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应用于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中, 分析其对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72 例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36 例)、观 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利拉鲁肽治疗,36 例) ,均治疗 4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 BMI ), 三酰甘油( TG )、空腹血糖( FPG )、餐后 2 h 血糖( 2 h PG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总胆固醇( TC ) 、载脂蛋白 B (ApoB)、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 、载脂蛋白 A1 ( ApoA1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 ) 、总抗氧化 能力( T-AOC ) 、C- 反应蛋白( CRP ) 、白细胞介素 -6 ( IL-6 ) 水平, 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 BMI 及血清 FPG 、2 h PG 、HbA1c 、TC 、TG 、LDL-C 、ApoB 、CRP 、IL-6 水平均显著降低, 观察组显著低于对 照组;血清 HDL-C 、ApoA1 、GSH-Px 、T-AOC 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 ,但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 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利拉鲁肽可以有效降低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的 BMI ,对血脂、血糖发挥良好调节作用, 同时还有利于减轻炎症、氧化应激反应,药物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肥胖,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利拉鲁肽,血糖,血脂
2 型糖尿病属于内分泌领域的常见病,除糖代谢异常 外,还可引起多系统的慢性并发症,其中肥胖是 2 型糖尿 病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多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 境因素所导致的。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 时,其中二甲双胍具有降糖的作用,但该药物容易造成胃 肠道不适感,且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药效会逐渐减弱, 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1] 。利拉鲁肽是一种降糖药,可延缓胃 排空速度,从而抑制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食欲,减少 能量摄入,有利于控制患者体质量,且其对胰岛血糖素的 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胰岛 β 细胞增生,较 多文献研究认为,该药可以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 制 [2-3]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利拉鲁肽在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射阳 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72 例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按 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 例)患者中男性 29 例,女性 7 例;病程 4~17 个月,平均( 9.31 ± 1.25 ) 个月;年龄 32~65 岁,平均( 48.52±5.16 )岁。观察 组( 36 例)患者中男性 30.女性 6 例;病程 4~17 个 月,平均( 9.29±1.36 )个月;年龄 32~65 岁,平均 ( 48.37±5.0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体质量 指数(BMI) ≥ 28 kg/m2 者;初诊,治疗前未服用过任何 降糖药物者;符合《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 版)》[4]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胰岛 素、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注射液)无过敏现象者等。排除 标准:合并糖尿病相关严重并发症者;妊娠期糖尿病者; 1 型糖尿病者等。本研究方案已通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 批准,且患者已对本研究存在的风险问题、治疗方法等问 题有所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肠溶 片 [ 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73382. 规格: 0.5 g(以盐酸二甲双胍计)/ 片 ] 治疗,1.0 g/ 次,2 次 /d;地特胰岛素注射液 [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 公司,国药准字 S20217014.规格: 3 mL ∶300 单位(特 充)] 皮下注射治疗,0.2 U/kg 体质量,1 次 /d。观察组患者在 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的基础上给予利 拉鲁肽注射液(Novo Nordisk A/S,注册证号 S20160005. 规格: 3 mL ∶ 18 mg)皮下注射治疗,0.6 mg/ 次,1 次 /d,1 周后若无不良反应则加量至 1.2 mg/ 次,1 次 /d。两组均 连续治疗 4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依据《中国 2 型糖尿病 防治指南(2017 年版)》[4] ,显效: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水平恢复正常值,且 基本维持稳定;有效:患者治疗后 FPG 下降幅度 >20%, HbA1c 下降幅度 >10%;无效:患者治疗后 FPG 下降幅度 ≤ 20%,HbA1c 水平下降幅度≤10%。总有效率 = 显效率+ 有效率。② BMI、血清 FPG、餐后 2 h 血糖( 2 h PG )、 HbA1c 水平。测量两组患者身高、体质量,计算 BMI 值, BMI= 体质量(kg)/ 身高( m ) 2 ;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 3 mL,离心时间 15 min,转速 3 500 r/min ,使血清分离, 血清 FPG、HbA1c 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东软安德 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NT- 1000P )检测;另采集餐后 2 h 静脉血 2 mL,血清制备方法同上,同样采用全自动生 化分析仪检测 2 h PG 水平。③血脂指标。采集患者空腹 静脉血 5 mL,血清制备方法同②,血清总胆固醇(TC)、 载脂蛋白 B ( ApoB )、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 脂蛋白 A1 ( ApoA1 )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 测。④氧化应激、炎症指标。检测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 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 )、C- 反应蛋白 ( CRP)、白细胞介素 -6 ( IL-6)水平,血液采集、血清制 备及检测方法同③。⑤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恶心呕吐、腹 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行 t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 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 见表 1.
2.2 两组患者 BMI 及血清 FPG、2 h PG、HbA1c 水平比 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BMI、各项血糖指标 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 患者血清 HDL-C、ApoA1 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 组;而血清 TC、ApoB、LDL-C、TG 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见 表 3.
