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观察富马酸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对患者炎症反应与精神状况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 参考依据。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11 月长春市第六医院收治的 78 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 与研究组, 各 39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碳酸锂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 均连续治疗 1 个月。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 30 d 后炎症因子水平、焦虑自评量表( SAS )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治疗前及治疗 15 、30 d 贝克- 拉范 森躁狂量表( BRMS )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 30 d 后两组患者血清 白细胞介素-6 ( IL-6 )与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水平,SAS 、SDS 评分,以及治疗 15 、30 d 后的 BRMS 、PANSS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 疗前, 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 10 ( IL- 10 ) 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 P<0.05 )。比较两 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应用富马酸喹硫平与碳酸锂治疗, 可有效降 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实现病情的有效控制,且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躁狂症状及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富马酸喹硫平; 碳酸锂; 炎症因子; 认知功能; 不良情绪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一个人极端的心境波动,由于情绪 起伏较大,可在躁狂的高峰与重度抑郁之间来回波动。该 疾病的致病原因尚未得到明确的证实,但临床多认为与家 族遗传、中枢神经功能、家庭、社会及心理等多种因素有 关;该疾病患者的生物学亲属患病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且血缘关系越近,则发病率越高,发病后神经影像学、脑 电图,生化均发生改变 [1] 。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以药物、物理及心理 3 种方案为主,其中碳酸锂作为精神科 的常用治疗药物,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能够有效控制躁 狂发作,但该药物需要长期服用,且药物起效缓慢,通常 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 。富 马酸喹硫平属于二苯并硫氮杂草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 机体多种组胺与受体亲和力较好,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 ( DA)与 5- 羟色胺(5-HT)受体发挥作用,起效迅速,镇静作用明显 [3] 。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双相情感障碍躁 狂发作经富马酸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后对患者炎症反 应与心理状况的影响,现根据本研究内容详细整理研究结 果,并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长春市第六医院于 2020 年 11 月至2021 年 11 月期间收治的 78 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39 例,应 用碳酸锂治疗)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1、18 例;年龄 24~60 岁,平均( 34.62±5.23 )岁;病程 1~12 年,平均 ( 5.67±1.24 )年;体质量指数( BMI ) 21~24 kg/m2 ,平 均(22.34±1.24 )kg/m2 。研究组(39 例,应用碳酸锂 + 富马酸喹硫平治疗)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0、19 例;年 龄 25~59 岁,平均(34.23±4.95 )岁;病程 1~13 年,平 均( 5.84±1.23 )年;BMI 21~24 kg/m2 ,平均( 22.52± 1.26 )kg/m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05 ),组间可比。纳入标准:与《美国精神障碍诊 断与统计手册》[4]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并确诊者; 自愿 入院治疗者; 24~60 岁者;经头颅 CT 检查确认无器质性 病变者; 贝克- 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 [5] >22 分; 伴随躁狂发作、抑郁等症状者;对碳酸锂、富马酸喹硫平 两种药物无过敏史和服用禁忌证者等;无酒精依赖者等。 排除标准:合并重要器官疾病者;患有恶性肿瘤疾病,全 身性感染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者;意识不清、语言障碍、 无法进行沟通者;精神类药物滥用、合并严重性神经系统 疾病者;治疗前 1 个月内接受过经颅刺激治疗者等。患者 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 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碳酸锂缓释片(江苏 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00013 ,规格: 0.3 g/ 片)治疗,起始剂量为 0 .6~1 .2 g/d,并分为 2 次 服用,1 周内待患者病情控制平稳后维持剂量为 0.6 g~ 0.9 g/d ,2 次 /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富 马酸喹硫平片(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 H20010117,规格: 0.1 g/ 片)治疗,首次用药剂量为 0.1 g/d,1 周内待患者病情平稳后逐渐递增为 0.4~0.6 g/d。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1 个月,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查患者的 血锂浓度,保持在 0.7~1.2 mmol/L,防止因药物引起的血 锂中毒反应,若发现患者出现血锂浓度过高,则需根据患 者的具体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另外需嘱咐患者治疗期间勿 酗酒、吸烟,以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正常代谢。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30 d 后,所有患 者均于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 3 mL,离心 10 min(转 速为 3 000 r/min)后分离上层血清,测定血清白细胞介 素-6 ( IL-6)、白细胞介素 - 10 ( IL- 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 ( TNF - α )水平,检测方式为酶联免疫吸附法。②采用 BRM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6] 评估两组患者 治疗前及治疗 15、30 d 后的躁狂与精神症状,其中 BRMS 总分为 44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躁狂程度越严重;PANSS 总分为 21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情绪越不受控制。③采 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 [7] 与抑郁自评量表(SDS) [8] 对两 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 30 d 后的焦虑、抑郁心理状况进行 评估,总分均为 80 分,分数越低则心理越健康。④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 晕、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嗜睡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不良反应)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 经 K-S 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炎症因子及 BRMS、PANSS、SAS、SDA 评分)以 (x ±s) 表示,采用 t检 验,多时间点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的分析。