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48 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各 24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铋剂四联疗法(艾司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 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生菌(布拉氏酵母菌胶囊) 联合治疗, 两组患者均治疗 14 d。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清除率,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 PG Ⅰ) 、胃蛋白酶原Ⅱ( PG Ⅱ)、胃泌素( GAS ) 、血管活性肠肽( VIP ) 、胃促生长素 (Ghrelin) 、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 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腹 部肿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评分及血清 PG Ⅰ、 PG Ⅱ、 VIP、白细胞介素 -6 ( IL-6 ) 、白细胞介素 -8 ( IL-8 )、 C- 反应蛋白( CRP )、 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GAS 、Ghrelin 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胶囊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 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 改善胃肠功 能,提升幽门螺杆菌清除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布拉氏酵母菌胶囊,炎症反应,胃肠功能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的胃部病变,可引起患者食欲 减退、腹部疼痛、反酸、餐后饱胀、呕吐等主要临床症 状,同时还易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严重危害 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标准铋剂四联疗法是含有艾司 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片的铋剂 四联疗法,也是临床治疗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的 常用方法,其中艾司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酸剂,具有抑 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枸橼酸铋钾片属于胃黏膜保护剂,能 促进胃黏膜再生,降低胃蛋白酶活性;阿莫西林和呋喃唑 酮片属于抗生素,能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胃黏 膜起保护作用,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功效,改善 患者病情,但长期使用会增加耐药性,降低幽门螺杆菌清 除率,易使患者病情复发 [1] 。近年来,随着临床对益生菌 的广泛研究,发现布拉氏酵母菌能调节幽门螺杆菌阳性慢 性胃炎患者机体内微生态平衡,且其能对幽门螺杆菌的生 长、增殖过程进行抑制,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联合应用 效果良好 [2]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益生菌联合铋剂四 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情 况和胃肠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无 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48 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 胃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 24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17 例,女性 7 例;年龄 15~80 岁,平均( 43.98±11.76 )岁;病程 0 . 6~40 个月,平 均( 19.34±9.43 )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性 14 例,女性10 例;年龄 17~81 岁,平均( 44.01 ± 11.83 )岁;病程 0.5~41 个月,平均( 19.67±9.7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 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纳 入标准:经胃镜检查确诊者;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 见(2017 年,上海)》[3] 中关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 的诊断标准者;肝、肾功能正常者;认知功能正常者;对 本研究治疗药物未出现过敏反应者;病程 6 个月以上者 等。排除标准:伴有消化性溃疡出血者;伴有免疫系统疾 病者;治疗前 1 周使用过抗生素治疗者;合并恶性肿瘤者 等。本研究经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含有艾司奥美拉唑、枸 橼酸铋钾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片的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具体使用方法如下:餐前 30 min 患者口服枸橼酸 铋钾片(浙江华润三九众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20051.规格: 0.3 g/ 片),0.3g/ 次,2 次 /d;口服艾司奥 美拉唑镁肠溶片(AstraZeneca AB,注册证号 H20181004. 规格: 40 mg/ 片),20 mg/ 次,2 次 /d;餐后 30 min 患者 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四川峨嵋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 H20113499.规格: 0.5 g/ 粒),1 g/ 次,2 次 /d;口服呋 喃唑酮片(山西省临汾健民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4021438.规格: 0.1 g/ 片),0.1 g/ 次,2 次 /d。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口服布拉 氏酵母菌胶囊 [BIOCODEX,注册证号 SJ20150052.规 格: 0.25 g(菌粉)/ 粒 ],0.5 g/ 次,2 次 /d。两组均持续治 疗 14 d。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 意见(2017 年,上海)》[3] 中的疗效判定标准,其中显效: 患者腹部肿胀、反酸、呕吐等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显示胃 黏膜炎症均消失;有效:患者腹部肿胀、反酸、呕吐等临 床症状及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炎症均有所改善;无效:患 者腹部肿胀、反酸、呕吐等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显示胃黏 膜炎症均未发生任何改善。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 数 / 总例数 ×100%。②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采用 14C 呼气 试验检测并计算幽门螺杆菌清除率,14C 呼气试验值≤ 100 即表示幽门螺杆菌被清除 [4] 。③临床症状。统计两组患者 治疗前后腹部肿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评分,总 分 10 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5] 。④胃肠功能。采集空 腹静脉血 5 mL,转速 3 500 r/min,时间 10 min ,取上清,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 PG Ⅰ)、胃蛋白酶原Ⅱ( PG Ⅱ)、胃 促生长素(Ghrelin)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检测;血清血管活性肠肽( VIP)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 检测;血清胃泌素( GAS)水平采用放射分析法检测,以 上测定所用的试剂盒均由上海泽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 供。⑤炎症因子水平。血液采集与血清制备方法同④,血清白细胞介素 -6 ( IL-6)、白细胞介素 -8 ( IL-8 )、C- 反应 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水平采用酶联免 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试剂盒由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 分析,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 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 表示,行 t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临床疗效比较 较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临床治疗 总有效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见表 1.