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在学龄期脑瘫患儿及家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104 例学龄期脑瘫患儿及其家长 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2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儿综合功能测定表评分、患儿家长负性情绪 [ 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患儿家长疾病管 理能力和精力消耗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儿认知、言语、运动、自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但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 SAS、SDS 和精力消耗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疾病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可降低学龄期脑瘫患儿家长负性情绪评分和精力消耗评分,提高 家长疾病管理能力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干预。
【关键词】 脑瘫;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综合功能;负性情绪;疾病管理;精力消耗
Application effects of health belief model health education on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nd their parents
PENG Yuanyuan, LIU Fangjin, CAO Shushi
(Second Pediatric Neurological Ward of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health belief model health education on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nd their parents. Methods: 104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nd their par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 observation group by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5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interven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ealth belief model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children’s comprehensive function scale, the parents’ negative emotion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 the parents’ disease management ability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comprehensive functional scores of cognition, speech, movement, self-car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P>0.05). The SAS, SD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scores of the par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sease management ability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nursing,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health education can reduce the negative emotion score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scores of the parents of the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nd improve the parents’ disease management ability scor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nursing.
【Key words】 Cerebral palsy; Health belief model; Health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function; Negative emotion; Disease management; Energy consumption
脑瘫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 育障碍 [1] ,给予患儿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改善 其生命质量,帮助其回归社会 [2] 。脑瘫患儿的临床 治疗周期较长,将院内健康指导与院外家庭康复相 结合,可以促进脑瘫患儿康复 [3] 。但因患儿年幼, 长期康复训练中的监督和协助主要由家长完成,因 此在康复训练中家长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 绪,甚至放弃对患儿的康复治疗。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通过观察患儿家长的个人心态和信念,帮助 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实现健康目标 [4] 。本文观 察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在学龄期脑瘫患儿及家长 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 本院收治的 104 例脑瘫患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患儿符合脑瘫的相关诊断标准 [5] ;患儿 合并轻度认知和言语障碍,基本生活可自理;患儿 出院;家长可正常沟通交流,无精神或认知障碍性 疾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与脑瘫相似的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严重认知障碍患儿;合并其他先天性疾 病或免疫系统疾病患儿。患儿家长了解本研究内容 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 员会审批通过(审批文号:20180501)。采用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2 例。观察组男 29例,23例;年龄7~14岁,平均(11.65±1.21)岁; 病因:新生儿窒息4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例, 宫内感染 4 例;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Ⅰ级 7 例,Ⅱ级 16 例,Ⅲ级 19 例,Ⅳ级 10 例。对照 组男 31 例, 女 21 例;年龄 7~14 岁, 平均(11.52± 1.13)岁;病因:新生儿窒息 42 例,新生儿高胆 红素血症 6 例,宫内感染 4 例;MACS:Ⅰ级 8 例, Ⅱ级 17 例, Ⅲ级 19 例,Ⅳ级 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医护人员向患 儿示范服药,家长从旁学习,鼓励动手能力较强的 患儿自行服药, 必要时医护人员帮助患儿抬高头部, 使用喂药器服药;说明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及目的; 为患儿制订科学合理的食谱,选择维生素含量较高 的食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信念模式健康 教育。(1)查阅“健康信念模式”“互联网教育”“国 内外脑瘫患儿教育”等相关资料,初步制订健康教 育方案,由 1 名儿科副主任医师、2 名 10 年以上 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修改和完善方案。(2)建立 “关爱之家”微信群,由 2 名 10 年以上工作经验 的脑瘫专科护士共同管理,每晚 7~10 点在线答疑 解惑,以文档、PPT、视频等多种形式定期在微信 群内推送脑瘫患儿的临床症状观察和疾病相关知识。 (3)健康教育:通过微信群向患儿及家长详细介 绍脑瘫的发病机制、病因、症状、治疗措施等,与 患儿及家长共同探讨脑瘫的社会和家庭影响,配合 图片讲解加强记忆;鼓励患儿及家长在微信群内分 享病情, 促进群内患儿及家长之间相互支持、鼓励、 督促、提醒;通过微信群公告定期提醒患儿及家长 进行门诊复查;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穿衣、脱衣、 洗漱、行走、跑步等日常生活行为训练,对能够顺 利完成或较之前有进步的患儿给予鼓励和赞扬;指 导患儿自行服用液体药物或冲剂,必要时也可指导 家长帮助患儿使用喂药器服药;指导患儿科学合理 饮食, 多摄入水果蔬菜、蛋白质等, 确保营养均衡; 患儿家长每周为患儿讲解生活中的危险行为,提高 其风险意识,由家长在微信群内下载并打印疾病相 关的健康手册、报纸杂志、卫生宣传小册子及相关电视节目等,让患儿阅读。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综合 功能测定表评分。