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CT 与 X 线检查对脊柱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04 11:33: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 CT 与 X 线检查对脊柱骨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脊柱骨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1 年 5 月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收治的 66 例疑似脊柱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 CT 与 X 线检查,与手术结果比 较, 分析 CT 与 X 线的检测结果及对脊柱骨折的诊断效能。 结果 66 例疑似脊柱骨折患者中经手术结果最终确诊阳性与阴性分别为 59 、 7 例, X 线诊断阳性与阴性分别为 55 、11 例,阳性检出率为 83.33% (55/66) ,低于手术结果的阳性确诊率 89.39% (59/66) ,但经比 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CT 诊断阳性 60 例, 阴性 6 例, 阳性检出率为 90.91% (60/66) ,高于手术结果的阳性确诊率 89.39% (59/66) ,但与手术、X 线诊断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CT 对脊柱骨折诊断的准确度显著高于 X 线诊 断(P<0.05 ); CT 对脊柱骨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 X 线升高,但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结论 CT 与 X 线用于诊断脊柱骨折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CT 诊断脊柱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 X 线,诊断价 值相对更高,但是 CT 诊断费用较高,因此临床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诊断方式。

  关键词: 脊柱骨折,CT 诊断,X 线诊断,诊断价值

  脊柱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损伤类型,常由交通意 外、高处跌落等原因造成,导致患者脊柱出现疼痛、畸 形、脊柱运动受限,严重者会因压迫脊髓和神经,产生脊 髓神经损伤的症状,导致患者下肢瘫痪。给予脊柱骨折患 者早期诊断不仅能够发现患者骨折部位,也能够为后续 及时治疗提供可靠依据。CT 与 X 线均为临床诊断脊柱骨 折的常见手段,X 线是临床辅助检查骨折的方法之一,其 是一种波长很短、人肉眼看不见并感觉不到的电磁波,可 以穿透人体和物体,甚至金属制品,能够很好地显示出椎 体、棘突骨折部位与脊柱的曲度、排列,但其空间分辨率 低,对细微的病变和厚实部位的机体组织观察不够清晰, 且在透视过程中,患者受到的辐射较大 [1-2]。CT 诊断进行 轴位扫描和三维技术重建后,可清晰地呈现出脊柱结构, 查看到椎体是否出现脱位,骨折线清晰,可准确评估患者 脊髓骨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但 CT 诊断费用较 高 [3-4]。因此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 CT 与 X 线检查对脊 柱骨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脊柱骨折的早期诊断、后期治 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1 年 5 月徐州市 铜山区中医院收治的 66 例疑似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 象,所有患者均进行 CT 与 X 线检查。66 例患者中男性 40 例,女性 26 例;年龄 23~63 岁,平均(45.45±2.12)岁; 受伤原因:高处坠落 20 例,交通事故 20 例,重物砸伤26 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脊柱部位疼痛、活动受限者;已进行手术治疗者等。排除标准: 患者存在其他严重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 病)者;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以往进行过椎体内固定术 者等。本研究已通过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方法 X 线检查:采用数字化医用 X 射线摄影系 统 [ 锐珂(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型号:DRX-NOVA], 拍摄患者正位、侧位 X 片,正位电压设置为 75~85 kV, 侧位电压为 85~100 kV,时间设置为 80~90 ms ,电流设 置为 200 mA。CT 检查:采用 64 排螺旋 CT[ 飞利浦医疗 (苏州)有限公司,型号:Ingenuity Core128] 对患者脊柱 损伤部位进行扫描,将外伤部位靠近检查床中间,指导患者双手举起,使头部先进入,并叮嘱患者不可随意挪 动,扫描时,注意要使扫描平面垂直于椎管,参数:电压 设置为 120 kV,电流设置为 200 mA,扫描层厚 3~5 mm, 扫描的螺距设置为 1 . 3~1 . 5.处理三维成像,将 CT 扫 描结果传送至工作站,选择无伪影、清晰的成像进行 分析。

