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105 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 者术后均获得 3 个月随访,统计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发生率,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 积水的影响因素。结果: 105 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 40 例,发生率为 38.10%;发生脑积水患者的骨窗面积≥ 75 cm2、 术后昏迷时间≥ 14 d、蛛网膜下腔出血、形成脑疝占比均高于未发生脑积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 果显示, 骨窗面积≥ 75 cm2、术后昏迷时间≥ 14 d、蛛网膜下腔出血、形成脑疝均为影响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 因素( OR>1. P<0.05) 。结论: 骨窗面积≥ 75 cm2、术后昏迷时间≥ 14 d、蛛网膜下腔出血、形成脑疝均为影响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 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脑积水;去骨瓣减压术;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骨窗面积;影响因素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ydrocephalus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ies
WANG Aijing
(Emergency Surgery of Liangyu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Shangqiu City, Shangqiu 476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ydrocephalus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ies. Methods: 105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ie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after the surgery. The incidence of hydrocephalus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in these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ies was analyzed.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ydrocephalus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in the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ies. Results: Among the 105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ies, hydrocephalus occurred in 40 cases with an incidence rate of 38. 10%. The bone window area ( ≥ 75 cm2), the postoperative coma time ( ≥ 14 d), the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the incidence of brain hernia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out hydrocephalu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one window area ≥ 75 cm2. postoperative coma time ≥ 14 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formation of brain herniation were the risk factors for hydrocephalus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in the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ies (OR>1. P<0.05). Conclusions: Bone window area ≥ 75 cm2. postoperative coma time ≥ 14 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formation of brain herniation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hydrocephalus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in the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ies
【Key words】 Acute craniocerebral injury; Hydrocephalus;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Brain herniation; Bone window area; Influencing factor
颅脑损伤可引发颅内压持续升高,使脑部出 现严重的器质性及功能性损害,危害患者生命安 全 [1] 。外科手术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有效方式, 其中去骨瓣减压术是快速降低患者颅内压的有效方 式 [2-3] ,但部分患者术后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 脑积水的发生率较高,降低了手术效果 [4] 。本文探 讨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影响 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月本院收治的 105 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 入标准:符合《外科学(第 9 版) 》中颅脑损伤相 关诊断标准 [5] ,经常规颅脑 CT 检查确诊;行去骨 瓣减压术治疗,且手术成功;患者术后均至医院接 受至少 3 个月随访。排除标准:既往存在颅脑手术 史者; 开放性颅脑损伤者; 合并其他脑血管疾病者; 随访期间病死者;合并感染性疾病者;既往存在脑 积水史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 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 过。其中男 51 例, 女 54 例; 年龄 30~57 岁, 平均 (38.04±2.37) 岁; 受伤至手术时间 10~19 h, 平 均(15.98±1.42)h;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3~14 分, 平均(9.59±1.41) 分; 颅脑损伤原因: 冲击伤 28 例,跌落伤 31 例,其他 46 例。
1.2 方法 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询问并统计研 究所需基线资料,内容主要包括: ( 1)一般指标。 性别(男、女) 、年龄、骨窗面积、受伤至手术时 间、颅内血肿量、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该 评分包含睁眼反应、语言反应以及肢体运动 3 个维 度,分值 3~15 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意识障碍越 严重)、术后昏迷时间、高血压(有、无, 参照《内 科学(第 9 版) 》中高血压诊断标准 [6] ) 、脑挫裂 伤(有、无) 、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无) 、糖尿 病(有、无, 参照《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糖尿病标准 [7] )、术后硬膜下积液(单侧、 双侧、半球间) 、是否形成脑疝(是、否) 。(2) 实验室指标。抽取患者入院时外周肘静脉血 3 mL, 以 3000 r/min 的速率离心 15 min, 取上清液清, 应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生(苏州)医疗仪器有限 公司,型号: ZS-820)并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 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试剂盒购自 奥威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脑积水判定标准:所有患者术后 3 个月定期至 医院接受颅脑 CT 复查,并参照《中国脑积水规范 化治疗专家共识(2013 版) 》中脑积水相关标准 进行判定 [8] ,经常规 CT 检查显示患者脑室增大, 脑室额角间距与最大颅内横径比≥ 45%,或额角外 周存在脑白质水肿带;临床症状表现为认知功能障 碍好转后又加重;并经腰椎穿刺测压测量患者颅内 压 >130 mmHg(1 mmHg=0.133 kPa);将符合上述 标准的患者判定为发生脑积水。
1.3 观察指标 (1) 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 后脑积水发生率。(2) 影响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 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单因素分析。(3) 影响颅 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软件处理数 据,计量资料以( ±s )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 归分析,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发生率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 3 个月随访, 105 例颅脑 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 40 例,发生 率为 38.10%。
2.2 影响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积 水的单因素分析 发生脑积水患者的性别、年龄、 受伤至手术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血 压、脑挫裂伤、糖尿病、术后硬膜下积液占比,以 及 TC、HDL-C、LDL-C 水平与未发生脑积水患者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发生脑积 水患者的骨窗面积≥ 75 cm2、术后昏迷时间≥ 14d、 蛛网膜下腔出血、形成脑疝占比高于未发生脑积水 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3 影响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积 水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 压术后发生脑积水作为因变量(1= 发生, 0= 未发 生) ,将上述 P<0.05 的变量(骨窗面积、术后昏 迷时间、蛛网膜下腔出血、形成脑疝)作为自变量, 赋值见表 2;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窗 面积≥ 75 cm2 、术后昏迷时间≥ 14 d、蛛网膜下腔 出血、形成脑疝均为影响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 压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 OR>1. P<0.05)。 见表 3.
