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1 13:55: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116 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8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应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 [ 收缩压(SBP) 、 舒张压(DBP) ] 水平、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 SBP、DBP 水平均低于对照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 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4.83%  (55/58) ,高于对照组的 82.76%(48/5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用药、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的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护理用于高血压患者中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其生命质量、护 理满意度及在服药、饮食、运动、血压监测方面的依从性。

【关键词】   高血压;动机行为转化;护理;依从性;生命质量

Application effects of motivational behavior transformation-based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YANG Lan

 
(Fine Division of Liaoning Mental Health Center, Tieling 112300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motivational behavior transformation-based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116 hypertensiv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58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motivational behavior transformation-based nursing. The levels of blood pressur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the short form health status questionnaire (SF-36) scor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the complianc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levels of SBP and DB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all dimensions of SF-3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83% (55/58),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82.76% (48/58),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compliance of medication, diet, exercise and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motivational behavior transformation-based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lood pressure in the 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compliance in medication, diet, exercise, and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Key words】 Hypertension; Motivational behavior transformation; Nursing; Compliance; Quality of Life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且难以治愈,需要长期 用药治疗,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和远程护理对提高患 者血压控制效果尤为重要 [1] 。常规护理通常仅有院 内宣教,无法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护理效果并不理想 [2]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护理是一种以患者 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其通过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帮助患者建立足够的动机和能力,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从而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改善其生命质量 [3] 。本文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护理在高血压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本院收治的 116 例高 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高 血压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订版》中原发性高血压诊 断标准 [4] ;临床资料完整;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 准:既往有卒中史;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 功能障碍;伴有精神疾病;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 2019072406)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 组与对照组各 58 例。观察组男 30 例,女 28 例; 年龄 46~82 岁, 平均(62.69±3.47)岁;病程 2~12 年, 平均(6.34±1.64) 年; 体质量指数(BMI)   19~27 kg/m2,平均(23.05±2.26) kg/m2;学历:初 中及以下20例,高中/ 中专24例,大专及以上 14例。 对照组男 32 例, 女 26 例; 年龄 47~80 岁, 平均 (62.48±3.59)岁;病程2~11年,平均(6.11±1.85) 年;BMI 19~27 kg/m2,平均(23.17±2.35) kg/m2; 学历:初中及以下 22 例,高中 / 中专 21 例,大专 及以上 1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向患者及其家 属普及高血压相关知识,告知血压监测方法,嘱患 者遵医用药,保持健康饮食和良好作息习惯,居家 期间记录血压、服药情况,按时来院复诊。

