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碳酸锂、喹硫平联合系统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 TNF-α ) 、白细胞介素- 1 ( IL- 1 ) 、白细胞介素 -6 ( IL-6 )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襄阳市安定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80 例双相 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两组 [ 参照组( 40 例,碳酸锂治疗)与研究组( 40 例,碳酸锂联合喹硫平治疗) ],连续治疗 4 周,且两组 患者治疗期间均进行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不良情绪、生活质量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 况, 治疗后满意度。 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 治疗后两组患者完成测查总应答数( RA ) 、错误应答数( RE )、完成第 1 个分类所需应答数 ( RF ) 、不良情绪 [ 焦虑自评量表( SAS )与抑郁自评量表( SDS ) ] 评分及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完 成分类数( CC ) 、言语记忆测验( HVLT-R ) 、持续性操作测验( CPT )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均 P<0.05 )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 ) 。结论 碳 酸锂、喹硫平、系统护理联合干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后,可有效对其认知功能进行改善,抑制机体内炎症反应,同时调节不良 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水平与满意度,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喹硫平,碳酸锂
躁狂发作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表现,临床症状表 现为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等。现阶段, 临床上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多采取药物治疗,碳酸 锂作为使用频率较高、使用范围较广的药物,可有效缓解 患者躁狂症状,但由于其起效时间慢、治疗时间长,使 得部分患者的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1] 。喹硫平为第二代 抗精神病药物,可通过阻断中枢 5- 羟色胺与多巴胺受体, 达到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目 的,且与碳酸锂相比,该药物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有效的 血药浓度 [2] 。系统护理根据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 实际情况,从生理、心理两方面采取恰当的干预方式,利 于改善患者预后 [3] 。本研究旨在探讨碳酸锂、喹硫平、系 统护理联合干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后,其认知功 能与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襄阳市安定医 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80 例双相情感 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参照组( 40 例)和研究组( 40 例)。参照组患者中男性 24 例,女性 16 例;年龄 18~56 岁,平均( 37.00±2.24 )岁;受教育年限 3~15 年,平 均( 9.00±1.31 )年;病程 0.6~10 年,平均(5.30±0.57 ) 年。研究组患者中男性 21 例,女性 19 例;年龄 19~56 岁,平均( 37.50±2.31 )岁;受教育年限 4~15 年,平 均(9.50±1.28 )年;病程 0.7~10 年,平均(5.30±0.59 ) 年 ]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可比。诊断标准:参照《精神病学》 [4] 中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者;Bech-Rafaelsen 躁狂量表(BRMS ) [5] 评分≥ 10 分;首 次确诊,既往未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等。排除标准: 有严重攻击行为或自伤、自杀行为者;既往有精神分裂 症病史或目前有其他精神障碍者;有药物滥用史等。患 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此 研究。
1.2 治疗与护理方法
1.2.1 治疗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碳酸锂片(湖南省湘中 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3020759.规格: 0.25 g/ 片) 口服治疗,初始剂量 0.25 g/d,分 2次于饭后服用;据患 者病情增加至 1~1.5 g/d(分 2 次服用),治疗期间定时检 测患者血锂浓度,保持在 0.8~1.2 mmol/L,防止出现锂中 毒,连续服药 4 周。在碳酸锂片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研究 组患者富马酸喹硫平片(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 药准字 H20000466.规格: 25 mg/ 片)口服治疗,初始剂 量 100 mg/d,分 2 次服用,1 周内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 至 400~600mg/d,分 2 次服用,连续服药 4 周。
1.2.2 护理方法 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系统护理:①入院评估。通过了解患者疾病诱发因素、既往病史及家 庭背景等情况对其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制订合适的干预方 案。②健康教育。通过采取一些措施(多媒体、发放宣传 手册、一对一口头教育及健康讲座等)让患者了解疾病, 适用患者角色;同时讲解一些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 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提升治疗信心,并积极面对治 疗。③心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的躁狂症状和关注患者的 心理状态,仔细倾听患者提出的疑问与诉求;并鼓励患者 家属给予患者家庭情感支持,关爱与鼓励患者,让患者感 受到家庭的温暖,并积极面对治疗。④康复训练。以患者 实际患病情况与兴趣爱好作为参考依据,对其开展针对性 较强的康复训练,如慢跑、跳绳、书法练习、公益活动及 太极等。⑤环境干预。病房布置上需秉持温馨、舒适等原 则,可以在病房摆放适当的绿植,对每天探访的人数和时 间进行合理控制,减少患者受到外界刺激的机会,提高患 者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 [6]、 言语记忆测验(HVLT-R ) [7]、持续性操作测验(CPT ) [8] 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WCST 量表评分包括完成 测查总应答数(RA,正常范围 60~128 分)、完成分类数 ( CC,正常范围 0~6 分)、错误应答数(RE,正常值≤45 分)、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RF,正常范围 10~20 分);HVLT-R(总分 40 分)、CPT(总分 10 分),评分越 高,则表明认知功能越好。②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分 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总分 100 分)、抑郁自评量 表(SDS)(总分 100 分)进行判定,评分与焦虑、抑郁 情况均呈正比。③治疗前后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 3 mL, 经 3 000 r/min 转速离心 10 min 后取血清,血清肿瘤坏死 因子 - α ( TNF- α )、白细胞介素 - 1 ( IL- 1 )、白细胞介素 -6 ( IL-6)水平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进行检测。④使用 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 ) [9] 评分 [ 生理功能( 100 分)、 躯体疼痛( 100 分)、社会功能( 100 分)、总体健康( 100 分)] 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判定,得分越高,则 表明其生活质量越好。⑤统计并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 良反应(头晕、嗜睡、头痛等)发生情况。⑥采用明尼苏 达满意度量表 [10] (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 不满意)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进行判定,并计算总 满意度。总满意度 = 非常满意率 + 满意率+ 一般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WCST、HVLT-R、CPT、SAS、SDS、SF-36 评分及 炎症因子水平)均经 K- S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与满意度)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 后两组患者 RA、RE、RF 评分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参照组; CC 及 HVLT-R、CPT 评分均升高, 研究组高于参照组, 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 后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显著低于参 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 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相较于治疗前,治 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研究组显 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 .05 ),见 表 4.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参照组 患者发生头晕、嗜睡、头痛分别为 5、5、3 例,研究组患者 发生头晕、嗜睡、头痛分别为 4、5、3 例,研究组与参照 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 30.00% ( 12/40 )、32.50% ( 13/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 . 058 , P>0.05 )。