2.4 两组患者血清 GSH-Px、T-AOC、CRP、IL-6 水平比 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CRP、IL-6 水平 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 GSH -Px、 T-AOC 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 期间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分别为 2、1、2 例,观察组分别为 1、1、1 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分别为 13.89% ( 5/36 )、8.33% ( 3/36),经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χ2=0. 141.P>0.05 )。
3 讨论
肥胖会增加 2 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也会导致胰岛素 抵抗、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在治疗肥胖 2 型糖尿病的过程中,除控制血糖外,还应当控制患者体质量 [5-6] 。临床中 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 胍,其中胰岛素、二甲双胍均可以降糖,同时二甲双胍还 对葡萄糖的输出起到抑制作用,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 敏感性。但有研究显示,使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 胖 2 型糖尿病患者,对体质量的控制效果不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多 [7]。
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高血脂、高血糖、胰岛 素细胞受损等特点,其中 FPG、2 h PG、HbA1c 均为临床 上检测患者血糖水平的常用指标,当患者出现高血糖时, 表现为上述指标异常升高。TC、TG、LDL-C、HDL-C、 ApoA1、ApoB 为脂代谢指标, 由于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 者高血糖和过量脂质的摄入, 会使血清 TC、TG、LDL-C、 ApoB 水平升高, 血清 HDL-C、ApoA1 水平降低, 导致患 者脂质代谢不平衡,易引发心血管并发症 [8-9]。利拉鲁肽是一种人胰升糖素样多肽 - 1 ( GLP- 1 )长效类似物,可刺 激分泌胰岛素,促进胰岛 β 细胞的增殖分化,在降低患者 食欲及摄入量的同时减轻患者的体质量,由于此药半衰期 较长, 可以长时间发挥积极降糖作用, 且安全性良好 [10]。利拉鲁肽不仅能够减少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能量的摄入,同时还可以减少脂肪在机体内聚积,调节患者高血脂 状态, 改善脂质代谢紊乱 [11]。本研究中, 治疗后观察组患 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血清 HDL-C、ApoA1 水平均显著高 于对照组, BMI、血清 FPG、2 h PG、HbA1c 及 TC、TG、 LDL-C、ApoB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总发 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利拉鲁肽可以有效降 低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 BMI,有效调控血糖、血脂水 平,且安全性良好。
研究表明,2 型糖尿病患者在氧化应激状态下会产生 过量的氧自由基,干扰 DNA 复制,破坏线粒体结构,导 致细胞凋亡, 造成内皮功能受损, 炎症反应加重。 GSH-Px 具有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的 作用; T-AOC 可以反映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内 抗氧化能力;CRP、IL-6 作为炎症因子,在患者病情加重 时,其水平处于高表达状态,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使 白细胞聚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12- 13] 。利拉鲁肽可 提高患者抗氧化能力,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引起的 β 细 胞凋亡,阻止肝细胞脂质聚积,以减少机体内脏脂肪组 织,降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表达水平,可抑制炎症因子 的释放,进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14- 15] 。本研究中,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氧化应激指标显著 高于对照组,表明利拉鲁肽可以有效减轻初诊肥胖 2 型糖 尿病患者机体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进而发挥较好的治疗 作用。
综上,利拉鲁肽可以有效降低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 者的 BMI,调节血脂、血糖;同时还有利于减轻炎症、氧 化应激反应,且药物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鲍洪雅 , 王志英 , 朱巍 . 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1. 37(8): 952-954. 958.
[2] 刘静 . 利拉鲁肽联合基础胰岛素对初诊 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血糖控制及体质量指数的影响 [J]. 医学信息 , 2018. 31(13):137- 138. 141.
[3] 孙梦楚 , 王君 , 肖艳新 , 等 . 利拉鲁肽对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1 及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B 水平影响 的研究 [J]. 中国糖尿病杂志 , 2020. 28(2): 94-97.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7 年版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2018. 38(4): 292-344.
[5] BORGUNDVAAG E, MAK J, KRAMER C K. Metabolic impact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interventional studies[J]. J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1. 106(3): 902-911.
[6] CASANUEVA F F, CASTELLANA M, BELLIDO D, et al .Ketogenic diets as treatment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Rev Endocr Metab Disord, 2020. 21(3): 381-397.
[7] 刘佳 , 崔旭红 , 王丽艳 , 等 . 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恢复的影响 [J]. 河北医学 , 2019. 25(1): 18-22.
[8] 李洁, 黄春, 宋宇玲, 等 . 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对肥胖2 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与糖脂代谢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 2020.17(12): 58-61.
[9] 顾丽萍 , 申婷婷 , 马宇航 , 等 . 新诊断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pexin水平与内脏脂肪面积及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J]. 同济大学学 报 ( 医学版 ), 2020. 41(2): 172- 177.
[10] 张鹏 , 王一博 , 王岩 . 乌梅丸联合利拉鲁肽对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J]. 中国卫生工 程学 , 2022. 21(1): 147- 150.
[11] 郑坤杰 , 刘晴晴 , 耿建林 , 等 . 利拉鲁肽对初诊肥胖老年 2 型糖尿病病人血清趋化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 水平及胰岛功能的 影响研究 [J]. 实用老年医学 , 2020. 34(12): 1253- 1256.
[12] 贺菲菲, 宋民喜, 徐琳, 等 . 利拉鲁肽联合基础胰岛素对初诊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血糖控制、血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J].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18. 24(2): 173- 176. 180.
[13] 何丽 , 朱亚丽 , 张丰姣 , 等 . 利拉鲁肽治疗初诊 2 型糖尿病伴肥 胖患者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 40(10): 1256- 1257.
[14] 朱亭 , 董林 , 邓月珍 . 利拉鲁肽对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 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18. 22(5): 29- 31.
[15] 张旭艳, 毛红, 杨帆, 等 . 利拉鲁肽联合利格列汀治疗2 型糖尿病 肥胖患者的临床研究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19. 19(15): 2895- 28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