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脓毒性休克早期诊断及目标导向治疗中乳酸的意义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2 15:58: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脓毒性休克早期诊断及目标导向治疗中乳酸的意义。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6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以任意编号的模式纳入乳酸组与常规组(n=30)。乳酸组以乳酸为指标实施诊断,常规组以传统指标作为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及目标导向治疗价值。结果乳酸组检出29例,常规组检出24例,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器官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但是乳酸组患者的肌酐、肌酸激酶水平下降幅度更大,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常规组患者相比,乳酸组患者的动态测定序贯器官衰竭评分相对较高,差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与目标导向治疗中的影响意义突出,有助于早期检出疾病且予以针对性治疗,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早期诊断;目标导向治疗;乳酸

本文引用格式:王思莹.脓毒性休克早期诊断及目标导向治疗中乳酸的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189+191.

0引言

脓毒性休克指的是脓毒症合并发生严重循环障碍、细胞代谢紊乱的情况,患者死亡率较高[1]。相较于单纯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为了全面了解乳酸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与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文章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6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视为调查对象,根据分组调查的结果展开讨论,且将内容归纳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6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以任意编号的模式纳入乳酸组与常规组(n=30)。常规组男女占比为17:13,年龄取值34-67岁,均值为(47.66±5.42)岁。乳酸组男女占比为16:14,年龄取值35-67岁,均值为(47.73±5.36)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区别,可以实施分组调查
(P>0.05)。

1.2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均确诊为脓毒症,且患者或其家属均了解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年龄均高于18周岁,排除产妇;③排除合并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者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④排除已经接受过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的患者;⑤排除需要立刻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大面积肺栓塞、脑死亡的患者。

1.3方法

1.3.1常规组以传统指标作为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90 mmHg或者相较于基础值降低40 mmHg、尿量低于
0.5 mL·kg-1·h-1为诊断标准。放置中心静脉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按照经验实施目标抗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期间若符合脓毒症休克的诊断标准,则按照EGDT的方案予以治疗。

1.3.2乳酸组以乳酸为指标实施诊断,血乳酸≥4 mmol/L为诊断标准[2]。常规治疗基础上,6 h内血乳酸低于2 mmol/L为复苏目标予以治疗。经锁骨下静脉或者颈内静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乳酸监测。对患者中心静脉压与平均动脉压予以检查。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血乳酸水平。如果血乳酸≥4 mmol/L则实施标准液体复苏,30 min内输入500-1000 mL晶体液或者300-500 mL胶体液治疗。保持中心静脉压在8-12 mmHg之间,平均动脉压在65-90 mmHg范围内[3]。以多巴酚丁胺泵入治疗的方式,增强患者的心排血量。在治疗6h后,对患者血乳酸水平予以复查,在血乳酸降低到2 mmol/L之下后,则维持治疗72 h。若未降低到2 mmol/L之下,则结合患者病情持续实施液体复苏治疗。

1.4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以动态测定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比较患者的目标导向治疗效果[4]。

1.5统计学处理。以SPSS 20.0软件作为统计学分析工具,以χ2实施计数资料的计算,计量数据则以两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差值对比低于0.05则视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乳酸组与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检出率对比。乳酸组检出29例,常规组检出24例,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乳酸组与常规组患者的器官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器官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但是乳酸组患者的肌酐、肌酸激酶水平下降幅度更大,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
 

2.3乳酸组与常规组患者的动态测定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对比。与常规组患者相比,乳酸组患者的动态测定序贯器官衰竭评分相对较高,差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

 
 讨论

患者全身各个系统的严重感染均可能会诱发脓毒性休克症状,早期患者多会出现面色苍白、湿冷以及脉速等临床症状。随着症状的加重,会发生呼吸急促、尿闭及昏迷等症状,严重危及患者的心脑肝肾功能障碍。

本次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乳酸组检出29例,常规组检出24例,接受乳酸监测的患者,其检出率相对较高。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器官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但是乳酸组患者的肌酐、肌酸激酶水平下降幅度更大,乳酸组患者的动态测定序贯器官衰竭评分相对较高,证实了乳酸在脓毒性休克患者目标导向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有助于为患者实施对症治疗。

综合上述内容,乳酸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与目标导向治疗中的影响意义突出,有助于早期检出疾病且予以针对性治疗,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朝,董晓琴,赵鸿,等.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32(11):1126-1128.
[2]曾珠,苏宇飞,邓阳彬,等.小儿脓毒性休克早期血乳酸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9):5777-5780.
[3]张井晓,欧阳修河.乳酸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2):127-128.
[4]胡雪珍,孙来芳,张素勤,等.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检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07):1160-11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75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