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疏血通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03 11:24: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该院 收治的 122 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61 例。对照组采取阿普替酶静脉溶栓治 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 48 h 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 评分、预后 [ 改良的 Rankin 量表(MRS) ] 评分、治疗前和治疗 14 d 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中枢神经特异性蛋 白(S100- β) 水平,  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72%,  高于对照组的 86.8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 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 14 d 后,研究组 MRS 评分为(2.11±0.18)  分,低于对照组的(2.47±0.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 NSE 和 S100- β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 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3.11%,  低于对照组的 29.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疏血通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降低 NIHSS 评分、MRS 评分、NSE 水平、S100- β 水平和不 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疏血通;静脉溶栓;神经功能;不良反应
 
  Effects of Shuxuetong combined with Altepl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o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GUO Jiayin
 
  (1st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Dawa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Panjin City, Panjin 124200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Shuxuetong combined with Altepl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o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122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who were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une 2021 were selected for the prospective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6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ltepl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hile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Shuxuetong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degre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s before and 48 hour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prognosis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score, the serum levels of 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specific protein (S100-β) before and 14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6.72%, which was higher than 86.89%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NIHS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that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14 days of treatment, the MRS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2. 11±0. 18), which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2.47±0.27),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erum NSE and S100-β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thos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16.39%, which was lower than 29.51%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Shuxuetong combined with Altepl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reduce the NIHSS score, the MRS score, the NSE level, the S100-β level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Altepl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Key words】  Acute; Ischemic stroke; Alteplase; Shuxuetong;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Nerve function; Adverse reaction
 
  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 点,患者即使得到及时治疗,也易因缺血、坏死等 脑组织损伤而引起语言和肢体功能障碍 [1-2] 。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是临床有 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之一,阿替普酶是常用的静脉 溶栓药物 [3] 。已知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 经活络的作用 [4] 。本文观察疏血通联合阿替普酶静 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 2019 年 1 月 至 2021 年 7 月 本院收治的 122 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 研究。纳入标准: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 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 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5]; 经头颅 CT 或磁共振检查确诊;发病时间≤ 3 h; 符合溶栓指征;年龄 18~80 岁;头颅 CT 显示颅内 无出血迹象。排除标准:近期有严重颅外伤或卒 中病史;高血压未得到控制;近期服用过抗凝药 品;多脑叶梗死;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出血体 质,在过去半年有显著出血疾病;近期有严重出 血;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史或创伤史;妊娠期或 哺乳期;伴随癫痫发作;脑内血肿。患者或其家 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 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  QYFYLL 2013-0723)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研究组各 61 例。对照组男 32 例,女 29 例;年龄 18~79 岁,  平均(48.93±2.42) 岁;  病程 0.5~3.0 h, 平 均(1.70±0.20)h;  体 质 量 指 数(BMI)18.24~ 26.52 kg/m2,  平均(20.45±2.15)kg/m2 ;合并症:高 血压 34 例,  糖尿病 27 例。研究组男 33 例,  女 28 例; 年 龄 19~80 岁,  平 均(49.66±2.62)  岁;  病 程 0.4~ 3.0 h,  平均(1.65±0.20)h;BMI 18.46~26.78 kg/m2, 平均(20.66±2.47)kg/m2 ;合并症:高血压 35 例, 糖尿病 2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包括吸氧、卧 床休息、抗凝、扩张血管、降低颅内压等,积极维 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血糖。溶栓前 接受 CT 或磁共振检查,确认无颅内出血症状后, 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注射液(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国 药 准 字 SJ20160055, 50 mg) 治疗,  用药剂量为 0.9 mg/kg(最大剂量为 90 mg)  ,首先将总剂量的 10%溶于 10 mL 生理盐 水后静脉推注,并在 50~60 s 内推注完;之后将剩 余 90%溶于 100 mL 生理盐水后静脉滴注,并在 60 min 内滴注完。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 24 h 后联合疏血 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 Z20010100, 2 mL)治疗,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1.2% 后缓慢静脉滴注,  1 次 /d,持续用药 14 d(药品稀 释后即配即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依据美 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减分率 判定。NIHSS 评分减少 90%以上为基本治愈;减 少 46% ~90%为显效;减少 18% ~45%为有效;减 少 <18%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 =(基本治愈 + 显效 + 有效) 例数/总例数 ×100%。(2)  比较两组神 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 48 h 后采 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估, 分值范围 0~42 分,  分值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3)比较两组预后情况,于治疗 14 d 后采用改良 的 Rankin 量表(MRS) 评价。完全无症状为 0 分; 尽管有症状,但无明显功能障碍,能完成所有日常 职责和活动为 1 分;轻度残疾,不能完成病前所有 活动,但不需帮助能照顾自己的事务为 2 分;中度 残疾,要求一些帮助,但行走不需帮助为 3 分;重 度残疾,不能独立行走,无他人帮助不能满足自  身需求为 4 分;严重残疾,卧床、失禁,要求持续 护理和关注为 5 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恢复越差。 (4)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 酶(NSE)和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 β)水平。 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 4 mL,置于无菌抗凝试管 中,离心处理,取上层清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试剂盒由上海拜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严格遵 照试剂盒说明操作。(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72%(59/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6.89%(53/6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 组 NIHS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 疗 48 h 后,  两 组 NIHSS 评 分 均 明 显 低 于 治 疗 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2。
 
