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阿达木单抗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4 13:15: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阿达木单抗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4 月该院 收治的 86 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 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35%, 高于对照组的 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瘙痒、浸润、红斑、皮损面积、鳞 屑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 1、3 个月后,研究组 DL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阿达木单抗辅助常规治疗应用于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 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关键词】 阿达木单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不良反应

  Effects of Adalimumab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plaque psoriasis

  NIU Lida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of Zhoukou Central Hospital, Zhoukou 466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Adalimumab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plaque psoriasis.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86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plaque psoriasi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March 2019 to April 2020.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3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dalimumab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symptom relief time, the dermatosis quality of life index (DLQI) scor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5.35%, which was higher than 76.74%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lief time of itching, infiltration, erythema, skin lesion area, scales and other symptom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1 and 3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DLQI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Adalimumab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n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plaque psoriasis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shorten the symptom relief tim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Keywords】 Adalimumab; Moderate to severe; Plaque type; Psoriasis; Adverse reaction

  银屑病属于临床常见皮肤疾病,病因为炎性因 子浸润至真皮层及角化细胞异常分化,患者主要表 现为胸背、四肢、头皮、面部等处皮肤产生红色斑 块,且覆盖银白色鳞屑, 伴有灼痛、瘙痒等症状 [1-2]。 已知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可刺激相关免 疫细胞分泌更多促炎因子,加快炎症进程,加剧病 情 [3]。因此, 利用 TNF- α 抑制剂抑制 TNF- α 表达, 可减缓疾病进程,减轻临床症状,但由于 TNF- α存在靶向杀伤力,易增加感染及血液系统疾病发生 的风险 [4]。本文观察阿达木单抗联合常规西药治疗 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 2019 年 3 月 至 2020 年 4 月 本院收治的 86 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进行前 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 (2018 简版) 》中银屑病的诊断标准 [5] ;病程≥ 6 个月且处于稳定期时间≥ 2 个月;中重度斑块型; 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 敏;合并其他皮肤病;合并肿胀、疼痛、触痛炎性关节数 >3 个;活动性结核疾病史;合并重要脏器 功能严重异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合并恶性 肿瘤。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 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 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3 例。对照组: 男 21 例, 女 22 例; 年龄 37~56 岁, 平均(46.22±4.40) 岁; 病程 1~8 年, 平均(4.39±1.44) 年; 中度 27 例, 重度 16 例。研究组: 男 23 例, 女 20 例; 年 龄 37~54 岁, 平均(45.49±3.78) 岁; 病程 1~7 年, 平 均(4.12±1.13) 年; 中 度 29 例, 重 度 14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阿 维 A 胶囊(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10126.10 mg),10 mg/ 次,3 次 /d; 口服复 方甘草酸苷片(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 H20153162.每片含甘草酸单铵盐以甘草酸苷计 25 mg、甘氨酸 25 mg 和蛋氨酸 25 mg),3 片 / 次, 3 次 /d; 取卡泊三醇软膏(LEO Pharma A/S, 国药准字 HJ20160069. 30 g ∶ 1.50 mg)均匀涂抹于患处, 1 次 /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达木单抗注射液 (AbbVie Ltd, 注册证号 S20170019. 40 mg ∶ 0.8 mL)皮下注射治疗,首次治疗注射 80 mg,后续每两周 注射 1 次,40 mg/ 次。两组均持续治疗 24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依据银 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改善程度进行 疗效评估。治疗后, PASI 评分较治疗前减少 >95% 为临床痊愈;治疗后, PASI 评分较治疗前减少 70%~95% 为显效; 治疗后,PASI 评分较治疗前减 少 50%~69% 为 有 效; 治 疗 后,PASI 评 分 较 治 疗 前减少 <50% 为无效。总有效率 = (临床痊愈 + 显 效 + 有效) 例数 / 总例数 ×100%。PASI 评分标准: 分为下肢、躯干、上肢、头部, 分别占体表 40%、 30%、20%、10%, 其 中 无 皮 损 计 0 分, 皮 损 面 积 <10% 计 1 分, 皮损面积 10%~30% 计 2 分, 皮 损 面 积 31%~50% 计 3 分, 皮 损 面 积 51%~70% 计4 分, 皮损面积 71%~90% 计 5 分, 皮损面积 >90% 计 6 分; 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皮损表现分成鳞屑、 红斑、浸润,依据严重程度依次为无 0 分、轻度 1 分、中度 2 分、重度 3 分、极重度 4 分。PASI 评分 = 头 部 皮 损 面 积 与 其 皮 损 严 重 程 度 乘 积 ×0.1+ 上 肢皮损面积及其皮损严重程度 ×0.2+ 躯干皮损面 积及其皮损严重程度 ×0.3+ 上下肢皮损面积及其 皮损严重程度 ×0.4.总分 0~72 分,分值越低,皮 损严重程度越轻。(2)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 包括皮损面积、浸润、红斑、鳞屑、瘙痒等症状。 (3)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1 个月、3 个月皮 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 包括工作、休闲、 情感、症状、学习等 10 个维度,总分 0~30 分,分 值越低生命质量越高。(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上呼吸道感 染、皮肤干燥、发热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74%(33/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研究组瘙痒、浸润、 红斑、皮损面积、鳞屑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治疗前后 DLQI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 组 DL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 1、3 个月后,两组 DLQI 评分均低于治疗 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3.
\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 16.28%(7/43)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为 2.33%(1/4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银屑病为多环境因素刺激和多基因突变引起的 自身免疫类皮肤病变, 其主要以表皮角质过度增生、 微血管及真皮炎性细胞浸润为临床特征,但目前其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6-7]。临床常采用阿维 A 胶囊、 卡泊三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联合治疗,其中阿维 A 可增强免疫,调节细胞组织的分化程度和皮肤的 终末分化程度,促进皮肤形成角化,抑制角质形成 细胞过度增殖;卡泊三醇属于维生素 D 的衍生物, 可抑制生长信号传导、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复方 甘草酸苷片为保肝剂,可降低抗过敏、免疫调节作 用及抑制肝损伤的效果,但停药之后易复发,导致 临床应用受限 [8]。

