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生化检验中肝功能指标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2 13:49: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肝功能指标用于诊断肝硬化疾病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12 月盐城 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420 例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肝病组,同时回顾性分析同期于院内接受体检的 140 例健康者的临床资料,作 为健康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生化检验,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及肝病组中不同类型疾病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 、胆碱酯酶 ( CHE ) 、总胆红素( TBiL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 、碱性磷酸酶( ALP ) 、白蛋白( ALB ) 、总蛋白( TP ) 等生化指标水平, 分析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对肝硬化的检测结果,并计算不同生化指标诊断肝硬化的诊断效能。结果   肝病组患者 AST 、TBiL 、ALP 、ALT 水平均高于健康组, CHE 、ALB 、TP 水平均低于健康组;肝硬化组患者 AST 、TBiL 、ALP 、ALT 水平均高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和慢性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且自身免疫性肝炎组患者高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患者;肝硬化组患者 CHE、ALB 、TP 水平均低于自身免疫性 肝炎患者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且自身免疫性肝炎组患者低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患者(均 P<0.05 ) ;各项生化指标对肝硬化 均有一定的诊断效能, 其中 ALB 、CHE 诊断肝硬化的诊断效能最高。 结论   临床可通过生化检验中的肝功能指标鉴别诊断肝硬化疾病, 其中 ALB 、CHE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能够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肝硬化;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胆碱酯酶;  总胆红素;  碱性磷酸酶;  谷丙转氨酶
 
  肝硬化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病 因相对复杂,病程时间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健康均造 成影响。早期肝硬化患者症状较为隐匿,多数患者发现 疾病时已进展至中后期,此时患者症状表现以消化道出 血、肝功能损伤、乏力、腹胀等为主,部分患者可发展为 肝癌,因此早期诊断肝病对疾病控制与后续治疗具有重要 价值。肝活检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但肝脏病变呈现弥 漫性分布,多分布不均匀,其结果有时无法完全代表真实 结果,另外肝活检属于创伤性检查,易引发并发症。生化 检验指标可一定程度反映患者肝功能,以此作为诊断肝病 的依据,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无创等特点,指标中 的总胆红素(TBiL)可以用于评估人体肝脏的实际损伤情况,该指标水平越高,表示肝脏的损伤程度越严重;白蛋 白(ALB)、胆碱酯酶(CHE)等指标则可以反映当前状 态下人体肝脏的代谢水平,此类指标的水平越低,则表示 肝脏的损伤程度越高,代谢水平越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 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越高说明 肝细胞的坏死程度越高,可从侧面反映肝脏组织的坏死程 度 [1-2]。本研究旨在探讨肝功能指标用于诊断肝硬化疾病 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12 月盐城市 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420 例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肝 病组,同时回顾性分析同期于院内接受体检的 140 例健康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健康组。健康组研究对象中男性 68 例,女性 72 例;年龄 23~86 岁,平均(50.96±5.33)岁。 肝病组患者中男性 196 例,女性 224例;年龄 22~87 岁, 平均( 51.25±5.21)岁;自身免疫性肝炎 139 例,慢性乙 型病毒性肝炎 141 例,肝硬化 140 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 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 性。诊断标准:参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3]  中的相关 诊断标准, 参照《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 [4]  中肝 硬化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年龄 在 22~87岁之间者;病理检查确诊者等。排除标准:合并 其他脏器疾病患者;患有恶性肿瘤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测方法  检查前需叮嘱两组受检者常规禁食禁饮 8 h,在采血日当天早 7 :00 至 8 :00 采集空腹静脉血样 5 mL 左右。将血样保存在无菌真空管内,采样后需在规 定时间内送往检验科室,过程中注意预防推车的碰撞、颠 簸等情况,减少溶血等问题的发生。将血样放置在离心机 中,转速设定为 3 000 r/min,离心 10 min 后取上清液作 为血检样本,使用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对样本中的天门 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E)、丙氨酸氨 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进行检测;使 用比色法对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总蛋白 ( TP)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 AST、CHE、TBiL、 ALP、ALT、ALB、TP 水平,对比肝病组不同类型肝病患 者(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生 化指标区别。②计算不同生化指标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 Se)、特异度(Sp)、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 ( NPV)、准确度(Ac ),Se = 真阳性例数 /(真阳性 + 假阴 性)例数 ×100%;Sp = 真阴性例数 /(真阴性 + 假阳性)例 数 ×100%;Ac =(真阳性 + 真阴性)例数 / 总例数 ×100%; PPV = 真阳性例数 /(真阳性 + 假阳性)例数 ×100%;NPV= 真阴性例数 /(真阴性 + 假阴性)例数 ×100%。其中判 定标准为 AST :37.82 U/L,CHE :4 251.57 U/L,TBiL: 14.98 μmol/L,ALP :89.52 U/L,ALT :49.31 U/L,ALB: 39.46 g/L,TP :65.24 g/L,超过截点值判定为异常 [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行 χ2  检验;计量资料经 K-S 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 因素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行 t 检验。以P<0.05 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肝病组患者 AST、TBiL、ALP、ALT 水平均高于健康组,CHE、ALB、TP 水平均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见表 1。
 
