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18 11:14: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利拉鲁肽治疗 2 型糖尿病( T2DM )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对患者空腹血糖( FPG )、餐后 2 h 血糖( 2 h PG ) 、血脂、脂肪肝严重程度及血清丙二醛( MDA )、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 水平的影响。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中 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9 月收治的 120 例 T2DM 合并 NAFLD 患者分为对照组( 60 例)和试验组( 60 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治疗, 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 均治疗 24 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 脂肪肝严重程度改善情况, 以及血清 MDA、hs-CRP 水平的变化。 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 照组;与治疗前相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指标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 ]、氧化应 激因子 MDA 水平, 以及炎症因子 hs-CRP 水平均显著降低, 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 水平显著 升高, 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轻度脂肪肝占比显著升高, 两组患者重度脂肪肝占比均显著降低, 且治疗后 试验组轻度脂肪肝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脂肪肝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给予 T2DM 合并 NAFLD 患者利拉鲁肽 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 调节机体糖脂代谢, 缓解机体氧化应激损伤与炎症损伤, 减轻脂肪肝严重 程度。
 
  关键词:  利拉鲁肽;  2 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血糖;  血脂;  丙二醛;  超敏-C 反应蛋白
 
  2 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可引发 各种肝脏损伤,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最为常见,指除过量饮酒,由 其他肝损伤因素造成的,以肝脏脂肪积聚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其发病的主要因素在于胰岛素抵抗。T2DM 合并 NAFLD 会使糖代谢进一步恶化,严重者 甚至发生肝细胞肿瘤。二甲双胍在临床上多被用于治疗 T2DM,其可提升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胰岛素抵抗,使脂 肪对肝细胞的损伤减轻;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的作用途径 类似,可起到降血糖作用,但采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难以长期、有效维持患者血糖水平,且在保护患者肝脏功能, 减轻炎症水平方面疗效欠佳;长期用药还会出现腹胀、胃 肠胀气等不良反应 [1-2] 。利拉鲁肽属于胰高血糖素样肽 - 1 类似物,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刺激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抑 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血糖水平,同时减 少内脏脂肪,改善胰岛素抵抗,降糖效果更为显著,同时 可有效缓解脂肪肝病变 [3]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利拉 鲁肽对 T2DM 合并 NAFLD 患者血糖、血脂、脂肪肝病变 程度的影响,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水平的变 化,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 队特色医学中心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9 月收治的 120 例 T2DM 合并 NAFLD 患者分为对照组(60 例)和试验组( 60 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治 疗)患者中男性 32 例,女性 28例;年龄 26~78 岁,平均 ( 48.18±5.89)岁。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利 拉鲁肽治疗)患者中男性 31 例,女性 29例;年龄 27~79 岁,平均(48.76±5.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诊断标准:均符 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 年修订版)》[4]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年版)》[5]  中的相关诊 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体质量指数 ( BMI ) ≥ 24 kg/m2  且 3 个月内体质量波动≤ 10% 者;无 饮酒史者等。排除标准:存在严重交流沟通障碍,精神疾 病者;近期存在其他降糖药物服用史者;有严重性肝肾功 能障碍者;存在胰腺炎病史、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者等。 研究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医学伦理委员 会批准,且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 囊(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国药准字 H20051805 ,规格: 0.25 g/ 粒)口服治疗,剂量为 0.5 g/ 次,3 次 /d;甘精胰 岛素注射液(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20190041,规格: 3 mL ∶300 U/ 支)皮下注射治疗,剂量 为 0.3 U/(kg ·d),睡前给药,1 次 /d;护肝片(江西华太药 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Z20083259,规格: 0.36 g/ 片)口 服治疗,剂量为 1.44 g/ 次,3 次 /d,连续给药 24 周。试 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 注射液(Novo Nordisk A/S,注册证号 S20160005 ,规格: 3 mL ∶ 18 mg)治疗,将初始剂量定为 0.6 mg,患者皮下 注射,1 次 /d,最大用药剂量定为 1.8 mg/d,治疗 24 周。  1.3    观察指标  ①对患者进行肝脏 CT 检查,肝脏密度弥 漫性下降,肝脏与脾脏的 CT 值之比≤0.1 即可诊断为脂 肪肝。其中肝 / 脾 CT 比值 0.8~1.0 为轻度脂肪肝;肝 / 脾CT 比值 0.5~0.7 为中度脂肪肝;肝 / 脾 CT 比值 <0.5 为重 度脂肪肝 [6]。CT 检查显示为肝 / 脾 CT 比值 >1.0,或由重 度转为轻度为显效;肝 / 脾 CT 比值明显降低,且脂肪肝 程度减轻 1 级为有效;肝 / 脾 CT 比值未升高且脂肪肝程 度改善不足 1 级,甚至加重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 = 显效 率 + 有效率 [4] 。②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时及 早餐后 2 h 的外周静脉血, 各 3 mL,经 3 000 r/min 的转速 离心 10 min,取上层血清,以 Au5 800 型全自动生化分 析仪(美国贝尔曼公司)检测患者血清血糖指标 [ 空腹血 糖(FPG)、餐后 2 h 血糖(2 h PG )],血脂指标 [ 空腹血 清中高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总胆固 醇(TC)、三酰甘油(TG)]。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脂肪 肝严重程度改善情况。④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 因子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 附实验法检测,血清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样采集、血清制备方法同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 据,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行 χ2  检验;计量资料均 经 K-S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行 t检 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 效率(86.67%),试验组(98.33%)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 疗后血清 FPG 及 2 h PG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 后血清 TG、TC、LDL-C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 于对照组;血清 HDL-C 水平治疗后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 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见 表 3。
 
