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对1例下肢淋巴水肿合并溃疡的患者在不同阶段的伤口换药及护理过程中,进行全身和局部的评估,根据评估伤口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新型敷料来创造创面的湿性环境,保护患者伤口周围皮肤、严格管理伤口渗液,科学合理的使用压力辅助治疗及个体化健康指导。经过25 d的伤口换药,下肢淋巴水肿合并溃疡创面基本愈合,水肿消褪,疼痛缓解,患者焦虑状况明显减轻,掌握基本康复知识。减少了换药频率,伤口愈合良好,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缩短了伤口愈合的时间。
关键词:下肢淋巴水肿合并溃疡;新型敷料;压力治疗;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李正萍.新型敷料及压力治疗在下肢淋巴水肿合并溃疡患者中的应用1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267-268.
0引言
淋巴水肿是指人体某部分由于淋巴系统缺陷引起淋巴液回流受阻、反流,导致肢体浅层软组织内体液聚集、继发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筋膜增厚及整个患肢变粗的病理状态[1]。淋巴管管腔狭窄、闭塞、淋巴管周围组织纤维化,造成淋巴液回流障碍,积聚在皮下组织,形成水肿淋巴液富含蛋白质,长期刺激使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脂肪组织为大量纤维组织替代,进一步加重淋巴液回流障碍,形成恶性循环。随着病情发展,皮肤及皮下组织极度增厚,皮肤表面角化、粗糙,形成橡皮肿病变,甚至出现溃疡,病程过久使关节功能下降[2]。多发生于四肢,下肢多见,可造成患者患肢肿胀、功能障碍、皮肤溃烂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压力疗法治疗淋巴水肿的机制主要是促进水肿液的回收和淋巴液的运转。具体方法有人工按摩、弹力绷带包扎压力法、间歇性气压疗法和弹力袜等。加压疗法原理是通过对小腿施加压力,有效地清除淤积在皮下组织内的淋巴液,减轻肢体肿胀,促进患者康复[3]。
在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班学习期间,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1例下肢淋巴水肿合并溃疡患者伤口的护理,应用新型敷料,达到一个湿性愈合环境,结合压力治疗及综合护理,促进伤口愈合,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5岁,既往有双下肢静脉曲张2年余。主诉为右小腿内侧处出现皮肤红肿、破溃,轻度肿胀1 d,伴疼痛。于2018年5月5日就诊于普外科门诊,行下肢静脉彩超示提示双下肢浅静脉曲张,右下肢皮下软组织肿胀增厚并淋巴管扩张。主要诊断为右下肢淋巴水肿合并溃疡。在社区医院行静点抗炎、扩血管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于5月7日转诊于造口、伤口专科护理门诊,由造口、伤口专科护理门诊进行治疗。
2护理措施
2.1伤口处理过程
2.1.1第一次伤口处理
患者右下肢轻度水肿,伤口大小为1 cm×1 cm×1 cm,伤口颜色为75%暗红色组织,25%黄色组织,无异味,周围皮肤颜色发红,伤口有少量血浆样渗液,疼痛评分为3分(数字等级评定量表法)。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消毒,涂抹银锌皮肤黏膜抑菌霜,外敷予油纱及纱布块,外层以弹力绷带包扎压力法固定。考虑伤口感染,患者拒绝做细菌培养。
2.1.2第二次伤口处理
右下肢水肿减轻,伤口大小无明显变化,伤口颜色转为100%红色组织,伤口边缘有浸渍,周围皮肤颜色发红,伤口有少量血浆样渗液,疼痛评分为2分。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消毒,内层用藻酸盐银敷料,外层用水胶体敷料,继续予弹力绷带包扎压力法固定。说服患者行创面组织及分泌物做细菌培养,为后续敷料选择提供依据支持。
2.1.3第三次伤口处理
伤口大小为较前变浅至1 cm×1 cm×0.8 cm,伤口颜色为100%鲜红色组织,伤口边缘为红色,周围皮肤颜色发红,伤口有少量渗液,疼痛评分为2分。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消毒,内层用藻酸盐银敷料,外层用无边泡沫敷料及透明膜敷料固定,继续以弹力绷带包扎压力法固定。
2.1.4第四次伤口处理
伤口大小缩小至0.8 cm×0.8 cm×0.5 cm,周围皮肤颜色发红较前减退,伤口有少量渗液,疼痛评分为2分。创面组织及分泌物做细菌培养结果为无菌生长。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消毒,故内层敷料改用藻酸盐敷料,外层用无边泡沫敷料裁剪至5 cm×5 cm及透明膜敷料固定,患者对弹力绷带包扎压力法固定耐受力差,暂停使用。
2.1.5第五次伤口处理
患者右下肢无水肿,伤口大小为0.5 cm×0.5 cm,浅坑消失,周围皮肤颜色正常,伤口渗出停止,伤口基本愈合。
2.2疼痛护理
疼痛是患者最直接的感受,也是患者关注的焦点,伤口治疗中对疼痛的有效控制,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而使其配合治疗。频繁更换敷料是引起伤口疼痛的常见诱因之一,使用新型敷料可控制伤口疼痛,并减少更换敷料的频率。换药时伤口清洗液选择刺激性小或无刺激性的冲洗液,操作娴熟,轻柔准确,让患者保持自然舒适的体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解答疑问,并针对伤口情况给予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起到分散注意力、有效控制疼痛的目的。
3效果评价
经过25 d的伤口换药,科学合理的使用压力辅助治疗以及个体化健康教育,右下肢淋巴水肿并溃疡伤口基本愈合,水肿消褪,疼痛缓解。患者焦虑状况明显减轻,掌握基本康复知识。
4讨论
新型敷料为创面的愈合创造适宜的湿润环境,加速伤口愈合过程,在下肢淋巴水肿并溃疡伤口上的应用,对创面的修复起了积极的作用,从治疗上不仅加快了创面修复过程,同时患者所花的的医疗费用也呈逐渐下降趋势[4]。(本例患者选择的新型敷料有藻酸盐敷料、藻酸盐银抗菌敷料、水胶体类敷料、泡沫类敷料等)。下肢淋巴水肿并溃疡为慢性伤口较难愈,对其伤口不能单一的进行创面换药干预促进溃疡的愈合,科学合理的使用压力辅助治疗,有效地清除淤积在皮下组织内的淋巴液,减轻肢体肿胀,根据评估伤口创面情况,创面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新型敷料来创造创面的湿性环境,保护患者伤口周围皮肤、严格管理伤口渗液,促进伤口愈合,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进行全方位护理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减少患者的疼痛,降低患者的就医频率,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延长了换药周期,使患者短期内恢复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宁飞.淋巴水肿-诊断与治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傅晓炜.淋巴水肿治疗护理新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0,9(8):662-665.
[3]王玉兰,王军,王力宁.渐增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下肢淋巴水肿的效果观察和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55(6):502-503.
[4]王炜.整形外科[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