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恶性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6 12:00: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恶性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对其生命体征的影响,为疾病的诊疗提供临床指 导。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 月至 2021 年 7 月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 50 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 统计肺部占位性病 变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 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统计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与手术病 理检查诊断符合情况;比较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前后生命体征;分析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不同穿刺部位的并 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0 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 41 例,良性病变 9 例,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恶性肺部占 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50 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中,48 例经穿刺活检诊断明确,诊断符合率为 96.00% ,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分别 为 97.56% 、88.89% ;穿刺后 5 min,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血氧饱和度( SaO2 ) 显著低于穿刺前 5 min;50 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 CT 引导 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后痰中带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且于右中、纵膈部位穿刺活检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均 P<0.05 )。 结论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均较好,且患者经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前后生 命体征平稳。

  关键词: 肺部占位性病变,恶性病变,经皮肺穿刺活检,生命体征

  肺癌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威胁人 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减少肺癌死亡率意 义重大 [1] 。手术病理检查是目前诊断肺癌患者的金标准, 而对于部分炎症浸润的患者,只需要随访观察患者病情变 化即可确定肺部病变情况;但对于良性病变患者,手术可 增加患者不必要的身体损伤和经济支出;而对于恶性病变 患者,若误诊为炎性浸润可能贻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期,因 此选择一种准确度高的检查方法对肺部占位性病变情况进 行诊断可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 [2]。CT 引导 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临床获得肺部占位病变组织的主要方 法,其操作简单,准确率和实效性均较高,对肺部占位性 病变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属 于创伤性操作,可能会因损伤肺或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 而引起肺出血或血胸、气胸等并发症 [3] 。基于此,本研究 旨在分析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 诊断价值及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 月至 2021 年 7 月 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 50 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 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 29 例,女性 21 例;年龄 21~74 岁,平均( 47.38±3.28 )岁; 病灶直径 1~14 cm ,平均( 7.73±1.05 ) cm ;病灶深度 2~9 cm ,平均( 5.63± 0.53 ) cm 。纳入标准:符合《呼吸内科学》 [4] 中的相关诊 断标准,且由胸片、CT 确定其肺部存在占位性病变,但 病灶性质不明者;行痰细胞学、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等其 他检查均无法明确病灶具体性质者;均经手术切除病灶者 等。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有穿刺禁忌证者;存在 出血倾向者等。研究经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 会批准。

  1.2 穿刺方法 患者在进行穿刺前均进行凝血功能、血 常规、心电图等常规检查。①患者体位摆放:应用 16 排 螺旋 CT 检查仪(荷兰飞利浦公司,型号:Brilliance)对患 者肺部进行常规扫描,根据病灶位置与病灶距离胸壁位置 对患者进行体位摆放,若病灶靠近侧胸壁选择侧卧位,病 灶距离后胸壁较近则选择俯卧位,病灶距离前胸壁较近则 选择仰卧位。②定位:采用胶带将金属丝固定于病灶周围 区域,根据 CT 扫描结果定位患者病灶位置,当胸腔积液 或病灶不清掩盖含有不张的肺组织时应该进行 CT 增强显 影。③穿刺: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图像设计进针路径、穿 刺角度、进针深度等,标记穿刺点,注意避开肺泡、危险 血管、骨头及其他重要脏器;对患者进行穿刺部位消毒和 麻醉,后采用 18 G 弹簧式活检枪(美国COOK 公司,型号:QCS- 18-9.0-20T)对患者进行穿刺,行 CT 扫描,确认 针尖是否到达病灶,患者平静呼吸,拔出针芯,取出组织 并进行活检,对同一部位可多角度穿刺采集有效标本。④穿刺后处理:穿刺后再次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止血,后 再次对患者病灶部位进行 CT 扫描, 检查患者是否有气 胸、出血等并发症。包扎伤口,将患者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①病理检查结果由两名副主任医师及以 上级别的病理科医师确认,并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统 计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价值,其中真阳性:穿刺活检结果为恶性病变,通过手 术标本或气管镜下活检证实为恶性病变;假阳性:穿刺 活检结果为恶性病变,手术标本或气管镜下活检为良性 病变;真阴性:穿刺活检结果为良性病变,手术标本或 气管镜下活检证实为良性病变;假阴性:穿刺活检结果 为良性病变,经其手术标本或者气管镜下活检证实为恶 性病变。灵敏度 =[ 真阳性例数 /(真阳性 + 假阴性)例 数 ]×100%;特异度 =[ 真阴性例数 /(真阴性 + 假阳性)例 数 ]×100%;阳性预测值 =[ 真阳性例数 /(真阳性 + 假阳 性)例数 ]×100%;阴性预测值 =[ 真阴性例数 /(真阴性 + 假阴性)例数 ]×100% ;准确度 =(真阳性 + 真阴性)例 数 / 总例数 ×100%。②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与手术病理检查诊断符合情况, 诊断符合率 =(真阳性 + 真阴性)例数 / 总例数 ×100%。 ③穿刺前 5 min 和穿刺后 5 min,采用多功能监护仪(吉 林省正航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ZHY-EM0)检测患 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 和度(SaO2 )、呼吸频率(RR)。④统计肺部不同部位穿 刺活检患者气胸、痰中带血、胸膜反应、针道渗血等并发 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 据,计量资料均经 K-S 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行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的 诊断价值 50 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病理诊断为恶性病 变 41 例,良性病变 9 例,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 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均较高,见表 1.

