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在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救治流程优化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9 11:40: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 护理在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救治流程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2 月至 2020 年 6 月该院收治的 46 例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2 月该院收治的 54 例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 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 FMEA 护理, 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急 诊室停留时间、救治前检查时间、病房交接时间) 、护理前后意识恢复 [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昏迷恢复量表(CRS-R) ] 评分、生 理状态 [ 功能障碍量表(DFS) ] 评分,以及清醒率、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急诊室停留时间、救治前检查时间、病房交接时间均 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 GCS、CRS-R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DFS 评分均低 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清醒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 FMEA 护理可缩短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急救时间,提高 GCS 评分、CRS-R 评分、清醒率和 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降低 DFS 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神经外科;意识障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急救;生理功能;清醒率;护理满意度
 
  Application effects of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nursing in optimization of treatment process of patients with consciousness disorders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ZHANG Fengxia
 
  (The Fifth Department of Surgery of Anyang Cancer Hospital, Anyang 455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 nursing in optimization of treatment process of patients with consciousness disorders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6 patients with consciousness disorders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 to June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y were set as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data of 54 patients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July 2020 to February 202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y were set as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FMEA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mergency time (emergency room stay time, pre-treatment inspection time, ward handover time), the consciousness recovery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Glasgow coma scale (GCS), coma recovery scale (CRS-R)], the physiological state score [functional disability scale (DFS)] score, the awakening rate and the family’s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mergency room stay time, the pre-treatment inspection time, and the ward handover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GCS and CRS-R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and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F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and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awakening rate and the family’s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FMEA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can shorten the emergency time of neurosurgery patients with consciousness disorder, improve the GCS score, CRS-R score, wake rate and family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and reduce the DFS score, and the effect is better than simpl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Neurosurgery; Consciousness disorder;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Emergency treatme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wakening rate; Nursing satisfaction
 
  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多因外界暴力作用而引 起脑损伤,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1]。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 护理是对可能发生失效的某个流程进行改造,提出 相关建议并制订相应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缺陷再发 生 [2] ,其已在妇科、骨科、重症医学科等领域取得 不错成效 [3]。本文观察 FMEA 护理在神经外科意识 障碍患者救治流程优化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2 月至 2020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46 例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的 临床资料, 设为对照组,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 54 例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 资料,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轻、中度颅脑外伤 或脑血管意外所致意识障碍;符合手术指征;格拉 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 >8 分,处于轻、中度 意识障碍 [4]。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障碍;合 并胸、腹腔或其他部位严重外伤。对照组:男 24 例, 女 22 例;年龄 26~58 岁, 平均(42.57±8.45) 岁;颅脑外伤 25 例,脑血管意外 21 例;GCS 评分 9~12分,平均(10.23±0.84)分。观察组:男 28 例, 女 26 例; 年龄 23~55 岁, 平均(43.06±8.66) 岁; 颅脑外伤 29 例, 脑血管意外 25 例;GCS 评分 9~13 分, 平均(10.48±0.82) 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予 以生命体征监测、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并进行日 常生活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家属健康教育。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 FMEA 护理。(1) 确定 FMEA 主题。明确主题为“神经外科意识障碍 患者救治流程优化”。(2)成立 FMEA 管理小组。 组员(工作年限≥ 5 年、职称中级以上)包括 10 名从事脑科护理、危重症医疗人员, 护士长任组长。 以集中授课形式进行组员 FMEA 理论培训,并邀 请危重症专家、脑科专家、呼吸设备技术人员作为 顾问,1 次 / 周,共 3 次。(3)失效模式分析(见 表 1) 。组员查阅文献后结合临床经验, 通过头脑风 暴总结救治流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同时进行问题 确认及原因分析, 探寻失效结果, 计算每项失效原因 的风险系数(RPN)。RPN= 失效模式频率(O) × 探测度(D)× 严重度(S), 其中 O、D、S 均赋 值 1~10 分,RPN 分值 0~1000 分, 将 RPN 值 >125 或 S>9分,作为改进重点。(4)制订改进措施。①强 化院前急救及院内急诊的衔接:充分利用医院接诊 系统,在出诊前将患者情况、急救位置等信息快速 传递给急诊人员, 同时院内第一时间进行接诊准备, 并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②优化患者检查及会诊流 程:患者到达急诊后,急诊外科医师迅速初步判断病情后直接进行 CT 检查,会诊医师通过院内系 统进行远程 CT 阅片会诊;③制订标准化转运路径 表:参照《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 化分级转运方案》制订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 [5] ,结 合 GCS 评分对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患者进行转运; ④规范交接程序:采用标准化沟通(SBAR)方式 进行交接,S 为患者现状,B 为临床主诉、既往史、 辅助检查结果及特殊处理等, A 为管道情况、输液、 皮肤情况、身体体征等风险因素评估,R 为观察重 点及护理注意事项,确保缩短交接时间、病情交接 完整、重点突出。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急诊室 停留时间、救治前检查时间、病房交接时间)。(2)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意识恢复情况和生理状态。采用 GCS 和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估意识恢复情 况 [6] ,功能障碍量表(DFS)评估生理状态 [7] ,其 中 GCS 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肢体运动,总 分 15 分,分值越高表示意识恢复越好;CRS-R 包 括听觉、视觉、运动、言语反应、交流和唤醒度, 总分 23 分,分值越高表示意识恢复越好;DFS 总 分 3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理状态越差。(3)比较 两组患者在科期间清醒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 科室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家属护理满意度, 总分 10 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救时间比较  观察组急诊室停留时间、 救治前检查时间、病房交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2  两组护理前后意识恢复情况及生理状态评分比 较  护理前, 两组 GCS、CRS-R、DFS 评分 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GCS、CRS-R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 照组,两组 DF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3  两组清醒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 清醒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近年来,护理理念已由传统的降低死亡率逐渐 过渡到促进患者意识恢复、预防并发症、提高机体 功能状态与生命质量的新型护理理念,优化现有护 理模式势在必行 [8-9]。FMEA 护理通过事先观察“失 效模式”,即某流程或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将 隐患量化后通过“效应分析”,提出有效规避该 隐患的改进措施,以减少缺陷,提高运行质量与 效率 [10]。