  2.2    肝病组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肝硬化 组患者 AST、TBiL、ALP、ALT 水平均高于自身免疫性肝炎 患者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且自身免疫性肝炎组患 者高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患者;肝硬化组患者 CHE、 ALB、TP 水平均低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和慢性乙型病毒 性肝炎患者,且自身免疫性肝炎组患者低于慢性乙型病 毒性肝炎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见 表 2。
 
  2.3    各项生化指标对肝硬化的检测结果分析  经 AST 检 测肝硬化阳性 251 例, 阴性 169 例, 阳性率为 59 .76% ( 251/420 ); 经 CHE 检测阳性 184 例,阴性 236 例,阳 性率为 43.81% ( 184/420 ); 经 TBiL 检测阳性 140 例,阴性 280 例,阳性率为 33.33% ( 140/420 ); 经 ALP 检测阳 性 182 例,阴性 238 例,阳性率为 43 .33% ( 182/420 ); 经 ALT 检测阳性 214 例,阴性 206 例,阳性率为 50.95% ( 214/420 ); 经 ALB 检测阳性 168 例,阴性 252 例,阳 性率为 40.00% ( 168/420 ); 经 TP 检测阳性 184 例,阴性236 例,阳性率为 43.81% ( 184/420),见表 3。
 
  2.4    不同生化指标对肝硬化的诊断效能  AST、CHE、 TBiL、ALP、ALT、ALB、TP 对肝硬化均有一定的诊断效 能,其中 ALB、CHE 诊断肝硬化的诊断效能较高,ALB  的 Se、Ac、Sp、PPV、NPV 分别为 96.43%、90.95%、88.21%、 80 .36%、98 .02% ,CHE 的 Se、Ac、Sp、PPV、NPV 分别为 95.71%、86.67%、82. 14%、70.53%、97.46%,见表 4。

\
\
\
 
 
  3    讨论
 
  肝硬化的病灶呈弥漫性状态,随着病情程度的加深, 肝脏功能会逐渐失调或丧失,而当病情进一步加重后,代 偿功能无法弥补肝功能障碍的影响,则会表现出肝功能下 降。临床上大多选择影像学技术进行检查,其可以直接对 患者肝脏形态、结构等的变化进行确认,但由于早期肝硬 化时患者肝脏病变程度不够明显,因此导致漏诊率相对较 高,延误治疗时机。因此需要寻找更好的检查方式在早期阶 段帮助医生确诊患者的病变,以更好地抑制病情的发展, 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
 