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较治疗前,治疗后两 组患者腹部肿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评分均降低,且治 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较治疗前,治疗 后两组患者血清 PG Ⅰ、PG Ⅱ、VIP 水平均降低,且治疗后 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血清 GAS、Ghrelin 水平均升 高,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 4 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 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革兰阴性微需氧菌,主要存在于胃窦部 黏膜内,其黏附性较强,能分泌多种毒素,是引发慢性消 化性溃疡、胃炎等消化疾病的主要因素。目前,临床在对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进行治疗时,常用的方法为铋剂 四联疗法,该疗法由艾司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片、阿莫 西林、呋喃唑酮片组成,可修复患者胃黏膜,改善胃肠功 能,但长期治疗易导致耐药性增强,且极易导致肠道内菌 群失调,影响治疗效果 [6]。
研究显示, 血清 PG Ⅰ、PG Ⅱ水平可直接反映胃黏膜 状态,与胃酸分泌量具有相关性,当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 胃炎患者胃黏膜损伤较为严重时,会增加胃酸的分泌与胃 黏膜的透明性,导致 PG Ⅰ、PG Ⅱ水平异常升高,加重患 者病情 [7] ;徐凡莉等 [8] 研究表明,VIP 属于小分子多肽的 一种,可刺激胃液与肠液的分泌,其水平升高与幽门螺杆 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病情进展呈正相关。 GAS 属于消化道 G 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 Ghrelin 是一种氨基酸多肽, 均可 调节胃肠道蠕动,具有改善胃肠运动的作用 [9] 。益生菌是 一种活性微生物,能调节机体胃肠道内菌群平衡,对寄生 的肠道菌群起到有益作用,并能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对 胃肠消化起到促进作用。本研究所用的益生菌为布拉氏酵 母菌,其分泌的碱性磷酸酶能使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 去磷酸化,从而抑制其活性,且可抑制肠道致病菌对肠黏 膜细胞的黏附,刺激肠黏膜分泌免疫球蛋白,使肠道免疫 能力增强,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10- 11]。本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幽门螺 杆菌清除率及血清 GAS、Ghrelin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腹 部肿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评分及血清 PG Ⅰ、PG Ⅱ、 VI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 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能提升幽门螺杆菌清除 率,改善胃肠功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病情严重时,会使胃黏膜微环境发生紊乱,促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 胞在胃黏膜的浸润,导致 IL-6、IL-8、CRP、TNF-α 等炎 症因子的大量释放,加重患者病情 [12] 。布拉氏酵母菌能 抑制宿主细胞的沉默信号调节因子 1 ( SIRT1 ) / 细胞核因 子 -κB ( NF-κB)信号通路,降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释放 内毒素,抑制机体免疫系统激活,从而减少炎症因子的分 泌, 减轻黏膜炎症反应, 利于患者病情好转 [13]。本研究结 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上述四项炎症因子水平均 低于对照组,表明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枸橼 酸铋钾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片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 性胃炎患者,能减轻炎症反应。
综上,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 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 改善胃肠功能, 提升幽门螺杆菌清除效果, 促进患者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重文 . 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 (Hp) 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21. 32(3): 384-385.
[2] 郭湛 , 何燕 , 李宝玉 . 益生菌辅助治疗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炎症因子及 VEGF 水平的影响 [J]. 空军医学 杂志 , 2019. 35(5): 444-446.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2017 年 , 上海 )[J]. 中华消化杂志 , 2017. 37(11): 721-738.
[4] 喻德林 , 胡希亚 . 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对慢性胃炎患者胃泌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 2016. 21(4): 619-622.
[5]庞跃敏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 评估 [J/CD].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 2016. 4(13): 176-177.
[6]田英 . 探讨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治疗 Hp 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 床疗效与安全性 [J]. 中国医师杂志 , 2019. 21(4): 601-603.
[7]郭敏 , 李墨航 , 刘明磊 , 等 . 萎胃康颗粒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 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 GH、PG Ⅰ /PG Ⅱ的影响 [J]. 辽宁中医 杂志 , 2017. 44(11): 2324-2326.
[8]徐凡莉 , 熊倩 , 徐志军 . 内镜下 RFA 结合基础疗法对慢性隆起糜 烂型胃炎患者的效果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J]. 现代消化及介 入诊疗 , 2019. 24(9): 957-960.
[9] 程元星 . 四联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对 Hp 感染阳性慢性胃炎患者胃肠功能及症状的影响 [J].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 15(30): 121-123.
[10] 史刚刚 , 韩梅 , 郝敬鹏 , 等 . 布拉氏酵母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J].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21. 44(2): 163- 167.
[11] 彭卫斌 , 叶东雯 , 黄晓雯 , 等 . 联合益生菌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蛋白酶原、胃泌素 - 17 的影响 [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 2021.26(12): 1546- 1550.
[12] 汪慧霞 , 张彩凤 , 张超群 , 等 . 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分布、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J]. 中国医药 导报 , 2021. 18(12): 154- 158.
[13] 张冰 , 贾兰芳 , 王艳玲 . 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中国地方病防 治杂志 , 2017. 32(2): 220. 2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6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