  1.3 观察指标 ①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 CT 与 X 线检查结果与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 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计算方法如下,灵敏度 = 真阳性例 数 /(真阳性 + 假阴性)例数 ×100%,特异度 = 真阴性例 数 /(假阳性 + 真阴性)例数 ×100%,准确度 =(真阳性 + 真阴性)例数 / 总例数 ×100%,阳性预测值 = 真阳性例 数 /(真阳性 + 假阳性)例数 ×100%,阴性预测值 = 真阴性例数 /(真阴性 + 假阴性)×100%。②典型病例影像学分 析。分析典型病例 CT 与 X 线检查的影像学图片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7.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X 线诊断脊柱骨折的结果分析 经手术结果显示,66 例疑似脊柱骨折患者中确诊阳性 59 例,阴性 7 例; X 线诊断阳性 55 例,阴性 11 例,阳性检出率为 83.33% ( 55/66),低于手术结果的阳性确诊率 89.39% ( 59/66), 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9.P>0.05),见表 1.

\

 
  2.2 CT 诊断脊柱骨折的结果分析 66 例疑似脊柱骨折 患者经手术结果确诊阳性 59 例,阴性 7例;CT 诊断阳性 60 例,阴性 6 例,阳性检出率为 90.91% ( 60/66),高于手 术结果的阳性确诊率 89.39% ( 59/66),但与手术结果、X 线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85、1.688.均P>0.05),见表 2.

\

 
  2.3 X 线与 CT 检测方式的诊断效能比较 CT 诊断脊 柱骨折的准确度较 X 线诊断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 );而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 测值较 X 线诊断升高,但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3.

\

 
  2.4 典型病例影像学图片特征分析 患者女性,62 岁,经 X 线正位片检查腰椎排列整齐,胸 12 椎体楔形改变,骨 折处有明显塌陷,见图 1-A;X 线侧位片检查显示椎体前 缘骨皮质台阶状改变,椎体前缘变扁,后部高度正常,见图 1-B ;经 CT 检查胸 12 椎体压缩变扁,前纵韧带撕裂, 未见椎体断裂, 见图 2-A ;脊柱后凸畸形,前纵韧带撕 裂,椎管前断裂,可见多发骨折分离,见图 2-B。

\

 
  3 讨论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头部与骨盆之间,当脊柱 受到前屈力、轴向压力时易导致骨折,随着现代建筑行 业、运输行业的发展,高处堕落与交通事故的发生逐渐增 多,致使脊柱骨折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5] 。部分患者因受伤 严重而导致不同程度的下肢瘫痪,故临床早期准确诊断与 全面分析脊柱的损伤情况,对解除脊柱受压迫的脊髓具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6-7] 。现阶段脊柱骨折主要选择 X 线与 CT 两种影像学诊断方式,各具优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 [8]。

\

 
  X 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能穿透人体的组织结构, 而人体组织之间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异,所以 X 线在穿 透过程中被吸收的量不同,剩余的 X 射线又利用其荧光 效应和感光效应在 X 光片上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 影像,但深浅组织的影像会相互隐藏、重叠,对肌肉、 软组织的区分度较低,细微骨折部位容易出现漏诊、误诊, 且 X 线辐射量可在身体内累积,会危害血液中的白 细胞,导致血液中的白细胞含量减少,人体免疫功能下 降 [9- 10] 。由于 CT 是断层成像, 可获得各部位清晰的横断 面图像, 常常能显示出普通 X 线检查所不能显示的病变, 故 CT 扫描可清晰显示椎体的解剖结构、椎管的受累程度 及骨折线所累及的部位 [11- 12]。另外, CT 的检查原理是根 据人体不同组织对 X 线的吸收与透过率不同,应用灵敏 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 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 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 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 相比于 X 线, CT 能更好地显示脊 柱周围软组织, 有效评估脊柱骨折周围肌肉、软骨的损伤 程度 [13]。本研究结果显示, 66 例检测者 X 线诊断阳性检 出率为 83.33%,CT 诊断阳性检出率为 90.91%,CT 对脊 柱骨折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 均较 X 线升高,但两种诊断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表明两种方法用于诊断脊柱骨折均具有一定的检测 价值,而 CT 诊断脊柱骨折准确度显著高于 X 线诊断, CT 诊断更具有优势。 X 线检查费用低, 适合绝大多数患 者常规检查, 而 CT 诊断不受骨头前后重叠的影响, 并可 通过任意方向将图像进行三维立体重建,能更好显示骨 折损伤部位与严重程度 [14- 15] 。本研究影像学图片显示, X 线只能穿透人体形成 X 线摄片,只能看到骨折的大体 形态, 并不能细节区分, 而 CT 诊断脊柱骨折位置图像清 晰, 可明确患者椎管狭窄程度、椎管形态、附件骨折等情 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诊断的精确性与全面性, 患者体位 移动较小, 降低对患者产生的二次损伤, 避免软组织与脊 髓受到再次伤害, 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16- 17]。但是 CT 诊断 费用较高, 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 病情较轻患者 选择 X 线诊断, 较为严重患者选择 CT 诊断, 以提升诊断 准确率与合理性。

