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贝伐珠单抗联合Orem自理模式对卵巢癌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05 11:25: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 Orem 自理模式对卵巢癌患者生存率、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104 例卵巢癌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52 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紫杉 醇 + 顺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贝伐珠单抗治疗,21 d 为 1 个疗程,均治疗 3 个疗程,并随访 1 年,且于治疗期间均 实施 Orem 自理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 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 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 1 年生存率分别为 65.38% 、71. 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38.46%、44.23% ;与治疗前 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 AEP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 ) 、糖类抗原 125 ( CA125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 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 CD3+ 、CD4+ 百分比, CD4+/CD8+ 比值均显著降低, 外周血 CD8+ 百分比均显著升高(均 P<0.05 ); 但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治疗期间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 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 合 Orem 自理模式治疗卵巢癌, 可有效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 不会对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产生额外的负性影响, 同时可提高患者临 床治疗效果和生存率,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卵巢癌; 贝伐珠单抗; Orem 自理模式; 免疫功能; 肿瘤标志物

  卵巢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 病,在发病早期常无严重症状表现,易被人们所忽视,随 着病情加重可逐渐出现食欲下降、腹胀、下腹不适等临床 症状,通常在临床确诊时已处于晚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安全。临床常用的化疗方案是紫杉醇联合顺铂,该化疗方 案可以通过控制肿瘤病灶的大小,延缓病情进展,但可能 会导致骨髓抑制、血小板降低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的预后 造成不良影响。贝伐珠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药物,其主 要通过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活性,控制机体肿瘤血管 的形成,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1] 。研 究显示,Orem 自理模式是帮助性护理服务模式的一种,卵 巢癌患者于化疗期间引入 Orem 自理模式,能调动患者及 家属自我护理的积极性,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使患者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化疗后反应力,从而提升 患者生活质量 [2]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 Orem 自理模式应用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免疫 功能、肿瘤标志物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绵阳市 中心医院收治的 104 例卵巢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将其分为两组,各 52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 33~69 岁,平均( 52.86±6.58 )岁;癌症类型:透明细胞癌 3 例,子 宫内膜样癌 8 例,黏液性腺癌 17 例,浆液性腺癌 24例; 病理分期 [3] :Ⅲ期 23 例,Ⅳ期 29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 31~70 岁,平均(52.74±6.53)岁;癌症类型:透明细胞 癌 4 例,子宫内膜样癌 7 例,黏液性腺癌 18 例,浆液性 腺癌 23 例;病理分期:Ⅲ期 24 例,Ⅳ期 28 例。两组患 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 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 指南(第 4 版)》[4] 中关于卵巢癌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经临床诊断预计生存时间超过半 年者;卡氏功能状态评分( KPS ) [5] ≥ 70 分者等。排除标 准:患有严重免疫系统或造血系统相关疾病者;有化疗相 关禁忌证者;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者等。本研究已经院内医 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并签订知情 同意书。

  1.2 化疗与护理方法

  1.2.1 化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第 1 天使用紫杉醇注射 液(上海上药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13538. 规格: 5 mL ∶ 30 mg)静脉滴注, 135 mg/m2 ;于第 2 天 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213819.规格: 50 mL ∶ 50 mg ),75 mg/m2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第 1 天(化疗结束后 1 h)给 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上海复宏汉霖生物制药有限公 司,国药准字 S20210048.规格: 100 mg/ 瓶)静脉滴注, 15 mg/kg 体质量。两组 1 个疗程均为 21 d,共治疗 3 个疗 程,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及肝肾功能,并随访 1 年。

  1.2.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给予 Orem 自理 模式护理。①完全补偿系统:主要针对自理能力严重缺 陷、需要护理人员全面干预的患者。积极指导患者做化疗 检查,辅助医师完成化疗;严密监测患者病情,若发现白 细胞减少现象及时给予治疗,做好基础护理工作,避免并 发症的发生;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及时缓解患者紧张、焦 虑的情绪,使其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②部分补偿 系统:主要针对的是自理能力中度障碍患者。护理人员可 将化疗相关知识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化疗的优劣 势、重要性及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对患者的饮食和生活进 行干预和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锻炼。③支持 教育系统:主要针对的是自理能力良好的患者。主要侧重 于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可对其进行化疗相关护理知识的指 导,及时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变化,发现不良 情绪及时疏导。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1 年生存率:依据《卵巢恶 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 4 版)》[4] 中的判定标准评估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病灶消失且维持时间≥4 周 为完全缓解;肿瘤的最大直径之和缩小幅度 >30%,且维 持时间≥4 周为部分缓解;肿瘤的最大直径之和缩小幅度 ≤ 30% 或增大幅度≤20%,且维持时间≥4 周为稳定;肿 瘤的最大直径之和增大幅度 >20%,或出现新的病灶为进 展。总有效率 =(完全缓解 + 部分缓解)例数 / 总例数 × 100%。统计 1 年后两组患者的生存率, 1 年生存率 = 治疗 后 1 年的存活例数 / 总例数 ×100%。②肿瘤标志物:分别 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约 3 mL,待其自行凝固后,以 3 000 r/min 的转速,离心 15 min 取上血 清,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EP)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 制因子(MIF)、糖类抗原 125 ( CA125)水平。③免疫功 能指标:静脉血采集方法同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 周血 CD3+、CD4+、CD8+ 百分比,并计算 CD4+/CD8+ 比值。

