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纳洛酮对院前急救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恢复和语言功能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30 13:47: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院前急救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恢复和语言功能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将石家 庄市急救中心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收治的院前急救意识障碍患者 86 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联合组。参照组( 43 例) 患者使用降低颅内压、吸氧等常规治疗,联合组( 43 例)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意识清醒后停止治疗, 并观察至出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GCS ) 、语言功能障碍、肢体 功能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显著升高;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 体( NT-proBNP) 、胱抑素 C (CysC) 、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 S100β)、 C- 反应蛋白( CRP ) 、丙二醛( MDA )水平与治疗前比均显 著降低,联合组较参照组显著降低;治疗后联合组患者 GCS 、肢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语言功能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均 P<0.05 )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面色潮红、恶心呕吐、胸闷、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 论 纳洛酮可以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恢复效果,减轻机体内部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程度,进而改善其神经系统功能、 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意识障碍,院前急救,纳洛酮,意识恢复

  意识障碍患者的整体病情发展迅速,尤其是脑血管意外与中毒的患者容易出现呼吸衰竭,导致患者出现缺氧 或者器官功能受损的情况。院前急救是紧急医疗保健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及时实施针对病因的治疗,提高 后续治疗效果 [1] 。常规院前急救主要予以患者一定的抗休克、吸氧等对症的治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唤醒患者 的意识,但整体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2]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其主要被用于解除一些阿片类药 物导致的呼吸抑制,可兴奋中枢神经,抑制迷走神经,改 善患者脑组织的应激状态,促进其意识的恢复,有较好的促醒作用 [3] 。本研究旨在探究纳洛酮对院前急救意识障碍 患者意识恢复和语言功能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 水平,提高急救的成功率,并降低患者致残率,现报道 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石家庄市急救中心 2019 年 3 月至2020 年 3 月收治的院前急救意识障碍患者 86 例,按照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联合组。参照组( 43 例)中 男、女患者分别为 27、16 例;发病至救治时间 3~13 h,平均(8.65±1.24 )h;年龄 40~70 岁,平均(58.65±4.32 ) 岁; BMI 18~24 kg/m2 ,平均(22.06±0.95 )kg/m2 ;重 型颅脑损伤 20 例,脑梗死 13 例,脑出血 10 例。联合 组( 43 例)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5、18 例;发病至救治 时间 3~13 h,平均( 8.58±1.23 )h;年龄 40~70 岁,平 均(59.11±4.42 )岁;BMI 18~24 kg/m2 ,平均( 22.13± 0.93 )kg/m2 ;重型颅脑损伤 21 例,脑梗死 14 例,脑出 血 8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发病至救治时间、年 龄、体质量指数、疾病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与《神经系统疾病 的实验诊断与临床》 [4] 中意识障碍相关内容相符合者;没 有意识、处于昏迷中的患者;年龄≥18 岁者等。排除标 准:合并精神行为异常者;伴有多种恶性疾病者;既往存 在神经功能方面的损伤者;患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等。本 次研究方案已通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 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予以参照组患者常规院前急救治疗措 施,进行降低颅内压、吸氧等对症治疗,并密切监测其 生命体征,观察其意识状态的变化情况 [5] 。在参照组的 基础上,联合组患者取 4 mg 的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3317.规 格: 10 mL ∶4 mg)溶于 50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辰 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6758 ,规格: 50 mL ∶0.45 g)中,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于意识清醒后 停止治疗,均观察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①依据《神经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与临 床》 [4]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显效为经过对患者进行抢救,能够在 30 min 内恢复清 醒;有效为经过对患者进行抢救,可在 30 min 以上,2 h 以内恢复清醒状态;无效为经过对患者进行抢救,在 4 h 内没有恢复意识。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在治 疗前后取两组患者静脉血 4 mL,进行离心,离心机参数 3 000 r/min、10 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氨 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 ( S100β)、C- 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水平,采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 C(CysC)水平。③采用格 拉斯哥昏迷指数(GCS) [6] 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意识恢 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分 15 分,分数越高则意味着患 者的意识状态越好;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 WAB ) [7]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语言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总分 10 分, 患者的分数越高,则意味着其语言障碍情况越严重;参考 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 [8]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 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满分 100 分,分数越高则意味着其肢 体功能情况越好。④用药期间统计患者面色潮红、恶心呕 吐、胸闷、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临床疗效,面色潮红、恶心呕吐、胸闷、心动 过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 [ 例 (%)] 表示,组间采用 χ2 检 验;计量资料(血清 NT-proBNP、CysC、S100β、CRP、MDA水平,GCS、语言功能障碍、肢体功能评分)经 S-W 法检 验均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 表示,组间采用t 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参照组患者显效 21 例、有效 14 例、无效 8 例,联合组患者显效 27 例、有 效 15 例、无效 1 例,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7 .67%( 42/43)较参照组 81.40% ( 35/43)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χ =2 4.468.P<0.05 )。

  2.2 两组患者血清 NT-proBNP、CysC、S100 β 水平比 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NT-proBNP、CysC、S100 β 水平 与治疗前比均显著降低,联合组较参照组显著降低,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2.3 两组患者血清 CRP、MDA 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 者血清 CRP、MDA 水平与治疗前比均显著降低,联合组 较参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 .05 ), 见表 2.

