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急救护理措施在骨科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9 12:58: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急救护理措施在骨科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84名,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实施急救护理干预。结果研究发现,实施了急救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较高,手术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急救患者实施有效的抢救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适合大力推广。

关键词:急救护理;骨科;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

本文引用格式:高珊.急救护理措施在骨科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280,282.

0引言

多发伤是指由于受伤原因而导致患者多处身体部位受到损伤,造成多种器官的损伤。多发伤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病情较复杂等特点,需要我们加强重视,提高抢救成功率[1-2]。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配合抢救,尽可能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因此,本文研究了急救护理措施在骨科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且研究效果较好,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骨科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84例。其中男性有100例,女性有84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19~61岁,平均(36.4±1.3)岁。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有:交通事故、高空坠伤、打架导致的伤害等;损伤部位:脊椎、头部、腹部、四肢等,现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患者急救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接诊后急救

急诊接收患者后,应按照一定的顺序为患者检查伤口,具体检查步骤为:呼吸道、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排泄功能、骨折程度等,对于伤到脊椎部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动作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记录好患者的信息,并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评估,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是否正常[3]。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的呼吸道中存在异物,应及时清理干净呼吸道,给予患者低流速的氧气治疗。检查患者伤口周围,看周围组织是否受到损伤,并脱掉患者的衣物,不方便脱下的衣服要使用剪刀将衣服剪开,完全暴露出伤口部位,以免对伤口进行下一步的治疗,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暖,以免患者着凉感冒。然后将骨折患者先转移到病房床上,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建立好静脉通道,抽血为患者进行一些常规检查,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数据。医生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联系各个科室的专家进行相关会诊治疗。

1.2.2对于胸部损伤为主的急救和护理

对于胸部损伤的患者,一般会伴有多发性肋骨骨折,部分患者还会伴随着呼吸反常、气胸等并发症。临床数据显示,每伤到一根肋骨,其胸腔内的器官损伤发生率将会增加10%,所以,在对胸部损伤患者进行抢救时,应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胸廓塌陷的现象,并保持患者以半卧位姿势进行氧疗。如果患者出现血气胸,应对患者进行闭式引流护理,即对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并详细观察引流量[4]。使用胸带将受到损伤的肋骨进行固定,并进行止痛处理。如果患者的肺部受到感染,应对患者进行雾化治疗,帮助患者顺利排痰,保持呼吸道的顺畅。

1.2.3对于颅脑受到损伤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综合评估患者的神智是否清楚、伤口的严重程度等。对于神智一直比较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昏迷的病史,并对颅内的损伤部位进行监测。并每隔30 min为患者记录一下血压、呼吸、脉搏、瞳孔的情况;对于前期保持清醒,但是在转移过程中发生昏迷的患者,有很大几率为颅内出血。如果患者受伤害后一直保持昏迷状态但病情没有进一步的恶化,这可能属于脑干挫伤。

1.2.4对于以腹部外伤为主的伤员的急救和护理

对于腹部损伤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快速地给予患者氧疗,并为患者建立好静脉通道,24 h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心率等,发现异常时要立刻进行抢救。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若患者有腹部疼痛、腹胀、或者腹部无肠鸣音等症状,应引起注意,及时报告给医生[5-6]。

1.2.5静脉输液通道的快速建立

因为创伤骨科多发伤患者的失血程度不相同,所以,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时,应该及时为患者构建静脉输液通道。由于部分创伤患者出现休克等症状,应该及时给予患者输血、输液等相关治疗。要想患者的血容量得到快速补充,输血治疗是较为快速、有效的方法。同时,输液还能够使患者自身机体的循环能力得到全面纠正,使患者机体内的水电解质能够处于平缓的状态,将静脉通道迅速建立,使血容量得到有效补充,纠正患者休克的症状。

1.2.6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医护人员对创伤骨科多发伤患者进行急救过程中,不仅要将静脉通道快速的建立,同时要给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提供保障,使患者的氧气处于充足的状态。另外,确保患者在急诊过程中血氧浓度能够在高水平位置。通常创伤骨科多发伤患者在受伤时受到的撞击较为猛烈,对患者的肺部产生伤害,直接对患者呼吸有所影响。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呼吸受阻,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及时上报主治医生,同时采用呼吸机、气管插管等对呼吸进行辅助。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手术时间等,然后进行组间比较。

1.4数据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通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统计的实验数据可知,实施了急救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较高,手术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3讨论

一般的骨科患者受伤原因多是由于受到撞伤导致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受伤突然、病情危重、病情发展速度、损伤部位多等特点,治疗难度大。如果不认真会诊,很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针对骨科患者的特点以及医院急救流程来看,积极争取抢救时间,缩短其他可能浪费的时间对整个抢救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如何最大限度地缩短抢救时间,对整个抢救护理体系来说是个比较大的挑战。规范急救护理流程,对于缩短抢救时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是要求每个护理人员要按照规范化的流程实施抢救措施,提高抢救效率。加强沟通,积极配合各个科室的抢救工作,争取缩短抢救时间,赢得最佳抢救时机[7-8]。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要强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较短(P<0.05),说明了规范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适合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实施。对于多发性骨折的患者特别是合并创伤性休克的患者,进行急诊救治与护理措施配合是保证抢救成功的根本条件之一,因此在骨科工作的护士要做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是至关重要的。护士了解患者伤情,准确评估,及时汇报,争取抢救时间,可大大地提高多发性骨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致残率。

参考文献

[1]刘天明.骨科多发性创伤的急救与护理要点分析[J].现代养生,2014,30(18):128-129.
[2]刘红梅.创伤骨科患者多发伤急救与护理[J].特别健康,2017,16(10):821-822.
[3]郭登莉,张瑞峰.浅谈骨科多发性创伤的急救与护理要点[J].医学信息,2015,52(11):812-813.
[4]李洪燕,马嫦梅,李星梅.112例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13):1212-1213.
[5]张佳丽,王先英,辛敏.98例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7):615-616.
[6]潘燕燕,孟凤英.骨科创伤患者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体会[J].医问药(下半月),2012,10(5):611.
[7]陈园园.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35):182-183.
[8]吴群华.96例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1,8(2):190-1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9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