3 讨论
脑积水是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常见 并发症,可导致颅内压持续增高,进一步恶化患者 神经功能,影响患者康复 [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105 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 40 例,发生率为 38.10%,提示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 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的风险较高。因此,及早明确 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影响因 素十分必要。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发生脑积水患者的骨 窗面积≥ 75 cm2 、术后昏迷时间≥ 14 d、蛛网膜下 腔出血、形成脑疝占比均高于未发生脑积水患者; 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窗面积≥ 75 cm2、 术后昏迷时间≥ 14 d、蛛网膜下腔出血、形成脑疝 均为影响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 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 (1)骨窗面积≥ 75 cm2. 骨窗面积较大提示患者脑损伤范围大或颅内出血量 多,而去骨瓣减压术可改变患者颅脑生理结构,引发脑室位置、形态发生改变,影响脑部血液、脑脊 液的正常流通, 淤积于骨窗内易形成脑积水 [11-12]。 对此建议,临床应于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完善相关 检查,并对骨窗面积较大的患者制订针对性治疗方 案,于术中增加脑脊液的输出,降低术后脑积水发 生风险。(2)术后昏迷时间 ≥ 14 d。术后昏迷时 间较长往往提示患者脑部损伤更为严重,颅内脑脊 液循环系统受损, 引发脑脊液出现吸收、循环障碍, 脑脊液的自主传递功能受损,使得脑脊液淤积,进 而增加脑积水发生风险 [13-14] 。对此建议,临床需加 大对术后昏迷时间较长颅脑损伤患者的监测力度, 对疑似脑积水患者可及早采取腰穿放脑脊液试验, 明确发病情况,以降低脑积水风险。(3)蛛网膜 下腔出血。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血液凝块 以及红细胞堵塞于患者脑部,易导致中脑导水管和 蛛网膜颗粒处发生不完全堵塞,进而引发脑脊液积 累增多,进而增加脑积水发生风险;此外,蛛网膜 下腔出血还可吸附蛋白组织发生黏连,堵塞脑脊液 流通,进一步增加脑脊液吸收障碍程度,这也是脑 积水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15-16] 。对此建议,对于发 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可于术后采取穿刺后留 置引流管,排出脑室内淤积血液凝块,缓解堵塞情 况,恢复脑内血液正常流通,以降低术后脑水肿发 生风险。(4)形成脑疝。形成脑疝的患者易于脑 脊产生环池闭塞,脑室发生急性扩张,颅内压持续 升高,脑脊液的循环路线发生改变,甚至闭塞,进 而导致脑脊液淤积,形成脑积水 [17-18] 。对此建议术 前需密切监测患者颅内压, 并于术中抬高患者颞部, 打开环池和腔道,排出患者颅内多余脑脊液,进而 降低脑积水发生率。
综上所述,骨窗面积≥ 75 cm2 、术后昏迷时 间 ≥ 14 d、蛛网膜下腔出血、形成脑疝均为影响 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 因素。
参考文献
[1] 李玲玲,陶有为,扈俊华,等 . 创伤性颅脑损伤急性期垂体前叶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 [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26(4):3-5.
[2] 赵海丰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交通性脑积水效果比较 [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6): 3035-3036.
[3] 韩志桐,张瑞剑,陈云照,等 . 颅内压联合脑血流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后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 药导报,2018.15(23):52-55.
[4] 郑维涛,高强,熊东胜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 46(6): 711-713.
[5]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 . 外科学 [M]. 9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184-195
[6]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 内科学 [M]. 9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247-260.
[7]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8]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 . 中国脑积水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2013 版)[J]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6): 634-637.
[9] 李龙,杨金庆,薛勇,等 . 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危险因素分析及分流时机 [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 25(9):600-602.
[10] 郭庆,陈洋,汪新宇,等 . 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分析 [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 29(8) : 649-652.
[11] 刘展飞,张荣超,安代富,等 . 颅脑外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分析 [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 16(6):532-535.
[12] 刘国东,卓健伟,陈军辉,等 .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1. 37(2):175-179.
[13] 王建伟,刘斌,杨开军,等 . 小骨窗开颅与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J]. 海南医学, 2019. 30 (10):1286-1288.
[14] 陶治鹤,胡伟,毛进鹏 . 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18(8):1315-1319.
[15] 宁铁英,张晓鹏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临床研究,2019.32(5):634- 636.
[16] 朱家琦,唐慕菲,郐国虎 .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脊液红细胞增高与脑积水的关系 [J]. 安徽医药,2019.23(5): 917-919.
[17] 黄贤键,吴楚伟,邹隽风,等 . 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华创伤杂志,2019.35(3):216- 220.
[18] 倪萌,高山,桂世涛,等 . 去骨板减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出院时预后的影响因素 [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 25(3):147-148.
本次研究将我院于 2016 年 6 月至 2017 ...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