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玻璃酸钠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14 10:41:3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玻璃酸钠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对其膝关节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41例)和观察组(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采用玻璃酸钠进行治疗,41例),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术后4周的临床疗效,术前、术后4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血清骨桥蛋白(OPN)、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炎症因子[血清IL-1β、TNF-α、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上升;与术前比,术后4周两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血清BGP、BALP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及血清OPN和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0.05)。结论注射玻璃酸钠可有效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与骨代谢指标,减轻疼痛,并可抑制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玻璃酸钠;膝关节功能;骨代谢;炎症因子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胫骨前后错动及膝关节旋转不稳。前交叉韧带断裂主要由外伤或进行剧烈运动所导致,患者会出现膝关节剧烈疼痛、肿胀、走路无力、屈伸困难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能够最大程度保持患者膝关节稳定性,防止股骨内侧髁软骨与内侧半月板的继发损伤,但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附近的肌肉容易出现萎缩的情况,阻碍关节活动,影响患者康复[1]。玻璃酸钠是由N-乙酰葡萄糖醛酸反复交联而形成的一种高分子多糖体生物材料,为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能够发挥润滑关节腔的作用,可覆盖骨变形的表面,改善病理性关节炎,增加润滑的功能,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2-3]。本研究主要探讨注射玻璃酸钠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玻璃酸钠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82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5、16例;年龄25~64岁,平均(46.59±5.78)岁;体质量指数(BMI)24~28 kg/m2,平均(26.59±0.65)kg/m2;前交叉韧带损伤类型:韧带折裂21例,韧带撕裂20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3、18例;年龄25~65岁,平均(46.11±5.68)岁;BMI 24~28 kg/m2,平均(26.61±0.71)kg/m2;前交叉韧带损伤类型:韧带折裂22例,韧带撕裂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与《实用骨科学》[4]中的诊断标准符合者;具有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适应证者;依从性好,可以配合研究治疗者等。排除标准:膝关节存在其他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折及关节强直等)者;伴有血液相关疾病者;伴有多种恶性疾病者等。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手术与治疗方法患者均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之后,给予患侧肢体驱血带驱血,后经前外侧切口置入关节镜探查明确患者膝关节受损情况,并进行关节清理。于胫骨结节内侧作斜切口,切开皮肤及深筋膜,分离显露半腱肌,分离、取出后用不可吸收线编织制成1条替代肌腱,牵引预张备用。清理前交叉韧带断端起、止点,根据待移植的肌腱直径选取相应的空心钻钻取股骨道,并估算股骨道长度,选择合适的内置纽扣(Endo-Button)。先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股骨端使用Endo-Button固定,同时,在胫骨端固定前需拉紧移植物,并进行后抽屉试验,屈膝30°后,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肌腱。而后再进行前外侧韧带重建,股骨端固定后,在胫骨端固定前拉紧移植物,屈膝60°后,极度内旋,使用可吸收界面螺钉由外向内置入固定肌腱,而后使微型悬吊钛板固定股骨皮质(上止点固定),调整肌腱张力,胫骨骨道及肌腱间拧入可吸收螺钉(下止点固定),清洗并对创口缝合。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术后1周可借助拐杖下地活动,术后2周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采用玻璃酸钠治疗: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常规碘伏消毒后,以髌下内侧为穿刺点,进入患侧关节腔内,抽出关节腔内积液,缓慢注入玻璃酸钠注射液(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379,规格:2.5 mL∶25 mg)25 mL,注药后患者可适当进行一定的屈伸或者对应的膝关节活动,使药物在膝关节内均匀分布,1次/周,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①依据《实用骨科学》[4]评估两组患者术后4周的临床疗效。显效:经过治疗,患者关节部位疼痛显著改善,同时Lysholm评分[5]改善率>60%;有效:经过治疗,患者关节疼痛有所改善,同时25%≤Lysholm评分改善率≤60%;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疼痛未改善,Lysholm评分改善率<25%。Lysholm评分改善率=(治疗后分值-治疗前分值)/治疗前分值×10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周疼痛情况进行对比,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6]评分评估,总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采用Lysholm评分评定两组患者关节功能康复情况,满分100分,分值与关节功能呈正比;采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7]评分评定两组患者韧带情况,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韧带功能越好;对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进行检测(关节的远端向着或离开近端运动,远端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近端之间的夹角)。③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周骨代谢指标进行对比,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3 000 r/min,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血清骨桥蛋白(OPN)、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④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周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对比,同③方法采集血液、制备血清,并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x±s)表示,用t检验。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玻璃酸钠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论文