\




  银屑病发病过程有两种免疫方式,即特异性 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其中非特异性免疫是由树 突状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 [9-10] 。已知 TNF- α 在银屑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诱发机 制可能为炎症初始阶段角质形成细胞 DNA 和 LI37 结合产生复合物对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产生刺激效 果分泌 TNF- α, TNF- α 与自身特异性受体相结合 后激活系列信号通路,可募集多种炎性细胞,促进 炎症反应,最终发病 [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 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瘙痒、浸润、红斑、皮损面积、鳞屑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 疗 1、3 个月 DLQI 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 阿达木单抗属于 TNF- α 全人源化 IgG1 单克隆抗体, 可特异性结合 TNF- α, 阻滞其与 p55、p75 细胞表 面上 TNF 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发挥良好抗炎效果, 实现提高治疗效果目的 [13-14] 。此外,阿达木单抗免 疫原相对较低,其刺激机体分泌中和抗体的能力较 弱,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15]。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未增 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阿达木单抗辅助常规治疗应用于中 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症 状缓解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其效果优于单纯 常规西药治疗。

  参考文献

  [1] Gottlieb AB, Merola JF, Reich K, et al. Efficacy of secukinumaband adalimumab in patients with psoriatic arthritis and concomitant moderate-to-severe plaque psoriasis: results from EXCEED,a randomized,double-blind head-to-head monotherapy study[J]. Br J Dermatol,2021.185(6):1124-1134.

  [2] 刘鸿伟, 胡雪英, 雷东春, 等 . 阿达木单抗治疗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53(9):744-746.

  [3] 仝云蕾,陈铭, 龚瑜,等 .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及其对白细胞介素17A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的影响 [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 50(9):636-640.

  [4]李影, 陆家睛, 陈福娟, 等 .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 体 - 抗体融合蛋白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临床疗效相关细胞因子 检测 [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17(4):304-306.

  [5]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 . 中国银屑病 诊疗指南(2018 简版) [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 52(4) :223-230.

  [6]杨瑞,杨波,王文成,等 . 金蒺消银颗粒对斑块型银屑病患 者血清中 IL-23、IL-17、IL-22、TNF- α 水平的影响 [J]. 宁 夏医科大学学报,2018.40(10):1228-1231.

  [7]Zdanowska N,Owczarczyk-Saczonek A,Czerwińska J, et al. Adalimumab and methotrexate affect the concentrations of regulatory cytokines(interleukin-10.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and interleukin-35)in patients with plaque psoriasis[J]. Dermatol Ther, 2020 ,33(6):e14153 .


  [8]NINA Bhochhibhoya, 张莉娜, 郑捷, 等 . 阿达木单抗与乌司 奴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复发的比较 [J]. 中 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33(12):1376-1382.

  [9]郭莹莹,王晓霞 . 肿瘤坏死因子 α 拮抗剂诱发银屑病机制研究进展 [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8.20(5):366-369.

  [10] 沈路路,聂丽 . 卡泊三醇软膏联合阿维 A 对银屑病患者 PASI 指数及 VEGF 水平的影响 [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0.19(1):38-40.

  [11]张瑞丽,朱小红,华海康,等 . 阿达木单抗治疗重度银屑病 14 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 51(8):604-606.

  [12]易多奇,胡晓舒,毛振坤 . 阿达木单抗治疗重度银屑病的疗 效观察 [J]. 皮肤病与性病,2020.42(1):3-4.

  [13]Lanna C,Zangrilli A,Bavetta M,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dalimumab in difficult-to-treat psoriasis[J]. Dermatol Ther, 2020.33(3):e13374.

  [14]张丽,吴忠孝,沈燕娜,等 . 阿达木单抗长疗程治疗中重度 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J]. 现代实用医学, 2021. 33(5):666-668.

  [15]Teeple AMuser E. Cost per response for guselkumab versus adalimumab in the United States using data from a head-to-headtrial in moderate-to-severe plaque psoriasis[J]. J Med Econ, 2019.22(12):1268-12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139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