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 30 d 后两组患者 炎症因子( IL-6 与 TNF- α )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降 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 IL- 10 水平 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 BRMS 与 PANSS 评分比较 治疗 15、30 d 后两组患者躁狂与精神症状(BRMS、PANSS)评分相较于 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 SAS 与 SDS 评分比较 治疗 30 d 后两组 患者精神状况(SAS、SD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降 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 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见表 4。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又被称为“躁郁症”,是一种表现为躁 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的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时而感觉自己 精力旺盛,时而感觉自己堕入深渊或低谷,对任何事物失 去了兴趣,躁狂发作时还伴随认知与自我评价障碍,无法 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导致沟通不畅,进而易怒、 冲动,不仅容易伤害自己或他人,也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的 工作和社交,为社会带来不稳定性因素 [9] 。碳酸锂是临床 上常用的一种有效的抗躁狂药物,药物作用主要与锂离子 的释放和发挥有关,口服后能在体内被迅速吸收,对机体 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的释放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 降低神经元的兴奋度,实现控制躁狂发作、稳定情绪起伏 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病情复杂,且易反复发作,单独用药疗效不佳,故常需联合其他药物共 同治疗,更好地控制病情进展 [10]。
富马酸喹硫平是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能够对脑内多 种神经递质受体产生影响,对 DA 与 5-HT 受体有着较高 的亲和力,也对组胺受体、肾上腺素受体有着抗拮作用, 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疾病发作出现的兴奋和躁动状态,发挥 其药物的镇静作用 [11]。研究显示,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的发病原因不仅与神经递异常有关,也与患者自身的免疫 能力、炎症状态息息相关,炎症细胞的大量增殖可引起患 者食欲下降,且伴有疲劳感,与患者的抑郁表现有着直接 的关系 [12] 。本研究中,治疗 30 d 后研究组患者的 IL-6 与 TNF-α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 10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 组,提示富马酸喹硫平联合碳酸锂可有效降低双相情感障 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疾病恢复。分析其 原因在于,富马酸喹硫平可通过阻断组胺 H1 受体而调节 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且药物起效迅速,可在短时间内调节TNF-α 蛋白与血清 IL-6 水平,并促进 IL- 10 的分泌,进而 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有利于改善抑郁情绪。
认知、执行、智力、语言功能障碍是双相障碍躁狂发 作患者普遍存在的临床症状,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无法 控制自己的情绪,且难以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 实感受,导致无法与人正常沟通、交流,最终加重不良情 绪,严重时甚至对他人产生敌意,发生攻击性行为,加重 焦虑、抑郁心理, 形成恶性循环 [13]。富马酸喹硫平是一种 促进心境稳定剂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高效阻断中枢 5-HT 与 DA 受体, 产生良好的镇静、抗精神病作用, 且对 不同的受体亚型有较好的选择性,与碳酸锂联合使用具有 协同作用。此外,富马酸喹硫平的口服吸收效果较好,不 受食物的影响, 在用药后 2h 血药浓度便可达到峰值, 48 h 血药浓度稳定, 药物代谢也较为安全 [14]。本研究中, 治疗 15、30 d 后研究组患者的 BRMS、PANSS 及治疗 30 d 后 SAS、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 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患者经富马酸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后可有效控 制躁狂症状,改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且联合用药未见严重性不良反应。
综上,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经富马酸喹硫平与碳酸锂联合用药治疗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机体的炎症反应, 还有助于平复患者的躁狂情绪, 改善焦虑、抑郁心理,对患者的病情有较好的改善和控制效果,且安全性较好。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小且对患者病情观察时间较短,故临床有待进行大样本量、多时间点研究,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论,并为临床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琪 , 杨萍 , 李进 , 等 . 清心温胆汤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研究 [J]. 中国医师杂志 , 2022, 24(5): 707-711.
[2] 马建英 , 杨勇 .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碳酸锂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 2018, 15(2): 195-197, 201.
[3] 黄惠红 , 陈结南 . 碳酸锂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J]. 海南医学 , 2021, 32(18):2345-2348.
[4]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M]. 张道龙译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6: 355-369.
[5] 张望杰 . 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急性躁狂症 43 例疗效和对倍克- 拉范森躁狂量表、注意力测评量表的评分影响[J]. 药品评价,2021, 18(12): 760-762.
[6] 肖春玲 , 范宏振 , 崔界峰 , 等 .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的新 5 因子模型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15, 29(4): 264-266.
[7] 高彩霞 , 张利宁 , 郭小平 . 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 SAS 、SDS 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 15(2): 220-222.
[8] 王莹 , 刘海霞 . 优质护理对基层医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 SAS 与 SDS 评分的影响 [J]. 中国临床研究 , 2019, 32(1): 139-141.
[9] BODNAR A, RYBAKOWSKI J K. Increased affective empathy in bipolar patients during a manic episode[J]. Braz J Psychiatry, 2017,39(4): 342-345.
[10] 邵国艳 , 潘会敏 , 齐战影 . 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 2021, 48(1):42-44, 54.
[11] 董娇 , 陈楠 , 王长虹 , 等 . 富马酸喹硫平片或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研究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 2016, 43(2): 249-251, 262.
[12] 段海水 , 吕贝 , 黄超 . 碳酸锂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研究 [J]. 安徽医药 , 2018, 22(4): 746-749.
[13] 黄雨虹 , 郭栋梁 , 蒋贤飞 , 等 . 双相情感障碍多次住院 649 例心境发作模式调查 [J]. 精神医学杂志 , 2019, 32(6): 433-436.
[14] 李芳 , 范悦斌 , 张育芬 , 等 . 碳酸锂联合富马酸喹硫平片或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 2019, 46(1): 81-83, 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