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和复发率占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卵巢癌的治疗方法也趋向多元化, 放射性
1251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微创技术,因其在控制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有独特的优越性,在前列腺癌、胰腺 癌等恶性肿瘤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卵巢癌的治疗中也可见其优势。本文将主要对
1251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应用进 展进行详细的论述,为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1251粒子;复发性卵巢癌;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徐学勋,肖琳.放射性
125
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147-148.
0引言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总体预后较差,耐药复发性 卵巢癌的治疗是现代医学的难题之一,目前的治疗方式有化疗、 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分子靶向治疗、放疗等
[1-2],但整体治疗效 果不理想⑶,近年来,放射性 林粒子恶性肿瘤组织间植入在延 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局部复发率等方面取 得较好的效果。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在CT或超声引导下将发 出低能量Y射线的放射性林粒子直接植入肿瘤侵犯的组织或 转移的淋巴结内,对病变组织进行持续性、低剂量的照射,较常 规放疗定位更准确和较少的毒副作用,对肿瘤组织的生物效应 明显提高心。
1 125 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概述
1.1 125'粒子的背景
1903年,美国Alexander首先提出将放射性活性源直接插入 到肿瘤组织中进行治疗的方法。此后数十年,美国多家医院用 碘125粒子组织间植入的治疗法恶性肿瘤进而延长了患者的生 存期,从1998年开始,该技术引入我国。在2001年临床报道了 第一例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插植治疗,随着核医学、放射学、3D打 印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逐渐可见较 满意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在前列腺癌、肝肿瘤、肺肿瘤、胰腺癌、 乳腺肿瘤等的治疗上。
1.2 125粒子的特性
125'粒子是一种低剂量率的单一微型放射源,大小为长4.5mm, 直径0.8mm,包壳为圆柱形密封镍钛合金管,人体对其排异反应 很小,可永久性植入。粒子活度为0.8mCi,释放X线和低能放射 性同位素Y射线,平均能量为27-35keV,半衰期为59.6d,可提 供200天左右的持续照射,辐射距离为1.7-2.0cm
[5'
6]o
1.3 125'粒子治疗的原理
粒子植入技术实为内放疗技术,
125'粒子在衰变过程中发射 出的r射线,能对肿瘤组织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照射,直接损伤癌 细胞核的DNA分子链,使其双键断裂,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 裂期,故能杀死不同时期裂变的肿瘤细胞,从而可以有效地治疗 肿瘤。在射线照射过程中,因辐射距离短且不受体位和呼吸运 动的影响,正常组织剂量低,高剂量射线可聚集在局部区域,对 肿瘤组织进行持续性的、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杀伤,提高肿瘤的治 疗率,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6]。
1.4 125'粒子治疗的适应症
适应症包括:①未经治疗的原发肿瘤;②需要保留重要功能 性组织或手术将累积重要器官的肿瘤;③不能行根治手术;④预 防肿瘤局部及区域性扩散,为增强根治效果的预防性植入;⑤转 移性肿瘤病灶或术后孤立性肿瘤转移灶而无手术价值,如卵巢 癌单个结节复发或孤立淋巴结转移;⑥无法手术的原发病例,如 巨型肝癌;⑦外照射效果不佳或失败的病例;⑧外照射治疗剂 量不足,作为局部剂量的补充;⑨术中残瘤或切缘距肿瘤太近 (W 0.15cm):⑩癌症局部浸润引起相关并发症如癌性疼痛
