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0-23 16:27: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的方法及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抽选接受院前急救的 4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对他们实施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 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的实施,为患者顺利接受下一步有效的治疗赢得了时间,最终获得临床治愈效果的患者共计 37 例,另外 3 例患者因梗死面积过大死亡。结论 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效果,为患者接受到院下一步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李玉珍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1):220,229

\

0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这种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病后,患者往往会持续地感受到有一种剧烈的疼痛感存在于胸骨,会存在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也会存在具有特征性的心电图变化 [1]。临床反馈,这种疾病具有典型性特征,即发病突然,病情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患者病死的可能性大,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心肌梗死是院前急救的主要对象之一,为了确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接受到院的进一步治疗,做好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的方法及效果,总结护理体会,特进行如下的研究。

1临床资料

随机抽选接受院前急救的 4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包括男性患者 21 例,女性患者 19 例,最大年龄 74 岁,最小年龄 41岁;梗死部位:前壁者 19 例,下壁者 11 例,后壁者 10 例;临床表现:胸痛持续且剧烈者 28 例,上腹部疼痛者 7 例,肩背部疼痛者 3 例,牙痛者 2 例。经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的实施, 为患者顺利接受下一步有效的治疗赢得了时间,最终获得临床治愈效果的患者共计 37 例,另外 3 例患者因梗死面积过大死亡。

2护理

2.1尽快出诊
接到院前急救任务后立刻按照操作流程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携带急救药品、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器等急救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内出诊。去往急救现场的过程中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如年龄、性别、发病时所呈现出的临床症状、既往史等,针对所掌握的情况做好初步院前急救计划。

2.2强化对病情的评估
对患者发病前做过哪些活动、情绪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发病的时间、主诉症状等进行了解,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监测。对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生命是否遭受威胁进行有效判断,同时对患者气道是否处于通畅状态进行有效的判断等。给予急性心肌梗死者或者有发生心肌梗死可能性的患者多功能心电监护,实施心电图检查, 对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进行动态的监测。确诊后,马上基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常规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对于心室颤动者或心搏停止者,马上采取除颤、心肺复苏等措施进行抢救,严防威胁患者的生命。

2.3实施一般护理
2.3.1给氧
通过为患者戴上鼻导管或面罩让患者吸氧,吸氧量控制在 3 -5 L/min,对于同时存在左心衰竭的患者,在对其应用的湿化瓶里面放入 20%-30% 乙醇,对其实施高流量吸氧。

2.3.2建立静脉通道
建立静脉通道,在患者左侧肢体上比较粗大、直、容易固定的静脉血管上对患者实施静脉穿刺,基于医嘱给予患者强心利尿、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对药物滴速进行严格的控制, 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对出入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及时将血压突然下降、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的情况向医生汇报,并协助医生进行对应的处理 [2,3]。

2.3.3镇静止痛
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镇静止痛处理,当患者的疼痛经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没有任何缓解时,基于医嘱通过肌肉注射给予患者剂量为 50 -100 mg 的盐酸哌替啶或者通过皮下注射给予患者剂量为 2 -10 mg 的吗啡,以使患者的疼痛解除或者缓解。

2.4院前溶栓急救治疗的护理
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是否存在溶栓治疗禁忌证进行严密的评估,若患者存在剧烈的胸闷,存在显著性的心电图 ST 段变化,但内脏没有发生出血,近期未经过手术治疗, 不存在外伤史,则基于医嘱对患者实施溶栓,即口服剂量为160 -325 mg 的阿司匹林,通过静脉为患者滴注 5% 葡萄糖100 ml 和尿激酶 100×104 U-150×104 U。在进行溶栓处理前后,对患者在生命体征上发生的改变进行严密的监测,在溶栓过程中对患者是否出现皮疹、寒战等不良反应进行严密的观察,溶栓处理后及时了解患者的胸痛是否得到改善、心电图 ST 段有无得以恢复或者有所下降。

2.5快速安全转运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确定患者符合转运要求后,对患者实施转运,在转运过程中要给予患者保暖措施,遵医嘱及时给药,对患者在生命体征上出现的任何改变进行严密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对应的处理,及时与急诊科以及其他科室人员沟通联系,及时将患者的情况向其作说明,以便医院提前将相应的准备工作做好。到院后,及时做好交接班, 将对患者采取的措施和患者的病情状况介绍清楚,将院前急救病历详细填写完毕 [4]。

\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者闭塞造成冠状动脉供血出现急剧的减少或者中断,使与之相对应的心肌出现严重的缺血性坏死 [5]。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患者会持续性地感受到剧烈的胸闷胸痛,甚至会有休克、心脏功能衰竭这样的临床症状出现,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6]。抵达急救现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实践结果也提示,抢救心脏骤停的关键期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到院前急救这段时间,如果院前急救开展得既及时又有效,则就能取得更好的救治效果,而院前急救中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是否实施得有效及时,将影响着院前急救效果 [7,8]。因此,院前急救人员要具备过硬的技能、强烈的责任感,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条不紊地进行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以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效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到院下一步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患者病死的可能性 [9,10],如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及时给氧,尽早进行溶栓治疗护理等,通过给氧措施的实施,改善患者心肌缺氧、缺血状态,使其心肌耗氧量得以减少,严防梗死面积扩大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减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尽早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有助于病死率的降低,提高冠脉再通的成功率。及时针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镇静止痛处理,可以避免患者因疼痛反射出现血压升高、心动过快等而使心肌耗氧量减少、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综上所述,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效果,为患者接受到院下一步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严雪莲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11(14):158-159.
[2]李 利 娟 .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院 前 急 救 护 理 体 会 [J]. 医 药 前沿 ,2017,7(8):286-287.
[3]石晓丽 .64 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护理体会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8(14):147-149.
[4]刘学军 , 田海平 , 李波 .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15(7):72-73.
[5]黄艳红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7):857-858.
[6]周红岩 .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9(16):138-140.
[7]陈琼容 .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15(21):114-115.
[8]黄小凌 , 鄢慧 , 张秋镁 , 等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 [J]. 医疗装备 ,2017,30(11):155-156.
[9]汪陵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7,34(3):225-227.
[10]郎玉芝 .46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5(94):237-238.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23/2018102304283420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29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