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二肽基肽酶Ⅳ(DDP-4)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治疗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该院收治的 120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 观察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DDP-4 抑制剂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 [ 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水平、胰岛功能指标 [ 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胰岛 β 细胞功能指数(HOMA- β) ] 水平、血脂指标 [ 总胆固醇(TC) 、三酰甘 油(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 两组 FBG、2hPG 和 HbA1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 HOMA-IR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HOMA- β 水平均高 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两组 TC、TG 和 LDL-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DDP-4 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治疗 2 型糖尿病 患者可降低血糖指标和血脂指标水平,改善胰岛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卡波糖治疗。
Effects of DDP-4 inhibitor combined with Acarbose on type 2 diabetes
GU Ying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of Tiemei General Hospital of Liaoning Health Industry Group, Tieling 112700 Liaoning,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DDP-4 inhibitor combined with Acarbose on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120 diabetic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9 to September 2020.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6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arbos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DP-4 inhibitor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blood glucose indexes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the islet function index levels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 islet β cell function index (HOMA-β)], the blood lipid index levels [total cholesterol (TC), triglyceride (TG),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FBG, 2hPG and HbA1c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HOMA-IR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and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HOMA-β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and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TC, TG and LDL-C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DDP-4 inhibitor combined with Acarbos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an reduce the levels of blood glucose indexes and blood lipid indexes, and improve the levels of islet function indexe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Acarbose treatment.
【Keywords】 DDP-4 inhibitors; Acarbose; Type 2 diabetes; Islet function;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Adverse reaction
我国 2 型糖尿病患者以高龄人群为主,且呈 年轻化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关系密 切 [1] 。已知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 机体胰岛细胞功能呈阶段性下降,易引发多种并发 症 [2] 。临床一般使用药物治疗,其中阿卡波糖应用较为广泛,能直接、有效地降低血糖。但该药物不 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尤其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 阿卡波糖片联合其他药物使用时,易引发低血糖。 二肽基肽酶Ⅳ(DDP-4) 是一种细胞表面的丝氨酸 蛋白酶,能直接提升胰岛素功能,对胰岛细胞具有 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患者极少 出现低血糖,应用效果显著,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 主攻方向之一 [3] 。本文观察 DDP-4 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治疗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 本院收治的 120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 入标准:符合《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 年版)》中 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4] ;出现多尿症、 烦渴、多食症及体质量减轻,可存在视野模糊、皮 肤瘙痒、周围神经病变、反复阴道炎、疲劳等病 史; 意识清醒,可正常交流,依从性良好。排除标 准:精神异常;合并胃肠道疾病;脑血管疾病;妊 娠及哺乳期。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 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 批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男 31 例,女 29 例;年龄 61~72 岁, 平 均(66.52±5.21) 岁; 病 程 5~6 年, 平均(5.22±0.13)年。观察组: 男 32 例, 女 28 例; 年龄 60~73 岁,平均(66.47±5.89)岁;病程 5~7 年, 平均(5.16±0.41) 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阿卡波糖片( Bayer Vital GmbH, 国 药 准 字 HJ20130906.50 mg) 治 疗,50 mg/ 次,3 次 /d,餐时服用,4 周为 1 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磷酸西格列汀片 ( Merck Sharp & Dohme B.V. ,国药准字 J20140095. 100 mg)治疗, 100 mg/ 次, 1 次 /d,4 周为 1 个疗程, 两组均治疗 3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 标水 平,包 括 空 腹 血 糖(FBG)、 餐 后 2 h 血 糖 (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采集空腹 肘静脉血 6 mL,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贝克曼 库尔特实验系统 (苏州)有限公司, AU5800],采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 FBG 水平,亲和色谱法测 定 HbA1c 水平。餐后 2 h 采集静脉血 2 mL,采用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 2hPG 水平。(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指标水平,包括胰岛素抵抗指数 (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 )、胰岛 β 细 胞功能指数( pancreatic islet β cell function index, HOMA- β)。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HOMA- β= 空腹胰岛素(FINS)(mU/L ) ×20/[FBG(mmol/L) - 3.5], HOMA-IR=[FBG(mmol/L) ×FINS ( mU/L ) ]/ 22.5. (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包 括总 胆固醇( total cholesterol, TC) 、三 酰甘油 ( triglycerides,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以氧化酶 法检测 TC、TG 水平, 以直接测定法检测 LDL-C 水平。(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 治疗前,两组 FBG、2hPG 和 HbA1c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 FBG、2hPG 和 HbA1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 前, 两组 HOMA-IR、HOMA- β 水平比较, 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 HOMA- IR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HOMA- β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 组 TC、TG 和 LDL-C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 TC、TG 和 LDL-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轻度