  ④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肾功能损害、肝功能 损害、腹泻、恶心呕吐、心脏毒性、骨髓抑制、周围神经 炎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 首先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若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 方差齐则以 ( x ±s) 表示,行 t 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1 年生存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 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 1 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血清 AEP、MIF、CA125 水平比较 与治疗 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AEP、MIF、CA125 水平均显 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外周血 CD3+、CD4+ 百分比,CD4+/CD8+ 比值均显 著降低,外周血 CD8+ 百分比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均 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 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腹泻、恶心呕吐、心脏毒性、 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均 P>0.05),见表 4.

\
\
 

  3 讨论

  卵巢癌为肿瘤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特点为恶性程 度高,临床发病隐匿,若出现向相邻组织转移的情况,可 能导致癌细胞扩散,对其预后造成严重威胁。紫杉醇联合 顺铂是临床上最常用治疗卵巢癌的化疗方案,紫杉醇可对 癌细胞的有丝分裂进行阻断,阻止癌细胞的增殖;顺铂与 烷化剂相似,可聚合脱氧核糖核酸,对患者的肿瘤细胞产 生一定的杀伤效果,两者联合可提高肿瘤灭活效果,但紫 杉醇具有一定神经毒性,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其毒性也会影 响患者远期疗效。


\
 

  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通过促 进机体现有血管发生退化和抑制血管的新生,起到降低肿 瘤标志物水平的作用。AEP、MIF 均属于肿瘤标志物, 其水 平与肿瘤的演变关系密切,在卵巢癌患者的血清检测中血 清 AEP、MIF 水平有显著升高的趋势;CA125 属于糖黏连 结合性蛋白质,常作为诊断卵巢癌病情的重要指标 [6] 。本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 1 年生 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 AEP、MIF、CA125 水平均 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贝伐珠单抗联合Orem 自理模式治疗 卵巢癌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临床治疗 效果和生存率。其原因在于,贝伐单抗可通过结合内源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减少新生血 管生成,从而抑制患者机体内癌细胞的分化和增殖,阻止 肿瘤生长,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也有研究显示,相 比于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贝伐珠单抗可提高卵巢癌的临 床疗效, 延长生存期 [7]。加上 Orem 自理模式护理干预, 能 够保证患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更有利于促进病情的恢复 [8]。

  CD3+ 、CD4+ 、CD8+ 百分比及 CD4+/CD8+ 比值均是反 映机体免疫功能的常用指标,化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可能 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贝伐珠单抗可通过抑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阻止内皮细胞表面受体与血管生长因子 结合,降低血管的通透性,保护血管屏障的完整性,同时 贝伐珠单抗对于细胞的特异性较强,不会对免疫活性细胞 造成严重影响 [9] 。联合 Orem 自理模式,通过对患者的恢 复情况及时监测,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若发现有不良反 应及时给予治疗和护理, 避免引发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10] 。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 CD3+ 、CD4+ 百分比及 CD4+/CD8+ 比值均显著降低,外周 血CD8+ 百分比显著升高,但组间比较及各项不良反应发生 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明贝伐珠单抗联合 Orem 自理模式治疗卵巢癌,不会对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产生 额外的负性影响,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综上,贝伐珠单抗联合Orem 自理模式治疗卵巢癌可有 效降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不会对患者机体细胞免疫 功能产生额外的负性影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小莲 , 郑德友 , 何吉庆 .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紫杉醇注射液和顺铂注射液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研究 [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 34(23): 2697-2699. 2703.

  [2] 艾敬, 王红燕, 张硕 . Orem 自理模式对卵巢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西部中医药 , 2017. 30(4): 127- 129.

  [3] 涂画 , 刘继红 . 卵巢恶性肿瘤的分期及临床意义 [J]. 实用妇产科杂志 , 2011. 27(6): 414-416.

  [4]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 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 第 4 版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2018. 34(7): 739-749.

  [5] 蔡春艳 , 彭星 , 张玉梅 . 多西他赛 + 奥沙利铂对卵巢癌患者 KPS评分、 Survivin 水平及生存率的影响 [J]. 实用癌症杂志 , 2019. 34(8): 1355- 1357.

  [6] 郝月 , 王春艳 , 熊勋 , 等 . 血清 HE4 、FS、SMRP 及 CA125 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18.18(18): 3542-3545.

  [7] 李金燕 , 吕伯乐 , 吕姗 , 等 .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癌症进展 , 2021.19(18): 1896- 1899.

  [8] 陈秀丽 , 高洁 . Orem 自理模式在卵巢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及对其焦虑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 16(15): 102- 105.

  [9] 邓晓燕 , 陈小霞 , 谢环 , 等 . 贝伐珠单抗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 [J]. 中国临床研究 , 2019. 32(5): 612-615. 619.

  [10] 王亚茹 , 邵娟 , 刘新美 . 贝伐珠单抗联合 TP 方案治疗卵巢癌的 临床研究 [J]. 中国性科学 , 2020. 29(12): 61-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26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