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09-09 13:59: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 70 例重症 COPD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给予间歇指令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 [ 动脉 血氧分压(PaO2 )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 ] 水平、肺功能指标 [ 呼气峰值流速(PEF)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 、最大呼气 压(MEP)、最大吸气压(MIP)] 水平及平均脱机时间。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29%,高于对照组的 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 观察组 PaO2 水平高于对照组, PaCO2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 PEF、MMF、MEP 及 MI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观察组平均脱机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有创呼吸机、 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 COPD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提高肺功能,缩短脱机时间,其效果优于 间歇指令通气治疗。

  【关键词】 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肺功能,脱机时间

  Effects of sequential treatment of invasive ventilator and noninvasive ventilator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COPD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WU Qi, CHEN Ligang, ZOU Yan, LU Jingwei*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of Jingzhou Chest Hospital, Jingzhou 434020 Hubei,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sequential treatment of invasive ventilator and noninvasive ventilator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70 patients with severe COPD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2.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5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and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equential treatment of invasive ventilator and noninvasive ventilator.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 levels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2),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aCO2)]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ung function index levels [peak expiratory flow (PEF), maximum middle expiratory flow (MMF), maximum expiratory pressure (MEP), maximum inspiratory pressure (MIP)], and the average weaning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29%, which was higher than 74.29%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aO2 leve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CO2 level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PEF, MMF, MEP and MI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average weaning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sequential treatment of invasive ventilator and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COPD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improve the levels of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improve the lung function and shorten the weaning tim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and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 treatment.

  【Keywords】 Invasive ventilator; Noninvasive ventilator; Sequential therapy;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spiratory failure; Lung function; Weaning tim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点的疾病 [1]。目前, 对于 COPD 并发Ⅱ 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其肺部通气 和换气功能障碍,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早期进行 有创呼吸机治疗可纠正患者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和低 氧血症,但会损伤患者呼吸道,引发肺部感染,导 致病情恶化 [2] 。无创通气指通过鼻、面罩、接口器等进行机械通气,且操作方便、避免长时间使用通 气机所造成的撤机困难 [3] 。本文观察有创呼吸机、 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 COPD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 本院收治的 70 例重症 COPD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 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 年)》 [4] ;经过血气分析检 查确诊合并呼吸衰竭 [5] ;意识清醒。排除标准:合 并心理疾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肝功能障碍;合 并认知功能和沟通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 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 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男 22 例, 女 13 例; 年 龄 57~75 岁, 平 均(65.23 ±2.24) 。观 察组:男 21例,女14例;年龄 56~79岁, 平均(65.12 ±2.43 )。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间歇指令通气加压通气治 疗。经患者口腔或鼻腔插管,参数设置:潮气量为 7~11 mL/kg,呼吸频率 15~20 次 /min,压力支持通 气呼吸参数为 5~7 cmH2O ( 1 cmH2O=0.098 kPa ), 稳定 4 h 后,结合患者病情调整参数进行间歇性通 气,直到完全撤机。

  观察组给予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 疗。有创通气治疗同对照组,待患者符合拔管指征 后连接无创呼吸机(伟康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进 20162085170. BiPAP A30) , 将气管导管通气转为 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 干预模式设定为 S/T, 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变化,调整参数设置:呼吸频率 为 15~20 次 /min, 呼气压力为 8.0 cmH2O(1 cmH2O= 0.988 kPa) ,吸气压力为 4.0~8.0 cmH2O,氧流量 5~8 L/min,4 h/ 次, 2 次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 评价标准: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显示 PaO2 ≥10 cmH2O, PaCO2<7 cmH2O 为显效;治疗后,动脉 血气分析 PaO2 为 7~10cmH2O; PaCO2 为 7~9 cmH2O为有效;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 PaO2<6 cmH2O, PaCO2>9 cmH2O 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 例数 / 总例数 ×100%。 ( 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 气分析指标水平。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氧分 压(PaO2 )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水平。 (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采用肺 功能检测仪检测呼气峰值流速(PEF) 、最大呼气 中段流量(MMF) 、最大呼气压(MEP) 、最大吸 气压(MIP)水平。(4)比较两组平均脱机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4.29%(26/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 前,两组 PaCO2 、PaO2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 ) ;治疗后,两组 PaO2 水平均高于 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PaCO2 水平均 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 组 PEF、MMF、MEP 及 MIP 水 平 比 较, 差 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治疗后, 两组 PEF、 MMF、MEP 及 MIP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3.
\