  生化检测主要是通过对肝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 确定肝脏的代谢功能和损伤程度。肝脏细胞可以将血液当 中未发生结合的胆红素吸收入肝脏组织中并进行代谢,当 肝脏功能发生障碍时, 就会导致 TBiL 在血液中大量累积, 因此其可用于肝硬化的诊断;AST 是判断肝细胞是否坏死 的标记物,当形成肝硬化后,其水平会出现大幅度升高; ALB 可维持血浆交替的渗透压, 起到运输物质的功能, 且 ALB 自身的黏性特征可以携带部分重金属离子, 起到解毒 的效果,其水平降低意味着肝脏代谢功能的降低,可准确地 反映肝脏的病理损害程度, 起到鉴别诊断肝硬化的作用 [6]。 CHE 在肝硬化代偿期阶段的变化不够明显, 部分患者甚至 不会出现异常波动,而在失代偿期时才会快速下降,因此 临床在诊断肝硬化时可以选择将 AST 指标和 CHE 联合使 用,再配合其他肝功能指标,以提升临床诊断效果;ALT 可以用以判断肝脏细胞的损伤程度,而当肝脏发生急性、 慢性病变或药物、酒精中毒等情况时,就会引起肝脏细胞 坏死, 此时细胞中的 ALT 会大量释放入循环系统当中, 通 常用于检测急性期肝炎 [7-8]。本次研究结果中, 肝病组患者 AST、TBiL、ALP、ALT 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肝硬化患 者高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CHE、ALB、TP 水平均低于健康组, 且肝硬化患者低于自 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表明各项 生化指标与肝功能的损伤程度具有较大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 CHE、ALB 的 Se、Sp、Ac 均高于其 他各项指标, 提示相对其他生化指标, CHE、ALB 检测均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张映华等 [9]  的研究中, CHE 在诊断不 同 Child-Pugh 分级的患者时, 其阳性率均处于 90% 以上, 且其曲线下面积最大;同时不同级别间 CHE 的诊断阳性率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能与 CHE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有关。 在任俞华 [10]  的研究中显示,ALB 诊断肝硬化的 Se、Sp、 Ac 及 PPV 分别为 78.69%、71.43%、77.94% 及 96.00%, 相对于 ALT、ALP、AST 等其他指标检测, 其诊断效能处 于较高水平。另有研究表明, ALB 水平的下降幅度与肝脏 组织的病理改变呈正相关,能够反映患者肝脏的纤维化程 度,因此该指标用于诊断肝硬化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11]。
 
  综上,临床可通过生化检验肝功能指标辅助鉴别诊断 肝硬化疾病, 其中 ALB、CHE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 与准确度,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应用价值较高,值 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广民 . 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含量检测及其与肝功能、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J]. 肝脏 , 2018, 23(4): 323- 325.
 
  [2]   郑能 . 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脂联素、内毒素水平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关系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2018, 28(13): 1599-1601.
 
  [3]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J]. 中华肝脏病杂志 , 2000, 8(6): 324-329.
 
  [4]    张书娥 . 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2, 11(10): 953-954.
 
  [5]    陈玉梅 , 王新田 , 姚兰 . 肝功能生化检验应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效果探讨 [J]. 山西医药杂志 , 2020, 49(15): 2054-2055.
 
  [6]    张佳婕 , 蔡强 , 邓红艳 , 等 .  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2019, 40(14): 1686- 1690.
 
  [7]    梁健夫, 张昌森, 谢晓婷 . 生化检验中CHE、ALT 及AST 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医药科学 , 2020, 10(11): 126-128.
 
  [8]    陈庄 . 慢性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总胆汁酸及 AST/ALT 比值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1): 27-28.
 
  [9]    张映华 , 古晓娟 . CHE、ALB、CHO 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效能影响研究 [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 2020, 27(3): 497-501.
 
  [10]  任俞华 . 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硬化中的诊断效能 [J]. 临床医学 研究与实践 , 2018, 3(11): 101- 102.
 
  [11] 刘雄伟 , 吴泽 , 丘衍博 , 等 . ALB、TBiL、TBA 联合检测在肝硬化 及病毒性肝炎中的诊断价值 [J]. 临床医学 , 2015, 35(10): 27-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500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