  2.2两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较术前,术后4周两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玻璃酸钠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论文

  2.3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较术前,术后4周两组患者血清BGP、BALP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OPN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较术前,术后4周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4。
玻璃酸钠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论文

  3讨论

  前交叉韧带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在膝部各韧带中最易受损,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导致膝关节明显肿胀,会进一步损伤关节内结构,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因此,恢复膝关节稳定性,重建损伤的前交叉韧带成为临床治疗的关键。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有助于患者稳定关节平台,为修复关节的损伤提供基础,但术后膝关节功能与活动度恢复差等问题仍普遍存在。

  玻璃酸钠在关节腔内起润滑作用,能够覆盖和保护关节软骨,进而对软骨细胞的凋亡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可减轻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程度,发挥润滑的作用,促进关节修复[8];此外,补充外源性的玻璃酸钠能进一步补充原有滑膜中玻璃酸钠含量,修复受损的自然屏障,减轻疼痛感[9]。本研究中,较对照组,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IKDC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升高,VAS评分降低,提示注射玻璃酸钠可有效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疗效显著。

  骨折术后的自我修复过程中测定骨代谢指标能够了解骨折愈合情况。OPN是一种分泌型糖蛋白,能够促进软骨细胞凋亡,进而导致关节软骨的破坏;BGP、BALP来源于成骨细胞,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骨的正常矿化速率,阻抑异常羟基磷灰石形成结晶[10]。本研究中,较对照组,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血清BALP、BGP均升高,血清OPN降低,提示注射玻璃酸钠可有效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骨代谢指标。究其原因,玻璃酸钠通过抑制白细胞的移动及趋化、氧自由基的生成,促进机体合成软骨细胞外基质,对血管壁的通透性进行调节,维持正常的关节软骨状态,改善骨代谢指标[11]。

  手术创伤能够导致机体产生氧化炎症应激反应,血清TNF-α、IL-1β、CRP等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能够介导关节软骨的炎症损伤,从而破坏软骨基质,抑制软骨细胞的修复[12]。本研究中,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注射玻璃酸钠可有效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玻璃酸钠进入软骨基质,与糖蛋白结合,阻止该物质参与炎症过程,同时该药物主要作用于炎症细胞中的巨噬细胞、白细胞等靶细胞,可对炎症的级联放大效应造成阻碍,防止软骨破坏,平衡机体炎症相关因子[13]。

  综上,注射玻璃酸钠可有效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和骨代谢指标,减轻疼痛,并可抑制炎症反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自权,冯军宇,张晨,等.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期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16,29(4):311-315.

  [2]张家勋,谢文伟,巫红波,等.玻璃酸钠注射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预后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8):3203-3205.

  [3]王昌兵,许挺,张朝鸣.玻璃酸钠关节注射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1,45(19):2023-2024.

  [4]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821-1832.

  [5]阮亮,姚瑶,梁丽萍.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对Lysholm评分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16):110-111.

  [6]孙兵,车晓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6):645.

  [7]胡忆文,陶虹月,乔洋,等.T2-mapping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软骨变性的定量研究[J].放射学实践,2020,35(1):74-80.

  [8]李勇,高书明,刘广飞,等.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在早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疗效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9,27(4):309-312.

  [9]张新涛,张文涛,尤田,等.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应用玻璃酸钠减少髌股摩擦感的临床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34(5):446-449.

  [10]江水华,郭开今,项洁,等.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日常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35):6860-6864.

  [11]邓寿华,袁惠康,廖志强,等.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17,37(1):50-52.

  [12]洪如伟,梁鹿章,洪艺秦,等.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炎症及功能影响[J].实用骨科杂志,2020,26(3):273-276.

  [13]刘金峰,李世臻,郭云涛,等.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联合玻璃酸钠对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血清OPN、CD44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14):1558-15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142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