2.6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参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 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别为 6、14、11、7、2 例,总满意度为 77.50% ( 31/40 );研究组患者中非常满 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别为 20、12、6、2、0 例,总满意度为 95.00% ( 38/40 );研究组总满意度显 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165.P<0.05 )。
3 讨论
躁狂发作是心境障碍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患者 的临床表现多以心境高涨、精力旺盛、自尊心膨胀、认知 能力受损等症状为主,且其行为与日常间具有较为明显的 变化,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发病急、破坏性大,如不及 时就诊,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及社交等活动均会受到 明显影响。碳酸锂作为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常用 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与再摄取,从而 达到控制患者攻击行为的目的,但具有镇静效果不足、起 效慢等弊端,且长期服药还会增加锂中毒风险,临床应用 受限 [11]。
喹硫平为临床上常用的二苯二氮䓬类非典型抗精神病 药物,可与多种神经递质受体(5- 羟色胺、组胺、多巴胺 等)相互作用,抑制上述受体的活性,降低患者脑细胞兴 奋性,发挥镇静、抗精神病等作用,从而降低狂躁程度, 改善并缓解精神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 [12]。系统护理通过提 供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强 化依从性, 使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13] 。本研 究中,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 RA、RE、RF、SAS、 SDS 评分均显著降低,CC、HVLT-R、CPT 及生活质量评 分均显著升高,提示碳酸锂、喹硫平、系统护理联合干预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后,可有效对其认知功能进行 改善,调节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TNF-α、IL- 1、IL-6 作为常见的促炎因子, 通过激活中 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促使其他细胞因子合成并释放, 改变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同时使胰岛素受体功能下降,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加重神经元损伤,促进病情发 展 [14]。本研究中, 相较于参照组, 研究组患者血清 TNF-α、 IL- 1、IL-6 水平均显著降低, 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 而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 示碳酸锂、喹硫平、系统护理联合干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 发作患者后,可对其机体炎症紊乱状态进行纠正,满意度 得以提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究其原因, 喹硫平通过拮抗组胺 H1 受体, 抑制组胺介质的炎症反应, 纠正机体炎症紊乱状态,改善患者心理,提高满意度;两 种药物联用后发挥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躁狂发作症 状得以快速控制, 情绪得到稳定 [15]。系统护理通过心理干 预、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等方面,减轻双相情感障碍躁狂 发作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进而提 高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 [16]。
综上,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经碳酸锂与喹硫平 联合治疗,并给予系统护理后,可有效对其认知功能进行 改善,纠正机体炎症紊乱状态;同时不良情绪得到稳定, 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满意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 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孟鑫鑫 . 喹硫平与碳酸锂联合用药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J]. 内蒙古医学杂志 , 2021.53(2): 209-210.
[2] 罗锐 , 衡荣 , 冯杰 , 等 . 喹硫平联合碳酸锂对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 2018. 45(5):864-866.
[3]李晗 . 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 影响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16. 10(7): 245-246.
[4] 姜德利 . 精神病学 [M]. 长春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7: 149-156.
[5] 许明胜 . 丙戊酸钠与喹硫平联合碳酸锂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 作患者BRMS 评分、PANSS 评分的影响比较 [J]. 北方药学, 2019.16(7): 49-50.
[6] 肖剑文 , 黄丽 , 申璎 .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WCST 执行功能与 PANSS 五因子分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 25(27):11- 15.
[7] 黄惠红 , 陈结南 . 碳酸锂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 狂发作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J]. 海南医学 , 2021. 32(18):2345-2348.
[8] 林经伟 . Das-Naglieri 认知评估系统测验与视听整合持续性操作 测试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比较 [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 11(1): 81-84.
[9] 周非非 , 张一龙 , 李舒扬 , 等 . SF-36 量表用于国人脊髓型颈椎病 的信度分析及其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2020. 30(3): 256-262.
[10]胡银芬 . 明尼苏达满意度测评量表在医院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J]. 中医药管理杂志 , 2020. 28(19): 46-47.
[11]马建英 , 杨勇 .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碳酸锂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 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 2018. 15(2): 195-197. 201.
[12]MASI G, MILONE A, STAWINOGA A,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isperidone and quetiapine in adolescents with bipolar Ⅱ disorder comorbid with conduct disorder[J]. J Clin Psychopharm, 2015. 35(5):587-590.
[13]白超 , 陈海燕 . 系统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J].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 16(34): 80-81.
[14]张恩 , 宋传福 , 熊伟 , 等 . 丙戊酸镁缓释片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 发作患者疗效及血清 IL- 1β 、TNF-α 、GSH-PX、SOD 水平的影响 [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42(3): 265-267. 278.
[15]朱颀峰 , 李新玲 . 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临 床观察 [J]. 中国药房 , 2016. 27(33): 4659-4661.
[16]李巍 .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行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 [J]. 中 国医药指南 , 2020. 18(25): 144- 1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3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