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预见性护理在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患者中的 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2-06-23 17:41: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在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84 例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患者为 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比 较两组排便情况(每天排便次数、排便时间固定率)、护理前后负性情绪 [ 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自我 护理能力 [ 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 评分和护理期间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每天排便 1~3 次率和排便时间固定率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 SDS、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ESC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0.05);研究组护理期间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为 4.76%(2/42),低于对照组的 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提高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每天排便 1~3 次率和排便时间固定率, 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护理期间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直肠癌根治术;造瘘;自我护理能力;负性情绪;并发症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olon stoma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of rectal cancer
JIA Jiyuan

(Outpatient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room of Zhumadian Central Hospital, Zhumadian    463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olon stoma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of rectal cancer. Methods: 84 patients with colon stoma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of rectal cancer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n=42) and control group (n=42)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the predictiv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efecation situations (number of defecation per day, fixed rate of defecation time), the negative emotion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 and the self-care ability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as well as the stoma complication rate during the nurs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ate of 1-3 times of defecation per day and the fixed rate of defecation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SDS and SAS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SCA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stoma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nursing in the study group was 4.76% (2/42), which was lower than 19.05% (8/42)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nursing, the predictive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self-care ability score, the rate of 1-3 times of defecation per day and the fixed rate of defecation time in the patients with colon stoma after radical rectal cancer surgery, reduce the negative emotion score and the incidence of stoma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nursing.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nursing.

【Key words】 Predictive nursing; Radical resection of rectal cancer; Ostomy; Self-care ability; Negative emotion; Complication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 较高,其诱因与饮食习惯、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 表现为腹痛、腹胀、黏液血便、排便困难等 [1] 。腹 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 术)是治疗低位直 肠癌的常用术式,但需进行永久性结肠造瘘,通过 人工手段将肠腔与体外连接来排泄粪便,改变了患者的排便方式,对患者的心理及生命质量造成严重 影响 [2-3] 。预见性护理是根据护理人员经验,对潜 在诱因或高危因素提前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使 护理工作从被动变为主动,针对性更强,且关注患 者的心理 [4] 。本文观察预见性护理在直肠癌根治术 后结肠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9 月 本院收治的 84 例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全直肠镜、病理检查确诊 为直肠癌,病理类型为腺癌;行直肠癌根治术,符 合手术指征;预计生存时间 >1 年者;无精神疾病 及语言障碍,可正常交流。排除标准:合并心功能 异常者;病情不稳定者;依从性差者。患者及家属 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 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2)。研究组男 28例,女 14例;年龄44~67岁,平均(49.88±2.44) 岁;病程 1~3 年, 平均( 1.98 ±0.41)年;分化程度: 未分化 8 例,低分化 10 例,中分化 17 例,高分化 7 例;Dukes 分期:A期 16 例, B期 20 例, C期 6 例。 对照组男 25 例, 女 17 例;年龄 44~70 岁,平均 (56.23±5.33)岁;病程 1~4 年, 平均(2.07±0.36) 年;分化程度:未分化 7 例,低分化 11 例,中分 化 16 例, 高分化 8 例; Dukes 分期: A 期 15 例, B 期16 例, C 期 1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向患者分发健 康手册,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术后引流量、伤口敷 料情况,协助患者训练术后人工造口排便,定时排 便,定期更换造瘘袋,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及时 处理,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 1) 建立小组:由 1 名护士长、2 名护师、3 名护士组 成,护士长为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以查阅文 献、科室讨论的方式学习结肠造瘘的相关知识,掌 握其护理要点、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2) 健康教育:了解患者家庭背景、病情、性格等基 本情况,通过发放手册、播放视频等方式有针对性 地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方 法等内容;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由专家为患者 及家属解答疑问。(3)预见性心理护理:通过一 对一给予情绪疏导,强化护患沟通,认真倾听患者 的想法,将以往成功案例做成视频集锦,每日循环 播放,提高患者康复信心;与家属沟通,嘱其多关 心患者,让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4)并发症预 见性护理:加强皮肤护理,嘱患者清洁造瘘口,保 证造瘘口清洁干燥,每天以造瘘口为中心,直径 15 cm 的范围由内至外用 0.5% 稀碘伏进行消毒;每 次排便后用温水擦拭,观察造口处皮肤颜色,使用 氧化锌油、造口护肤粉等擦涂, 水肿时用 25% 硫酸 镁溶液或 10% 高渗盐水局部湿敷。(5)造瘘口扩张训练:造瘘口开放 1 周后患者开始训练,消毒造 瘘口后,戴上无菌手套,小指经石蜡油湿润后缓慢 插进造瘘口,插至 2~3 指关节处,停留 5 min 后注 入 100 mL 生理盐水, 1 次 /d,1 周后改为 1 次 /2 d, 持续 2 个月。(6)预见性生活指导:食用少油少 盐食物,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可进行慢跑、打太极 拳、散步等锻炼,2~4 次 /d,15~30 min/ 次;穿着 以柔软、宽松、舒适为宜,不可泡澡;无造口并发 症的患者可在早、晚饭后 1~2 h 以 38 ℃温水灌肠。 两组均护理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排便情况,包括每 天排便次数和时间。(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 情绪评分。于护理前、护理 3 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 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抑郁、 焦虑情况,SDS 总分换算为 100 分, 以53 分为分 界值, 53~62 分为轻度抑郁,63~72 分为中度抑郁,73 分以上为重度抑郁;SAS 总分换算为100 分,以50 分为分界值,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 中度焦虑,69 分以上为重度焦虑。(3)比较两组 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于护理前、护理 3 个 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患 者自我护理能力, 共有43个条目(自我责任感 8个、 自我护理技能 12 个、自我概念 9 个、健康知识水 平 14 个) ,每个条目0~4 分,总分 0~172 分, 分 数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高。(4)比较两组护 理期间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排便情况比较  研究组每天排便 1~3 次 率、排便时间固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排便情况比较 [n (%) ]  
组别   每天排便次数       排便时间
  1~3 次   ≥ 4 次   固定 不固定
研究组( n=42) 27 64.29   15( 35.71   29( 69.05 13 30.95
对照组( n=42) 17 40.48   25( 59.52   19( 45.24 23 54.76
χ2 值         4.773               4.861      
P 值         0.029               0.027      

