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我院和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二科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 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有36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支气管哮喘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 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支气管哮喘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高龄、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机械通气、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长时间使用抗生素(
PV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是减少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肺部真菌感染;支气管哮喘;影响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梁晓,房利洲.支气管哮喘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173,176.
0引言
支气管哮喘是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以咳嗽、气 促、胸闷、反复发作性喘息为主要症状,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 成严重影响。支气管哮喘患者容易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此类患 者临床表现、体征及X线表现上缺乏特异性,起病早期主要表现 为喘息、咳嗽、气促,双肺哮鸣音,与重症哮喘发作相似;并有发 热、咳痰,肺部湿啰音等肺部感染表现,若无病原学或病理结果, 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难度;且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应 引起临床医师高度关注
[1]。本研究以我院和昆明医学院第一附 属医院呼吸二科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 患者为对象,通过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资料的分析,探讨了支 气管哮喘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肺部真菌 感染的防治提供临床支持。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依据《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 家共识》的相关标准
[2'
31选取我院和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二科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 120例,均排除合并恶性肿瘤、实质性脏器功能不全、其他部位感 染的患者。其中,36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占30.0%;菌群分布: 酵母样真菌2株,曲霉菌3株,热带假丝酵母菌5株,光滑念珠 菌6株,白色念珠菌20株。
1.2方法
调查、分析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 (<65或N 65岁)、性别、合并症(低蛋白血症、糖尿病、鼻炎)、最 大呼气流速峰值(<3或3L/s、、机械通气、长期使用糖皮质激 素、抗生素使用时间(<2或N 2周)等。根据不同分组中并发肺 部真菌感染病例占比的统计分析支气管哮喘并发肺部真菌感染 的相关影响因素。
1.3统计学方法
软件包SPSS 23.0分析数据,采用
C检验计数资料,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支气管哮喘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检 验水准a=0.05。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 合并鼻炎、机械通气、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使用时间为 支气管哮喘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户<0.05)。见表1。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低蛋白血症、糖尿 病、机械通气、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为支气 管哮喘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户<0.05)。见表2。
3讨论
通过本研究结果分析,高龄、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机械通气、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为支气管哮喘并发 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户<0.05)。究其原因,可能是高龄患 者的器官功能衰退,机体抵抗力下降,疾病长期反复发作又会使 患者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加之增生的支气管腺体促使呼吸道 分泌物增多,由于咳嗽反射差、粘膜纤毛清除功能异常,造成痰 液咳出比较困难,上呼吸道病菌蔓延至下呼吸道继而导致肺部 真菌感染发生。在机体免疫中,血浆白蛋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 定的作用非常重要,但其水平下降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可使感染 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机体血糖水平升高,可为真菌生长繁殖 提供有利条件,白细胞吞噬与杀伤能力受血糖升高的影响也会 (下转第176页) 33%,而三大系统均存在功能不全时,溃疡发生率为47%⑻。交 通静脉是溃疡发生的重要因素。单纯的清创术加加压包扎溃疡 的愈合率只有50%-60%⑼。正确处理溃疡周围功能不全的交通 静脉对溃疡愈合及防止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交通静脉结 扎切断了深静脉血逆流的通道,小腿区浅静脉压力下降,微循环 改善,患肢沉重、肿胀、色素沉着、脂质硬化等症状减轻或消失, 且术后并发症少;长期随访与单纯浅静脉手术相比残余浅静脉 曲张及溃疡复发率较低,中长期疗效满意
[10]o压力治疗即通过 对下肢施加外力使足踝部压力高于膝部压力,从而将体液挤回 静脉和淋巴系统,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阻止静脉返流,以减轻下 肢瘀血,确保下肢静脉血液的良好循环,达到减轻水肿、促进创 口愈合、降低创口疼痛等目的
[11]。目前常用的压力治疗包括弹 力绷带、弹力袜、充气加压装置等。充气加压装置因需专业人员 使用且费用高,不适于家庭使用有所减弱,故真菌感染风险也会增加。机械通气是一项侵袭性 操作,可对人体机械防御屏障造成损害,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即 可诱发肺部真菌感染。糖皮质激素是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 用药物,但其对免疫应答、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可导致菌群失 调现象发生,继而有诱发真菌感染的可能。支气管哮喘发作也 与感染有一定关系⑷,故而需要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虽然 广谱抗生素的灭菌效果良好,但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菌群失衡,也 会为真菌繁殖并侵袭肺部提供一定条件。由此可见,支气管哮 喘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对于存在相关影响因素 的群体应加强进一步管理,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重视痰培养, 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警惕施行机械通气、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 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并尽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 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以此减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总之,加强肺部真菌感染并发危险因素的管理和控制,积极 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避免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部真菌 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许建峰,仇铁峰.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J].中国现 代药物应用,2010,4(24):70-71.
[2] 蒙建凤,李超乾.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真菌感染患者32例临床分析J]. 内科,,2014,9(02):189-190,223.
[3] 谢勇,谢绍华,朱俞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皿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2):55-56.
[4] 张继亮.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皿临床合理用 药杂志,2011,4(31):18,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