\

 

  2.2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 较 50 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中,48 例经穿刺活检诊断明 确,2 例误诊或漏诊的患者中,第一次取材失败,进行第 二次穿刺,因病灶组织获取较少造成 1 例误诊;因穿刺方 向偏差影响取材造成 1 例漏诊,见表 2.

\

 

  2.3 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前后生命体征比较 穿刺后 5 min,肺部占位性病变 患者 SaO2 显著低于穿刺前 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穿刺前 5 min 和穿刺后 5 min SBP、DBP、HR、 RR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

 

  2.4 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穿刺部位及并发症发生情 况 50 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 检后痰中带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且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时右中、纵膈穿刺部位的并发症 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4.

\

 

  3 讨论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肿瘤、结节病等是最主要的肺 部占位病变,明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目前临床诊断肺部 占位病变的方法主要包括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 查、手术病理检查等。痰脱落细胞学检查虽简单易行, 但其 敏感度较低,假阴性较高,不适合作为肺癌的最终诊断标 准;支气管镜检查对于肺段以上的病变有较高的诊断率, 但对于周围型肺癌诊断率较低;手术病理检查创伤较大、 风险高,且患者恢复慢,不能成为常规诊断方法 [5] 。因此 寻找一种诊断效能高、创伤小且操作简单的检查方法是诊 断肺部占位病变的关键。

\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 密度分辨率, 可准确显示患者病灶位置、形态、大小情况, 有利于穿刺路径、角度的设计,提高穿刺成功率;此外, CT 扫描定位准确, 能够判断针尖位置, 且图像无重叠, 活 检成功率较高;同时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能够对病 灶进行任意面的扫查,有利于穿刺途径的选择,从而提高 诊断价值 [6-7] 。本研究中,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 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说明 CT 引导下经皮肺 穿刺活检对肺部占位病变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本研究中, 穿刺后5min,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 SaO2 显 著低于穿刺前 5min,而穿刺前 5min 和穿刺后 5 min SBP、 DBP、HR、RR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 CT 引 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可引起肺部占位患者SaO2 显著降低。 究其原因, SaO2 是根据血红蛋白吸收特性进行评估的, 可反映机体组织是否缺氧,在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过 程中,活检针达到肺部病灶时,穿刺路径中可能对邻近肺 组织和血管造成损伤,导致患者肺部有效氧合下降,因此 在穿刺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 SaO2 情况,术后给 予有效氧气吸入, 根据 SaO2 监测结果和患者对氧的敏感度 及时调节氧流量,使患者 SaO2 达到 95% 以上,预防术后 低氧血症的发生 [8-9]。

  本研究中, 50 例肺部占位患者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 活检后痰中带血发生率发生率最高,且右中、纵膈穿刺活 检时并发症总发生率较高。究其原因,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 刺活检可通过不同层面显示穿刺路径、角度,避开重要脏 器、血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通过增强扫描可更加 突出实质性病灶,不受气体影响,增加对邻近胸膜、胸壁 的病灶的定位的准确性,而在对患者含气组织进行穿刺时 容易引发患者气胸、出血等,但通常为轻度气胸或出血, 患者机体可自行吸收 [10] 。但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会 穿刺肺组织,肺损伤较为严重,易引发出血,从而导致痰 中带血;且右中、纵膈部位由于位置特殊,穿刺时由于进 针角度选取困难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为了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医生在对患者开 展实际穿刺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满足穿 刺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穿刺深度,穿刺角度应垂直进 针,同时尽量减少穿刺路径长度,避免穿刺路径涉及肺大 疱、大血管等;②穿刺前应严格设计和评估穿刺路径,确 保一次穿刺成功;③谨慎选择穿刺体位,根据肿块与前胸 壁及相关血管、脏器等的位置情况选择合理的体位,降低 穿刺过程对患者重要器官组织的损伤。

  综上,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恶性肺部占位性 病变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均较好,但手术对肺部有一定的 创伤可能影响肺氧合, 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 SaO2.给予患 者氧吸入,避免缺氧导致意外事件,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 稳定。

  参考文献

  [1] 姚晓军, 刘伦旭 . 肺癌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 [J]. 现代肿瘤医学,2014. 22(8): 1982- 1986.

  [2] 胡煜 , 信涛 .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意义和安全性分析 [J]. 现代肿瘤医学 , 2018. 26(19): 3070-3072.

  [3] 曹凤华 , 赵琳 . CT 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占位的应用价值 [J]. 临床肺科杂志 , 2014. 19(8): 1432- 1434.

  [4] 蔡柏蔷. 呼吸内科学 [M]. 北京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558-560.

  [5] 孙桢 .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诊断肺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J]. 蚌埠医学院学报 , 2016. 41(1): 73-75.

  [6] 黄文铖 , 黄馨莹 , 郑建明 , 等 . CT 定位下活检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J]. 海军医学杂志 , 2019.40(5): 459-462.

  [7] 寇咏 , 王瑶 . CT 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病变的诊断意义及并发症原因分析 [J]. 中国实验诊断学 , 2019. 23(11): 1896- 1899.

  [8] 张广东 , 袁牧 , 李伍好 , 等 . C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出血与气胸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华全科医学 , 2021. 19(5): 771- 774.

  [9] 赵亚文 , 鄢秀英 .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占位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J]. 护理学报 , 2017. 24(7): 53-54.

  [10] 林秀丽 , 张孝斌 , 洪少青 , 等 . PET-CT 与常规 CT 引导经皮肺穿 刺活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对比研究 [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 2022. 25(1): 108- 1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249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