[5-6]。 1.5碘125粒子治疗的禁忌症
禁忌证包括:①严重出血倾向:血小板W 50 X 10
9和凝血功 能障碍、肿瘤部位有活动性出血、坏死或溃疡,抗凝治疗或抗血 小板治疗药物术前停一周;②全身衰竭,合并严重严重糖尿病、 感染期、肾功能不全、免疫缺陷者;③有麻醉禁忌证;④病灶范围 广泛,预计生存期W 3个月;⑤放疗不敏感肿瘤;⑥对碘对比剂 过敏;⑦无合适穿刺途径或预计划靶区剂量达不到要求
[5'
6]O
2 1251粒子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现状
2.1疗效评价及生存分析
Sharma等口的一项研究证明了
1251粒子植入治疗包括1例 卵巢癌在内的21例复发性妇科肿瘤患者,局部控制率为90%。 李常仑等
[11]观察了 12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进行
1251粒子组织 间植人治疗,有效率为76.2%
oWang等
[12]回顾分析在CT引导 下经皮间质植入
1251粒子的复发性卵巢癌17例。结果表明中位 随访时间为10.5个月(3-23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12 个月和18个月后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6.5%、75.0%、61.5%、 42.9%和4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4个月
,中位总生存时 间为11.3个月,1年生存率为41.2%。
1251粒子间质植入术在多 次治疗后对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汪丽娟等
[13,16]观察28例术后复发卵巢癌患者共32个病灶,完全缓解25 个,部分缓解3个,无变化2个,进展2个,总有效率87.5%。28 例患者血清CA125下降21例,升高5例,血无明显变化2例。 沈兆红等
[17]将120例复发的卵巢癌患者分为
1251粒子植入组 (伫108)和保守治疗组3=52),随访3年,植入粒子组存活21例、 死亡87例,中位生存期为17.9个月;保守治疗组存活0例、死亡 52例,中位生存期为9.7个月。表明肿瘤组织间植入
1251粒子治 疗卵巢癌术后复发效果优于常规对症治疗。Liu等
[18]回顾性研 究了用
1251近距离放射治疗共51个复发部位的47个卵巢癌病 人。随访期为1-55个月(中位数为12个月),随访3个月、6个月、 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3%、77.7%、 58.9%、38.7%和19.3%。1年、2年和3年的总生存期(OS)分 别为79.3%,63.0%和52.5%。基础身体状态、并发远处转移和 术后残余肿瘤大小均与不良OS密切相关。良好的身体状态和 较小的术后残余肿瘤的与更好的OS密切相关。
2.2植入的方式
植入的方式有:①盲插法;②腹腔镜引导下植入;③术中植 入;④CT、MR或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术;⑤自然腔道或内 镜引导。复发性卵巢癌肿瘤组织多位于盆腹壁、肠曲系膜间、单 个独立淋巴结、阴道残端等。汪丽娟等人通过超声引导下将
1251 粒子经阴式或经腹式探头植入卵巢复发肿瘤内
[16]。国内最早尝 试应用CT引导下植入已有10年,王俊杰教授团队在国内率在 CT引导下进行深部组织穿刺活检及放射性
1251粒子植入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3年前完成了首例CT引导联合3D打印个性化模 板指导放射性
1251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复发肿瘤,创伤更小、定 位更精确、粒子分布更合理⑵/I。
2.3植入的剂量
粒子植入的疗效直接取决于靶区的剂量分布,由徒手穿刺到 3D打印个体化非共面模板引导下
1251粒子植入,降低穿刺难度和准 确度助。多个研究术中操作时排列针距设置为1.0cm,在肿瘤远端 0.5cm位置停止进针,并按照1.0cm间隔退针的方式完层距1cm的 要求进行逐层植入治疗。完成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通过CT扫描的方式观察放射性⑵I粒子位置是否达到相关要求【23-24]
2.4辐射防护
张宴靖等在48例病人
1251粒子植入术后当天、2个月、4个 月用Y射线设备检测辐射剂量,提出种植深度对辐射剂量有显 著影响,深部肿瘤<60粒组患者,安全距离分别为2米、1米、体 表处;对于N 60粒组,安全距离分别为2米、2米、体表处。术后 6个月均可达到安全状态,可无防护与他人接触。铅衣一般选 0.25mmPb可屏蔽大部分辐射"⑵叫
2.5围术期的并发症