观察组采取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护理。(1)  动机干预。①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 别、病史、联系方式等,并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和心理状态,调查患者的护理需求,引导患者积极 表达自己的想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经过动机 分析发现, 影响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主要原因包括: 认知不足、存在负性心理、依从性差、生活习惯不 健康等。②健康宣教:依据患者年龄、学历、认知 能力,开展针对性健康宣教。对于高龄、低学历、 认知水平较低的患者,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高 血压的病因、治疗方法及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同时运用画册、视频等方式增加宣教知识的直观性, 以便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对于年轻、高学历、 认知水平较高的患者,可采用沟通式宣教,鼓励其 积极表达自己对疾病的看法及存在的疑惑,护理人 员应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并向患者讲解高血压发病 机制和遵医用药的重要性,鼓励其加强自我管理意 识。③动机访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访谈, 1 次/周, 30 min/ 次。初次访谈时从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以增进同患者间的信任感和亲密度。第 2 次访谈时 以提问的方式让患者倾诉内心想法及面对的困境, 例如可以询问患者“在治疗方面有哪些期望和目标?”“在治疗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目 前自身有哪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 ”等。让患者认 识到健康目标与不健康行为方式之间的矛盾,建立 改变自身行为的信念,与患者共同探讨存在问题的 解决方法。在第 3~4 次访谈时耐心倾听患者在行为、 心态方面的转变,对患者的进步予以表扬,使患者 增强治疗信心。(2) 行为干预。①饮食干预:在 坚持低盐、低脂原则的基础上,依据患者的饮食喜 好制订食谱,让患者多进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 素、纤维素的食物,同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肥 胖患者应减少碳水和脂肪的摄入。②运动干预:依 据患者血压、运动习惯为患者制订合适的运动计划, 体能较差、血压较高的患者以低强度运动为主,如 太极拳、散步等;体能尚可且血压控制效果较好的 患者可进行游泳、慢跑、骑自行车、踢毽子等运动。 运动时需有家属在场,并监测血压、心率,如有不 适立即暂停运动。③生活方式干预:患者应保持充 足睡眠,劳逸结合,规律饮食,戒烟戒酒,保持良 好的心态。④血压监测和用药干预:为患者普及药 物服用剂量、方法、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不可中断 用药或私自调节药物剂量;使患者明确血压监测的 目的,每天监测血压值,若出现异常及时同医护人 员沟通。⑤远程护理:在患者居家期间,每周 1 次 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用药、饮食、 运动情况,如有不遵医行为,及时纠正。患者可通 过微信将 1 周的血压测量结果发送给护理人员,便 于医师针对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两组均护 理 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 [ 收 缩压(SBP)、 舒张压(DBP) ] 水平。(2) 比较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简明健康状况 调查问卷(SF-36) 评估,问卷包括生理功能、生 理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躯体疼 痛、情感职能、活力 8 个维度,分值越高表明生命 质量越好。(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运用自制 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满分 100 分,分为 3 个等 级:非常满意(≥ 90 分) 、基本满意(80~89 分) 、 不满意(<80 分) 。满意度 =(非常满意 + 基本满 意) 例数 / 总例数 ×100%。(4) 比较两组依从性。指导患者填写依从性调查表, 从饮食、运动、用药、 血压监测4个方面进行评估, 满分均为 100分, ≥ 85 分为依从, <85 分为不依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 组 SBP、DB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两组 SBP、DBP 水平均低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比较(mmHg, x±s )
组别 SBP DBP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58) 151.32±5.98 131.25±8.74* 96.57±6.59 85.67±8.24*
观察组(n=58) 151.27±5.29 126.57±8.62* 96.46±6.41 79.06±8.17*
t 值 0.048 2.903 0.091 4.338
P 值 0.481 0.002 0.464 0.000
注:与护理前比较, *P<0.05;1 mmHg=0.133 kPa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 组 SF-36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两组 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 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护理前后 SF-36 评分比较(分, x±s )
 
时间 组别 生理功能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    总体健康    躯体疼痛    情感职能    生理职能 活力
 
 
护理前
对照组(n=58) 观察组(n=58)
t 值
P 值
对照组(n=58) 观察组(n=58)
72.14±5.26 60.39±5.42 58.98±5.12 60.32±9.26 52.39±8.34 60.33±10.12 67.78±8.47 70.
71.86±5.31 60.74±5.18 58.69±5.46 60.72±9.07 52.43±8.68 60.64±10.37 67.95±8.09 70. 0.285       0.356       0.295       0.235       0.025       0.163       0.111
0.388       0.361       0.384       0.407       0.490       0.435       0.456
78.25±6.98* 64.36±7.58* 66.89±5.63* 70.12±10.13* 63.24±8.96* 73.17±10.24* 75.12±5.37* 80. 85.04±6.86* 69.52±7.74* 71.42±5.84* 79.37±10.67*70.64±10.54*82.04±10.36* 81.88±5.64* 87.
72±6.47 98±6.23 0.220
0.413
49±5.23* 78±5.14*
  t 值
P 值
5.284
0.000
3.627
0.000
4.253
0.000
4.788
0.000
4.074
0.000
4.637
0.000
6.611
0.000
7.571
0.000
注:与护理前比较, *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4.83%(55/58) ,高于对照组的 82.76%(48/5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 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
 