干预前、干预 3 个月后采用残疾 患儿综合功能测定表 [6] ,从认知、言语、运动、自 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维度进行测定, 总分 0~100 分, 得分越高,表明各项功能越好。(2)比较两组患 儿家长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干预前、干预 3 个 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定,均含有 20 个条目,每个条目 1~4 分, 百分制, SAS 评分 >50 分为存在焦虑, SDS 评分 >53 分为存在抑郁。(3)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疾病管理 能力和精力消耗评分。于干预前、干预 3 个月后采 用家庭管理测量量表测定 [7] ,共 53 个条目,包括 父母疾病管理能力、患儿日常生活状况、父母疾病 管理困难状况、父母对疾病担心状况、父母相互支 持状况、父母疾病精力消耗情况 6 个分量表,选取 父母疾病管理能力和父母疾病精力消耗情况 2 个分 量表,每个条目 1~5 分,评分越高,说明父母疾病 管理越容易、父母疾病精力消耗越多。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数 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综合功能测定表评分比 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认知、言语、运动、自理、 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P>0.05); 干预后, 两组患儿认知、言语、 运动、自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功能评分均高于 干预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干预前后患儿综合功能测定表评分比较(分, x ±s ) |
组别 |
认知 |
言语 |
运动 |
自理 |
社会适应能力 |
观察组( n=52) |
8.62±1.10 |
8.54±1.98 |
8.90±2.43 |
6.34±1.34 |
6.71±1.09 |
对照组( n=52) t 值 |
8.66±1.14
0.182 |
8.59±1.99
0.128 |
8.79±2.34
0.235 |
6.32±2.03
0.059 |
6.61±1.09
0.468 |
P 值 |
0.428 |
0.449 |
0.407 |
0.476 |
0.320 |
观察组( n=52) |
12.12±3.12* |
12.38±4.01* |
12.30±2.78* |
12.35±1.10* |
12.13±3.56* |
对照组( n=52) t 值 |
12.08±2.77*
0.069 |
12.13±3.65*
0.332 |
12.49±2.24*
0.384 |
12.58±1.45*
1.189 |
11.88±2.89*
0.393 |
P 值 |
0.473 |
0.370 |
0.351 |
0.119 |
0.348 |
2.2 两组 患儿 家 长 干 预前后 负性情绪评分 比 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家长 SAS、SDS 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 两组患 儿家长 SAS、SD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患儿家长干预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
(分,
x ±
s )
SAS 评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
SDS 评分 |
干预前 干预后 |
观察组(n=52 |
)52.66±3.98 |
41.02±2.44* |
56.62±5.88 |
39.32±1.75* |
对照组(n=52 |
)51.95±4.15 |
48.64±3.19* |
55.15±4.76 |
43.53±1.46* |
t 值 |
0.890 |
13.682 |
1.401 |
13.321 |
P 值 |
0.188 |
0.000 |
0.082 |
0.000 |
2.3 两组患儿家长干预前后疾病管理能力和精力 消耗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家长疾病管理 能力和及精力消耗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家长疾病管理能 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 组患儿家长精力消耗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 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 3 两组患儿家长疾病管理能力和精力消耗评分(分,
x ±
s )
疾病管理能力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
精力消耗 |
干预前 干预后 |
观察组( n=52 |
) |
28.90±5.11 |
42.32±5.30* |
14.65±1.32 11.75±2.03* |
对照组( n=52 |
) |
29.31±4.78 |
40.20±4.89* |
14.49±2.04 13.61±1.93* |
t 值 |
|
0.423 |
2.120 |
0.478 4.788 |
P 值 |
|
0.337 |
0.018 |
0.318 0.000 |
3 讨论
脑瘫患儿的治疗过程复杂且漫长,加强脑瘫患 儿的家庭康复干预,提高患儿家长及患儿的家庭自我 管理和康复能力,对脑瘫患儿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8]。
健康信念模式目前被广泛用于对各类短期、长 期危险行为的预测和促行为变化中,是一种运用 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9]。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 SAS、 SDS、精力消耗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疾病管理能力 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 育通过微信群推送疾病相关知识,家长可利用碎片 时间学习, 明白康复训练对患儿病情改善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家长在微信群内分享病情,可显著提高家 长家庭康复训练的积极性。通过微信群中在线交流 和沟通可为患儿家长提供及时的专业咨询,向家长 讲解脑瘫的发病机制、病因、症状、治疗措施等, 共同探讨脑瘫的社会和家庭影响等问题,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的了解和管理能力,减少了精力消 耗,为改善脑瘫患儿病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高 患儿家长对该病的接受能力,能够积极调整自身负 性情绪,为患儿提供有效引导,同时指导患儿进行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服药和饮食管理,促进患儿恢 复。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干预后, 两组患儿认知、 言语、运动、自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患儿综合功能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有关,其结果 尚需今后开展深入研究予以印证。
综上所述,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念模 式健康教育可降低学龄期脑瘫患儿家长负性情绪评 分和精力消耗评分,提高家长疾病管理能力评分, 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干预。
参考文献
[1] 吴跃伟,杜静烨,和东阳 . 康复护理措施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 (13):2268-2270.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 . 脑性瘫痪的病因学诊断策略专家共识 [J]. 中华儿科杂志,2019,57(10):746-751.
[3] 张宇飞,李靖婕 . 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损伤及脑瘫的效果观察 [J]. 临床研究,2020,28(8):77-79.
[4] 杨静,郑东明,曹迪,等 . 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8(6):570-573.
[5]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 编委会 .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一部分 [J]. 中国 康复医学杂志,2015,30(7):747-754.
[6] 吴卫红, 刘建军, 胡莹媛, 等. 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的研究: (三)可靠性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9):531.
[7] 牛霞,吴德,杨娅娟,等 . 脑性瘫痪儿童主要照顾者心理状况对疾病家庭管理的影响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 23(11):1351-1356.
[8] 刘睿 . 康复护理在脑瘫患儿护理应用效果及家属满意度分析 [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8):1007-1008.
[9] 于佳琦 . 家长健康信念模式对脑瘫患儿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校医,2020,34(3):172-1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7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