 
  2.4 两组脱机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脱机时间为 ( 4.30±1.21 ) 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71±1.53 )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6. P=0.000 )。

  3 讨论

  COPD 是一种持续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 长期阻塞性通气障碍导致肺泡与外界空气交换受 阻,致使呼吸功能不全,随疾病进展,管腔越来越 狭窄,甚至引发呼吸衰竭 [6-7] 。目前临床多以机械 通气治疗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但传统的机械通气治疗效果不佳 [8]。无创呼吸机的出现为 COPD 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新途径。序贯呼吸辅助通气是有 创和无创相结合的连续机械通气方式,在有创通气 治疗后进行无创通气,可减轻患者气道损伤,缩短 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性肺炎的发生风险,进 一步控制病情 [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PaO2、 PEF、MMF、MEP 及 MI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aCO2 水平低于对照组,平均脱机时间短于对照组。分析 原因为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是通过气管内插管,可快 速改善患者急性呼吸性酸中毒、低氧等症状,但会 造成气管创伤, 长时间通气易引起肺部感染 [11] 。无 创通气不损伤患者气道,操作简单,还可消除内源 性呼吸末正压,减轻气道阻力,提高功能残气量和氧 气利用率, 促进肺泡通气, 减少 CO2 潴留, 减轻肺水 肿 [12-13] 。故采用有创呼吸机控制患者病情后进行无创 呼吸机治疗,可逐步缩短气管插管通气时间, 减轻 气道和肺部损害,减小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直至 完全撤机 [14-15]。

  综上所述,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 重症 COPD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疗效,改善 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提高肺功能,缩短脱机时间, 其效果优于间歇指令通气治疗。

\

 
  参考文献

  [1] 付悦 . 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在重症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中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健康之友, 2020 ( 24 ): 25.

  [2] 彭丽,卢小情 . 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 [J]. 医学信息, 2020. 33 (增 刊 1 ): 89-90.

  [3] 南丁, 郭爱莲 . 探讨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J]. 健康大视野, 2020 ( 15 ): 251.

  [4]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 年) [J]. 中华全科 医师杂志,2018.17(11): 856-870.

  [5] 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 . 实用内科学 [M]. 14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912.

  [6] 解影影 . 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J]. 大医生, 2020. 5 ( 3 ): 12-15.

  [7] 邓明高 . 探讨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 ( 70 ): 48.

  [8] 谢树花,唐金绍 . 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 重症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大健康, 2022 ( 11 ):124-126.

  [9] 田高润 . 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 [J].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 , 2019. 6 ( 32 ): 171.

  [10] 范柳柳,沈赛花 . 重症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给予无创呼吸机序贯疗法的价值 [J]. 系统医学, 2021. 6 ( 24 ): 49-52.

  [11] 赵佩莹 . 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阻肺 II 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比较分析 [J]. 健康必读, 2021 ( 23 ): 267.

  [12] 冯巍 . 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 ( 90 ): 29-30.

  [13] 孙盛先 . 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有创 - 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 [J]. 系统医学, 2022. 7 ( 5 ): 87-90.

  [14] 常瑞 . 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 [J]. 山西医药杂志, 2021. 50 ( 9 ): 1460-1462.

  [15] 徐艳菊,姚红梅,叶贤伟,等 . 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J]. 医药前沿, 2019. 9 ( 15 ):63-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28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