胃胀气 6 例,低血糖 7 例,头痛 5 例,不良反应发 生率为 30.00%(18/60); 观察组出现轻度胃胀气 4 例,低血糖 2 例,头痛 4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6.67%( 10/60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1. P=0.084)。
3 讨论
持续性高血糖是 2 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在疾 病持续一段时间后,可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 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5-6] 。且糖尿病的发展受多种 因素影响,如分泌障碍、胰岛素抵抗等,导致血糖 难以稳定,随疾病进展,有危及生命风险,故需对 患者进行降糖治疗。
阿卡波糖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可对葡 萄糖苷水解酶产生抑制作用,阻止蔗糖、多糖向 葡萄糖转变,促使机体糖含量减少,以此达到降 糖的目的 [7] 。胰 高 血 糖 素 样 肽 -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激 素 (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GIP) 是由肠道分泌的肠促胰岛素激素,可刺激胰 岛素释放、减缓胃排空、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 [8]。 但 GLP-1 和 GIP 半衰期较短,在几分钟之内即被 二肽基肽酶 4 ( DPP-4)水解失去作用 [9] 。因此, 使用 DPP-4 抑制剂可延长内源性 GLP-1 和 GIP 的 半衰期,促使胰岛 β 细胞分泌胰岛素,间接地增 加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保护胰岛 β 细胞功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并减缓胃排 空,最终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10] 。已知 HbAlc 可反映机体 3 个月内血糖水平, 预测并发症 [11] 。本研 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 FBG、2hPG、 HbAlc 和 HOMA-IR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HOMA- β 水平 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 DPP-4 抑制剂联合阿卡 波糖使用可从不同作用机制控制血糖,其中阿卡波 糖属于 a- 糖苷酶抑制剂,可延缓肠道内多糖、寡 糖或双糖的降解,使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葡萄糖降解 和吸收入血速度变缓,降低餐后血糖水平,使平均 血糖值下降 [12] ;而 DPP-4 抑制剂可促进胰岛 β 细 胞释放胰岛素,同时抑制胰岛 α 细胞分泌胰高血 糖素, 从而降低血糖, 改善胰岛功能 [13]。已知糖尿 病患者血糖转化能力较弱,血糖值长期偏高,易导 致自身内分泌失调,进而导致新陈代谢减慢、脂肪 合成量增多,从而出现肥胖的情况,故降低血脂水 平对改善血糖水平意义重大 [14]。本研结果同时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 TC、TG 和 LDL-C 水平均低于对 照组。分析原因为阿卡波糖联合 DPP-4 抑制剂治 疗可有效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以此避免胰岛素抑制 脂肪水解能力受损程度加重, 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 DPP-4 抑制剂用药未 增加安全风险。因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且随 访时间较短,其结果尚需后期加大样本量,延长随 访时间开展深入研究予以印证。

综上所述, DDP-4 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治疗 2 型糖尿病患者可降低血糖指标和血脂指标水平,改善 胰岛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卡波糖治疗。
参考文献
[1]张飞华,王开英,毛炜 . 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对老年 2 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及血糖值的影响研究 [J]. 中国预防医学杂 志,2019.20(2):154-157.
[2]韩松梅,金昕晔,臧丽,等 . 磷酸西格列汀对接受胰岛素强 化治疗的初发 2 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降糖疗效和血糖波动性的 影响 [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9.40(1):7-10.
[3]史晓荻,魏志杰 . SGLT-2 抑制剂联合常规降糖治疗对 2 型糖 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安徽医学, 2020. 41(1) :2724-2726.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 2013 年版) [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4. 30 ( 8 ): 893-942.
[5]刘娇,邢晓磊,张敏,等 . 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 1 型脆 性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 16(11):134-137.
[6]任吉霞,周黎,方煜,等 . DPP-4 抑制剂治疗糖尿病国内研 究现状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39(6):651-655
[7]吴巧娟,马亚楠,吴嘉鸣,等 . 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老 年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胰岛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研 究 [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32(5):49-52.
[8]王静,刘璠,董闪闪,等 . 2 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应用阿格列汀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9.40(1):33-37.
[9]厉艳萍,吴瑞敏,张方方,等 . DPP-4 抑制剂辅助治疗 2型糖尿病 _ ( T2DM ) _ 患者的效果及对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的影响 [J].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21. 17 ( 1 ):67.
[10]令娟,张定华,窦莹环,等 . DPP-4 抑制剂治疗 2 型糖尿病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8. 18 ( 2 ):208-215.
[11]戈慧颖, 丛丽 . 二肽基肽酶 -4 抑制剂在 2 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 36 (31): 73-75.
[12]肠促胰素药物评价专家组 . DPP-4 抑制剂在 2 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地位评价 [J]. 药品评价, 2019. 16 ( 9 ): 3-8.
[13]何小洪 . DPP-4 抑制剂对 75 岁及以上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研究 [J]. 北方药学, 2020. 17 ( 2 ): 79-80.
[14]杨艳丽,乔文政 . 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联合西格列汀对初 诊 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APN、GLP-1 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 (6): 904-9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9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