\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急诊室停留时间、救 治前检查时间、病房交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究其 原因:FMEA 护理通过分析急救流程中的失效模式, 制订针对性干预策略,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避免 做无用功而浪费时间,有利于院前急救及院内急诊
 
  的及时衔接;通过优化检查及会诊流程,能有效缩 短救治前检查时间;采用 SBAR 方式进行交接可缩 短病房交接时间 [11]。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观察组 护理后 GCS、CRS-R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DFS 评 分低于对照组,表明 FMEA 可改善患者意识情况及 生理状态。分析原因为 FMEA 护理进行救治流程优 化后,可有效降低康复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减少不 良因素对患者机体功能的负面影响,为患者营造有 利于康复的客观条件, 使其生理功能处于舒适状态, 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2]。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观 察组清醒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分析 原因为 FMEA 护理采用 RPN 值进行风险分级,帮 助护理人员更加详细地识别及评估风险,有利于提 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 FMEA 护理可缩短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急救时间,提高 GCS 评分、CRS-R评分、清醒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 以及降低 DFS 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陈庆博,赵旭,苗元芳,等 . 急诊救治一体化新模式在重症颅脑创伤并意识障碍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J]. 实用心脑肺 血管病杂志,2018,26(8):70-73.
 
  [2]  张焕军,张春苗,郭爱华,等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护理领域的应用进展 [J]. 护理研究,2016,30(18):2183-2185.
 
  [3]  王晓晖,高丽,杭继红,等 . HFMEA 模式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1, 27(11):53-55.
 
  [4]  高礼福,张霖,陶晓根 . 昏迷评分量表的临床应用进展 [J]. 安徽医学,2016,37(11):1453-1456.
 
  [5]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专家组 .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 [J]. 中国急救医学,2017, 37(6):481-485.
 
  [6]   陈炎,何艳斌,虞容豪 . 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对长期意识障碍患者的预后评估 [J]. 实用医学杂志,2019,35(18):2905-2908.
 
  [7]  郑威威 . 规范化康复促醒计划对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患者意识及脑功能的影响研究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 27(9):73-76.
 
  [8]  刘春霞,许超,折盼 . 基于 FMEA 模式的护理联合行为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病人术后 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及 ADL 评分的影响 [J]. 血栓与止血学,2019,25(6):1016-1019.
 
  [9]  相松飞,陈秀芳 .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卒中急救流程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 27(2):250-255.
 
  [10] 王芳,郭丽蕊,刘宝辉 .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改进颅脑损伤急诊入院护理流程的效果 [J]. 中国临床神经外 科杂志,2020,25(4):243-245.
 
  [11] 汪建梅,王琴 .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再通的效果观察 [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25(15):2565-2568.
 
  [12] 吴姚,周正武,殷慧玲 . 基于 FMEA 模式在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流程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药导报,2021,18 (14):177-1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804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