Yang等多个研究均报道了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发热、骨盆疼 痛、少量阴道出血,予以对症处理后2周内均可好转,也见粒子 游走到腹腔和肺部,未见肠痿、盆腔脓肿、尿痿、大出血、消化道 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13-
15J8]O李常伦等报道了粒子植入初期 出现1例穿刺引起的坐骨神经损伤,更改为器肌穿刺入路、臀肌 穿刺人路、骨穿刺人路、术中盆腔血管造影增强等方法可有效的 避免"3】。Wang等报告两名患者抱怨臀部和下肢麻木,可能是手 术过程中神经受到刺激
[12]o CT引导粒子穿刺植入减少了并发 症,但考虑患者通常有多次腹部手术操作史,盆腹腔粘连可能使 血管、神经等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增加了植入的难度及并发症的 发生机率,术前应充分评估
[2710
2.6粒子治疗的优势及不足
”貝粒子植入治疗具有局部治疗剂量高、对正常组织损伤小、 效应持续时间长、易于防护、治疗周期缩短、手术的重复性、植入 的术前设计及精确引导、患者的接受度、可一次性对多个转移灶 进行治疗的优势,但对弥漫性转移灶比如卵巢癌以胸腹水形式 复发或全身广泛转移等效果不好。
3讨论
3.1肿块的大小会影响”貝粒子植入的治疗效果,李常仑等将 12例复发卵巢癌患者共25处病灶分为长径W 2cm病灶11处, 长径〉2cm的10处,统计分析出长径
三2cm病灶局部控制效果 好于长径>2cm的病灶卩七Liu等同样得出肿瘤大小W 4cm和 >4cm的局部控制率为85.7%和vs40.0%
o
3.2陈亮等依据病灶数目将23例钳类耐药型复发卵巢上皮癌 的患者共41处病灶分为单病灶组(n=9)及多病灶组(n=14),单 病灶组及多病灶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77.8%、28.6%
|13U5]O
3.3对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治疗方式有放疗、化疗、二次手术等,
1251粒子植入联合其他的治疗可改善治疗效果。李常仑等
|11]研 究中的9例患者在粒子植入术后进行了 2-6周期化疗,有8例 为钳敏感,粒子植入后钳敏感性复发性卵巢癌对化疗仍有较高 的反应率,故化疗与林粒子治疗可能有协同或增敏作用。温 林春等
|19]回顾性分析复发或转移的晚期妇科肿瘤20例,采用 CT引导下”貝粒子植入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卵巢癌5例, 结果近期有效率为80%。梁星丽等
|10]随访20例盆腔局部复发 卵巢癌患者(均为多次复发不能再术或不接受化疗者)联合组 (11例)和单纯粒子植入组(10例),联合治疗组局部病灶控制 率为72.7%,单纯放疗组为40%。周黎等网的研究分析晚期 妇科恶性肿瘤82例,有30例卵巢癌,肿块直径为6-12cm, 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为68.29%,联合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单用粒子植入组。Monk等
[8]等有8名未接受过照射的患者接 受了外照射治疗(EBRT)以及质粒子植入,其余的单独相 粒子植入。随访1-69个月,有19例(95%)死于疾病。单独 使用林粒子治疗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7.7个月,使用林和 EBRT治疗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5.4个月,一名患者在植入 保粒子后69个月仍然存活。表明”貝植入联合体外高频热疗、 外照射治疗或化疗可能使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受益。
3.4缓解疼痛和生活质量
”貝近距离放射治疗可缓解肿瘤局部浸润有关的症状,包括疼 痛、尿频、直肠压力、直肠或阴道出血,改善生活质量。Wang等 研究表明放疗前,8例患者出现严重疼痛,NRS评分为7-9分,5 例患者为中度疼痛,NRS评分为4-6分。1个月后,8例中5例 为轻度疼痛,3例中度疼痛。5例中有3例为轻度疼痛,疼痛缓 解反应率为61.5%
[12J8],温林春等也随访得到患者疼痛缓解率为 75%"。
4结论
放射性林粒子复发性卵巢癌肿瘤组织间植入可减轻肿瘤 负担、缓解局部症状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联合手术、常规放疗、 化疗、热疗等手段可能有协同或增效的作用,与常规治疗相比, 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局部控制率高、肿瘤靶区剂量分布均匀、 精确度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需更多的 临床探索和长期随访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亚芳,谷春会.复发性卵巢癌治疗进展皿吉林医学,2018,39(01):169- 172.
