、UA、hs-CR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肾功能的相关性[J].临床医学,2018,38(7):81-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66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