组别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n=58)
观察组(n=58)
χ2 值
P 值
21(36.21)
29(50.00)
27(46.55)
26(44.83)
10(17.24)
3(5.17)
48(82.76)
55(94.83)
4.245
0.039

2.4  两组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用药、饮食、运动、 血压监测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见表 4。

表 4  两组依从性比较 [n  (%)]
 
组别 用药依从性 饮食依从性 运动依从性 血压监测依从性
对照组(n=58) 47 (81.03) 45 (77.59) 41 (70.69) 43 (74.14)
观察组(n=58) 55 (94.83) 53 (91.38) 50 (86.21) 52 (89.66)
χ2 值 5.199 4.209 4.130 4.710
P 值 0.023 0.040 0.042 0.030

3  讨论

长期血压升高会对患者的血管、心、肾、脑等 器官造成损伤,引发冠心病、心力衰竭、卒中等严 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应积极控制 血压水平 [5] 。但是高血压患者多为中老年人,通常 存在疾病认知不足、生活习惯不健康的特点,同时 受病情的影响易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影响 治疗配合度。而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患 者的个性化护理需求,患者依从性较差 [6]。

\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护理认为良好行为习惯的 养成与患者认知和信念水平有关,通过纠正患者不 良认知,建立正确的行为动机,有助于提高患者治 疗依从性 [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血压 水平低于对照组, SF-36 评分、护理满意度及用药、 饮食、运动、血压监测方面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 分析原因为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护理将动机干预和 行为干预进行了有机融合。首先,通过健康宣教可 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 明确饮食、生活方式、 不良情绪等对血压的影响,提高对后续治疗、护理 措施的依从性 [8] 。其次,通过动机访谈可以激发患 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效能感,使患者树立转变 行为的动机,进而改变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提高遵医程度 [9] 。最后,行为干预中的饮食 干预可以让患者减少盐分、脂肪摄入,避免不良饮 食导致的血压升高 [10];运动可以提高患者基础代谢 水平,增强血管壁弹性,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辅助提升降压效果 [11];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维持 血压昼夜节律,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有利于维持血 压稳定 [12];而加强血压监测和用药干预可以让医师 监督患者用药,且有利于动态了解患者血压变化,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患者 血压的改善不仅能提高其生命质量,也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护理用于高血 压患者中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其生命质 量、护理满意度及在用药、饮食、运动、血压监测 方面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冯立楠 . 康复锻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压水平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 (16): 2396- 2399.
[2]  黄思莹 . 信息 - 动机 - 行为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现代医学, 2020,48 (2): 276-280.
[3]  陈娟,谢继安,徐莲英,等 . 保护动机干预模式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J]. 重庆医学, 2018,47 (27): 3576-3579.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订版 [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19 (1): 1-44.
[5]  刘光全,吴修建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规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26(增 刊 1): 335-336.
[6]  顾晴, 马芳芳 . 知识 - 态度 - 行为模式配合营养管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J]. 中国临床医生杂 志, 2019,47 (11): 1358-1361.
[7]  郑丽如 .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知识知晓程度及生活质量影响 [J]. 中外医疗,2021, 40(19):107-110.
[8]  马赣玉,陈诗源,吴焕坤 .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海南医学, 2020,31 (10): 1349-1352.
[9]  刘赟赟,陈红,刘国莲,等 . 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J]. 中国全 科医学, 2018,21 (28): 3478-3484.
[10] 桑甜,丁淑贞,路岩,等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J]. 中国护理管理,2017,17 (3): 401- 405.
[11] 刘甜,刘杏,李胜玲,等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的影响 [J]. 中华护理杂 志, 2016,51 (5): 629-634.
[12] 苏琳,杨依,邢佳蕊 . 以动机行为转化为指导的康复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1,27(23): 123-1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063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