[2] 赫艳玲,徐鑫,韩丽英.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研究进展[)].中国妇幼保 健,2018,33(01):229-234.
[3] 沈晶,张福泉.放疗在复发性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实用妇产科杂 志,2017,33(11):812-815.
[4] 朱跃,蔡丽,毕雅莉,等.放射性粒子碘125插置组织间治疗晩期肿瘤 的临床疗效皿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5):2929-2932.
[5] 刘亚洲,袁成,施林心,等.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治疗恶性肿瘤进展[)]. 中国辐射卫生,2018,27(04):390-394.
[6] 文鹏程,粟华明.CT引导下1(125)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研究皿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2):110-111.
卩] vsharma SK,F0rgione H,Isaacs JH.Iodine—125 interstjtial implants as salvage therapy for recurrent gynecologic malignancies [J] .Cancer,1991,67:2467— 2471.
[8] Monk BJ,Tewari Ks,Puthawala AA,et al.Treatment of Recurrent gynecologic maliglnancies with iodjne 一 125 anent interstitial irridation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2,52:806-815.
[9] 汪建华,左长京,那成伟,等.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治疗腹部淋 巴结转移癌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11):877-881.
[10] 梁星丽.深部热疗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盆腔局部复发卵巢癌[A].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 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 汇编[C]:中国抗癌协会,2011:3.
[11] 李常仑,刘继红,黄金华,等-CT引导下⑶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 疗复发性卵巢癌皿中华医学杂志,2012,92(39):2760-2763.
[12] Wang Y,Zhang W,Liu P,et al.Computed tomography-guided
1251 seed interstitial im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jj]. Int J Gynecol Cancer,2014,24:1414-1419.
[13] Yang H, Liu YH, Xu L,et al.Efficacy of permanent iodine-125 seed implants and gemcitabine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latinum-resistant recurrent ovarian carcinomajj]. 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4,15:9009-9013.
[14] 陈亮.放射性(125)1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铀类耐药型复发卵巢上皮 癌效果观察皿.山东医药,2014,54(06):77-79.
[15] 王营,郭志,张炜浩,等.CT引导下(125)1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卵巢 癌17例 皿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24(01):55-58.
[16] 汪丽娟,张艳华,陈霞,等.超声引导下〜(125)1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 卵巢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皿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4):2047-2050.
[17] 沈兆红.CT引导下肿瘤组织间〜(125)1粒子植入用于卵巢癌术后复发 患者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16,56(36):93-95.
[18] Liu P,Tong L,Huo ,et al.CT-guided
1251 brachytherapy for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Q] .Oncotarget,2017,8(35):59766-59776.
[19] 温林春,尤传文,凌冰,等.碘125粒子植入联合体外高频热 疗治疗盆腔复发转移妇科肿瘤的近期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 学,2017,25(15):2457-2459.
[20] 周黎,陶长艳.放射性碘125粒子联合高频热疗治疗伴有大肿块的晚 期妇科肿瘤患者的疗效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3):77- 78.
[21] 李德华.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实体肿瘤临床研究及应用[)].中外医学 研究,2018,16(03):139-140.
[22] 徐俊马,喻岳超,赵杰,等.三维导航系统结合3D打印模板在精准穿 刺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临床医学,2018,38(11):1-4-7.
[23] 李梦轩,阳丹才让,张灵强,等.浅析碘-125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射 治疗肝癌的进展叮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1):193-195.
[24] 江萍,郭福新,姜玉良,等-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
1251粒子 植入治疗盆腔复发子宫颈癌的剂量学研究[)].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 志,2017,37(07):0254— 5098.
[25] 杨剑,耿建华,洪浩,等.(125)1粒子植入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出院后 对周围人员辐射水平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04):23-27.
[26] 张宴靖.(125)1粒子植入术后辐射剂量的监测与防护[D].遵义医学 院,2018.
[27] 胡延鹏.腹部恶性肿瘤行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术术后并发症统计、 分析及防治[D],吉林大学,20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