2.2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SDS、S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两组 SDS、SAS 评分均低于 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护理前后 SDS、SAS 评分比较(分, x ±s )
 
组别
护理前
SDS 评分  
护理后
  SAS 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n=42 56.85±5.46   42.33±4.25* 58.74±5.83   44.36±4.37*
对照组( n=42 57.12±5.53   48.75±4.89* 58.23±5.65   49.14±4.91*
t 值   0.225   6.422 0.407   4.713
P 值   0.411   0.000 0.342   0.001

2.3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护 理前,两组 ES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两组 ESCA 评分均高于护 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 3  两组护理前后 ESCA 评分比较(分, x ±s )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t 值 P 值
研究组( n=42) 102.56±13.89 146.86±15.59 13.750 0.000
对照组( n=42) 103.27±14.06 125.62±14.76 7.106 0.000
t 值 0.234 6.412    
P 值 0.408 0.000    

2.4  两组护理期间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 究组护理期间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42), 低于对照组的 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表 4  两组护理期间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
 
组别 周围皮炎   狭窄   出血 周围水肿 肠管坏死 发生率
研究组( n=42) 1( 2.38   0   0 1( 2.38 0 2 (4.76)
对照组( n=42) 3( 7.14 1 (2.38) 1 (2.38) 2( 4.76 1(2.38) 8 (19.05)
χ2 值                         4.087
P 值                         0.043

3  讨论

直肠癌采用手术治疗后,需在腹壁上做永久性 的造瘘口替代肛门功能 [5-6] ,易出现造瘘口并发症, 需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常 规护理虽有一定的效果, 但无法针对性应对并发症, 效果欠佳 [7-8]。
预见性护理可对造瘘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 预防性处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关注患者的 情绪,并及时疏导负性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 心,使其较快的回归正常生活 [9-11]。本研究结果显 示,研究组每天排便 1~3 次率、排便时间固定率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患者肛门被切除后,需 通过造口排便, 排便通道发生变化导致造口无便意、 无控制意识及次数增加等情况发生。预见性护理通 过温水灌肠刺激肠蠕动,可强化患者规律性排便, 从而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护理后,研究组 SDS、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 析原因在于预见性护理通过播放视频和讲座等形式 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并通过一对一给予情 绪疏导、播放成功案例等,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 绪,重拾治疗信心 [12-13]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 后,研究组 ESCA 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 预见性护理通过健康教育能够从根本上纠正患者对 疾病的错误认知,改变行为习惯和信念,同时指导 患者进行日常造瘘口护理,显著提高其自我护理能 力 [14-15] 。本研究结果又显示,研究组护理期间造瘘 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预见性护理通过清洁造瘘口、涂抹氧化锌油护肤粉等均可减轻皮肤刺激,造瘘口扩张训练可减小造瘘口狭窄 或坏死的发生风险。

\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提高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每天排便 1~3 次率和排便时间固定率,降低 负性情绪评分和护理期间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效 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蓝雪 . 人文关怀护理用于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32(7): 1094-1096.
[2]   陈海红 . 激励式护理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9,39(8): 67-68.
[3]  尹宏,张春泽 . 68 例低位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研究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35(6): 107-109.
[4]  王双群,朱雪玲 . 直肠癌 Miles 术后应用预见性护理对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7):2608-2610.
[5]  苏瑀 .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12(24): 152-153.
[6]  余忠贞,刘美,黄露露 .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结直肠癌术后造瘘口护理临床教学实践 [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4): 195-197.
[7]  余立群 . 综合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生存质量 影响分析 [J]. 吉林医学, 2013,34(16): 3220-3221.
[8] 赵琳 . 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造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 响分析 [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2): 177- 178
[9] 刘娟,陈芳 . 预见性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5(10)
[10] 周晓菲 . 预见性护理对于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护 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16): 2851-2852.
[11] 赵丽 .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分析 [J]. 临床研究,2018,26(3): 120-122.
[12] 李巍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6):726-727.
[13] 曲岩,刘春娥 . 预见性护理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护理中的应用 [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3): 199-200.
[14] 张春花 . 预见性护理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J]. 医药前沿, 2018,8(8): 265.
[15] 周海银 . 预见性护理对于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护理的影响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1):2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95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