  2.4    两组患者脂肪肝严重程度改善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 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轻度脂肪肝占比显著升高,且显 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重度脂肪肝占比均显著降 低,且试验组患者重度脂肪肝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2.5    两组患者血清 MDA、hs-CRP 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 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 hs-CRP 水平及氧化应激因子 MDA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试验组显著低于 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5。
 

\
\
\

 
  3    讨论
 
  NAFLD 患者肝细胞内部出现脂肪过度沉积的现象,常 与 T2DM 合并存在, 两者可相互影响, 从而加重糖脂代谢 紊乱。相关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是 NAFLD 和 T2DM 的 病理机制核心,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7] 。针对 T2DM 合并 NAFLD 患者来说,调节血糖代谢是临床治疗的关 键。 T2DM 患者体内的胰岛素会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而给予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现象,促使胰 岛素敏感性提升,同时该药物可以抑制胆固醇合成,改 善患者机体血脂水平;二甲双胍常联合甘精胰岛素共同 治疗 T2DM 患者,通过药物协同作用机制,有效控制血 糖水平,但是难以长期、稳定调控糖脂代谢,减轻炎症 反应 [8]。

\
 
 
  T2DM 合并 NAFLD 患者在摄入食物,或受其他因素 的影响下,致使患者体内葡萄糖浓度明显升高,而利拉 鲁肽是临床上应用的新型降糖药物之一,可有效调节胰 岛 β 细胞功能,激活胰岛 β 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样肽- 1 ( GLP- 1 )受体,通过与 GLP- 1 受体结合进行信号转导, 对和受体呈现出偶联状态下的 G 蛋白产生激活作用, 有效 作用于患者体内胰岛 β 细胞内胰岛素基因,促进胰岛素分 泌 [9- 10]。此外, 该药物能够促进机体对于葡萄糖的利用与消 耗,有效降低患者的餐后血糖含量;同时,该药物会介入 胰岛 α 细胞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过程,可以影响糖原异生 效果, 抑制肝糖原释放, 从而降低患者 FPG 水平 [11] 。相关 临床研究显示,给予 T2DM 合并 NAFLD 患者利拉鲁肽治 疗,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机体分泌 C 肽的含量, 降低胰岛素原 / 胰岛素比值, 促使胰岛 β 细胞增殖, 降糖效果显著 [12]。 本研究中,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8.33% ) 较对照组(86.67%) 显著升高, 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 低,表明利拉鲁肽治疗 T2DM 合并 NAFLD 患者,降糖疗 效更显著。
 
  相关研究显示,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 在肥胖的 NAFLD 患者中,由于脂代谢障碍,会导致肝脏 脂肪内环境失去平衡,从而造成 TG 的过度脂解和游离脂 肪酸的过多产生,造成脂毒性,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加 重病情 [13]。本研究中,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代谢指标水平 与试验组患者脂肪肝病情程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提示 利拉鲁肽治疗 T2DM 合并 NAFLD,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 水平,减轻患者脂肪肝病变程度,保护患者肝功能。主要 原因可能是,利拉鲁肽能够发挥出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和 增加胰岛素分泌双重功效, 可针对患者体内 GLP- 1 受体产 生多靶点效应,更有效改善患者血脂代谢,从而有效控制 相关血脂水平,可更有效促进游离脂肪酸氧化,提高游离 脂肪酸的利用,避免因肝脏内脂质沉积导致肝功能异常, 逐步改善患者脂肪肝严重程度 [14]。
 
