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研究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疗效(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9-05 19:26: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36 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电脑随机法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16),观察组实施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对照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 3~6 个月再实施颅骨修补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预后变化。结果 两组术前 GCS 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术后 12 个月 GC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有所改善(P<0.05),研究组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外伤的治疗中使用早期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联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 GCS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关键词: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脑外伤

本文引用格式:杨医通 . 研究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疗效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69):79,81.

0引言

脑外伤泛指直接或间接由外物造成的头脑损伤。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以及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和工程事故所致的脑外伤发生几率逐年上升,患者出现脑外伤后,如果不及时进行诊治,很容易出现永久性功能障碍,包括运动、感觉、听觉和视觉等, 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 [1-2]。目前,临床针对脑外伤的治疗主要以传统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再行颅骨修补的方案, 但临床研究证实,使用该手术方案容易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影响患者预后效果。基于此,为减少脑外伤对患者造成的损害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次研究将早期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联合用于脑外伤的治疗中,并分析其应用效果和安全性,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外伤患者 36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经临床病理和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具有凝血功能障碍、精神性疾病、颅脑肿瘤以及心肾功能不全患者。其中,研究组 20 例,男 13 例, 女 7 例,年龄 24~59 岁,平均(41.3±3.1)岁,术前 GCS 评分为 3~8 分,平均(6.35±0.37)分;对照组 16 例,男 11 例,女5 例,年龄 23~57 岁,平均(40.1±2.8)岁,术前 GCS 评分为4~9 分,平均(6.52±0.53)分,本次研究已获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即先行脑室腹腔引流,术后3~6 个月再行颅骨修补。研究组实施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引流方案。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骨瓣减压和抗感染治疗。其中,脑室腹腔分流方法为:全身麻醉后,于患者枕骨结节做一 2~3cm 切口,待充分暴露颅骨外板后,于患者颅骨外板中央钻孔,同时放置引流管,于剑突下做一切口,分离深筋膜层,建立皮下隧道,于锁骨上窝做一切口,引出通条。完成后,将腹腔管和脑室管相连,并沿患者左下腹切口进入腹腔, 将腹腔管远端置于患者盆腔,待确认引流管通畅后将切口缝合。颅骨修补方法为:术前给予患者头颅 CT 检查和三维重建,利用钛板螺钉系统充分显露患者骨窗边缘后将其覆盖于患者骨窗表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位置进行调整和修剪, 完成后使用配套钛钉进行固定。

1.3观察指标
①对患者实施为期 12 个月的随访,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量表(GCS)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和术后 12 个月昏迷指数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恢复越好;②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颅内感染、颅内出血和引流管阻塞等;③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④观察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其中,能够生活自理,治疗后肢体功能和以前无明显差别为优秀;肢体功能轻微受限,能够进行简单生活和学习为良好;生活无法自理为差。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 SPSS17.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2  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前后和术后 12 个月 GCS 评分对比
两组术前 GCS 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术后 12 个月 GC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 1。

\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为 5.00% 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 2。

\

2.3两组手术前后 NIHSS 评分对比
两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有所改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 3。

2.4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研 究 组 肢 体 功 能 恢 复 优 良 率 90.00% 高 于 对 照 组75.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 4。

\

3讨论

脑外伤泛指由车祸、坠落以及重物击伤等外界因素导致脑部遭受严重创伤的情况,临床以昏迷、眩晕、情绪不稳以及记忆减退等为特征,并多伴脑膜和脑组织损伤,其病情程度由损伤程度决定。其中,重型颅脑损伤具有病情变化快、病情危急的特点,很容易因为治疗不及时造成患者脑部瘫痪或者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3]。颅内减压是降低颅内感染的重要措施,现阶段,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减压方式为骨瓣减压,但骨瓣减压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当临床去除骨瓣面积 >3cm 时,很容易破坏颅内微环境、损伤脑组织,进而产生脑积水症状,影响患者预后。

脑室腹腔引流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手术技术,对于缓解患者脑积水和降低颅内压有很大的帮助。颅骨修补术是临床针对脑外伤和开颅手术等导致机体颅骨缺损而进行修补的脑外科手术方式,可有效减少因为脑组织膨出造成的损害和颅内出血的几率。此外,还能有效抗击外界压力,保证颅脑内的微环境稳定。但目前临床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两种手术方式时间的安排,传统医学认为,早期行脑室腹腔引流,术后 3~6 个月再行颅脑修补可以有效地治疗脑外伤症状。但近期有学者发现,将两种手术同时进行,相较于传统手术方式可以更大程度地促进患者恢复 [4]。本次研究发现, 研究组肢体功能恢复、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昏迷指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同时进行两种手术方式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案具有更好的效果,其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将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引流用于脑外伤的治疗中,效果肯定,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凌兴飞, 马静.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疗效[J]. 中国实用医刊 ,2016,43(12):107-109.
[2]曹彦鹏, 刘宁, 田荣振,等.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 [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45(2):124.
[3]刘卓, 王晓明, 车海江,等. 早期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联合治疗脑外伤的有效性观察 [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44(9):69-71.
[4]王华龙 .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11(4):47-48.

《研究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疗效》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05/20180905073054649.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