  综上, CT 与 X 线用于诊断脊柱骨折均具有一定的检 测价值,但 CT 诊断脊柱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高于 X 线,故 CT 诊断脊柱骨折价值相对更高。

  参考文献

  [1] 谢凤鸣 , 李晓庆 , 陈中银 , 等 . X 线、 CT、MRI 检查在胸腰段骨折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中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J]. 临床骨科杂志 , 2020. 23(5): 626-628.

  [2] 黄海营 , 张洪波 , 洪强 , 等 . X 线片与 MRI 联合应用对提高脊柱骨折的检出率与诊断准确性 [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 2018. 32(5):321-323. 327.

  [3] 杨志永 , 石秀梅 , 丁玉洁 , 等 . 多层面螺旋 CT 三维重建诊断良性和恶性脊柱骨折的价值研究 [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17. 34(2):235-238.

  [4] 杜婵 , 胡丽 , 冯婷 , 等 . 64 层螺旋 CT 及 MPR 技术对车祸脊柱骨折患者术前评估意义分析 [J].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 , 2021. 19(7): 138- 140.

  [5] 张卫涛 , 黄炜 . X 线片与 CT 扫描在胸腰段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J].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 , 2017. 15(4): 133- 136.

  [6] 贺富文 , 净惠明 , 杜秋珊 . CT 三维重建及薄层扫描诊断良性和恶性脊柱骨折临床性分析 [J]. 医学影像学杂志 , 2020. 30(1): 167- 170.

  [7] 张伟 . CT 与 X 线诊断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探析 [J/CD]. 临床检验杂志 ( 电子版 ), 2019. 8(4): 213-214.

  [8] CAN DORT M J, ROMME E A P M, SMEENK F W J M, et al.Diagnosis of vertebral deformities on chest CT and DXA compared to routine lateral thoracic spine X-ray[J]. Osteoporos Int, 2018. 29(6):1285- 1293.

  [9] 张凡 . CT 磁共振成像与 X 线诊断脊柱骨折的影像学对比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19. 3(21): 81-82.

  [10] KONG S H, LEE J W, BAE B U,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pine X-ray- based fracture prediction model using a deep learning algorithm[J]. Endocrinol Metab, 2022. 37(4): 674-683.

  [11] 蒙赤明 . X 线平片与 CT 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分析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18. 2(10): 83-85.

  [12] 徐晓光 , 董乐乐 , 于泽 , 等 .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 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0. 4(16): 85-86.

  [13] HARDY C, HAZELTON J P, GEFEN R. Added value of dedicated spine CT to detect fracture in patients with CT chest, abdomen, and pelvis in the trauma setting[J]. Curr Probl Diagn Radiol, 2019. 48(6):554-557.

  [14] 程飞 . 脊柱骨折应用 CT 与 X 线诊断的临床价值 [J]. 中国医药指南 , 2020. 18(8): 84-85.

  [15] FOTI G, BELTRAMELLO A, CATANIA M, et al . Diagnostic accuracy of dual-energy CT and virtual non-calcium techniques to evaluate bone marrow edema in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Radiol Med, 2019. 124(6): 487-494.

  [16] SCHWAIGER B J, SCHNEIDER C, KRONTHALER S, et al . CT-like images based on T1 spoiled gradient-echo and ultra-short echo time MRI sequenc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vertebral fracturesand degenerative bone changes of the spine[J]. Eur Radiol, 2021. 31(7): 4680-4689.

  [17] 周德明 , 颉奎 , 张涛 , 等 . X 线平片、螺旋 CT、MRI 检查在脊柱 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医学创新 , 2020. 17(5): 109- 1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548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