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阶段性康复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该院收治的 90 例脑外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营养支 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 评分、 肢体运动功能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 ] 评分、血清营养指标(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 [ 改良 Barthel 指数(MBI)] 评分和生命质量 [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 评分。 结果: 护理后,两组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 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 NIHS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两组 FMA、MBI、GQOLI-74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阶段性康复护理联合营养 支持应用于脑外伤患者可提高血清营养指标水平和 FMA、MBI、GQOLI-74 评分,降低 NIHSS 评分,优于单纯营养支持效果。
【关键词】 阶段性康复护理,营养支持,脑外伤,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生命质量
Application effects of stag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ombined with nutritional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U Hongya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of Quesh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Zhumadian 463200 Henan,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stag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ombined with nutritional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90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20.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5 cases in each. Both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On this basi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nutritional suppor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tag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the limb motor function [simplified 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FMA)] score, the serum nutritional index levels (prealbumin, albumin, hemoglobin),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 scor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general of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GQOLI-74)]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levels of prealbumin, albumin and hemoglobi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NIHS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and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FMA, MBI and GQOLI-74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stag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ombined with nutritional support in the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an improve the serum nutritional index levels and the FMA, MBI, GQOLI-74 scores, and reduce the NIHSS score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nutritional support.
【Keywords】 Stag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Nutritional support; Traumatic brain injury; Neurological deficit;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Quality of life
脑外伤患者由于自理能力不足, 无法自主进食,需要予以人工营养支持 [1-2]。营养支持分为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通常需要联合使用,并逐步过渡到经口进食 [3]。阶段性康复护理是根据患者疾病不同 时期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可满足患者各个阶段的康复需求 [4]。本文观察阶段性康复护理联合营养支持 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90 例脑外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脑外伤;意识清醒;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重要脏器严重病变;伴精神系统疾 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男 25 例, 女 20 例; 年龄 32~75 岁, 平 均(50.38±5.12) 岁; 受伤至入院时间 2~8 h, 平 均(4.21±1.16)h; 致伤原因: 车祸 21 例, 高处 坠落 15 例,其他 9 例。观察组男 21 例,女 24 例; 年龄 35~75 岁, 平均(51.16±4.72) 岁; 受伤至入 院时 间 3~7 h, 平均(4.36±1.24)h; 致伤原 因: 车祸 18 例,高处坠落 17 例,其他 10 例。两组一 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 测、生活护理、饮食护理、补液、病情观察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开展康复训 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营养支持,患者处于 昏迷状态时,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持续静脉 输注,设置供给热量值与静息能量消耗值一致,氮 量 0.2~0.4 g/(kg ·d),适当稀释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后期可将供给热量增至静息热量的 1.5~2 倍,增加 氮量至 0.24~0.48 g/(kg ·d) 。患者可自主进食后, 由护理人员制订科学规范的饮食方案,予以富含维 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 质,由流质、半流质食物,逐渐过渡至普通食物, 适当增加饮水量,以降低便秘发生风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阶段性康复护理。 (1)脑水肿期护理。告知患者家属与脑外伤有关 的健康知识,讲解并示范被动康复训练;帮助患者 伸展患侧上肢,先后屈伸 50°、内旋 15°、外展 50°,被动活动患侧上肢;之后帮助患者伸展手指 关节、患侧下肢关节,避免关节外旋或内生;叮嘱 家属每 2 h 帮助患者翻身 1 次。(2)稳定期护理。 按摩患者肩部、上肢和下肢;合理运用针灸、电刺 激等辅助措施,对肌肉进行刺激。采用发放宣传手 册、播放视频资料等形式说明疾病表现、发生原因 和护理要点,在康复医师指导下翻身、起坐、平地 行走,帮助患者主动活动关节和四肢;偏瘫者可在 健侧肢体协助下锻炼患肢,从各个方向活动患肢。 (3)恢复期护理。可从床上锻炼转移至床下训练, 指导患者站立、行走、转移桌椅和上下楼梯,适当 增加训练强度和频率;协助并指导患者锻炼日常生 活能力,帮助患者改善穿脱衣物、洗手、刷牙和独立进食能力,使患者逐渐恢复自主生活。(4)出 院后护理。患者从医院离开后予以延续性护理,每 月进行电话随访 1 次,了解患者康复训练执行情 况和效果,并对患者日常康复中遇到的问题予以 指导。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 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 评估,包括意识、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 下肢运动、肢体共济失调、感觉、语言、构音障碍、 忽视等 11 个维度,总分 0~42 分,评分越低表明神 经功能恢复越好。(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肢体运 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 评估, 其中上肢运动的分值为 66 分, 下肢为 34 分, 总分 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 越好 [5]。( 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清营养指标水平, 包括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采用免疫比浊 法检测前白蛋白水平,采用溴甲酚绿比色法检测白 蛋白水平,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红蛋白水 平 [6]。( 4)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采用改良 Barthel 指数(MBI) 评定, 包括进食、穿 衣、行走、如厕等 10 个条目,共 100 分,评分越 高,表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5)比 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 评定问卷(GQOLI-74) 进行评估 [7] ,包括物质生 活(16~80 分)、躯体功能(20~100 分)、社会功 能(20~100 分)、心理功能(20~100 分)4 个维度, 总分 76~380 分,得分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清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 前,两组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前 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 NIHSS、FMA 评分比较 护理 前,两组 NIHSS、FMA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NIHS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FMA 评分 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护 理前,两组 MB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 ;护理后,两组 MBI 评分均高于护 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3.
2.4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GQOLI-74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护理后, 两组 GQOLI-74 评分均高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4.
3 讨论
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对临床护理提出较高的 要求,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予以针对性医疗服务,以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 [8-9]。脑外伤患者 需要医护人员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制订营养干预措 施,以改善身体机能 [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 后,观察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FMA 评分均 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主要为阶段性康复护理联合 营养支持将患者康复护理工作分为了四个阶段,水 肿期以保护肌肉代谢为主,稳定期和恢复期康复训 练目的在于帮助患者重塑大脑,辅助以其他护理手 段,以促进神经功能改善,同时按照由被动到主动 的原则活动患肢,指导患者进行床上与床下活动训 练,可对患侧肢体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研究 结果同时显示, 护理后, 观察组前白蛋白、白蛋白、 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阶段性康复护理 联合营养支持可提高营养状况。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观察组 MBI、GQOLI-74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 原因为在营养支持基础上予以阶段性康复护理,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恢复独立生活能力,参与正常社 会交往,进而改善生命质量。因本研究纳入的样本 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其结果尚需后期加大样本 量,延长观察时间开展深入研究予以印证。
综上所述,阶段性康复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应 用于脑外伤患者可提高血清营养指标水平和 FMA、 MBI、GQOLI-74 评分, 降低 NIHSS 评分, 优于单 纯营养支持效果。
参考文献
[1] 韩宇涵,王秀存,马强,等 . 颅脑外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20.29(4):292-295.
[2] 但佳龙,徐琼辉,李印,等 . 针灸推拿配合早期功能训练对颅脑外伤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 [J]. 四川中医,2019.37(3):190-192.
[3] 李秀婷,史莎,雷敏,等 . 个体化营养支持对急性颈髓损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效果研究 [J]. 河北医科大 学学报,2020.41(1):117-120.
[4] 吴秋敏,叶桂连,李红线 . 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4):30-33.
[5] 符灵 . 循证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Fugl-Meyer 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6 (12):164-166.
[6] 汤锦丽,顾艳,费雅雅,等 . 基于 NIHSS 评分的干预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影响 [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 (14):69-72.
[7] 孙沐炎,楼敏芳,郑云华,等 . 柴胡桂枝汤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及对血清 5- 羟色胺与前列腺素 E2 的影响 [J].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116-119.
[8] 武洁,王荃,郑远征,等 . 126 例儿童颅脑外伤患者致伤因素及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9. 21(4):317-322.
[9] 江荣才 . 需强调重型脑外伤病人的年龄和病程分层治疗 [J]. 临床外科杂志,2020.28(10):911-913.
[10] 王延梅,张新娟 .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J]. 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3):1601-1603.
[11] 杨晶,窦健卿,马效麟 . 阶段性康复护理在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医药导报,2021.27(2):88-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