  因 T2DM 合并 NAFLD 患者肝脏细胞不能耐受脂肪酸 的毒性作用,导致细胞稳态失衡,造成肝细胞损伤、氧化 应激损伤;其中血清hs-CRP 水平异常升高, 可直接反映患 者肝脏损伤程度,因此将其作为内源性氧化应激损伤因子 MDA 所致肝细胞损伤的评估指标;氧化应激是 T2DM 发 生的危险因素,高糖高脂诱导的线粒体超氧阴离子过量产 生是其主要原因,氧化应激状态下大量产生的氧自由基可 破坏线粒体结构,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胰岛素抵抗出 现,从而加重T2DM。利拉鲁肽具有明显抑制食欲功效, 其 可激活患者下丘脑食欲中枢含有的 GLP- 1 受体, 大幅度减 轻饥饿感,从而明显减轻患者的食欲,使其摄食量降低; 另外, 利拉鲁肽还可以对胃壁上含有的 GLP- 1 受体起到激 活作用,调节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在给予患者该药物治 疗或者同时联合其他降糖药物治疗时,能够获取到显著抑 制食欲效果,增加饱腹感,促进体内脂肪的消耗,降低脂 肪酸含量,避免脂肪沉积于肝脏组织,降低肝细胞毒性, 抑制线粒体 β 氧化与内质网应激,因而减轻患者机体氧化 应激损伤 [15]。本研究中,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因 子 MDA、炎症因子 hs-CRP 水平均显著下降, 且试验组显 著低于对照组,提示给予 T2DM 合并 NAFLD 患者利拉鲁 肽治疗,可显著抑制机体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损伤,减轻 患者脂肪肝病变程度。
 
  综上, 给予 T2DM 合并 NAFLD 患者利拉鲁肽治疗能 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 减轻脂肪肝严重程度, 缓解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逄琪琪 , 王美荣 , 高倩 , 等 . 达格列净或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比较 [J]. 中国 新药与临床杂志 , 2020, 39(11): 675-679.
 
  [2]    陆锦昆 , 潘琼华 , 潘海林 , 等 . 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 30 对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 β 细胞功能及血糖稳定性的影响 [J]. 广西医 科大学学报 , 2019, 36(1): 27-30.
 
  [3]   FENG W, GAO C, BI Y, et al.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gliclazide, liraglutide, and metformin on diabete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 J Diabetes, 2017, 9(8): 800-809.
 
  [4]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2010 年修订版 )[J]. 中华肝脏病杂志 , 2010,18(3): 163- 166.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 年版 )[J/CD].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 电子版), 2011, 3(6): 54- 109.
 
  [6]    黄志鹏 , 苏智军 , 蒋建家 , 等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与代谢综合征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J]. 中国综合临床 , 2013, 29(11): 1158-1161.
 
  [7]   NOUERDDIN M, LOOMBA R. Editorial: role of leucine-metformin-sildenafil combin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J]. Aliment Pharm Ther, 2018, 48(3): 378-379.
 
  [8]   PORTILLO-SANCHEZ P, CUSI K.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 (NAFLD)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Clin Diabetes Endocr, 2016, 2(1): 1-9.
 
  [9]    郭伟 , 高明松 , 彭聪 , 等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 2 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脂肪变的影响 [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 26(13): 107- 111.
 
  [10] 刘开渊 . 利拉鲁肽对 2 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脂肪 变的影响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 2017, 25(3): 195- 198.
 
  [11] 刘丽 , 张宇 . 利拉鲁肽注射液对 2 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 患者肝脏脂肪沉积的影响 [J]. 肝脏 , 2018, 23(4): 338-340.
 
  [12]  王艳妮 , 李转霞 .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对 2 型糖尿病合并非酒 精性脂肪肝患者胰岛 β 细胞功能、肝功能及外周血 Treg 细胞的 影响 [J]. 医学临床研究 , 2018, 35(1): 11- 14.
 
  [13]  毛重山, 殷辉, 肖二辉, 等. 非诺贝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J]. 实用肝脏病杂志 , 2020, 23(1): 50-53.
 
  [14]  张卫欢 , 李秋云 , 周艳茹 , 等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 T2DM合并肥胖患者脂代谢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 [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8, 24(8): 833-836.
 
  [15] 严妍 , 吴新华 , 黄玉杰 , 等 . 利拉鲁肽对 2 型糖尿病合并 NAFLD 患者肝功能、脂代谢及微炎性反应的影响 [J]. 疑难病杂志 , 2019, 18(10): 1009- 10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47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