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卒中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卒中的转归率高,因此对于卒中转归的精准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动态血压监测一般是指对患者的血压进行一天24个小时的定时监测,具有监测时间较长,数值真实可信的优点。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排除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相比其他的监测方式,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患者的血压波动。一般情况下,血压值如果长期超过正常值,那么卒中的转归几率就会增大。动态血压监测对于血压各项数值地准确测量,能够让医生和患者及早发现血压的超常变化,进而预测卒中的转归。动态血压监测的预测作用,可以尽早发现缺血性卒中的转归苗头,早发现,早治疗。动态血压监测的预测作用,无论是对医生还是患者都是一项意义重大的革命。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缺血性卒中;预测;临床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孔祥慧,林占奎.动态血压监测对缺血性卒中转归预测作用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11-12.
Clinic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on the Outcome of Ischemic Stroke
KONG Xiang-hui,LIN Zhan-ku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Liaocheng City Veterans Hospital,Liaocheng,Shandong,252002)
ABSTRACT:The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their families have to suffer from intense pain.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outcome of stroke due to the high outcome rate of stroke.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generally refers to regular monitoring of blood pressure of the patients for 24 hours a day,with the advantages of long monitoring time as well as true and reliable data achieved.Compared with other monitoring methods,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can be used to more accurately understand blood pressure fluctuations of the patients,since it can exclude the influence on blood pressure caused by other accidental factors.In general,the outcome probability of stroke will increase when the blood pressure remains above the normal level for a long period.According to various accurate values of blood pressure measured by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the doctors and patients will be aware of the abnormal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as early as possible.In this way,the outcome of stroke can be predicted.The prediction achieved by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can be used for determine the outcome trend of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and provide treatment as early as possible.The predictive role played by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s a significant revolution for both the doctors and patients.
KEY WORDS: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Ischemic stroke;Predication;Clinical study
0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缺血性卒中的年患病人数超过850万。患者的主要分布地区,不仅包含城市,甚至包括农村地区。近些年,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家卒中登记中心的研究表明,到医院进行卒中治疗的患者有30%属于卒中转归,1年内卒中的累计转归率高达11%-13%。卒中的复发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地还会导致死亡,因此,卒中的转归预测成为亟待解决的事。其实卒中转归前,血压已经出现了预警,有超过79%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压会高于正常值,因此可以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来预测卒中的转归[1]。
1动态血压监测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1.1动态血压监测的定义。动态血压监测,简称ABPM,是指定期对于患者进行血压测量,累计时间超过24 h。随时统计和报告该患者在白天,晚上,睡眠状态以及清醒状态时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压的昼夜节律。一般白天清醒状态的时候记录更加频繁一点,平均每半个小时记录一次,而晚上就可以每小时记录一次。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近几年新兴的一种监测方法,其预测效果比传统的偶测血压方式更加准确。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患者一天内的血压波动情况,对于卒中的转归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欧美等国家已经将动态血压监测正式应用在卒中复发的监测项目中,目前,我国已经将动态血压监测应用于高血压的防治指南中。
1.2动态血压的诊断标准。动态血压监测的诊断标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但是通过表1可以发现,这四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基本一致的诊断标准,白天的平均血压的标准是≥135/85 mmHg;晚上的平均血压是≥120/70 mmHg,只有美国的标准略有不同;24小时的平均血压标准都是≥130/80 mmHg。这些诊断标准的确立为预测卒中的转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见表1。
