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肺部肿瘤患者70例作为本次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全部的临床资料,所以患者经实施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总结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本组70例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活检阳性率97.14%(68/70),肿瘤性质:良性病变11例,包括硬化性血管瘤1例、错构瘤2例、结核2例、炎性假瘤6例;恶性肿瘤57例,包括假阴性4例、转移癌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2例、小细胞癌6例、鳞癌7例、腺癌31例;其他4例,包括纤维组织增生2例、坏死血管2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和活检成功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肺部肿瘤;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大伟,孙雪峰,谢天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217-218.
0引言
在临床上,作为一种影像检查手段,CT的主要优势为快捷,其在肺部疾病诊断中应用十分广泛。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具有诊断精确率高、分辨率高、定位精确、并发症少、容易掌握穿刺方向等优势,因而在诊断和治疗肺部疾病方面提供了的组织学依据。该技术主要利用CT扫描、定位、引导、穿刺进针到达靶区,然后经活检取得病理组织用于检查的技术[1-2]。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肺部肿瘤患者70例作为本次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全部的临床资料,即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做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肺部肿瘤患者70例作为本次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全部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36例,年龄范围为25-74岁,平均(54.3±5.8)岁。其中左肺31例,右肺39例。
1.2方法。所以患者经实施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具体为:①术前准备。指导患者完成凝血6项、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将经皮肺穿刺的目的告知患者,采用GE Medical Systems型螺旋CT机(美国巴德公司)。②CT引导定位。通常采取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患者体位根据其病灶位置确定,患者体位摆好后,叮嘱其保持不动,然后实施胸部CT平扫,穿刺点根据病灶所在部位进行选择,对进针的角度以及体表至病灶边缘的距离进行测量,对病变所在层面对应的体表位置经CT进行确定,最后在皮肤表面标记好穿刺点。③穿刺方法。这种患者平稳呼吸,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在穿刺点肋骨上缘自皮肤至壁层胸膜采用5 mL 2%利多卡因逐层实施局部浸润麻醉,之后行胸部CT扫描,对进针深度和角度加以确定,对穿刺针采用生理盐水推冲,待其通常后,一手捏持穿刺针下方,一手捏持穿刺针芯及套筒交界处,以防皮肤、肌肉等组织外顶套针使得进针滞后于针芯,指导患者平静呼吸,尽可能的放松,连麻醉针眼向胸壁刺入穿刺针,并匀速穿过胸壁各层组织,待向胸膜腔刺入后,从脏层胸膜快速穿过,使得针尖抵达肺内病灶边缘,之后将针芯和套针固定不动,对所需活检组织长度进行调整,采用活检枪拉上枪栓,击发穿刺枪后快速拔出枪和穿刺针,对针眼进行压迫,并以无菌纱布覆盖。④获取标本。将活检组织条从穿刺针槽内完整取出,固定时采用含10%的甲醛溶液,之后送病理检查。结束穿刺后行CT平扫,对患者有无并发症进行观察。⑤术后处理。在患者术后第2 d对其实施胸片检查,如果存在胸闷、呼吸困难、血、气胸量大等情况,若存在上述并发症,则需积极实施休息、吸氧、药物等治疗,并确保引流充分,必要时实施引流术。
1.3观察指标。总结分析其活检成功率、确诊率等。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t值用于文中计量资料检验,卡方用于文中计数资料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70例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活检阳性率97.14%(68/70),肿瘤性质:良性病变11例,包括硬化性血管瘤1例、错构瘤2例、结核2例、炎性假瘤6例;恶性肿瘤57例,包括假阴性4例、转移癌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2例、小细胞癌6例、鳞癌7例、腺癌31例;其他4例,包括纤维组织增生2例、坏死血管2例,见表1。
3讨论
近几年由于医学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但有一部分患者病因复杂,常规使用影像、痰检等无法明确诊断[3]。以往采用x线可对病变予以初步诊断,然后实施CT诊断可对肿瘤的位置、大小、邻近组织关系等于准确显示,因而可定性诊断肿瘤,但无病理学依据[4]。在肺部非血管介入技术中,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是诊断和鉴别肺部肿块的一种重要手段。该技术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与穿刺针的选择、肺部病灶位置和大小、是否合并肺不张和肺炎、医师临床经验和操作水平等有关[5]。与x线和B超相比,CT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且由于近几年病理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穿刺针的不断改进,CT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极大的提高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诊断的成功率和准确性,该技术的主要优势为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定位准确、成功率高等。本文的研究中,本组70例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活检阳性率97.14%(68/70),肿瘤性质:良性病变11例,包括硬化性血管瘤1例、错构瘤2例、结核2例、炎性假瘤6例;恶性肿瘤57例,包括假阴性4例、转移癌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2例、小细胞癌6例、鳞癌7例、腺癌31例;其他4例,包括纤维组织增生2例、坏死血管2例。因此可见,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和活检成功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欢,刘红兵,袁冬梅,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外周型与中央型病变中诊断效率和并发症的比较[J].东南国防医药,2019,21(01):21-25.
[2]胡煜,信涛.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意义和安全性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19):3070-3072.
[3]吴国斌,曾省都,袁平,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36):114-116.
[4]刘强,赵建龙,杨丽,等.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穿刺次数及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11):25-28.
[5]辛红梅,仇红.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104-1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