  2.3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治疗 14 d 后,研究组 MRS 评 分 为(2.11±0.18)  分,   明 显 低 于 对 照 组 的(2.47±0.27)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65, P=0.000)。
 
  2.4   两 组 治 疗 前 后 血 清 NSE 和 S100- β 水 平 比 较    治 疗 前,  两 组 血 清 NSE 水 平 和 S100- β 水 平比较,  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 义( P>0.05);  治疗 后,两组血清 NSE 和 S100- β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 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3。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 应发生率为 13.11%(8/6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9.51%(18/6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4。

\
\
\

 
  3  讨论
 
\
 
  缺血性卒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动脉血流中 断致使局部脑组织缺氧、缺血性坏死,继而出现相 应神经功能缺损的脑血管疾病 [6-7] 。静脉溶栓是当前临床治疗该疾病最主要、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主 要通过静脉血管注射溶栓药物将血管内堵塞的血栓 溶解,以疏通血管、恢复血流、挽救尚未死亡的细 胞 [8] 。阿替普酶是临床常用的血栓药物,属于纤溶 酶原激活物,静脉给药后可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并 使其活化,从而促使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以及 促使纤维蛋白降解, 最终促使脑血管血液流通恢复, 从而改善脑内血液微循环,恢复脑组织供氧、供 血 [9]。
 
  疏血通属中药注射剂, 主要成分为水蛭和地龙, 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活络的功效,其能增加脑血管 的流量,扩张脑血管,延长凝血时间,对缺氧导致 的脑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此外,疏血通可降低 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率,同时可以抑制静脉血栓形 成,  起到抗血栓的作用 [10]。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 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 MRS 评分、NSE 水平和 S100- β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分析原因为疏血通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 缺血性卒中患者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可以减轻患 者神经功能损伤,  改善预后 [11-12] 。本研究结果同时 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可能 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较短有关, 其结果尚需后期加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开展深 入研究予以印证。
 
  综上所述,疏血通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 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 低 NIHSS、MRS 评分,NSE、S100- β 水平,  以及 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治疗。
 
  参考文献
 
  [1] 郭强,李会琪 .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 因素分析 [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7):749-751.
 
  [2] 崔颖,佟旭,王伊龙,等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 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华神 经科杂志,2016,49(12):925-931.
 
  [3] 郭辉,裴育,熊伟华,等 . 血府逐瘀汤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 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J]. 陕 西中医,2019,40(2):80-82
 
  [4] 黎明全,谢雁鸣,赵建军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静脉用药在急 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合理安全应用 [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18):2742-2743.
 
  [5]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卒中学组,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 版)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27(7):721-728.
 
  [6] 宋云骏,于海侠,关亚男,等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治疗研究进展 [J]. 河北医学,2018,24(2):350-352.
 
  [7] 张运,王莉莉,唐涛,等 . 凝视 - 面 - 臂 - 言语 - 时间评分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预后评估中的作 用 [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9,52(4):266-272.
 
  [8] 马淑琴,孙丽君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预后影响因素与临床研究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 (23):96-97.
 
  [9] 吕虎,范从华,王晓伟 .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J]. 贵州 医科大学学报,2020,45(12):1484-1488.
 
  [10] 哈玲梅,杨丽荣,张赛,等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中国 医药,2020,15(3):378-382.
 
  [11] 蒋陈晓,仝瀚文,王军,等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症状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8,21(6):641-646.
 
  [12] 吕洋,王立珍,高思山,等 . 替罗非班联合静脉溶栓治疗老 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J].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21,29(4):246-2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567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