2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心脑血管疾病。该疾病是由于脑部的血管突然破裂,或者由于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供应不到大脑,而引发的脑部组织不同程度损伤的疾病。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占脑卒中总数的70%,远远大于出血性卒中的发病人数。缺血性卒中的发病人群虽然集中发生在老年人这一群体,但是由于一些中年人饮食生活不规律,酗酒抽烟熬夜等不良习惯,现在缺血性卒中出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年龄超过40岁,且缺乏锻炼的人群患该病的几率较大。卒中会导致患者,手脚无力,不能直立行走,言语不清,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地还会导致死亡[2]。据调查结果显示,卒中已经成为我国致死率排第一位的疾病。卒中的后遗症也是非常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常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卒中的复发率也非常高,卒中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生活的头号公敌。目前卒中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防是减少该病发生的最好对策。
3动态血压监测对于缺血性卒中的预测
3.1研究对象与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确诊为缺血性卒中并且痊愈出院的106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出血压数值一直较高的患者作为实验组,而血压数值稳定于正常值范围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各53人。采用无创性便携式的动态血压监测仪,实验组的患者佩戴与左臂,详细记录24 h内的血压值。设定白天每隔30 min自动测量血压,晚上每隔1个小时自动测量血压。患者的BPV以动态血压监测标准差表示,排除性别年龄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保障所选取的两组患者,除血压值这一变量外,其他的情况基本一致,以减少其他变量对结果的影响。详细记录每组患者的各项血压值,分析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标准差值、白天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标准差值、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标准差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3.2研究结果。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连续两周的24 h动态血压监测,将患者的各项血压的平均值统计在表2中,采用对比数据的形式,有利于一目了然地发现两组数据的差异之处,为结论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实验组的各项血压的标准差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24小时收缩压的标准差,白天收缩压的标准差以及夜间收缩压的标准差,实验组都比对照组高出2个数值,说明实验组的患者的血压差异性更加,血压波动更明显。依据该数据,可以预测实验组的患者卒中转归的可能性更大,见表3。
通过上表我们发现,实验组中有37名患者卒中转归,占到总人数的69.8%,而对照组的患者卒中转归人数只有9人。实验组中的患者,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发现一直处于高血压的状态,且血压的波动更大[3]。血压高会导致卒中转归的几率增加。通过两组患者卒中复发的实际人数对比,可以证实我们之前的预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确实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卒中的转归,该监测方式为卒中的预防工作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数据参考。
综合这两个表格的数据,我们可以证实24小时血压监测的方法确实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卒中的转归。当24小时内的血压各项值都持续大幅度大于正常值,那么卒中复发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大。而且这些数据信息,也为我们预防卒中的复发提供方向,那就是控制血压,保持血压稳定在正常值范围,一旦发现血压持续超过正常值,马上到医院进行检查。努力做到及时发现卒中复发的苗头,尽早治疗。
3.3分析讨论。陈卫红曾指出过收缩压的变异性可以预测卒中转归的发生,她认为有缺血性卒中病史的患者,随诊间的收缩压变异性越高,其卒中复发的可能性更大,因此降低血压差异性对于预防卒中的复发有着重要意义。关秀兰等经研究证明了,降低血压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卒中复发的可能性。收缩压每减少10 mmHg,舒张压每减少5 mmHg,卒中复发的风险都会减少35%左右。因此,卒中虽然难以治疗,但是通过积极的预防,卒中的发病和复发几率会大幅度降低的。所以目前对于卒中的治疗,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当发病后,不仅患者要承受巨大的痛苦,还要花费大额的医疗费,最后也不一定能够痊愈。特别是一些急性的缺血性卒中,来势凶猛,有可能因为送院途中几秒钟的耽搁,就失去最佳的抢救时间,见表4。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动态血压监测具有比家庭血压监测以及随诊间血压监测更多的优势,动态血压监测既可以反映患者的真实血压值,血压的变异性特征,血压的昼夜节律以及药物的作用时间[4]。而家庭的血压监测,不能让患者了解血压的变异性以及血压的昼夜节律。相对比来说,随诊间临时一次的血压监测的数值最不可靠,可能因为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导致各项数值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通过血压变异性来预测卒中的复发可能性,但是家庭和随诊间的血压测量,并不能准确反映出血压差异性的变化。这就导致虽然知道血压差异性能够预测卒中复发,但是患者却不能及时发现自己学压的差异性。而24 h制的动态血压监测方法就是为了这一难题而应运而生的。所以,现在普遍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形式。通过24 h动态血压的监测方法,发现一些声称血压已经稳定在正常范围的患者,有一半的人的动态DBP和SBP依然高出正常值,这个数值在第二天睡醒后的第2 h,达到最高峰,超过正常值的60%左右。这些数值和结果的取得,是血压变异性的预测方法难以得到的,充分显示了动态血压监测的优越性[5]。
4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操作简单方便,且不会对患者造成新的创伤,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卒中患者真实的血压波动,预测卒中的转归。ABPM的仪器虽然在大城市逐渐普及,但是在小城镇地区普及率较低,而且一些临床医生和患者并不了解动态血压监测的作用。因此推广ABPM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促进ABPM与家庭血压测量以及医院诊断治疗相结合,可以有效预测卒中的复发和转归,及时发现和治疗卒中,减轻卒中的病情发展,为老年人营造健康幸福的晚年。
参考文献
[1]尹俊雄,王欣,霍晓丽,等.血压变异性与脑梗死后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5,28(6):21-23.
[2]逯蕊,赵丽丽,韩元福,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6,4(2):136-138.
[3]姜进,李定安,于奇晋,等.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9):8.
[4]程玮,孙晓江.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5):34.
[5]樊明满,丁永莉,徐金林,等.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的变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J].现代医院,2009,9(1):31-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