\

 
  2.4 两组患者 GCS 、语言功能障碍、肢体功能评分比 较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 GCS、肢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 参照组,语言功能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 间面色潮红、恶心呕吐、胸闷、心动过速不良反应总发生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意识障碍多因高级神经中枢受损所致,常伴有人对自 身状态、周围环境的识别能力减弱,且觉察能力也受到影响,严重感染性疾病、颅脑疾病、颅脑外伤等均会引起患 者脑缺氧、脑水肿,导致意识障碍的发生。对发生意识障 碍的患者应尽早于院前实施急救促醒措施,以帮助患者恢 复意识,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对因处理,常规以降低颅内 压、吸氧等对症治疗,其预后质量欠佳 [9]。

  纳洛酮是一种阿片受体的拮抗剂,可以竞争性地拮抗 各类阿片受体,主要适用于阿片类的药物复合麻醉术后拮 抗药物导致的呼吸抑制,当患者发生意识障碍后,机体内 处于应激状态,体内会大量释放内源性阿片肽,此时纳洛 酮可与阿片受体结合,阻断内源性阿片肽介导的神经毒性 作用, 促使患者清醒 [10]。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 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GCS、肢体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 语言功能障碍评分显著降低,提示纳洛酮可以有效提高院 前急救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恢复效果,改善其语言功能与 肢体功能,疗效显著。

  有研究报道,纳洛酮可穿透意识障碍患者的血脑屏障, 竞争性地抑制其体内的阿片肽受体,提高其脑内灌注压和 血流量,从而保护患者脑血管, 缩短其苏醒的时间, 减轻其 脑组织的进行性损害,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其预 后 [11]。当脑组织发生损伤时 B 型脑钠肽前体进入血液, 分 解产生 NT-proBNP,因此脑损伤患者体内存在较高水平的 NT-proBNP ;CysC 由有核细胞以一种恒定的方式产生, 其 分子量小,生成率稳定,而在低氧血症状态下巨噬细胞会 大量释放 CysC,会导致神经元受损;S100β 易通过血脑屏障而引起外周血 S100β 水平升高 [12]。在院前急救意识障碍 的治疗中,纳洛酮可改善高碳酸血症、低氧症,通过解除 β- 内啡肽直接引起的呼吸抑制, 以改善换气, 快速恢复意 识;另外,还可保护脑细胞,改善脑代谢,对减轻脑水肿 具有一定的作用,增加脑部的血流量和供氧量,加速新陈 代谢,促进昏迷休克患者快速清醒,并作用于呼吸系统,减轻呼吸抑制,调节各个脏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 联合组患者血清 NT-proBNP、 CysC、S100β 、CRP、MDA 水平均显著降低, 用药期间不 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纳洛酮可 以有效减轻院前急救意识障碍患者机体内部氧化应激与神 经系统的损伤程度,且安全性良好。

  综上,纳洛酮可以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意识障碍患者的 意识恢复效果,减轻机体内部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程度, 进而改善其神经系统功能、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疗效显 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 考 文 献

  [1] 许方明 , 徐建华 , 岳蕴华 , 等 . 院前急救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时间的作用与影响因素分析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2.43(5): 512-516.

  [2] 冯枫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常规促醒在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J]. 陕西医学杂志 , 2020. 49(4): 442- 445.

  [3] 张义琴 , 周波 , 王新波 , 等 . 纳洛酮在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 [J]. 陕西医学杂志 , 2016. 45(11): 1550- 1551.

  [4] 周彦 , 温江涛 , 滕士阶 , 等 . 神经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与临床 [M]. 上海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3: 7-8.

  [5] 伍艺灵 , 邓振兴 , 黄春燕 . 菖蒲饮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 24 例 [J]. 中医研究 , 2019. 32(9): 19-21.

  [6] 陈志强 , 王莹 , 于子荞 .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和全面无反应性量表评分与脑电双频指数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 究 [J]. 中国全科医学 , 2017. 20(27): 3396-3399.

  [7] 于秀荣 , 于增志 . LOTCA 成套测验与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2008. 14(7): 852-855.

  [8] 姜蔼玲 , 胡才友 , 庞国防 , 等 . 弥散张量成像联合 Fugl-Meyer 量表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转归中的应用 [J]. 中国老年保健 医学 , 2018. 16(4): 33-36.

  [9] 贾建真 , 万小雪 , 符涛 , 等 . 通窍活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 30 例 [J]. 现代中医药 , 2018. 38(1): 22-23.

  [10] 高程 , 甘正辉 , 苟晓梅 . 醒脑静注射液配合纳洛酮对急诊内科昏 迷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20.38(1): 217-220.

  [11] 黎志迪 , 魏建功 , 王士强 , 等 . 盐酸纳洛酮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出血昏迷患者脑血流及电生理变化的影响 [J]. 中国临床药 理学杂志 , 2016. 32(17): 1549- 1552.

  [12] 熊洪奇 , 刘伦鑫 , 徐建 . 颅内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 压和神经细胞水平的影响 [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 2018. 36(5): 616-6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238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